作为学生,谁不想功成名就;作为老师,谁不想培养名徒高足;作为家长,谁不望子成龙。为了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每位学生、老师、家长都在为自己、为学生、为子女寻求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古今中外不乏从成功的道路上过来之人,更有出类拔萃者,成为一个时代或历史的名人、伟人。
王心太等编著的《中外名人的学生时代》选编内容的时间跨度是截取了每位名人的整个学生时代,包括小学的启蒙教育、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本书适合于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阶段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外名人的学生时代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心太//杨建伟//张力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学生,谁不想功成名就;作为老师,谁不想培养名徒高足;作为家长,谁不望子成龙。为了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每位学生、老师、家长都在为自己、为学生、为子女寻求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古今中外不乏从成功的道路上过来之人,更有出类拔萃者,成为一个时代或历史的名人、伟人。 王心太等编著的《中外名人的学生时代》选编内容的时间跨度是截取了每位名人的整个学生时代,包括小学的启蒙教育、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本书适合于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阶段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长。 内容推荐 “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借鉴名人的经验,“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定会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时代,从而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走向人生的光辉峰巅——这正是笔者对每位青少年读者朋友的诚挚祝愿。 《中外名人的学生时代》主要内容包括:从韶乐之山走出的毛伢子;英雄的土地上培育出的革命种子;不要文凭的留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次改变专业的学生;四面光明,前途有望等等内容。 《中外名人的学生时代》由王心太等编著。 目录 毛泽东 从韶乐之山走出的毛伢子 孙中山 英雄的土地上培育出的革命种子 李大钊 不要文凭的留学生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鲁迅 两次改变专业的学生 李四光 四面光明,前途有望 竺可桢 滴水穿石育栋梁 郭沫若 走向文学的医科学生 茅以升 一定要在桥梁事业上为中国人争口气 叶挺 从军报国新青年 茅盾 “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闻一多 五四大潮弄潮儿 严济慈 第一个荣获法国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林巧稚 立志考110分的女学生 苏步青 从倒数第一的学生到东方数学明星 王淦昌 打开实验物理的大门 费孝通 为医治社会疾病而读书 华罗庚 喜欢班门弄斧的年轻人 钱学森 立志献身科学的进步青年 卢嘉锡 被父亲打手心的学生 陈景润 以数学为生命的青年 陈省身 数学是他趣味横生的交响曲 吴健雄 坐在前排中间座位上听课的女孩儿 杨振宁 从冬凉夏暖教室走出的高材生 李政道 战乱中幸运遇伯乐 丁肇中 对物理“入魔”的孩子 列宁 荣获金质奖章的学生 达·芬奇 妈妈为他讨要画纸和铅笔的绘画奇才 尼古拉.哥白尼 仰望星空思考的学生 伽利略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 依萨克·牛顿 爱做“傻事”的“小呆子 罗蒙诺索夫 “不学习,毋宁死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从贫穷农家走出的数学天才 雪莱 叛逆的男爵继承人 海涅 走出校门他已蜚声诗坛 巴尔扎克 不服管教的小“囚犯 达尔文 不当医生也不当牧师的学生 麦克斯韦 丑小鸭原来是天鹅 门捷列夫 志在探索物质的内部奥秘 居里夫人 每门功课都考第一的穷女孩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不务正业”的学生 海伦·凯勒 考入哈佛大学的盲聋少女 附录一 学生时代的名人怎样当学生 附录二 名人的老师怎样当老师 附录三 学生时代的名人家长怎样当家长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毛泽东 从韶乐之山走出的毛伢子 【生平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1913年到长沙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18年4月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夏毕业后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9年回长沙,后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等革命刊物,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社会主义青年团等革命团体。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6月到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1924年初,协同李大钊等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推动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农民运动培养了干部。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于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10月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同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同年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1月,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领导下,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四次大规模“围剿”。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排斥毛泽东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判了“左”倾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随后,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他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领导了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1943年3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以后历届中央委员会上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至逝世。从1946年6月起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会主席。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等。 浩浩荡荡的长江南岸,有一座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的湖泊——洞庭湖。湖的南面,蜿蜒着五岭,穿插了湘、资、沅、澧四条奔腾的江川,地理形势便格外表现出奇突、惊险、壮美。2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建有楚国。近代,这片土地被称为湖南省。在湖南湘江流域的湘潭县境内有一座山,相传古代有位皇帝巡游时曾在此休息,并在四周的山峰上演奏过韶乐,后人便把此山命名为“韶山”。公元1893年12月26日,就在这座音乐之山下面的一栋半瓦半茅的农舍里,一位中国当代伟人诞生了。 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父亲名叫毛顺生,原来是一个贫苦农民。他日出下地、日落回家,农闲时还做些小买卖,靠辛勤劳动和精打细算,节俭过日子,生活渐渐达到了小康水平。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是一个勤劳、俭朴、诚实而又和善的女人。在家里,她起床最早、入睡最晚,终日操劳又从无怨言。她同情怜悯穷苦人,每逢荒年旱月,她总要背着丈夫把米送给饥饿的人们。 村头的南岸是所私塾,毛泽东8岁时开始到这里念书。他对读经书不感兴趣,他和同学们常在上课时偷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这些书当时都被清政府列为禁书。正是这些书,比任何东西都更影响了他的心灵世界。 毛泽东在13岁时辍学了,因为父亲不满足于儿子只是在上学前和放学后到田里帮着干农活。父亲曾因算盘打得不行在经商时吃过亏。毛泽东学过算术,在这方面可以帮他的忙。从5岁起,毛泽东就开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拔草、捡柴、放牛、拾豆子等。后来,白天他是一个成年劳动力,晚上成了父亲的管账“先生”。 毛泽东当然不愿一辈子当父亲的管账先生,他要进一步求学。当他打听到湘乡县有一所新式的学堂时,就决心不顾父亲的反对,设法到这所学堂去求学。为了说服父亲,他不仅自己据理力争,还请来了本家的长辈们说情,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1910年一个凉爽的金秋的早晨,毛泽东出了家门。他所走的正是以往每天挑粪到田里的那条路,肩上也还是那根用惯了的扁担。但是扁担两头挂的再不是粪桶,一头是装着一件长袍、两条床单和一顶蚊帐的包袱,另一头是装有《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小筐。从家出发到学校有40多里路,刚走几分钟他遇见了邻居王老头儿。王老头儿看到这个身着新衣、新鞋和新袜的小青年感到很惊奇,因为在韶山,人们平日里不是这样穿着。 “毛伢子,你穿上新鞋子真好看。”饱经风霜的王老头儿说。 “我要去上学了。”毛泽东自豪地答道。他开始解释要做的大事。但是王老头儿听了后大笑起来,直笑得泪水流满了他那粗糙的脸。他对这个小青年去“洋学堂”念书的想法讽刺挖苦了一番,然后问毛泽东这个“荒唐的想法”是否已征得父亲的同意。 毛泽东发火了,冲他喊着:“你简直是个老古董!”喊罢便继续赶路。 毛泽东用竹扁担挑着行李走进东山高等小学堂的黑漆大门。砖瓦结构的建筑物外边是护城河和高高的围墙,毛泽东穿过护城河上的白石小桥来到一个堂皇的大门前,他被当成了脚夫。 学生们嘲笑他说:“东山是学堂,不是傻瓜来的地方!”“乡巴佬还想进我们的学校!”毛泽东紧张地向里走去,找到了校长办公室。 “先生,你让我在你们学堂里念书吧。”他的话带着农民的特征和气质。校长叼着一根镶铜竹烟斗,沉默了片刻,他只问了这位神情庄重的青年叫什么名字。 “先生,我叫毛泽东。” 毛泽东镇静的情绪引起了校长的兴趣,他举出几个不准这个年轻人人学的理由,比如16岁年龄过大、没学过算术和地理、字写得不好,并准许他逐条反驳。 “留下他吧,他会有出息的。”一位在场的老师帮这位来自田庄的青年讲话。 于是,东山高等小学堂的花名册上增加了一个名字——毛泽东。 这所学校,每天早上学生们集合点名时,校长总要训话,经常向同学们讲述中国一天天贫弱、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的时事。每当此时,毛泽东总是听得特别专注。学校里还有一位老师,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他经常向同学们介绍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逐渐富强的情况,也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这些都撞击着少年毛泽东的心,引起他深深的思索。 在学校里,毛泽东总是不满足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一有空就自己找书读;尤其那些传播新思想、新见解的书籍和文章,他更加爱读。当年的同学形容他“像猫捉老鼠一样”到处搜寻,一旦发现新书便千方百计拿来一读。 一天黄昏,晚自习的铃声响了。刚做完体育锻炼的毛泽东,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经过同学肖三的座位旁,他忽然停住了脚。他被肖三手中的书吸引住了。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书?” “是《世界英雄豪杰传》。” “可以借我看看吧!”毛泽东说得客气,像是商量,两只手却早已死死抓住了那本书。肖三笑了,他知道书本是毛泽东一刻不能少的朋友。“可以,你先看吧!”P1-4 序言 作为学生,谁不想功成名就;作为老师,谁不想培养名徒高足;作为家长,谁不望子成龙。为了达到这一共同的目标,每位学生、老师、家长都在为自己、为学生、为子女寻求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古今中外不乏从成功的道路上过来之人,更有出类拔萃者,成为一个时代或历史的名人、伟人。因而,研究名人成长的道路,借鉴名人成功的经验,无疑是使每一位青少年走向成功的捷径。当然,一个名人的成功是长期甚至是终生奋斗的结果,而奋斗的万里征程中,往往要紧处只有关键的几步,尤其是学生时代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把一个人一生的事业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学生时代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奠基工程。在这一奠基工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自身是主体角色,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和家长是客体角色,起着设计、施工和保障作用。这几种角色作用的合力,决定着工程总体质量的优劣。万丈高楼从地起,摩天大厦的根基深于、优于普通建筑物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名人、伟人高于同时代人,其奠基工程质量优于普通人也是世人公认的。 笔者服务于杏坛,深知名人、伟人的事迹对同学们成才的巨大启迪作用。当今虽然介绍名人、伟人的报刊、书籍浩如烟海,却没有一本简捷、精粹专门介绍名人学生时代生活的集子,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笔者才想起为同学、老师、家长们做一件有益的实事,将散见于各类书刊中的一部分近代、现代中外最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作家、军事家传记中有关学生时代生活的部分,予以精选、综合,辑为一册。它既是同学们必不可少的课外读物,也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教材。由于本书选编内容的时间跨度是截取了每位名人的整个学生时代,包括小学的启蒙教育、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所以读者对象适合于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阶段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长。为了方便读者从名人们登山留下的足迹、渡海遗下的舟楫中快速高效地获取最有益的启示,笔者撰写了三篇文章——《学生时代的名人怎样当学生》《名人的老师怎样当老师》《学生时代的名人家长怎样当家长》,以供读者参考。阅读本书时,如果先读这三篇文章,则每篇文章都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文中的每一个小标题,都是名人们走向成功的一条经验的结晶,值得读者给予重点思索。当然,鉴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述评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见仁见智,最终还是请读者直接体味、寻找真谛。 每位名人都是一个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学生时代生活也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况且有些离我们已经比较久远,所以我们研究、借鉴名人的经验,虽然有些是仍可继续效法的,但一般地说来是没有必要去重复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而是应该学精神、找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自己的道路,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只学形式,那就犯“买椟还珠”的错误,甚至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 为了使读者对每位入选名人的一生业绩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每篇正文前还加了生平简介,前后匹配,以便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人皆可以为尧舜”。不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借鉴名人的经验,“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定会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时代,从而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走向人生的光辉峰巅——这正是笔者对每位青少年读者朋友的诚挚祝愿。 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指正赐教。 编 者 2010年8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