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或许曾经有人遭遇厄运,尝遍艰难困苦,吃尽千辛万苦,经历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数不清的坎坷与挫折,但他们不害怕、不悲伤,以一种打不垮的信念努力着、奋斗着,直到成功!你若不信,请看埃克多·马洛编著的《苦儿流浪记》。
小男孩雷米原本与养母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他八岁那年,由于生活所迫,养父巴伯兰把他卖给了一个叫维泰利斯的流浪艺人。雷米跟着维泰利斯师傅四处卖艺,尝尽人间冷暖,后来,师傅不堪命运的摆布,冻死在一个风雪之夜;雷米被花农收留,过上了幸福平安的日子,可不久花农家也遭到了不幸,雷米又一次被抛人流亡的生活中;为了生活,他下矿井干活儿,险些丧命;为了寻亲,他踏上异国土地,屡经危险……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生活的磨炼,雷米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勇敢的男子汉。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亲情与财富。
埃克多·马洛(1830—1907),著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以写情节剧小说而闻名世界的作家之一。
《苦儿流浪记》以跌宕起伏的悬念、生动离奇的情节向我们讲述了苦儿雷米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强、品质善良的少年形象,读后让我们在为他的悲惨遭遇而流泪的同时,更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苦儿流浪记》问世后,曾被译成英、美、德、日等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它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让人们久久难忘。
可能是在忧伤和恐惧中整整睡了一夜。天刚亮,雷米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摸摸床铺,看看四周,确定自己是否还在妈妈家里,还好,他没有被送到孤儿院。
整个上午,巴伯兰一句话也没有跟雷米说。雷米思忖着爸爸可能已经放弃了要送他上孤儿院的打算了,暗自松了一口气。可是,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过,巴伯兰对雷米说:“戴上鸭舌帽跟我来!”
雷米惊骇不已,慌忙把眼睛转向巴伯兰妈妈,希望她能救救自己。可妈妈却悄悄地向雷米示意,意思是让他顺从爸爸;同时她又做了个手势,安慰雷米不要害怕。
雷米只好提心吊胆地跟在巴伯兰后面出门了。
“他要把我带到哪儿去呢?”一路上,雷米心里七上八下的,四处张望,寻找着逃跑的机会。开始时,爸爸只是叫雷米紧紧跟着他走。过了一会儿,他可能猜到了雷米的心思,便抓住了他的手腕拖着他走。
当他们经过咖啡馆的时候,站在门口的一个汉子叫了一声巴伯兰,邀请他进屋。
“噢,这可是咖啡馆,圣母院旅游馆的咖啡馆呢。”雷米心中渐渐轻松了下来,这个地方可是他早就渴望进来瞧上一瞧的,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坐定之后,雷米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在他对面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白胡子老头。
那老头的长发如灯草一般披在肩上,头上戴着一顶装饰着红红绿绿羽毛的灰色高毡帽;上身穿一件紧身翻毛老羊皮袄。这件羊皮袄没有袖子,肩窝的两个开口处,露出两条套着天鹅绒衣袖的胳膊;一副没膝的羊毛大护腿,上面扎了几条红绸带子。老头身边有三条狗,躲在他的椅子底下,挤在一起取暖,一动不动。模样既狡猾又可爱,其中一只全身的毛纯白,头上戴着警察帽,最引人注目了。
雷米正好奇地注视着这个老公公的时候,巴伯兰已经和咖啡馆老板小声地说着什么。
巴伯兰告诉老板说他要去见村长,请求村里出面向孤儿院申请一份抚养雷米的津贴。
雷米听了心里很高兴,这肯定是妈妈争取的结果。
这时,坐在那个角落里的老公公开口了,他说巴伯兰是不可能拿到雷米的抚养费的。巴伯兰立即嚷嚷着说如果拿不到钱,他就把雷米送进孤儿院。
老人沉吟了一会儿,说如果巴伯兰把雷米租给自己,不仅可以摆脱累赘,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租给你?你有什么用处?”
巴伯兰感到有点儿意外,禁不住脱口问了问。
老公公站起来朝这边走了走,一屁股坐到了巴伯兰的对面,微笑着说:“我叫维泰利斯,是个玩杂耍的,我常年带着我的狗和猴子去各地演出,以卖艺为生。我希望这个小孩也能加入我们的行列。”
雷米听了,顿时害怕极了。原来他是人贩子,要把自己和妈妈分开,带到很远的地方去!他用哀求的目光看了看爸爸,祈祷着爸爸不要答应老公公。
可巴伯兰显然对天上掉下来的这笔横财很感兴趣,他丝毫不理会雷米的心情,而是兴致勃勃地和老人商议起了雷米的价格。他坚持要一年四十法郎的租金,老人一口回绝了。
巴伯兰遭到拒绝,觉得很没趣,犹豫了一会儿,说:“你租他,到底要他做什么啊?”
“也没什么,就是给我做个伴。人老了,心情不好的时候让他陪我聊会儿天,帮我解解闷。还有就是学会跳舞、翻跟斗,在我的戏班子里当个小丑。我的狗和猴子都很聪明,有了小丑的陪衬就更显得它们聪明了。如果你愿意,现在我就给你表演一下。”
老人离开他的椅子,一屁股坐到巴伯兰的对面。怪了!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他的羊皮袄里有个东西在动弹,好像在他左胳膊下面也藏着一条狗似的。
雷米正在猜想这是什么动物,就听见巴伯兰大叫了一声,“哎哟,一只丑猴!”
“这是心里美先生,它可是我戏班子里的第一名角儿。”维泰利斯说道,“心里美,我的朋友,快向各位行个礼。”
那只叫心里美的小猴子熟练地把一条腿放在嘴唇上,向大家抛了一个飞吻。
“现在,”维泰利斯用手指着白鬈毛狗接着说,“卡比先生荣幸地将它的朋友们介绍给在座的贵宾。”
听到这道命令,一直待着不动的鬈毛狗猛地爬了起来,用两条后腿竖立着,前腿交叉着放在胸前,向它的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头上的那顶警帽差点儿贴到了地面。
礼仪完毕,卡比转向同伴,举起了一只爪子,招呼它们过来,另一只爪子仍旧放在胸前。
目不转睛地看着卡比的另外两只小狗,这时也立即用后腿站立起来,各自伸出一条前腿,就像上流社会的人们握手一样。它们庄重地向前迈出六步,又往后退了三步,向观众们致敬。
“卡比这个词,”维泰利斯继续说,“是意大利语卡比达诺的缩写,是一条领头狗的名字,因为它最聪明,所以由它来传达我的命令;这位黑毛风雅的年轻人,叫泽比诺先生,是位风流才子,从各方面来讲,这个雅号它都当之无愧;这位体态端庄的小人儿是道勒斯小姐,一位英国的迷人姑娘,我就是和这些名流在一起才得以走遍世界的。”
咖啡馆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人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表演。雷米更是吃惊地瞪着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老人看了看一脸诧异的雷米,’略带讥笑地说:“卡比,劳驾,请你告诉这个小男孩儿,现在是几点钟了。你看,他的眼睛睁得像鸡蛋一样大,正看你呢。”
卡比立刻放下交叉的双腿,走到它的主人身边,翻开羊皮袄,在主人羊皮袄的口袋里搜了一遍,掏出一块银质的大怀表。它看了看表盘,非常清晰地叫了两声,声音清楚而有力,接着又细声细气地叫了三下。
时间正好是两点三刻!
“好!”维泰利斯说,“谢谢你,卡比先生,现在,请你和泽比诺先生邀请道勒斯小姐跳绳。”P9-12
埃克多·马洛(1830—1907),著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以写情节剧小说而闻名世界的作家之一。
马洛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公证人家庭,父亲一心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事业,于是马洛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学习法律。毕业后,进入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但是他的兴趣并不在法律,而是热衷于文学创作。于是,他转行到法国的《民族舆论》报工作,撰写一些文学评论。不久,他开始创作小说,很快就成为颇受欢迎的知名作家。1859年,马洛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情人们》并获得了成功,从此,他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又一部的小说。
马洛是一位多产作家。他一生写了70多部小说,而且都十分畅销,其中有长篇小说《爱情的牺牲品》、《罗曼·卡尔布利奇遇记》,也有儿童小说《孤女寻亲记》和《苦儿流浪记》。
《苦儿流浪记》以跌宕起伏的悬念、生动离奇的情节向我们讲述了苦儿雷米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强、品质善良的少年形象,读后让我们在为他的悲惨遭遇而流泪的同时,更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小男孩雷米原本与养母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他八岁那年,由于生活所迫,养父巴伯兰把他卖给了一个叫维泰利斯的流浪艺人。雷米跟着维泰利斯师傅四处卖艺,尝尽人间冷暖,后来,师傅不堪命运的摆布,冻死在一个风雪之夜;雷米被花农收留,过上了幸福平安的日子,可不久花农家也遭到了不幸,雷米又一次被抛人流亡的生活中;为了生活,他下矿井干活儿,险些丧命;为了寻亲,他踏上异国土地,屡经危险……然而,正是这一次次生活的磨炼,雷米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勇敢的男子汉。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亲情与财富。
《苦儿流浪记》问世后,曾被译成英、美、德、日等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它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让人们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