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在这本《童年(中学版)》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并且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整个作品虽然写的是痛苦的过去,却洋溢着明快的乐观主义精神。
《童年(中学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书签雅致,凡购书者皆可参加“创新阅读”大赛!
中学生阅读必备,家长为孩子购书时的首选!
《童年(中学版)》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外祖父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竟把幼小的阿寥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一场;有一次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她的头皮里……外祖父破产了,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就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拖木材。后来,母亲去世了,外祖父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在昏暗的小屋子里,我父亲躺在靠窗的地板上,他穿着一身白衣服,身子伸得老长;他那双光着脚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他那双亲切的手安静地放在胸前,手指则弯曲着;他那双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那和善的面孔发黑,龇着难看的牙,吓了我一跳。
母亲跪在那里,上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她用那把我常常拿来切西瓜皮的小黑梳子,把父亲长而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脑后边。母亲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沙哑,她灰色的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往下滚着大滴大滴的泪水。
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鼻子松软可笑。她穿着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好玩极了。她也哭,哭得有点特别,仿佛习惯于随着母亲哭,浑身发抖。她拉着我往父亲身边去,我躲在她背后,死活不愿去,我感到很害怕,也很别扭。
我从没见过大人哭,也不明白外祖母再三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跟爸爸告别吧,你永远看不见他了!我亲爱的孩子,他不到岁数,不到时候就死了……”
我大病初愈,刚下地不久。我病着的时候记得很清楚:父亲高高兴兴地看护我,可是后来,他忽然不见了,却换了一个奇怪的人——外祖母来照顾我。
“你从哪儿走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
“从上面,从尼日尼来的,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在水上是不能走的,小家伙!”
这挺可笑,也使人莫名其妙。因为在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地下室住着一个黄面孔的加尔梅克老头子,靠卖羊皮过日子。沿着楼梯,可以骑着栏杆滑下去,要是摔倒了,就翻着跟头滚下去,这我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可是这和水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混乱了,糊涂得令人发笑。
“为什么我是小家伙?”
“因为你多嘴。”她笑着说。
她说起话来又亲切,又欢快,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上她了。现在我希望她快点领我离开这间屋子。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哭泣都在我心里勾起奇怪的、不安的感觉。我第一次看见她这个样子。她一向态度很严厉,极少说话,她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她的个子很高大,像一匹马,她有一副筋骨坚硬的体格和两只劲头十足的手。可是现在,不知为什么,她全身都膨胀起来了,弄得乱七八糟的,看上去令人很不舒服,她的衣服也全被撕得破破烂烂的,头发本来梳得很整齐,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在赤裸的肩上,遮盖在脸上,梳着辫子的那一半头发,来回地摆动着,触动着“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屋里站了许久,可是她连看也不看我一眼,她不断地梳父亲的头发,不断地哭泣,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身穿黑衣服的乡下人和警察从门缝里伸头看。警察不耐烦地喊了一声:
“快点收拾!”
窗户用黑披肩遮得严严实实的,披肩被风吹得像船帆一样鼓起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划帆船,忽然霹雳一声响,吓得我一抖,父亲大笑起来,用膝盖紧紧夹着我,大声说:
“没关系,不要怕,洋葱头!”
母亲忽然从地板上吃力地挺身站起,可是马上又坐了下去,仰面倒下,头发铺散在地板上。她紧闭双眼,苍白的面孔变青了。她像父亲那样龇着牙,声音可怕地说:
“把门关上……阿列克谢,滚出去!”
外祖母把我推开,跑到门口喊道:
“亲爱的人们,不要怕,不要理她,为了基督,请你们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病,是生孩子,请原谅,好心的人们!”
我跑到黑暗的角落里,躲在箱子后面,从那里偷看母亲在地上打滚,呻吟,“咯咯”地咬着牙齿,外祖母趴在她身边,亲切地、愉快地说:
“为了圣父和圣子,瓦尔瓦拉,忍着点儿!圣母保佑……”
我吓坏了。她们在父亲身边的地板上忙成一团,时而碰碰父亲,时而叹着气,叫喊着。可是他纹丝不动,似乎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了很久,母亲好几次站起来又躺下去,外祖母像一个黑糊糊的大皮球,从屋子里滚出去又滚进来。
后来,在黑暗中突然有一个小孩哭了。
“荣耀归于主!”外祖母说,“是个男孩!”
说完她点上了蜡烛。
我好像是在墙角里睡着了,后面的事都不知道了。P1-3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的确,我们遇到的那些震撼人心的经典著作,那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那些感人肺腑的妙语佳句,总会深深融入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心生爱恋,心怀感动。多读这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心灵,给我们追求真理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更给我们热爱生命、拥抱生活的热情。2011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阅读,提出了初中生至少要阅读260万字课外书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此我们给广大中学生读者献上这套课外阅读精品文库——《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丛书。
这套丛书内容十分丰富,以文学作品为主,涵盖历史、哲学、科学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有古今诗词选本、国学经典注本、中外名著节本、作家名人读本等,以期用较少的篇幅,提供最值得阅读积累的,有张力的,能让人受用一生的精品读物。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选文经典
根据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语文新课标阅读目录选择图书,中外兼备,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力求全方位展现文学的巨大魅力。
二、体例新颖
每本图书设置有作者简介、背景一览、内容提要、主题思想、艺术赏析、地位影响、人物简评等板块。正文之后收录一篇名家赏析佳作,力求让同学们在读经典、读名著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作家作品,理解名著的精神内涵。
三、可读性强
本套丛书力求贴近学生,凡原著中涉及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内容,我们均做了改动,并用精练、生动、优美的语言做了过渡衔接,忠实于原著又深化了原著。
四、编写阵容强大
本套丛书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进行指导,由“中语会”原理事长、全国中学生阅读教育的领军人物苏立康主编,由全国600多位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有影响力的作家和翻译者参与编写,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力求完美。
总之,《天下图书·新课标大阅读》是一套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丛书。本套丛书蕴含的深邃思想、婉约情致,散发着无穷的人文魅力。丛书中所凝聚的千古名句,展示着圣贤先哲们的非凡智慧。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它能帮你打开成功的大门。亲爱的同学们,捧起书本,潜心阅读,徜徉于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真挚的文字中,慢慢体悟人生,憧憬美好未来,你将变得非常充实和富有。
丛书主编 苏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