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在洪汛涛亲自选编的《中国少年童话书列》的基础上,洪汛涛之子洪画千重新搜集整理,编成11本洪汛涛童话作品集,堪称洪汛涛最全童话作品集。
本册为《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收录长篇小说《神笔马良》和《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两部作品。《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编入教材,是几代人的少年记忆。丹麦有“安徒生童话”,德国有“格林童话”,我们中国有“洪汛涛童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中国少年童话书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洪汛涛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纪念童话大师洪汛涛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在洪汛涛亲自选编的《中国少年童话书列》的基础上,洪汛涛之子洪画千重新搜集整理,编成11本洪汛涛童话作品集,堪称洪汛涛最全童话作品集。 本册为《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收录长篇小说《神笔马良》和《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两部作品。《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编入教材,是几代人的少年记忆。丹麦有“安徒生童话”,德国有“格林童话”,我们中国有“洪汛涛童话”。 内容推荐 洪汛涛所著的《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收录长篇小说《神笔马良》和《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两部作品。 《神笔马良》讲的是一个叫马良的穷苦小孩,有着非凡的画画本领,他非常想拥有一支笔。终于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神笔,用这只神笔画什么都能变成真的。马良便用这支笔为穷人们画犁和家畜。谁知这事招来了笔庄老板的嫉妒,慢慢地,钻营画技的画师、达官贵人、皇帝都知道了这事。他们先后为难马良,想让他为他们画金银财宝,以此做发财梦,一场善良与邪恶的斗争自此展开了…… 目录 长篇童话故事——神笔马良 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 附录:《神笔马良》魅力摘录 《我心中的偶像——神笔马良》后记 试读章节 1.笔架山下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 他住在村口的破窑里。父亲、母亲早年死了,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天底下,穷人是一家,村里的人们常常接济他,帮助他,照料他。那些伙伴们,一个个待他都像亲兄弟。 马良从小喜欢画画,在地上爬着的时候,就爱拿块石头,或者抓根木棒,在泥地上胡乱地涂一气。直的、横的,圆的、方的,谁知道画的是什么。 长大了,他很想学画画,可他哪有钱去买笔呢!他们这个村子里,家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也没有一家有笔的。 马良多么想自己能有一支笔,一支属于自己的笔啊! 他们村后的大山,虽然光秃秃的,都是砂土岩石,并不长树木花草,但它的形状十分奇特,三座山峰,并列一排,像个“山”字。来这山上游历的人说,那个造字的古人,准到过这里,不然怎么造出个“山”字来呢?这三座山峰,很高,要攀上这三座山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不能种植庄稼,村里的人们砍柴割草,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可是,这山,远远一望,背衬蓝天,恰似一个赭色的大笔架,煞是好看。 这大山,给了大山的儿子马良以大山的性格。他像大山一样的倔强,不畏惧困难,想做什么,一定要做成。他不懂得阿谀、奉承,做什么事,都是一往直前,遇到阻挡,都不回头。他虽然和大山一样贫穷,但他和大山一样屹立着,挺着腰杆子做人。他以大山的儿子为荣。 在他们村子东边远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寺,古寺后面山丘上,有一座砖塔。年代很久了,由于经历了火灾,塔身只剩下一个褐色砖块砌的壳子。奇特的是,塔尖上长满了许多树,大概是鹰鸟衔上去的种子,年深月久,长成了大树。大树枝丫伸开,叶子浓密,这塔远远望去,很像一支大毛笔。塔身为笔杆,塔上的树枝则是笔头。最凑趣的是,塔顶的树木中,有一棵是枣树,秋高气爽,枣子成熟,鹰鸟啄食,四散飞落,宛如笔尖饱蘸颜料,向广袤的天穹洒溅出星星朱墨。 如果说,大山的性格就是马良的性格,那么,这塔给了马良以志气。塔尖高耸刺天,马良志气凌云,他多么想把这塔托在手上,挥舞它,像挥舞一支笔,在蓝天上,用绚丽五彩的霞光作画,描绘一幅幅优美的理想画卷。 村子里有个传说,每隔三百年,哪一天,哪一刻,天要开眼,照在塔上的阳光会突然特别强烈,使塔的黑影投到远远的高山山峰之间,似同一支笔,搁在笔架上。据称,如果在这刹那间,有谁能抱住这黑影投射成的笔,他就会成为一位很有才学的人。 可是,村里年岁再大的老人,也没有见过这三百年一逢的开天眼,也不知道哪一年发生过这奇迹。因为他们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捏泥巴的,从没听说出过一位有才学的拿笔人。 稚年的马良,一次次,去攀登村后的高山。他爬上峰尖,坐在只有桌面大小的峰顶上,遥望远远的那座古塔和东方冉冉上升的太阳。他多么希望遇上开天眼,太阳光突然明亮起来,将塔的黑影投射过来,让他一把紧紧地抱住它。 许多个清晨和午后,他满怀希望地上山,却每回都是怅怅地回来。 他很想有一支笔。 P4-6 序言 一、童话创作 洪汛涛先生有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文学功底以及丰富的人生和社会阅历。他在童话创作上,推崇童话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他众多的优秀童话作品是他理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童话富有爱国、爱民的忧患意识,读他的童话必须和写作的时代、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他的童话有歌颂的,也有规谕的;有快乐的,也有悲愤的。他的童话,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社会的主旋律。他的童话,主要写人物,他笔下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的童话既有深度又饱含哲理,善于以小说大、以物说人、一以古说今、以旧说新。他的前后期童话代表作“两笔”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大奖,都曾受到世界各地评论界的推崇和赞誉。如果说《神笔马良》更多是浪漫主义的话,那么《狼毫笔的来历》则更侧重于现实主义,他要用笔去揭露虚伪世界,去刻画真实世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介绍他称:“洪汛涛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中国童话的未来发展前景,应从洪汛涛的作品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二、理论研究 洪汛涛先生在写作童话的同时,还进行童话研究、创办童话刊物、选编童话丛书。他担任过文化部“儿童文学讲习班”的讲师,曾任上海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1984—2001)、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他曾参加主持全国和地方评奖工作,倡议举行一次次童话理论研讨会,他替许多童话新作者出书写过序文介绍,为建设童话理论、扶植童话新人、繁荣童话创作、振兴童话事业作出了众多贡献。他著书立说写过不少饶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他这些笔记式的理论文字,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写得很是秀美,在带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启发我们思考,却没有惯见的那种理论架势。他的理论,立论大胆,针对实际,边叙边议,很是好读,开一代理论的风气,为以后的童话研究新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86年,洪汛涛经过“面壁三年”,苦读、苦写,三易其稿,一本41万字的理论巨著《童话学》终于完成,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9年台湾富春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了台湾版《童话学》。《童话学》在全国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中获优秀专著奖。《童话学》的出版,填补了世界文学的空白,可以说是中国童话界的一项巨举,表明童话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繁荣童话创作将起相应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学》,洪汛涛也是第一位童话学的奠基人,他为童话学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三、神笔马良 上世纪五十年代,洪汛涛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和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童话作品。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首次全面总结新中国60年儿童文学,推荐60部经典书目,《神笔马良》榜上有名。《60年60部经典作品小传》中指出:“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神笔马良》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际广泛赞誉、名至实归。”《神笔马良》这一作品的成功,在于作者创造了“马良”,创造了“神笔”,创造了“马良”和“神笔”的完美结合。马良运用神笔,神笔帮助马良,去完成人民的理想事业,具有高境界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品位。由洪汛涛根据《神笔马良》编剧的电影《神笔》先后荣获五项国际大奖,国内获文化部编剧一等金质奖章,是新中国第一部参加国际电影比赛的儿童片,也是百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影片之一。当年,茅-盾和夏衍都赞许过他的这一作品。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指出:“在世界童话的参天树林中,高耸着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真能让人们记住的,为广大少年儿童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太多,但其中就有手握神笔的少年马良。马良已成为激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童话典型,《神笔马良》已成为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 四、多才多艺 在儿童文学作家中,洪汛涛先生被誉为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他不仅是杰出的童话作家和童话理论家,也是一位颇具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杂文家、编辑家,同时又是一位热心的文学活动家和组织家。他在儿童文学的各个领域,不但都有建树,而且著述颇丰,至今出版《神笔马良》等专集共百余种,五百余万字,其中一些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有的编入课文,有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洪汛涛的低幼童话《三个运动员》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后来,他又将此童话改写成电影剧本《大奖章》,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摄制,成为中国第一部儿童立体电影。洪汛涛写作于1981年的朗诵诗《愿你也有一支神笔》最先发表于上海《少年报》,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同时配乐朗诵,向全世界广播,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曾获第二届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_版了单行本。 五、两岸交流 改革开放后,洪汛涛先生敢为人先,率先打开了大陆与台湾地区文学界交流之门,1989年促成了台湾第一个作家代表团访问大陆。1994年他和大陆作家首访台湾,与台湾文学界面对面深入探讨有关创作和理论上的问题。他是海峡两岸文学界交流的架桥人,为了表彰洪汛涛的突出贡献,台湾杨唤奖第一届评奖赠他以“特殊贡献奖”。洪汛涛同时也做了大量世界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建设工作,他于1990年5月在长沙筹办召开首届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笔会,并主编出版了《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刊,将全世界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集于一书,这在出版界还是第一次。洪汛涛做这两件工作无不开创了先河,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童话引路 洪汛涛先生生前对各种有益于孩子思想品德和写作水平的活动都大力支持。他曾写过一系列的文章,提倡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商,并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首推“童话引路”教育工作,提倡孩子自己写童话,让童话进入课堂,进入他们的学习和家庭生活中,这项活动至今还在许多学校深入坚持开展,也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好评。1988年,由洪汛涛倡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少年儿童金凤凰童话写作大奖赛”,他任主评,为100篇获奖作品逐篇撰写评语,以《中国孩子写的童话·金凤凰》的书名出版,这本书初印1800册,一售而空,随后、又多次加印,共印37100册,这是一个很突出的奇迹。 七、心底的爱 洪汛涛先生是一位重乡情、重友情、爱孩子、爱朋友的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一生都热爱着养育自己的故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在评奖和编书时,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浙江作者都受到他的关爱,如《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他把《神笔马良》的全部稿酬捐献给家乡,也把《神笔马良》铜像永远留在家乡的塔山公园。洪汛涛是位极重情义的人,对于前辈作家尤为敬重。他在《童话学》书中专门介绍前辈作家口十圣陶、张天翼、严文井、陈伯吹、贺宜、金近、包蕾在童话创作上披荆斩棘、勇于创新的功绩,并对每一位都从历史角度和艺术特点上给予恰切而崇高评价。他在主持“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中提议为这些老文学家授予荣誉奖,以表达对他们在文艺园地辛勤耕耘的崇高敬意。1980年5月28日,在万人授奖大会召开前两天,洪汛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永远感谢他们》的短文,深切缅怀和追思已故的老作家的人品、文品,他在文中不禁动情写道:“我们将不会忘记那些为少年儿童们贡献过自己力量,为少年儿童们留下了好作品而已经去世了的作家们的。他们将永远激励我们这些生者,更好地、更多地为亿万少年儿童创作精神食粮。” 总之,洪汛涛先生这些重要的建树和卓越的贡献,使他无愧为文学界的一位童话大师,也无愧于他致力于儿童事业的那颗挚诚奉献的童心。他为祖国、为人民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曾对洪汛涛作出“以人品立身,品德高尚。以作品说话,是文学大家”的高度评价。逝去的大师,永远的童话,大师精神永励后人。 今年4月9日,是洪汛涛先生诞辰85周年,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2年了。历史不会忘记洪汛涛,儿童文学史册上会用浓墨重彩记上一笔,写下有关他的灿烂篇章。读者不会忘记洪汛涛,他精心塑造的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将深深镌刻在少年儿童的心坎里。在大家关心和支持下,“洪汛涛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浦江县落成,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题写了馆名。3D电影《神笔马良》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注:电影已于2014年7月上映)。六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大气厚重、读者喜爱的洪汛涛童话作品集《中国少年童话书列》正在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中,2015年上半年就能和读者见面了。借此机会,我们要深深感谢并永远铭记大家的深情厚谊!也谢谢编辑张静芳、狄兰。 洪汛涛之孙洪运2013年清明 2015年1月8日《光明日报》“文化名家·人物”整版全文刊发。 后记 洪汛涛曾说,他童年在家乡上小学时,每天往返,都要经过一家茶馆,那漆黑木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最初看到,匆匆走过,并没引起思索,时间久了,边走边想,终于觉得此话甚差,如果大家都这样自私,不肯为下一代出一点力,孩子怎会健康成长?经过几天的琢磨,他把它改成为:“儿孙应有儿孙福,乐为儿孙作马牛。”等到成年,他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地为孩子们写作。 1993年,洪汛涛失而复得的长篇童话《神笔马良传》在海燕出版社印出了。因为复得的稿本是初稿,还是缺页的残本,这次印出,做了多次重写和修改。一共50回,有头有尾,是中国传统话本的写法,是个连续的完整的故事。 它的出版,又引起了海内外读者和媒体的反应。各报刊纷纷选载其中章节。有一张《新闻出版报》曾发表了一些少年读者的读后感,有人认为:“马良是个普通的孩子,读来感到亲切,他又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我很钦佩。我觉得,好学、善良、正义、智慧、勇敢,这种种中国孩子的优秀品质,他都有。”有人认为:“马良这神笔虽是老神仙所赠,它,不能看成只是一种法宝,应该看成是人民博大理想和精神力量的化身。这和真理可以战胜强权的道理一样。”有人认为:“马良有些办法,确实极妙,像画仙桃中藏蚂蚁,画彩莲中藏蜜蜂。”有人认为:“更妙的是将长矮两官兵,化成风筝,放上天去。更噱的,两官兵上了天,还很得意。”有人认为:“那个养鸡养狗的州城,写得可谓淋漓尽致,很是深刻。”有人认为:“其中有些章节,像写小女孩的那几段,我也掉过泪,哭过,喜怒哀乐,都有。我特别喜欢马良的几个梦,像散文诗。”有人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我估计,不只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喜欢,成人老人也会喜欢读。”…… 新加坡已将此书收入《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丛书》,印行海外版。 作者在《神笔马良传》的书后,附有一个“写作经过和说明”,顿值一读。他说这部作品“从构思写出提纲,到现在交付出版,已经走过了45个春春秋秋,风风雨雨……它的跨度是我的大半生,近半个世纪。我在这部稿子写完时,曾经感慨地说过:这个故事我写了一辈子,我一辈子写了这个故事。” 洪汛涛在《神笔马良传》改完付印之后,还接着写“神笔马良”。他计划写成一个“神笔马良传奇系列”:第一部即是现在问世的《神笔马良传》,第二部是《神笔马良别传》,第三部是《神笔马良新传》。(由于“文革”迫害,洪先生过早离开了大家,《别传》《新传》都没有完成。我们只能从《我心中的偶像》一文中去了解作者创作的构思和写作计划。) 洪汛涛在“神笔马良”铜像落成典礼上说:“我一生没有给世界和人民留下什么财富,只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神笔马良’。” 一个作家,努力了一生,能够留下一个形象,这已是很难得的事。 何况:“神笔马良”这个形象已为广大人民、一代代地孩子们所承认,成为世人所熟知的中国童话明星。 洪汛涛在童话创作上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各种史书论著都列有重要章节。《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总结洪汛涛的童话创作成就说:“具有中国的民族气派,又具有时代精神,幻想和现实紧密而和谐结合,富有哲理味,深刻、隽永、诙谐、辛辣,民间乡土气息浓郁,善于从平凡习见的题材中写出奇特的新意,是洪汛涛的显著特色。”“从洪汛涛这一时期的童话创作中,人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童话民族特色的正确涵义和重大价值。洪汛涛是我国努力运用民族传统风格和民间文学形式创作童话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确实,洪汛涛的童话,自有他的鲜明的独异的特色。 洪汛涛在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在差劣的条件中,写出如此众多而精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作品,不愧是一位为读者所拥戴的儿童文学大家,一位受到人们尊重的童话大家。他的成就是卓越而杰出的。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4月9日是中国童话大师洪汛涛的诞辰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也把四月定位“国际儿童读书节”以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2012年的主题是“从前,有一个故事,全世界都在讲述”。主办国墨西哥作家费朗西斯科·希诺约萨在献词中写道:“其实,它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很多个故事……他们用文字、智慧、想象和超凡的人物来填满这个世界。”是的,在这个全世界都在讲述的故事里,肯定有中国童话大师洪汛涛的经典作品。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从洪汛涛500多万字作品,选编了六本童话书,以飨广大喜爱中国儿童文学,尤其对洪汛涛作品青睐的读者。 明年是洪汛涛先生创作《神笔马良》60周年,也是他倡导童话教育30周年。4月11日、12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浙江作家协会、上海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浦江县政府等单位在上海图书馆、浦江县马良小学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会上成立了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洪汛涛研究中心”,强调这个中心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鉴于《神笔马良》的国际影响,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童话交流,举办国际童话论坛,推广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童话作品。会议还认为:洪汛涛先生是继叶圣陶等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童话作家、童话理论家、童话引领活动家。他的童话理念与实践,童话育人的倡导与做法,大家深感其见识超前与卓越,对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 2014年4月12日洪汛涛之孙洪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