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刘精诚编写。该书对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两晋南北朝史话/中国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精诚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由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刘精诚编写。该书对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但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真不知从何处说起!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特编撰了这套《中国读本》丛书(中国历史史话分卷)。 本书为其中的[两晋南北朝史话],主要讲述了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 本书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学术融为一体,既有严谨治学态度、科学辩证唯物史观,又能够栩栩如生描述再现一个过去,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人生哲理深入浅出,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层面要求,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对于青少年学习、探究历史,本书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目录 开头语——略说两晋南北朝 第一章 西晋的短期统一 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二、占田制和“太康之治”——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与门阀士族的特权 四、“八王之乱”——分封制和皇族内讧 五、大成国和张昌暴动——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六、各族内迁与刘渊称汉——永嘉之乱与西晋的灭亡 第二章 十六国的割据纷争 一、荒淫的刘聪——汉和前 二、从奴隶到皇帝——石勒与后赵 三、西北汉文化的中心——张轨建立前凉 四、从辽东到中原——前燕的崛起与内迁 五、苻坚和王猛——前秦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七、北方的再分裂——淝水之战后的北方 八、坞壁和坞壁经济——战乱中的生产军事组织 第三章 世家大族扶持下的东晋 一、“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建立 二、祖逖中流击楫——东晋初年的北伐 三、东晋统治者的内部矛盾——世家大族与东晋政权 四、“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桓温其人 五、侨置郡县与土断——东晋的户籍整顿 六、孙恩、卢循起义——江南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第四章 南朝政权的更替 一、刘裕建立宋朝与“元嘉之治”——刘裕、刘义隆的改革 二、宋魏大战——宋初大规模的南北战争 三、“愿后生世世勿生帝王家”——齐的建立 四、“作事不可在人后”——齐王朝在内讧中急速衰亡 五、菩萨皇帝——梁武帝的四十八年统治 六、“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梁末侯景之乱 七、陈霸先和王僧辩——陈的建立和灭亡 第五章 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南朝的农业 二、二万斛大船——南朝的手工业和商业 三、从《山居赋》看士族田庄——南朝大土地所有制 四、“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门阀士族的衰落 五、“寒人掌机要”——寒门庶族的兴起 六、蛮、僚、俚等少数族——南朝的民族关系 七、“交聘”与“互市”——南北朝之间的和平交往 第六章 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 一、嘎仙洞的历史遗迹——鲜卑拓跋部的早期历史 二、北魏前期的杰出人物——拓跋珪——北魏王朝的建立 三、宗主督护制下的北方社会——北魏前期的阶级结构 四、崔浩“国史”事件——鲜卑贵族与汉士族的矛盾 五、冯太后与北魏改革——孝文帝改革之一 六、均田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孝文帝改革之二 七、迁都洛阳与汉化政策——孝文帝改革之三 八、“饥鹰侍中”与“饿虎将军”——北魏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九、六镇起义与“河阴之变”——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七章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 一、高欢建立东魏——高欢起家与代北豪族的兴起 二、农民战争与社会进步——东魏北齐初年的改革 三、宇文泰和苏绰——西魏的建立与改革 四、府兵制——西魏北周的兵制 五、“岂有卅岁天子可为人所控制”——北周武帝宇文邕 六、三百年分裂局面的结束 ——北周灭北齐与隋的统一 第八章 思想和宗教 一、经学的中变时代——儒家经学的变化 二、“贵无”与“崇有”——玄学和清谈 三、君主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鲍敬言的《无君论》 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发展 五、伟大的无神论者——范缜和《神灭论》 六、西行求法的先驱者——法显和《佛国记》 七、道教的演变——统治者对民间道教的改造 第九章 文学、史学和艺术 一、骈文的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文风 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人陶渊明 三、《敕勒歌》与《木兰诗》——南北朝民歌 四、《文心雕龙》、《诗品》和《文选》——三部总结性的文学著述 五、《三国志》与《后汉书》——史学的重大发展 六、右军书法千秋业——王羲之的书法 七、画像点睛——顾恺之的绘画 八、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北朝的佛窟和佛塔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一、裴秀和制图六体——中国科学制图学的创始者 二、炼丹家葛洪对化学和医学的贡献——炼丹术与科学 三、大科学家祖冲之——圆周率的计算 四、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 五、炼钢技术的新成就——“灌钢”冶炼法 六、郦道元与《水经注》——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七、贾思勰与《齐民要术》——伟大的农业百科全书 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 一、品种多样,精细讲究——饮食 二、胡汉融合,互相吸收——服饰 三、居室的差别与坐具的变化——住房家具 四、牛车和肩舆——交通 五、门第婚和薄葬——婚姻和丧葬 六、元旦、端午和重阳——岁时节令 七、樗蒱、握槊和围棋——娱乐生活 附录一 两晋南北朝世系表 附录二 十六国兴亡表 附录三 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少数族统治者展开了争夺战,这是一个严重分裂的时代,历时达136年(304—439),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即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是指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也就是成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和夏。当然,“五胡十六国”只是大体上的说法。十六国时期政权兴亡起落,甚为频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汉、前赵与后赵的对立;第二阶段主要是前燕和前秦的对立;第三阶段是淝水之战以后的更大分裂。 十六国中除了成汉是李特领导流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外,其余多为少数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最先建立割据政权的是匈奴贵族刘氏所建立的汉国和前赵。 公元310年刘渊死后,刘聪继立,成为汉国的统治者。刘聪实行胡汉分治的政策。他设立了两套统治机构,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本族制,而对汉族采用汉制。实行胡汉分治的目的,在于保持依部落组织的胡族军队,用它来对其他被统治的各族人民实行军事统治。这是一种制造民族对立而不利于民族融合的政策。 刘聪不仅是个荒淫无道的人,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刘聪重用宦官王沈,百官奏事都要通过王沈。王沈按自己爱憎决定是否上报,权势显赫,盖过所有大臣。他家的住房、车马、服饰比诸侯王还要豪华,亲戚、弟子都从平民一步登天,担任了重要官职。在他的一手操纵下,正派有功的人得不到奖赏,拍马钻营、结党营私的小人飞黄腾达。太宰刘易、御史大夫陈元达等上表说:“周文王因任用贤才而奠定周朝国基,后汉桓、灵二帝因任用宦官而遭致灭亡。国之兴亡,无不由于用人。现今王沈等人身居高位,掌握大权,势倾海内,爱憎任己,矫诏弄旨,欺诬日月。以致选举失实,政以贿成,国家混乱。请皇上免去王沈等人官位,交付有司定罪。”昏庸的刘聪居然把这份奏章拿给王沈看,王沈边叩头边流泪说:“王公朝士不但痛恨臣下,也仇视陛下。”刘聪问儿子刘粲,刘粲说:“王沈忠心耿耿,没有二心。”刘聪于是大悦,进一步封王沈等为列侯。刘易、陈元达无奈,只好自杀。 刘聪为了享乐,建造了40多座宫殿。整日酗酒,有时三日不醒,外出打猎,常常晨出暮归,在汾河观鱼,天黑了竞命人点烛不分昼夜地观赏。他又残忍贪婪成性,在战争中杀人如麻不说,战后也没有常规的租赋制度,数不清的徭役,无止境的搜括,弄得汉民饥寒交迫,背井离乡,逃向冀州的有20多万户,逃向豫州的也有3万多人。 刘聪所作所为,其统治集团内部自然不会稳定,一些掌握军权的上层分子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割据势力。在西方,刘聪的堂弟刘曜盘踞关中;在东方,石勒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根据地,割据河北一带。刘聪能控制的地区,实际上只限于山西西部山居和汾河河谷一带而已。 麟嘉三年(318)七月,刘聪卒,刘粲终于如愿以偿地继位。他任命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军国大事都委托给他,自己则整天在后宫饮宴作乐。 靳准是个野心家,早就觊觎汉国的皇位,暗地策划了一个消灭刘氏的计谋。八月,靳准发动了政变。 刘曜听到靳准叛乱的消息,立即从长安发兵进攻平阳,石勒也率领精兵五万讨伐靳准。在刘曜和石勒联合攻击下,靳准为部下所杀。刘曜掌握了汉国的大权。 十月,刘曜在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即皇帝位,改元光初,次年移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统治区域有今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各一部分。刘曜建立前赵后,继续实行胡汉分治制度。他自己以皇帝身份统治汉人,让儿子刘胤任大单于,统治本族。他治汉注意任用汉人为官,恢复租赋制度,社会秩序比刘聪时安定。他还在长安设立太学,挑选13岁至25岁的青年入学,亲临太学挑选成绩优秀的人授给郎中官。他原想建造酆明观、西宫、陵霄台等大型宫殿,同时营建豪华的寿陵,经侍中乔豫、和苞上疏劝谏便作罢了。为此,他还嘉奖了二人,升了他们的官。P23-25 序言 赫赫始租,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是半个世纪前我们祭祀轩辕始祖——黄帝时留下的华美篇章。 我国是有着6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不懈的考古挖掘,还在不断延伸着她的历史源头。放眼全球,我泱泱中华,江山多娇;检点历史,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周易》到《诗经》,自《天问》而《警世钟》,六七千年,流淌不息。这里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浩然博大,也有“何必马革裹尸还”的坦荡豪壮;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刚烈,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忠奸判定。曾经长时期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无私贡献出了自己无数的珍藏。 曾几何时,延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遭遇了暂时的挫折,“打倒孔家店”的激愤一度让很多人盯上了西方的月亮。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让媚外的思潮重新暗流涌动。但与之同时,过度物质化了的西方国家,却把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东方文明的古邦,试图从中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方。为此,我们曾一度犹豫彷徨,当一片飞叶被远风捎来时,我们因分不清它来自仙草还是毒藤而迟疑;当一堆泥沙被湍流冲去时,我们为说不清它含金蕴宝还是藏垢纳污而烦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曾经徘徊在一些人心头的迷茫逐渐扫去,重视传统,回归本源,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持续进步的动力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清理我们的文化遗产,描绘她的真实面貌,发扬她的优秀传统,规划她的锦绣前程,是当代中国人既严肃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但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真不知从何处说起! 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我社约请、组织在史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历史学家,精心编撰了这套《中国读本》丛书(中国历史史话分卷)。本分卷共16分册,分别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上、下)、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上、下)、五代、宋朝、元朝、明朝、清前期和晚清。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作者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以大手笔撰写小文章,在各分册中,对该断代的重大事件、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社会生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既有专业的厚度,又不乏诙谐和幽默,文笔平实流畅,通俗易懂。 历史是一个辉煌的存在,历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启迪之学,我们衷心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能从这套丛书中寻到灵感,从6000年历史积淀中汲得智慧,熔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智慧王国。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读本(史话分卷)》丛书是目前所见学生历史读物中最好的。一是丛书的各单本作者都是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这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二是丛书的内容深浅适中,既体现了大纲要求,又有所拓展,可以作为课内知识的有效补充,很适合学生阅读。同时,本书也适合老师们作为资源来储备。 ——白幼蒂(北师大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编委) 本套丛书是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编辑的,扣住了教学大纲,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有适当的延伸,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很有必要,是一套质量很高的学生课外读物。 ——李明赞(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国家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编撰者之一) 此书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学术融为一体,既有严谨治学态度、科学辩证唯物史观,又能够栩栩如生描述再现一个过去,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人生哲理深入浅出,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层面要求,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对于青少年学习、探究历史,《中国读本(史话分卷)》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范桂英(北京十五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