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西抚州临川卷上下)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华辉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西抚州临川卷上下))》收录了江西抚州临川当地包括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本书是其中的“江西抚州临川卷”,由冯华辉主编。适读于:家长、孩子;老师、学生;讲故事、写故事的人;文学、历史、民俗等爱好者。

目录

上卷

传说

 人物传说

王祥卧冰

颜真卿断离婚案

晏殊的传说

晏殊巧对代妇鸣

说真话的晏殊

吟诗免官粮

伴读诚劝君

晏殊饭会劝安石

巧对绝句

晏殊义激范仲淹

晏几道的传说

解囊相助

晏几道为父辩词

泪洒金栀园

晏氏父子游西池

他当他的大官,我填我的小词

惩治害群之马

逢旧交不怨负心

两袖清风万卷书

王安石的传说

为何叫“王安石”

王安石与卖身女

治水“良策”

王安石焚稿

王安石爱鸟

二仙桥畔救少妇

王安石两次被免职

王安石对对联

父子俩吟诗作对

王安石吟诗教子

王安石苦觅神笔

贪读误炊传佳话

妙联夺魁造“囍”字

四改绝句定名篇

王安石怒掷“端砚”

王安石诗谜示木匠

王安石猜谜论词

当年政敌今日友

王安石下马拜荆条

好舍人

撤锦帐

敢违包公

读书启蒙

淋雨的故事

济困赠帽

巧辨三峡水

王安石迎秀公

王安石对罚诗

一串青蛙破三案

瑶田对诗

后生不可轻

拒收紫团参

陈自明轶事

打酒

治奇病

起死回生

罗武趣闻

汤显祖的传说

金陵雨

避雨

汤若士赴京赶考

汤显祖敲钟“启明”

卧薪而哭

下轿借笔

躲雨妙对

千里奔丧

四大才子的传说

晒文章

罗万藻传说

巧戏财主

四大才子演“戏”

绝句贺寿星

绝句气坏有钱人

老板烧书店

巧写“广信府”

知府付钱

海内名贤

气死骄傲青年

吟诗戏弄地头蛇

四才子闹考场

真老乌龟

晒艾登仙

金殿封官

巧改对联

邱兆麟的传说

帅机的传说

八岁巧对官司赢

文绉绉请工误春插

尊师重教

祝徽的传说

山斗具瞻

祝徽教书

祝徽当官

曾享应巧坐宴席位

周日庠与“不二门”

舒化的传说

梨木厅

十斤油与十担油

争“穴地”

舒化助贫孩读书

胡匠九的传说

肖家无

半边猪肉半坛酒

徐奋鹏的传说

徐奋鹏识人才

巧对

陈芥的传说

陈芥出世

青竹龙卧井

青竹龙起祸

李侠商的传说

勇斗恶知县

闯公堂

仗义救马夫

智惩恶少爷

智联穷姻

巧惩恶棍

王羲之与飞云阁

康公与郑茂仂的传说

郑茂仂卖弄法术

康公计赚郑茂仂

郑茂仂命归西天

元绛断狱

邹元标的传说

李来泰与泰来和尚

管天祥的传说

纪大奎的传说

提贼

踢石得粉吃

你的鲤鱼吃不到口

保住了账簿

闽醋休

当死的崽关不住

地师杨柳平的传说

得神鞭

卖泥帽

杨柳平与于家村

袁天罡的传说

高道胡真人的传说

不义之财殃咎至

乘妖轿灭鬼魔

不听真人言讨饭一百天

孙禅师的传说

何孝子

陈皮匠求仙

金保神仙的传说

吃栽禾酒

积腻丸

张铁冠的传说

“铁拐李”过蔡家渡

铁拐李的传说

土地公生日

 风物传说

五虎攥羊

《牡丹亭》剧名的来历

瓜子金

“五谷神”的传说

牛为何要拴鼻

曹婆岗

吃粽子的传说

金凰山

仙人桥的传说

“白鹤丘”的传说

穿山泉

天子地

月饼的传说

朱元璋与月饼

嫦娥与月饼

铜山金银库的传说

揭家村的毁灭

九缸十八车

团矶石

油盐米洞的传说

“紫微驾临”与“帝星到座”

三角钱袋的来历

文昌桥的传说

石人石马

钟鼓楼

猪头石的传说

白果寨

康公庙的传说

供猪头

蛤蟆头

白果树(一)

白果树(二)

井穿地壳用锅盖

石山里面锁金牛

烧纸钱、纸衣的传说

 地名传说

上顿渡的传说

中洲的传说

戚姑岭的传说

铁宝寺的传说

周王庙的传说

樟源岭的传说

油顿的来由

马氏独修文昌桥

温泉的传说

谭家巷

蛤蟆山的来历

“羊城”的来历

肖公庙

杨打渔

金石山

万魁塔

扁担洲

神仙掷扁担

金碗、金扁担托住它

哄人募捐建行宫

千金陂

撒落金瓜子

宝盆镶水怪

红石嘴

和尚桥

血盆洲

女冠塘

圣不可知

大塘村

杨泗桥的来历

龙骨山的传说

龙会山的传说

朱太祠的传说

鲤鱼丘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猫鼠结仇记

虎称雄水牛为舅舅

冬瓜的传说

 鬼怪精灵传说

雷公毙河怪

乞人坟

落水鬼

坟穴

狐仙

蟒蛇精

蛇庙

心正不怕鬼敲门

捉鬼卖钱

下卷

故事

 幻想故事

一个乌龟壳

一瓢油

麻脸姑娘

瘌子娶亲

金牛过渡

蛤蟆娶亲

老鼠精

会说话的钵子

众生有助人无助

赶山鞭

蜗牛图

言而有信

你爷不如我爷,你仔不及

我仔

人心不足蛇吞相

夜明珠

金锁匙

小金雀巧斗老狼精

鲤鱼姑娘

贺姑娘降水除旱灾

王仙娘

蛇男与神女

背人过河

鸳鸯重聚

 人物故事

抚州遍地是才子

李二娘智斗张恶少

青龙头上活剥皮

颜花崽智斗李财主

赵茂仂大义斗恶叔

初生牛犊不怕虎

势利眼

支尔良的故事

何鸡仔的故事

屎喷和尚

分人粪担

哄人扶蛋

骗人粽子

逗人吃屎

害人自缢

哄人看戏

捉鬼

打秋风

卖“鱼”

何鸡仔不信神

何鸡仔吃酒

汪能仔的故事

汪能仔名扬汉口

内功高强

教女有方

“双蛮子”智除大汉奸

韩三姐

臣当救苦天尊

公公难不倒巧媳妇

话柄

六吊六

避讳

痛也不好哇

先生服输

雷妙仔

哪吒神“显灵”

自己打自己

赌棍求药吃

放下柴担对对联

朋友面前莫说假

游街见闻诗

巧将伞把杀强盗

 生活故事

治歪理

木匠姑爷

“死宝”与“活宝”

秀才与县令

和尚化缘

罗洛纳

扛鼓

梅园佳话

符飞得妻记

三举人赴京赶考

满意门第

河边对诗

嫁妆

笑坏爷来哭坏崽

再不能杀了

和尚叫夜

测字先生

两个叫花子

王老虎

穷秀才

铁伢崽

斗屠户

一缸元宝

破棉袄

张道德还钱

继母与长子

裁缝捞布

篾匠捉弄东家

张顺走运

尼姑与醉汉

当官梦

鱼透英

银子换粽子

做贪婪

锁匙崽

神童

避风袍

放牛郎巧对小姐

小和尚绝句还俗

书果子

石灰嘴的故事

不’瞳装懂

仇人变恩人

一个铜钱

假来假去

五百块钱值得

算命先生不会说真话

只因渔夫引则将波涛见

金树开花兄弟同乐

百鸟飞过去。专等凤凰来

少年夫妻甜如蜜

越吹越神

聪明的媳妇

睹景生妙对

乐在其中

无情的哥哥

才女巧对

善报和恶报

一副对联成贵宾

埋和尚的故事

破庙里的宝场

绝招

两讼棍比本领

廖奇山五峰寺铲恶徒

邹石猛巧计歇肩

我也会做人

知府用人记

县宫与新娘

聪明的放牛娃

巧改对联

小气财主

折筷子

智斗财主

一秤大五钱

工钱“九分三”

癞子长毛

一字千“斤”

乖孩子

招郎丘

杲子挨打

以才娶妻

奇怪的法令

回家问路

小气鬼学小气

小气鬼

两亲家

祖传秘方

先生受骗

蠢子贺婚

喇叭开花

三同窗联诗斗智

文昌桥下识才女

善与恶的报应

路遥知马力

马知县除“妖”

着尿桶

医诗

 革命故事

朱德同志在抚州

我就是朱德

智歼匪徒

撤销反动县长阳燮

为烈士报仇

笑话

春满乾坤爷满门

县官查夜

坏心眼人的笑话

吹牛皮

吃西瓜

聪明的穷秀才

两副猪肠

小珍卖糠

讼棍

两个好吃的先生

大粪泼头

五斤四两

打照面

五个聋子

聋子让路

蠢子安慰阿婆

蠢子吃酒

糊涂妇女

做神仙

社令公

学打扮

笑煞一堂容

我来站

健忘的人

歪秀才

雪天吟诗

书生、和尚与小姐

公子住店

考才

秀才输对

樵夫难秀才

穷秀才过年

辛老汉做寿

屁祖宗

自找的烦恼

差在哪里

食古不化的悲剧

试读章节

王安石下马拜荆条

讲述:菲林

记录:徐明科熊维中

1986年采录于临川郊区

临川(今抚州市区)东门城外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山上青竹成林,松柏满布;山下汝水北去,岸柳成荫。就在山与水相连的地方,有两块怪石,其状如蛤蟆戏水。相传这两块怪石是天公磔蛙,坠地化石,故此山得名蛤蟆山。

北宋时期,蛤蟆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有个书院。王安石就在这个院里读过书。

教书的先生是一位仪表威森、学识渊博的老秀才。他讲课时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书院里,王安石喜欢和那些出身贫寒的同学接近。有时,趁先生不在,经常邀约一些要好的同学到书院附近的山头上练习拳棒,强健筋骨。

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好些进不起书院的乡村牧童,从他们口里了解到一些乡民的苦难和不幸,对北宋暴政下饥寒交迫的平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次,王安石听说有一个牧童的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跑到家里,偷偷地拿了父亲几两纹银,送给了这个牧童。由于交朋结友甚多,在一段时间里,把读书倒放到一边去了,上课常常迟到。

一些和他要好的同学,受他影响,也亦步亦趋。整个书院,像平静的湖水中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波澜,弄得先生好不气恼。

一天上午,老先生正在兴致勃勃地讲解古文。一位同学悄悄告诉王安石:附近村子里来了一个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江湖豪侠。王安石早就想习武济贫,一听这话,再也坐不住了,便和那个同学悄悄地溜出了书院,飞也似地向村里跑去。

先生讲完课后,发现王安石不在,一时怒从心头起,真恨不得把这顽童找来狠揍一顿,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在蛤蟆山前的荆树下踱步散心,恰好王安石和几个同伴迎面走来。先生见王安石正谈兴勃勃,若无其事,昨日积下的怒火禁不住又燃在心头。他顺手从身旁的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朝王安石屁股上就是一顿猛抽,边抽边骂:“王安石,你好大胆子,竟敢邀伴逃学,破坏书院规矩,该当何罪!”王安石自觉逃学理亏,既不申辩,也不吭声。

待先生怒气稍消,王安石忍着疾痛,从容正色地回答道:“先生,不是我不愿好好读书,实在是时局不让我好好读书啊!”

“这话从何谈起?”先生以为他在故弄玄虚。

“先生,我想你比我更清楚,现在内部朝政腐败,黎民怨声载道,积贫之势已成,外在夷狄入侵,朝廷卑躬屈膝,积弱之局已定。国家兴衰,匹夫有责,你叫我怎能安心读书?”王安石侃侃而谈,忧愤之情溢于言表。  先生看王安石年纪虽小,胸襟却十分宽阔,不禁暗自称奇。他对王安石说:“你的忧虑不无道理,但国家如此之大,有多少朝廷命官、志士仁人想整顿朝纲而无能为力,你一个孩童,即便愁肠百折,也于事何补。”

“事在人为,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就不信如此局面不能改变。”王安石满怀信心而颇为自负地说。

“安石,你有何高见?”

“依我之见,要改变天下积贫积弱之势,国人只有弃文从武!”

“此话怎样讲?”

“文人学士,纵有满腹经纶,能均贫富、驱夷狄吗?看那些江湖豪杰,闯就包天大胆,练得一身武艺,路见不平,便可拔刀相助。那比读书可有用得多啊!”

王安石此番见解,虽未免幼稚偏颇,但气概倒也非凡,先生听了暗自兴奋。于是,他循循诱导地说:“安石,此言差矣,光文不武,当然难以自强御敌;但光武不文,又怎能审时度势、改革弊政?治国安邦,必须文武相济才是。”

王安石一向恃才傲物,以为所行不偏。经先生这一指点,立时脸红起来。深思好学的习惯驱使他去问个水落石出:“先生,那你说当务之急,到底靠什么改变国家时局?”

“我以为国家贫弱至此,在于不知法度,只有改变法度,方能图强。而要变法图强,当今之急,唯盼能人辈出。如果天下能人辈出,变更弊政,破除旧习,定能力挽狂澜安定政局也!”

先生这番言语,犹如当头棒喝,使王安石猛然省悟。他立即说:“先生,我长大后,就做一个这样的能人,为国立法、革新图强,你说能行吗?”

先生说:“像你现在这样东游西逛,不潜心求学,能有所成就吗?古人云:树长于根,水出于源。又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既有如此大志,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你必须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探求治国之道,将来才能有益于社稷,造福于黎民啊!”

王安石听后猛一击掌说:“对,知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治国!先生,从今后,我一定好好念书,不负师望。”

打这以后,王安石真正改了。他手不释卷,苦读精思。他天资本就很聪颖,一旦发愤就出类拔萃。不到一年,《四书》《五经》俱已读熟,就连那些《难经》《素问》《本草》,也都广泛涉猎。他览阅经典,从不拘泥于前人评注,常常自持个人独见,指出纰漏。

至于吟诗作赋,那更是动笔如有神。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内心无比高兴,更加着意栽培,王安石也愈加专心致志。师生之间,关系目益密切。课余饭后,他们常在一起评点经史,纵谈古今,抨击时政。  光阴荏苒,王安石在蛤蟆山书院受业期满,他依依不舍地拜别先生,外出深造了。

二十二岁的王安石,一举中了第四名进士。

有一年,他回到临川,未进家门,先拍马直奔蛤蟆山,拜见目思夜念的师长。谁知,这时蛤蟆山上古庙已毁,书院无存,老秀才早已亡故了。王安石想起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心中无限痛惜与伤感。

他低头沉思有顷,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奔去,见荆树如见先生。到得树前,王安石急忙翻身下马,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便拜。拜毕,又和侍从们一道,挥锄铲除树旁杂草,培土浇水。

临别时,王安石还捐款修亭。后人为了纪念王安石,又在亭旁竖了一块纪念碑,上题“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道劲有力的大字,蛤蟆山也从此改名为“下马山”。

P40-43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临川山清水秀,劳动人民勤劳淳朴,自古就留下大量的神话、笑话故事和风物、地名传说;临川历史悠久,依史书追溯,临川始建于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迄今1917年,亦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1人传说和机智人物故事。

据史书记载,临川在古代各朝有以下历史名人——

唐朝:杨志坚。

宋朝:四王(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王方)、八晏(晏殊、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谵、晏照、晏方)、二陈(陈郁、陈世崇)、二危(危稹、危和)、二谢(谢逸、谢莴)、汪革、尧节、王益、俞国宝、危复元、王克勤、邬虑、欧阳辟、刘龠、聂昌、陈自明。

元朝:朱思本。

明朝:汤显祖、邱兆麟、帅机、陈介、祝徽、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徐奋鹏、章衮、舒化。

清朝:李绂、李如文、纪大奎、李瑞清、李宗瀚、李侠商。

临川历代多女媛,有王安石妻、王文淑、王安石女、李芹月、李繁月、游瑜、李秀英。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宋代到清代的各科进士中,临川就有700人,这期间,临川人著书立说450余种,200余卷。《中国名人辞典》全书收录临川名人130多个。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设专区,临川属之;以后,抚州城从临川划出,另设抚州市;1969年李渡、温圳两个区从临川划出并归进贤县,祟仁的秋溪、连城两乡并入临川。1996年,原临川县与原抚州市合并,改为临川市;2000年,抚州地区撤地设市,临川市又改为抚州市临川区。

1986年,按照中国民协和省民协的要求,在当时原市、县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成立了原抚州市和原临川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组织了两套专门人员从事收集整理工作。连续工作历时七个半月,对全区(老市县)的民间故事作了一次全面的收集整理。

这些远古的神话、历代名人的传说、美丽动人的生活故事、风趣幽默的笑话,世代相传到现在;人们在饭后茶余还在口头讲述着的山川胜境、地方掌故以及特产工艺亦收入书中。有的主题严肃,有的哲理深邃,有的文史翔实,有的传奇浪漫。从各个不同角度、侧面和层次,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可说是喜怒哀乐皆有趣,振聋发聩启迪人。

按照“全面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和甄别。根据口头文学流传性广的特点,不能说别的地方有我们就不收,也不能说有点“封建”有点“低俗”的东西就不收,我们要尽量保留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西抚州·临川卷》(上、下)终于顺利出版了。我们还要对曾经参与这项工作的原抚州市、原临川区的老领导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配合这项工作,为本卷校对和提供有关图片的同志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见谅。

2012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