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伯庸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由马伯庸所著,这是一部关于古董走私、收藏、买卖、交易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小说第三部将时间回溯到民国,当时军阀当道,民不聊生,大军阀孙殿英伙同日本侵略者,觊觎我国民间流散的大量古董。日本侵略者手中持有一张掠宝清单,他们想要从清皇陵开始,将我国的文物掠夺殆尽。小说主人公许一城无意中发现了这一阴谋,并毅然挺身而出与军阀及日本侵略者做斗争。故事里含有知识点,同时也对读者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读来非常有趣,而且有益。

内容推荐

1909年,慈禧入葬东陵。据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记载,随葬玉石有700多件,又倒入4升珍珠、2000多块宝石填棺,总价值超过纹银5000万两,东陵的豪华气派压倒紫禁城。而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炮轰慈禧墓时,暴露在了军阀面前……

巨额的财富,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想重夺权势的清朝宗室、有军队却缺粮饷的各路军阀、见钱眼开的文物贩子和一直觊觎着中国文化的日本侵略者,纷纷加入角逐,各施神通布下重重圈套,大鱼吃小鱼。

在这些血腥的势力面前,有一个人毅然挺身而出,想要力挽狂澜保住东陵。不是为了慈禧,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守住中国的文化,更是为了一段生死托付的约定……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由马伯庸所著,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

目录

第一章 君子棋

第二章 血书

第三章 东陵盗案

第四章 追凶

第五章 恶诸葛

第六章 平安城死局

第七章 支那古董帐

第八章 局势大乱

第九章 金蝉传信,无常见珠

第十章 东陵前,马兰峪,黑吃黑

第十一章 孙殿英炮轰慈禧墓

第十二章 剑中机关

第十三章 生死一诺

后记

试读章节

这是民国十七年的五月下旬,北京正当春夏之交,满城槐树俱已开花。这时节天气渐热,最易起大疫,民间忌讳最多。忌糊窗,忌搬家,不剃头,不晒床,都指望着到端午那天避了毒恶,才好整治。所以老百姓都叫恶五月,一到这月份,一准得有点幺蛾子。

今年大暑未起,倒来了一阵大风。这风张牙舞爪声势极大,裹挟着漫天的沙尘盖过潭柘寺,罩住香山,一路浩浩荡荡地往城里头疯灌,一连好几日不停歇。那可真是尘霾蔽日,触目皆黄,整个四九城跟放久了的老照片似的,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城墙,街上走的都是灰蒙蒙的行人和骡马,搞得人心里也是灰蒙蒙的。

北京每年都刮沙尘,可多是在春天。今年这风格外邪性,居然挑在恶五月。老一辈儿的人说这风有来历,叫作“皇煞风”,专门克皇上的。崇祯爷上吊那年,北京刮过一次;袁世凯死那年,也刮过一次;再往后,宣统帝被冯玉祥撵出紫禁城那年,这风又来了。所以今年皇煞风一起,又赶上恶五,北京的老人心里都犯嘀咕,恐怕……这又要改朝换代了吧?

黄克武手里抱着个宝蓝皮儿的包袱,顺着天坛根儿一路往西踉踉跄跄地跑去。在这样的大风天里,又是顶风前行,饶是他十七八岁的精壮身子骨,都得弓着腰低眉敛气。稍微跑得快了点,一张嘴就是满口沙子,一喘气就一鼻子呛灰。可事急如火,黄克武哪顾得上抱怨天气,他把毡帽檐拉得更低一些,脚下片刻不停。

他刚过虎坊桥,劲风忽起,比胭脂粉还细的黄土面儿洋洋洒洒地飘旋而起,顿时散成遮天蔽日的土雾。别说远处的前门塔檐和近处大栅栏的招牌,就是街对面栓的骡马,隔开几步都看不清楚。黄克武眯着眼睛只顾低头狂奔,不提防前头突然从土雾里冒出个人影,他收不住步子,“哎哟”一声跟那位重重撞了个满怀。黄克武身上有功夫,往后退了几步,拿桩站稳了,对方却倒在地上。黄克武赶紧俯身去搀扶,刚一猫腰,不由得暗叫不好——那位身上穿的是蓝灰军装,头上扎着条脏兮兮的绷带,手里还拿着杆辽十三式步枪,这是奉天兵!

奉天兵是张作霖带来关内的东北军,军纪很差,老百姓私下里都叫胡子兵。自从十七年初南北再次开战以来,张大总统在山东、河南的战事一片糜烂,北伐军一路北上,北京城里的奉军伤兵越来越多。上头不管饷,这些伤兵手里除了一条枪什么都没有,于是三五成群,逢人就抢,见店就砸,警察都不怎么敢管。

黄克武不愿在这里多生事,拱手匆匆说了声抱歉,转身想趁着沙尘天气溜走。不料那个奉天兵从地上爬起来,“哗啦”一声拉动枪栓,把手里的步枪对准黄克武,厉声喝道:“妈了个巴子!撞了老子还想走?”黄克武只得原地站住。那奉天兵一瘸一拐过来,劈头先给黄克武一个大耳光:“小兔崽子!你眼睛让狗吃啦?”黄克武咬着牙,瞪着枪口一声不吭。奉天兵斜眼看见他身上的包袱,眼睛一亮,嘴里嚷着:“老子怀疑你是叛军的奸细,拿过来!开包检查!”伸手就要去拽。这包袱干系重大,黄克武哪肯让他碰,身子一旋,轻轻避了过去。

奉天兵大怒,骂了句“不识抬举”,抬枪就要扣动扳机。黄克武情急之下上前半步,右手抓起他的枪管朝上抬,左手迅捷如电,一记手刀切他的脖颈。“砰”地一声枪响,子弹擦着黄克武头顶飞去半空,奉天兵软软地昏倒在地。

黄克武摸了摸脑袋,脸色煞白。自己若是慢了半步,恐怕已被莫名其妙地打死在街头。堂堂帝都,首善之地,什么时候已经乱到了这地步?他怔怔呆了几秒,猛然想起还有要事在身,急忙丢开步枪,把包袱重新背紧,转身钻进漫天黄沙中。过不多时,几个影影绰绰的行人靠近,见奉天兵昏迷不醒,便一哄而上,把他衣服扒了个精光,连步枪都扛走了。

黄克武摆脱了奉天兵,一气跑过宣武门,直到了储库营胡同东头的太原会馆门口才停下来。这段距离可不近,他觉得肺里头跟浇了一勺开水似的,辣心辣肺,不得不稍微停下来,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喘气。他一抬头,看到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白净后生站在胡同口歪脖老槐树下,显然已等候多时。

“拿来了?”那后生问。

P1-3

序言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代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地,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去,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在我去见老朝奉的路上,我身体里那许家潜藏千年的精神开始觉醒。它跃动着,沸腾着,仿佛要向我诉说什么。这不是言语上的表达,而是一种超越了时光束缚的共鸣。它要讲的故事很长,传递给我却只是眨眼的工夫。那些曾经的人,那些曾经的事以及那些传奇的古玩,浓缩成了一瞬间的感动,让我在奔跑途中突然停下脚步,按住胸口,抬头望向天空。

我虽无法感知细节,但知道,这是一个关于我祖父许一城的故事。

一个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传奇。

后记

故事结束了,历史却刚刚开始。

讲讲书中一些人物和物品在故事结束后的命运吧。

毓彭因东陵盗掘案发,被溥仪罢黜出宗室,名字也从爱新觉罗宗谱中删除。甚至在伪满洲国时期,他都被排斥在外。他一直靠变卖祖产生活,靠子侄辈接济度日。解放后不久,病逝于京郊铁家坟。

吴郁文顺利从京师警察厅调走,充任中央宪兵教导总队上校总队副。抗战开始以后,他叛变投敌,担任北京特别市公署警察局侦缉总队副、天津警察局特高科长等职务,为汉奸伪政权效命。解放后,吴郁文知道自己杀害李大钊,必为政府不容,改名吴博斋,但最终仍被缉拿归案。但此时他已身患重病,因此被判决死刑但不执行,很快病死狱中。

王绍义盗掘东陵未果,反被孙殿英伏击,带领残兵流窜于遵化附近的山林之中。抗战即将结束时,东陵再度无人管理,王绍义贪心又起,纠集了一批匪徒,再赴东陵。这次无人阻挠,他先盗定陵、又盗慈安定东陵,用盗出来的财宝贿赂当地政要,动员了数百人继续盗陵,宣称这是一场革命行动,连续又盗了康熙景陵,景陵妃园、裕陵妃园、惠陵等,东陵为之一空。

此事被在北平的军统负责人马汉三侦知,立刻汇报给戴笠。戴笠立刻做出指示,展开宣传攻势,造谣说中共指使盗陵云云,舆论哗然。中共立刻成立专案组,将参与者全部抓捕,只有张尽忠、王绍义侥幸逃脱。张尽忠在唐山很快被军统抓获,王绍义却逃入深山,凭着恶诸葛的狡黠一直逍遥法外。一直到五年之后,中共专案组才在遵化附近他情妇家里抓到王绍义。1951年3月21日,在东陵马兰峪举办公审大会,王绍义被枪决,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在此期间,东陵又遭到了数次盗墓,均是王绍义曾经的部下和同伙想去捡漏。

截止到1949年,东陵除顺治孝陵之外,全部被盗,无一幸免。

孙殿英因盗掘东陵而被调查,走投无路,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求救,徐源泉教了他一个花钱消灾之计。孙殿英便用盗陵所得财宝贿赂政府要员,上下疏通,比如何应钦、宋美龄、孔祥熙、宋霭龄等人,均收到贿赂。很快,北平军事法庭东陵案正式开庭,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宣称那些财宝系剿灭马福田、王绍义匪帮所得。国民党高层态度暖昧,此案一审数月不决。很快中原大战一起,孙殿英率军奔赴战场,成为诸方拉拢的筹码之一。东陵盗案不了了之。

但此案影响太大,有识之士痛感盗墓风行,尤其国外打着考古旗号盗掘现象极为严重,呼吁立法禁止,促成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令,如《古物保存法》(1930)、《古物保存法实施细则》(1931)、《暂定古物之范围及种类大纲》(1935)、《采掘古物规则》、《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1935年)、《古物出国护照规则》(1935年)等,对于防止中国文物外流起到了一定作用。

孙殿英此后逍遥法外,在各大军阀之间继续辗转。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察冀游击总司令,对日作战。1943年于河南被日军俘虏,遂投靠汪精卫,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孙殿英又投靠蒋介石,积极反共。1947年解放军于汤阴战役中将其俘虏,关入改造营,同年因多年吸食鸦片罹患烟后痢,很快病死。

孙殿英自产的鹰牌烟土,对中国烟土影响颇大。一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金三角出产的毒品,包装上都有烟标“飞鹰抓地球”,此即鹰牌之余迹。

乾隆九龙宝剑作为东陵至宝之一,先为孙殿英所得,后献给戴笠,请他转交蒋介石。当时戴笠不在北京,因此这把宝剑暂时保管在北平情报站站长马汉三处。不知为何,马汉三却将九龙宝剑私藏家中,并未上缴。到了1940年,马汉三在北平被日军俘虏,他为求活命,把此剑主动献给大名鼎鼎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川岛芳子本名金壁辉,系宗社党巨魁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之女,后被日人收养,改名川岛芳子,是清宗室与日本合力培养的代表人物。

川岛芳子对这把宝剑爱不释手,珍藏家中。抗战胜利后,她被军统捕获,马汉三趁机闯入其家中,拿走九龙宝剑。在审讯中,川岛芳子交代出此剑下落,戴笠大怒,召来马汉三问话。马汉三连忙把宝剑交回,又送了大量贿赂,此事才算揭过。

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带此剑从青岛飞南京,要亲自面交给蒋介石。不料飞机在江宁岱山撞山坠毁,戴笠和其他机组人员全数死亡。军统干将沈醉亲自带队赶到现场,在当地农民手里找回了九龙宝剑。可惜这把宝剑在飞机失事中被烧得面目全非,剑鞘、剑柄被完全焚毁,只遗留下一截乌黑的剑身。蒋介石指示把戴笠遗骸葬于灵谷寺无梁殿西侧池塘边,沈醉还把九龙宝剑残余部分一并放入棺椁陪葬。为恐人报复,戴笠墓用水泥浇铸,十分结实。

到了1951年,南京各界强烈要求移走戴笠墓。于是在灵谷寺派出所的监督下,东山头村数名村民将戴笠墓重新扒开。据目击者称,棺中除戴笠遗骸外,只有左轮手枪一把,皮鞋后跟一个以及一片锈蚀得不成样子的狭长铁片儿,依稀可见宝剑形状。这些陪葬物品被当场倾倒进无梁殿池塘中,从此再无踪迹。

陕西乾陵在故事发生后不久,也曾遭遇盗掘。国民党军孙连仲部效仿孙殿英,宣称要进行军事演义,派了一个师的兵力,试图盗掘乾陵。但他们用了火炮、炸药以及人力挖掘等办法,却始终未能找到乾陵墓门。后来忽然天降大雨,数日不停,军中传言武则天动怒,士兵们不敢再动手。孙连仲生怕引起各界不满,只得撤军。

1958年,国家重修西安至兰州公路,修至乾县。11月27日,当地农民前往梁山采集石料,在梁山北峰东南坡炸出一个大洞,洞中青石以铁柱相连,阴气森森。农民立刻向上头汇报,层层汇报,一直上达中央。经专家认定,农民们无意中炸开的,正是乾陵墓门。1960年,陕西省成立乾陵发掘委员会,对乾陵地宫墓道进行挖掘整理,并向中央打报告,申请打开地宫,继续发掘。  但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很快做出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叫停了乾陵挖掘工作。在此之后,国务院又向全国文管单位发文,强调“全国帝王陵墓先不要挖”。自清末以来的大规模陵墓挖掘活动,至此告一段落。

至今乾陵地宫仍旧完好无损,成为唐十八陵中唯一一个未被确认有被盗痕迹的陵寝。不过在一份乾陵墓道考古报告中提及,有考古学家在墓道附近八十米处挖出一处陪葬墓,此墓已经坍塌,没有任何陪葬品,只有盗洞一个以及十具男女骸骨,皆民国装束。女尸头向墙内盗洞,半伸手臂,其用意为何,至今众说纷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7: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