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画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谭政大将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发展脉络。展现出他的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革命情怀和共产党人的风范。
这套画传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是共和国大将们革命斗争历程的缩影,记录了许多伟大的历史时刻和激动人心的瞬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谭政大将画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画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国君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套画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谭政大将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发展脉络。展现出他的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革命情怀和共产党人的风范。 这套画传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是共和国大将们革命斗争历程的缩影,记录了许多伟大的历史时刻和激动人心的瞬间。 内容推荐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目录 第一章 出生于绅士家庭的革命军人 绅士之家的长子 启蒙于东山学堂 从“教书先生”到革命军人 第二章 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 “秋收起义”的洗礼 “三湾改编”的记录 井冈山上的入党誓言 “宣传队长”的历练 第一位给毛泽东当秘书的人 第三章 红军政治工作的开拓者 “打收条”制度的首创者 红四军军委秘书长 反“围剿”中的“政治工作报告” 长征路上的“先锋师”政治委员 第四章 陕北十年 《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的意见》 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员 抗战时期的总政治部副主任 延安整风与“谭政报告” 第五章 在东北的日日夜夜 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过程中 由“诉苦”到“新式整军运动” 辽沈战役的“政治动员令” 第六章 从人关到转战中南 在平津战场上 第二次到武汉 中南剿匪的日日夜夜 和平环境与“整理支部” 第七章 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岗位上 对犯错误的同志“不能一棍子打死” 在“八大”上阐述“建军新阶段的政治工作” 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来自东南沿海的“考察报告” “实是求是”的楷模 第八章 身处逆境的困惑与坚贞 在1960年的两次军委扩大会议上 一心想尽责的“总政副主任” “什坊院”的沉默 第九章 坦荡正直的人生 毛泽东问:“那个谭政哪里去了?” 晚年的生活 高尚风范启后人 附:谭政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乡,古称龙城,东邻湘潭,西接娄底,南毗双峰,北界韶山、宁乡,和南岳一脉相继,湘江支流涟水河横贯其中。风景秀丽的湘乡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今天的湘乡有个很有名的村子叫楠香村。楠香村地处沉香冲,冲中有楠竹山,各取一字连为村名,就有了楠香村这个村名。20世纪初,这个村子还叫楠竹山村,住着谭、张二姓八九户人家。在村东头一侧住着一户谭姓人家,从房屋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户殷实人家,中厅大堂屋右边一间很大,是男主人的药铺、书房兼卧室;左边一间是女主人卧房;女主人卧房后面过天井间也是两间卧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6月14日,女主人的卧室里一个新的生命在全家人热切的期盼中诞生了,成为了这家人的长子,家人为其起名谭世名。49年后,这个孩子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大将,他就是谭政。 谭政的祖父是当地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绅士,父亲谭润区也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谭家可谓书香门第。谭世名这个名字是谭政的爷爷给他起的,希望孙子能够“一世留名,光宗耀祖”,遗憾的是,老人没能等到长孙的出世便离开了人间。父亲去世后,在外地教私塾的儿子谭润区回到了家中掌管家业,被族人推为楠竹山村谭氏家族的族长。 谭政出生的那个年月,正是清朝末期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先进志士们怀着爱国忧时的热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到20世纪初,在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大浪潮,清朝政府摇摇欲坠。湘乡似乎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伴随着20世纪的到来,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秋天,湘乡久晴不雨,气候干燥,暴发流行性传染病,患者约占全县人口的一半,死亡3万余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湘乡人章孝彪,因愤于清政府以科举钳制人民思想自由,自费往日本学习,并加入同盟会,后任孙中山秘书。谭政出生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禹之谟与唐支厦等在湘乡秘密联络同盟会会员,进行反清活动。 P1-2 序言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方阵中,有十颗最耀眼的将星,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许多重大战役和事件的酝酿、决策及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无不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不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革命精神、崇高品格和超常智慧,无不给后人以教育和激励。 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们纵横驰骋,百战沙场,叱咤风云。土地革命战争中,他们身先士卒,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路上屡立战功;抗日战争中,他们出生入死,率领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浴血奋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实践,使他们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世人敬佩的常胜将军。 他们是共和国强大国防的奠基元勋,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是十位大将的毕生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们肩担重任,呕心沥血,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铁甲雄师的组建,有他们留下的身影;长空利箭的升空,有他们洒下的汗水;蓝天战鹰的翱翔,有他们弹奏的旋律;水中蛟龙的出海,有他们驶过的航迹。他们为共和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的奠基性贡献有目共睹,他们所积累的人民军队的建设经验是我军的宝贵财富。 他们是我军官兵的良师益友,培养出了一大批治军的栋梁之才。人才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军之本。他们以培养高素质的治军人才为己任。他们不仅慧眼识才、真心爱才,而且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工作中大胆使用,使我军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身居高位,却视人民为父母、视士兵为兄弟。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和士兵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和士兵面对面心连心,和士兵交朋友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待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他们在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深受人民和广大官兵的爱戴和敬仰。 他们虽出身不同、性格各异,或严肃不苟,或幽默诙谐,或直言不讳,或独思慎言,或书生意气,或虎虎生威……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正直、勇敢、睿智、干练。他们为人民舍生忘死,对党忠心耿耿。他们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富有传奇色彩,他们的成长故事和战斗历程,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画卷,体现出一代英雄的迷人风采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 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他们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鲜明个性和大将风采,将流传千古,永照后人。 后记 经过一年的辛劳,在十几位学者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画传》丛书这部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了。停笔之际,心中百感交集。写作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100多万字文稿的撰写,几千幅图片的搜集整理,任务十分繁重,但写作的过程又是十分愉快、令人振奋的。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能够再次缅怀共和国开国大将们的丰功伟绩,展现他们的多彩人生,做这样的工作,完成这样的任务,对于党史和军史研究者来说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的。 本套画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开国大将们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发展脉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展现出他们的崇高理想、优秀品质、革命情怀和共产党人的风范。需要指出的是,本套画传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大将们的回忆录、传记以及相关历史资料,在此向这些著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史料作为铺垫就不可能有这套画传的最终完成。 这套画传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是共和国大将们革命斗争历程的缩影,记录了许多伟大的历史时刻和激动人心的瞬间。搜集这些历史图片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参与写作的许多同志不辞劳苦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而且针对画传的内容,对所有图片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使每一张图片都出现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使文字和图片相得益彰,互相印证。由于客观原因,我们无法一一核实,并注明每幅图片的摄制者,故在此对本书图片的摄制者表示真挚的感谢。 “天下事以难而费者十之一,以惰而费者十之九。”本套画传的出版正是我们不懈努力、夜以继日的结果。由于水平与时间有限,书中可能还有些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