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她是千娇百媚的奥地利公主,却逃不过政治棋子的婚姻悲剧;她是奢侈无度的法国王后,最终却踏上了时代和命运的断头台。世界文学巨匠斯蒂芬·茨威格最值得称道的人物传记作品《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出版后曾经轰动欧洲。它揭秘了曾经风华绝代的“法兰西玫瑰”,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她走过的心路历程,她所生活的时代,更深刻地认识大革命时期法国的最高统治者,刻画了大革命前期的政治氛围风尚剪影。

内容推荐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著名德语作家,世界文学巨匠斯蒂芬·茨威格最出色的传记作品之一,成书于1932年。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主人公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原奥地利公主,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王最小的女儿。

15岁时,她作为政治棋子,嫁给了当时的法国王储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性格犹疑、懦弱且由于生理缺陷无法尽到夫妻间的义务。玛丽?安托瓦内特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每日骄奢淫逸、纸醉金迷、赌博挥霍,被称为“赤字王后”。

直到她最终尝到了命运的苦果。当时法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1789年爆发了推翻君主制的大革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一改当初奢侈懒散、漫不经心的状态,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开始坚持,开始勇敢,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目录

第一章 公主要出嫁/001

 一个孩子被安排的婚姻航道/001

 风光无限的婚礼/005

 公主的床帏秘事/010

第二章 太子妃初登凡尔赛/017

 全新的人生舞台/017

 与国王情妇的战争/023

 微服出游巴黎/029

第三章 年轻的王后/033

 路易十五晏驾,新王登基/033

 貌合神离的国王夫妇/036

第四章 奢华的生活/043

 洛可可王后/043

 小特里亚农的新主人/051

 新的社交生活/058

第五章 命运的转折/063

 哥哥访问法国/063

 初为人母/068

第六章 背离民心/073

 王后不得民心/073

 洛可可剧场的晴天霹雳/078

 项链事件,王后名声扫地/085

第七章 大革命前的转变/095

 对项链事件进行审判/095

 人们的觉醒,王后的觉醒/101

 决定性的夏天/105

第八章 大革命中的王后/113

 众叛亲离/113

 走出幕后的情人/118

 凡尔赛的最后一夜/124

 君主制的灭亡/130

第九章 被困巴黎的岁月/135

 杜伊勒里宫的生活/135

 苦难让她醒悟/137

 米拉波伯爵/139

第十章 屈辱的逃亡之路/145

 准备逃往/145

 逃往瓦伦/150

 瓦伦之夜/157

 返回巴黎/162

 玩弄权术/166

第十一章 反法战争爆发/171

 爱人最后一次露面/171

 陷入战争/175

 最后的挣扎/180

 孤立无援/183

第十二章 路易十六断头/183

 移居圣殿塔/187

 生活在圣殿塔的日子/192

 9月屠杀/196

 处决路易十六/198

第十三章 独居的岁月/202

 第一个逃跑计划/202

 第二个逃跑计划/205

 与儿子骨肉分离/208

第十四章 巴黎监狱/211

 最后的努力/211

 最后的尝试/214

第十五章 王后香消玉殒/220

 儿子对母亲的控诉/220

 对王后的预审/224

 最后的审判/225

 前往断头台/229

试读章节

全新的人生舞台

凡尔赛宫,这座华丽壮观的宫殿,如今仿佛成为曾经存在过的专制制度的标志。这座神奇的宫殿,位于法国巴黎以西几英里处,突兀地耸立在人工堆建的山丘上,它除了宏伟突兀的外貌,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实际价值。而这,就是号称“大君主”和“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所想要得到的!他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大独裁者,他要将太阳所照射出来的光辉灿烂集于他一人身上。他要实现“朕即国家”的意愿,成为整个法国乃至世界的中心。于是他要建这样一座宫殿,让太阳时刻照耀着这位专横的君王。这是在向整个法国宣布:只有君王才是至高无上的。

虽然王位可以代代相传,但是个人所具有的特殊才能却是没有办法继承的。虽然路易十四的后代们继承了他遗留下来的大好河山和宏伟宫殿,却没有办法继承他的专断和魄力。虽然路易十五时期疆界、语言、宗教及军队都与路易十四时期一样,但是却只是虚有其表,外强中干,失去了其中的精神。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贪图享乐,缺乏远见以及坚强的意志,虽然凡尔赛宫还保留着曾经的繁华,但却像是一个空转的机器,毫无生气。路易十五即位后,他的身边虽然聚集了一群大臣、将领、大主教、建筑师、文学家及音乐家,但是却不再像路易十四时期那些精英们那样可以发挥作用。这些朝臣们更擅长阿谀奉承,寻欢作乐,互相算计,搞阴谋诡计。在路易十五的统治下,凡尔赛宫变成了一座最华丽、最虚伪的剧院,剧院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管是国王还是朝臣。

而在这个看似富丽堂皇的舞台上,一位新星正慢慢走上来,她只有15岁,初来乍到。然而这位法国的太子妃,没过几年,就变成了这个剧院里数一数二的明星。她楚楚动人,貌美如花,举止优雅,体态高贵。这让那些幻想自己也许可以胜任主角的贵妇们意识到:安托瓦内特将会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对于美丽的安托瓦内特,宫廷中的人们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总是显现出试图摆脱束缚的倾向。她其实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在和她的小叔子们玩耍的时候,她甚至看起来像个小男孩。但是她在重大场合中的表现是十分得体的,这些都归功于哈布斯堡家族对礼节的重视。只不过,在维也纳美泉宫,只是在重要的场合讲究礼仪,等到宴会一结束,就可以回到像百姓那样轻松自如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法国,则恰恰相反,人们认为越拘谨于礼节,越显得尊贵,虚荣地将自己伪装成看似高贵的姿态。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炫耀。

不管安托瓦内特是孩子还是太子妃时,甚至是她当了王后以后,她都没有把这些装模作样的礼节放在眼里;她就是无法理解这些代表着尊卑次序的礼节的重要性。她不拘小节,享受自由的生活,她不能忍受把时间浪费在没完没了的琐碎礼节上。她甚至给她的宫廷女侍者诺埃里夫人起了一个外号叫“礼仪夫人”,而这位“礼仪夫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告诫她要遵守礼节,于是安托瓦内特像当初逃功课一样总是试图逃脱这位宫廷女侍的管教。

自从安托瓦内特成为太子妃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不是一个孩子了,她随时都被一股拘谨刻板的力量束缚着。除了刚刚提到的“礼仪夫人”,还有路易十六三个尚未嫁人的姑姑也负责对这位太子妃严加管教。这三位——阿德雷德公主、维多利亚公主,索菲亚公主——将宫廷中最阴暗狠毒的计谋传授给安托瓦内特,希望她可以像她们一样在宫中上演一出出精彩的好戏。可惜这个天真的小女孩还是善良直率的,与这些矫揉造作的表演实在无法融为一体。也许这正是她最大的不幸,她从没有学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

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她对于每天千篇一律的作息是多么的无奈:“9点半或10点起床,做早祷。随后用早餐,与三位姑姑一起拜见国王。11点梳头。然后接见王公贵族,并且在他们面前涂脂抹粉。接下来和国王、太子以及姑姑们去教堂做弥撒。午餐过后,和太子独处片刻,就会到自己的房间读书写字或者做做针线活。下午4点的时候神父来给我上课,随后我的音乐老师也会来给我上课。晚上大多数时候是去姑姑们那里,等到见完国王,就回房睡觉。这就是我的一天。”

韦蒙神父一直担任她的家庭教师,并且心中总是苦恼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她。她的文化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不仅德文忘得差不多了,法文也学得很是糟糕。她的作文里总是错别字满天飞,更谈不上书面正式。她的学习问题一直让女王很是担心,这位费心的母亲总是怀疑自己的女儿能否踏实认真地好好学习。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安托瓦内特以太子妃的身份,让可怜的韦蒙神父无法使用强制的手段使她专心学习。由于她的早婚,她身旁的所有人都迫切地希望她能够早日变成一个成熟优雅的贵妇人。然而她更想在这样美好的青春年华多享受一些无忧无虑的自在日子。就这样,她总是活在想要反抗管束逃脱束缚的情绪中,这使她本可以正常发展的性情变得夸张无度。也许她本来只是比较活泼好动,刻板的约束使其变得轻佻浮躁。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夸张的性情越发严重,直到在某一点完全爆发出来引发毁灭性的灾难。

特蕾西亚女王为了能够时刻掌握女儿在法国王宫里的一举一动,也是为了保护她不要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去,特意派梅西伯爵前往巴黎,协助她关注安托瓦内特的动向并且保护她不要被坏人所害。这位女王最信任的顾问,应该称得上是最佳人选。他出生于荷兰,对女王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他对宫廷生活了如指掌却又不是朝廷大臣。他没有野心并且机智老练。这位密探果然没有让女王失望,多亏他详细的报告,女王能够对女儿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比如今天安托瓦内特说了什么话,读了哪些书,穿了什么衣服,做了什么错事。梅西伯爵还买通了安托瓦内特身边的三个贴身侍从,从他们那里可以了解到太子妃每天和神父在上课时的情况,包括她和姑姑们的谈话也都有专人监控并传话到梅西伯爵这里。这些真实的情况通过私人快件递交到女王手里,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看到这些信件的内容。

安托瓦内特常常感到惊讶,为什么远在美泉宫的母亲总是能够知道她在凡尔赛的各种情况。她做梦也不会想到,身边这位和蔼可亲的梅西大使竟然是母亲的密探。特蕾西亚女王的很多告诫安托瓦内特的书信也都是在梅西的建议下书写出来的,这位充满智慧的大使认为只有由女王亲自来表达这些训导以及告诫的话,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安托瓦内特每次收到母亲的来信时,心中都是忐忑不安的。虽然她玩世不恭,不愿听从任何人的管教,但是对于母亲,她还是敬畏三分的。正是女王坚持不断的监督,才让安托瓦内特在进入凡尔赛的前几年平安无事。特蕾西亚女王希望通过这样的守护来弥补为女儿的婚姻及命运所带来的不幸。

安托瓦内特性格外向随和,所以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好感。只是在她身边都是比她年长的人,比如路易十五、三位姑姑、韦蒙神父、梅西伯爵以及“礼仪夫人”。她虽然与他们相处的都还不错,但终究年龄的差距让她更想要寻找同年龄的伙伴。按理来讲,她应该和只比自己大一岁的丈夫相处得更加轻松愉快,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他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严肃谨慎,让人看起来甚至有些无礼。于是,安托瓦内特只能和丈夫的弟弟们一起玩耍,她甚至想办法让人弄来了一条狮子狗,这让“礼仪夫人”十分头疼。她的性格就是这样与这个充满繁文缛节的皇宫格格不入,就算是走到了自己最后的岁月,她也依然在和那让人窒息的气氛作斗争。

P17-22

序言

我们所编译的这本《断头王后》原著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对于奇特命运下个人的身心遭遇有着入微的洞察,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断头王后》成书于1932年,是其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出版后曾经轰动了整个欧洲。

主人公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著名的女政治家特蕾西亚女王最娇宠的女儿。为了巩固奥匈帝国和法国的“友谊”,15岁的时候她作为一颗政治棋子嫁给了当时法国的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政治联姻开启了她命运的悲剧之门。

茨威格给这本书的原著取的副标题叫做“一个普通女人的肖像”,他并没有对轰轰烈烈的革命场景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从人性的视角,对这位薄命红颜跌宕起伏的一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一个女人,小家碧玉也好,金枝玉叶也好,最为看重的,对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爱情和婚姻。

安托瓦内特的婚姻悲剧从洞房之夜的喜床开始。她的丈夫路易十六无法完成夫妻之间最基本的实质义务。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七年,两千多个日夜,直到路易十六完成了一个小手术,安托瓦内特才成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妻子。虽然路易十六对她的王后一直忠贞不渝,一生都再没有其他女人。但是最初这七年间婚床上的痛苦体验,带给了安托瓦内特无尽的屈辱。她努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对男欢女爱的渴望转移到形形色色的骄奢淫逸上来。她流连于声色犬马的假面舞会、沉迷于一掷千金的挥霍豪赌、热衷于华丽无边的亭台楼阁、大手笔地购买锦衣华服。她的奢靡引起了法国民众的憎恨,当安托瓦内特和她的附庸者在凡尔赛宫、小特里克亚农花天酒地、灯红酒绿时,浑然不知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

人们把安托瓦内特称为“赤字王后”、红颜祸水,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她的无知和痛苦。出身于皇家,一切得来毫不费工夫,让她对命运的馈赠不懂感恩;君权神授的教育,使她极少思考自己的使命;注定悲剧的婚姻,促使她不惜代价地排解痛苦。

当我们跟随茨威格的笔触,再次把目光投向这个女人心灵深处,才会发现,她也不过是一个充满柔情的普通女子,出身与使命给了她太多的沉重。她臣服于自己的丈夫和婚姻、臣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却无法克制内心对于爱情的眷恋和渴望。

她的爱情归属于一个叫阿克塞尔·菲尔森的英俊瑞典伯爵。他与她相识于一场假面舞会,并随着岁月更加情深意笃。菲尔森在给姐姐的信件中,表明了自己的心声:“我决意终生不娶,永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我心所属的那个人,永远无法属于我。所以我决意孑然一身。”在安托瓦内特生命的最后时刻,明哲保身的革命党人离弃她,奥地利的娘家人也放弃营救她,仿佛全世界都遗弃了她。只有她的爱人从来没有放弃,他安排了一次次的逃跑计划,又一次次地宣告破产。但是,她收获的是超越生死的忠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能拥有这样一份至死不渝的眷恋,便此生无憾。生命走到尽头时,她给爱人信物上刻下的誓言灼灼生辉:“一切都让我想起你”。

这一生,她曾身居王后的宝座,尽享浮华;她也曾声色犬马,纵情寻欢;那时,她是一个迷茫无知的女人。但是当革命飓风般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她置于生命的谷底时,她脸上露出果敢而坚定的神色,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她体内奔腾的是哈布斯堡王朝顽强的血液,遗传了母亲特蕾西亚女王的高贵血统。逃亡路上,她果断坚定地回应着革命者们恶毒的攻击;审判席上,她冷静机智地回答了暴民们的无聊问题;坐上囚车,她如同坐上宝座般高贵骄傲……往事如烟,难以计数,无一不诉说着她坚如磐石的高贵气质。

但是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声音仍在质疑这个女人,将各种批判和痛斥强加在她的身上。世人断定她是亡国祸水,她是使波旁王朝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那么,如果没有她,历史会走向何方?客观地说,安托瓦内特只是大革命的导火索,没有她,革命依然会发生。

对这一点,我社不久前出版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作了很好的阐述,我们在此不多赘言。今天我们又重新翻出茨威格的这本传记,不过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让人们对历史的潮流有更深刻清醒的认识。路易十六的王后——安托瓦内特,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她参与历史,却无法决定什么。

茨威格的作品剥离了革命的残暴,保留了人性的光辉,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编者

2013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