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锋的《京东的秘密(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商城)》直面刘强东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冲突和转折点,深度揭秘他做人经商的智慧与准则,掰开揉碎风云背后的每一次思考与决断,是一部创业者和年轻人都不可错过的励志经典。
随书公开刘强东圈内讲话,为你讲述一份鲜活麻辣的快意人生,还原最最真实的商业领袖—刘强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京东的秘密(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商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尹锋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尹锋的《京东的秘密(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商城)》直面刘强东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冲突和转折点,深度揭秘他做人经商的智慧与准则,掰开揉碎风云背后的每一次思考与决断,是一部创业者和年轻人都不可错过的励志经典。 随书公开刘强东圈内讲话,为你讲述一份鲜活麻辣的快意人生,还原最最真实的商业领袖—刘强东。 内容推荐 他为什么能入选201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为什么在短短十几年就能带领京东实现疯狂扩张?同行中的老刘,粉丝口中的东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尹锋的《京东的秘密(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商城)》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位商界领袖的创业传奇,更完整呈现了一个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经济大时代的画卷。揭开众多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亲历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革,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进刘强东,一起遇见真相。 目录 前言 一个真战士需要的是战场 引言 从一开始就做对 第一章 不安份的“小强” 1.出生跑船世家,梦想有一支船队 2.课余兼职赚钱,人大第一个有“大哥大”的学生 3.日企精细化管理作风,刘强东受益良多 4.用12000元创业,第一单赚了450元 第二章 从店商到电商 1.互联网大潮面前,谁能不心动 2.硬件利润薄如刀片,红海里的生意难做 3.转战零售领域放豪言,“让中关村电脑城消失” 4.人定胜天是痴语,冥冥中自有安排 5.无心插柳柳成荫,“无知无畏”做电商 6.一个人不能同时做好两件事,冒险变革发力网店 第三章 资本的力量 1.不动别人的奶酪,自己没饭吃 2.市场真奇怪?洋精英为什么总是干不过土鳖 3.唯快不破?快速扩张有福也有祸 4.风投女强人眼光很毒,又发现一棵好苗子 5.谁也不傻,商业老手相互过招摸清底细 6.资本的力量真强大,京东快速扩张 第四章 专业化没有未来 1.国美、苏宁大船难掉头,京东小船快赶超 2.气短时求人,气粗时被人求 3.市场变幻莫测,京东爆发强劲增长潜力 4.胆大气壮,牛犊摸老虎屁股 5.想尽办法把用户伺候好,上帝给饭吃 6.对手阳谋与阴谋一起耍,除了对抗别无退路 7.最强竞争对手布局 B2C,未来终有一战 8.专业与规模的权衡,战略布局未来 第五章 高速奔跑的秘密 1.金融危机融资受阻,巧遇贵人出手相助 2.夯实物流体系,追求规模摆首位 3.京东的秘密,赚钱不一定靠销售价差 4.电商本质是零售,提升对供应链的掌控力 5.衣锦还乡搞投资,一石三鸟的好主意 第六章 升级,不仅仅是物流 1.“光明顶”来客,“风清扬大师傅”发功 2.老虎基金投注京东,刘强东战略目标很清晰 3.速度与节奏失衡,京东升级营销手段 4.电商较劲投资物流,不同“性格”的企业用不同套路 5.宁可亏本也要让客户满意,烧钱只为打造最好的用户体验 6.巨头点燃战火,商场如战场 第七章 被改变的电商生态环境 1.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刘强东为什么还被骂 2.公司规模快速发展,必然要付出学习的代价 3.京东转型平台型电商,刘强东与马云正面战场驳火 4.电商们不断投资物流,商业生态环境被根本性改变 5.家电零售巨头两面夹击,京东昂首迎战 6.用连环计恶斗对手,“刘帮主”作风凶悍无比 第八章 有电商的地方就是战场(一) 1.物流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京东物流能力受到考验 2.物流投资“大跃进”,谁将掌乾坤 3.获15亿美元巨额融资,京东计划走平台开放之路 4.国美姗姗来迟,电商地盘争夺进入白热化 5.对手们围攻京东,同行相争分外眼红 6.马云陷入股东斗争,刘强东弃用支付宝 7.京东继续扩充商品品类,垂直B2C电商狂遭挤压 第九章 有电商的地方就是战场(二) 1.京东死磕图书销售大打价格战,出版社联合抵制 2.对手们再度围攻京东,电商江湖大哥位置难争夺 3.DST牵线搭桥,刘强东到美国取经 4.亚马逊中国开放平台,苏宁发布“疯狂计划” 5.“沙漠风暴”PK“斩首行动”,针尖对麦芒的斗争 6.马云陷入困境,京东、当当、腾讯乘机挖墙脚 7.京东与淘宝短兵相接,刘强东与马云“大打出手” 8.京东明确定位为一家零售公司,战略思维转变 9.物流成本吞噬电商毛利,网购快递收费时代到来 第十章 价值观成就传奇 1.“金喷壶奖”得主不断调整自我,谨遵两项原则 2.每天早上开会坚持13年,对高管不保留任何商业机密 3.不做“好好先生”,关键时刻坚持自己的选择 4.电商人才只是一个传说,京东用文化及价值观塑造团队 第十一章 明年将是格局年? 1.2012年电商硝烟味很浓,京东收购研发两不误 2.京东物流能力得到提升,开卖物流开放式服务 3.马云再度挑战刘强东,淘宝系视京东为眼中钉 4.当当、国美结成战略同盟,苏宁上线图书商品再掀波澜 5.马云大物流计划受挫,京东自建物流很明智 6.东哥不服马云做老大,京东欲挑落天猫 7.李国庆挑起战火,东哥开微博设千万赌局迎战 8.开放平台战争,马云结盟李国庆对抗刘强东 9.张近东视刘强东、马云为浮云,电商大佬混战成一团 后记 附 录 附录一:电子商务的未来——“东哥”《博客训练营》演讲摘录 附录二:从0到100亿,京东走对了哪几步—— “东哥”2010年派代(华南)电子商务峰会演讲摘录 附录三:改变世界一“东哥”2011年第四届创业家年会演讲摘录 附录四:把投资人变成股东—— “东哥”2011年首届中国互联网投资大会演讲摘录 附录五:“东哥”谈电子商务(专栏) (一)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是低成本和高效率 (二)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低成本和高效率 (三)面对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各品牌厂商准备好了吗 (四)电子商务才是真正的烧钱之王 (五)没有自己用户的电子商务公司是没有价值的 (六)70%至90%的钱用于改善用户体验 附录六:“东哥”的微语录 附录七:京东大事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不安份的“小强” 刘强东当初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社会学系,原本想走仕途,没想到所学专业不但就业困难,连找女朋友都会被人看不起。他开始“不务正业”:抄信封、倒卖书籍、编软件卖钱、开饭馆,只要能挣钱,他都干。大学毕业两年后,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刘强东租下中关村海沙市场3.5平方米的档口开始倒卖刻录机。 1.出生跑船世家,梦想有一支船队 江苏省宿迁市因为三个人出名:中国前首富宗庆后、中国准首富刘强东、中国首善陈光标。 宗庆后1945年出生在宿迁市宿豫区东大街一户邮电局职工家里,1949年随父迁居杭州,后创办“娃哈哈集团”,直至成为中国首富。刘强东1973年3月10日出生在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一个普通农户家里,1998年以12000元创业,历经12年,公司销售规模突破300亿,有希望冲击中国首富位置。陈光标1968年出生在宿迁泗洪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2001年创办黄埔拆迁公司,多年来,高调行善,成为中国首善。 来龙镇在宿豫区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明朝中叶,原是方圆百里的湖泊,名曰“白鹿湖”,湖边垂柳依依,湖面波光粼粼,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游僧露宿湖边,梦见一条巨龙盘旋湖上,遂就地结庐建庙,取名“来龙庵”,镇名因此而得。 刘强东老家水比陆地多,祖辈世代行船讨生活。他太爷爷那一代,家里有船队,将扬州的瓷器等贩运到徐州,再将徐州的煤炭等贩运到扬州,通过倒卖商品赚取差价。刘强东祖上家境非常富裕,爷爷从小就跟船队上的私塾先生念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搞公私合营,刘家祖辈的家产、船只都被没收了。“文革”中,刘强东的爷爷被折磨致死,而他父亲刘志成受到牵连,被迫从高中辍学。17岁时,刘志成开始顶替刘强东死去爷爷的工作,每日在运河里跑船,每月工资12元。刘志成、王绍侠结婚后,1973年生下刘强东。后来,刘志成夫妇又给刘强东生了一个妹妹。跑船生活很辛苦,需要常年在外奔波,父母无暇照顾刘强东,只得把他丢给外婆照顾。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还处在“文革”的动乱中,刘志成每个月12元的工资要养活全家4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刘强东上小学三年级之前,经常饿肚子,几乎没有吃得饱的时候。 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基本上米饭不可能是天天吃的,一周能吃一两次米饭就非常不错了”,而吃肉就更是不可能了。外婆买回来大肥肉,先炼油,把油放在罐子里,然后放在碗柜顶上,剩下的肉渣剁碎了吃。要吃猪油时,就把罐子拿下来,用小勺子挖一勺猪油拌在米饭里吃。即便如此,猪油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一周能吃一次就不错了。吃猪油拌饭是刘强东小时候最幸福的事了,后来他成为亿万富翁了,仍然觉得儿时的猪油拌饭是最值得怀念的食物。 当时,玉米、红薯是刘强东一日三餐的主食。早晨,清水煮红薯、玉米馒头;中午,红薯煎饼、玉米煎饼;晚饭,红薯粥、烤玉米。就连他吃的零食也是烤红薯,过年的时候,吃的还是用红薯熬制的京果(一种南方小点心)。红薯、玉米后来成为刘强东最为厌恶的食物,高中的时候,刘强东见到红薯和玉米就会吐。 为了改善伙食,刘强东经常带着妹妹去河里抓鱼。他用各种方式抓鱼,比如用鱼叉叉鱼;晚上用手电筒照鱼;他还会用土把小水沟两头堵上,再用盆把水舀干,然后抓鱼;不过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钓鱼。为了抓鱼,刘强东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游泳技术,号称“浪里白条”,可以双手离水游过一条大河。 小时候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刘强东的精神世界很快乐。他从小就是村里的孩子王,大家都称呼他“大强”。幼时玩伴说,刘强东经常会坐在一个草垛子上,对着一帮小伙伴发号施令,玩打仗的游戏。 1978年,国家粉碎“四人帮”后,实行改革开放,刘强东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挨饿了。1983年,改革之风吹到农村,借助国家开放个体经营的东风,刘志成夫妇购买了一艘9吨的小船,开始操弄起祖辈的老本行。 颇有生意头脑的刘强东从小就开始盘算如何把跑船的生意做大,“小时候,我就觉得父母的商业模式做不大。那种作坊式的方式,永远只能驾驶一条船,区别不过是把40吨换成80吨,再换成120吨。他们为什么不创办一个船行,来赚租船的费用?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有几百条、上千条船,而且都在海里。我曾经跟父母讲过,但他们听完后笑着说,'这孩子疯了'。” 父母不在身边,加上奶奶不识字,刘强东从小便学会了自己做主。1989年,在来龙镇读完初中的刘强东考入宿迁中学。初中毕业的时候,很多成绩好的同学选择考中专或中师,那个时候,中专和中师很吃香,因为毕业后,可以顺利分配到工作。一般农村家庭出生、经济困难,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选择走这条路。以刘强东的成绩,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被保送上中专或中师。不过,刘强东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要考到北京或上海的大学去,别的城市的学校不考虑。 1992年7月高考结束,刘强东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他在填报志愿时,偏偏填写了人大社会学系。他父母被蒙在鼓里,直到一个月后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才知道。放弃清华大学物理系,即便是在今天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 P2-5 序言 前言 一个真战士需要的是战场 1998年,经过几个月的仔细观察后,25岁的刘强东摸清了中关村IT市场的销售秘密,带着两年工作积攒下来的12000元,兴冲冲地跑到中关村海沙市场租下柜台,成立了“京东多媒体”公司,开始了创业。第一笔业务就赚到了450元。一年后,他的公司规模做到了1000万,公司搬到北大资源楼西楼12层。从租第一间18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始,刘强东的业务规模迅速膨胀,不得不再租下了隔壁几间办公室。最后,他把整个12层都买了下来,这一年他27岁。 2001年开始,刘强东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转型。他开始向黄光裕偷师,京东要由IT代理商做IT连锁零售商。在利润日渐单薄的情况下,京东公司规模仍然在扩展,刘强东用5个月的时间把第一家门店做到盈利之后,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相继开张,门店甚至开到了沈阳和广东,数量达到18家,这一年,他28岁。 如果没有遭遇2003年的“非典”,刘强东也许会实现他的梦想——成为像宏图三胞那样的全国IT零售商。2003年3月,突如其来的“非典”搅乱了刘强东的美梦。人们害怕被传染上“非典”,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刘强东的门店变得冷冷清清,生意一落千丈。而他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则干脆关闭了所有门店,让所有的员工都在家休息。 由于京东一开始规模较小,只能采取以现金提货的模式获得货源。“非典”期间,京东库房里积压了几百万件的库存,而IT产品跌价又很快,如果不能快速消化库存,刘强东将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刘强东不得不尝试借助互联网进行销售。而在此之前,他虽然是一名老程序员,却不知道BBS是什么,而对。a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泡MM的阶段。 初期,刘强东的互联网生意做得并不如意,发的含有广告内容的帖子经常被网站或BBS论坛管理员删掉,甚至他自己被网友骂作骗子,因为他要求网友先打款,京东后发货。 不过,刘强东一直以来坚持“正品、低价、周到的服务”,一些老客户对他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于是他们开始在互联网论坛上帮刘强东推广产品。这些老客户都是网上的骨灰级老网虫,在互联网中影响力巨大。刘强东很快就渡过了困难期,他的互联网生意开始拨云见日,业务量逐渐上升,增速甚至超过了实体店。 经过了一年多的观察,刘强东毅然决定关闭线下实体店,专做网店,当时在京东内部引发了巨大争议。事后证明,他的这个决定完全正确,否则就没有后来的京东商城。 2005年一2007年,京东的规模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刘强东也遭遇到了资金困难。刘强东坚持低价策略,虽然走货量很大,但毛利太低,加上京东要以现金拿货,资金压力巨大。2006年开始,刘强东四处找风险投资,最终做彩色玻璃壳的河南安彩集团答应投资他500万元人民币,但要求京东以后不得再到别处融资,相当于锁死了京东的未来。刘强东在现实压力下,接受了苛刻的融资条件。不过世事难料,在打给京东150万元投资款后,安彩集团开始巨额亏损,不得不终止了对京东的投资,并收回了已投的150万元。 京东又到了生死边缘。后来,在中间人介绍下,刘强东认识了投资界“大姐大”——今日资本的徐新,获得1000万美金投资,京东被风投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不过事后证明,徐新的眼光相当毒,因为京东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苗子。到2011年,徐新最初的投资起码价值60亿元人民币,因为刘强东曾经给安彩集团算过一笔账,如果安彩当时不撤资的话,到2011年,500万原始投资价值50亿元人民币。更何况,今日资本拥有京东30%的股份,应该更值钱。 2008年,京东商城业务继续疯长,到年底一盘算,销售收入超过13亿元。从这一年开始,刘强东开始夯实京东的物流体系。因为在学习、研究亚马逊和沃尔玛的资料时,他发现无论是网络零售商,还是实体零售商,最终的竞争一定是物流的竞争。众所周知沃尔玛是美国最大的物流商,而亚马逊用7年的时间,在物流领域投入巨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后在盈利上获得回报。 刘强东用最笨的办法做物流,他要自建物流配送团队。而其他大部分电商要么把包括仓储和配送在内的所有快递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要么就是只建大型物流仓储基地和二级配送点,而把最终的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曾经有人打趣各家互联网公司老板,腾讯马化腾开完年会后,一大帮子美女围绕着他,而刘强东开完年会后,一大帮子农民工围绕着他。 京东为什么吃力不讨好去做物流配送?刘强东的决策是基于数据分析做出的:第一,京东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三个物流中心,把配送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并不令人满意。在客户对京东的投诉中,对物流的投诉占到了70%,这对极度重视用户评价的刘强东来说是不能容忍的。第二,京东自建物流配送团队可以快速回收现金。京东给快递员配备了移动POS机,用户货到付款,通过POS机刷卡,很快就能把现金打到京东账上。现金流对京东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吃利息,一方面可以维持公司运作。第三,京东自建物流团队是为了抬高电商的进入门槛。京东当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价,而这种策略完全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刘强东必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是中国国内基于内需的电子商务爆发元年。在国内商业环境转变及国际资本推动下,电子商务引发中国新一轮零售业渠道革命。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连锁店模式将逐渐成为补充渠道。在电商领域,第一代以阿里巴巴为首的B2B模式逐渐淡出舞台,第二代淘宝网为首的C2C模式逐渐被第三代以京东商城为首的B2C模式取代。 到2008年年底,大量的网络订单使电商们爆了仓。刘强东投资物流建设的决定完全正确,2009年,完成B轮融资后,京东把70%的钱投向物流行业,开始自建大型物流仓储基地和二级配送点,还买了300辆车做干线物流运输。 刘强东的学习能力很强,在别人都认为京东投资物流是为了保证网络销售的时候,其实他的思考已经更进了一步。2007年,当大家都专注于电商平台建设的时候,刘强东开始投建物流。到2011年,电商们都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时,刘强东开始开放物流仓储、云计算平台和信息系统,向平台商转型,他给京东的定位是电商的“基础物流服务商”。刘强东的思维是,厂商只需要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出厂之后,产品进入京东仓储基地,最后一公里由京东物流团队负责配送。 京东要想成为“基础物流服务商”,就必须吸引足够多的厂家成为其供应商,而要吸引足够多的供应商,必须先吸引到足够多的消费者。京东以低价吸引客户,以客户扩大商品品类,吸引更多供应商,正朝着“基础物流服务商”的方向迈进。 后记 未来,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刘强东的道路会轻松很多,但事实上,他的后面有一大串竞争者,各个来头不小。 不过,诸多电商中间,未来能够站上电商舞台中心较量的项级拳手只能是刘强东、马云和张近东等狠角色。亚马逊中国、国美系电商平台、当当网、新蛋等平台型电商游走在第一、第二阵营之间。一些细分行业的垂直B2C电商,要么倒闭,要么归附于平台型电商。 京东商城在自己强壮的骨骼上,狂打“资本”激素,快速增肌,提升耐力和速度,变成强壮的“大块头”。京东由最初专注销售3C类产品的专业B2C网站转变为综合型电商平台,它的产品品类涵盖了小家电、大家电、日化产品、食品、化妆品、团购、图书、在线酒店、旅游、机票预定及销售、海外销售等细分行业。与此同时,京东奔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区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二级物流配送站点相继建成,建立了骨干线路的物流运输队伍,组建了庞大的终端物流配送团队。配合强大的后台信息系统,京东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 2008年开始,马云就已在阿里巴巴帝国内部进行变阵,淘宝网、支付宝先后脱离阿里巴巴系,成为独立平台。随后,淘宝网C2C平台上衍生出B2C的淘宝商城,淘宝商城经历独立域名、开放平台等系列运作后,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被拆分成3个独立平台运作,围绕3个独立平台,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环境。在经历了C2C与B2C平台左右互搏的痛苦后,淘宝商城改名天猫商城,正式去“淘宝”化。 苏宁集团张近东是一个足以令所有电商敬畏的对手,经过对电商近10年的观察后,张近东凭借资本、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高调进军电商领域,喊出2020年电商实现3000亿元销售规模的豪言。 2012年2月,张近东提出雄心勃勃的电商规划,并将苏宁易购剥离出苏宁电器,成为独立发展的平台,实行品牌差异化竞争。苏宁易购在销售3C、家用电器的基础上,向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金融产品等品类进行拓展。电商平台与苏宁电器实体店在信息、采购、物流、门店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 苏宁电器在全国有上千家实体门店,物流仓储、配送点和干线运输已经很成熟,如果苏宁易购独立发展后,再根据电商业态布局物流体系,发展快递员队伍,到时候,两种物流体系形成互补,则任何一家电商都难以撼动苏宁的物流优势地位。而苏宁具备的采购优势,可以为价格战提供支撑,这是包括京东商城在内的电商都难以在短时间内企及的。 国美现有管理层从总裁王俊洲到电商负责人何阳青,从年龄、经验到战略思考力与刘强东、马云、张近东比相差太多,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更多是在做执行层面的事,更何况他们不能像张近东一样,自如地调配资源。虽然国美电器具备与苏宁在基础建设方面实力相当,但因为领军人物黄光裕入狱,国美电器在战略层面缺少决策者,在狱中的黄光裕对零售业竞争形态了解多少?黄光裕的爱人杜鹃,财务是其强项,对于电商了解多少?国美在财务及融资方面能对电商投注多少资源,或者说有能力投注多少资源?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目前国美运作的库巴网和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并不令人看好。 同样令电商敬畏的人还有顺丰快递老板王卫。2010年,顺丰快递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20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它拥有8万名员工,18架货运飞机,日执行30个航段,全网设有45个航空组,签约多家航空公司400余条航线,每日有800个以上的常用航班。38家直属分公司、3个分拨中心、近100个中转场、2500多个基层营业网点,覆盖了除西藏、青海之外的31个省,近250个大中城市以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此外,顺丰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新加坡都设立了网点,或者开通收派业务,规模仅次于中国邮政。 面对火热的电商市场,顺丰也在寻求机会进入。2010年3月,“顺丰E商圈”购物网站上线,并且它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一一“顺丰宝”已经取得了央行颁发的互联网支付牌照。顺丰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足以令对手胆寒。不过,王卫是否会专心跨入电商领域此时还是一个未知数,目前来看,顺丰电子商务平台并未做大力推广。而且电商快递占顺丰快递的业务比重并不高,同基本都是网购订单的“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和韵达)相比,顺丰的收入是后者的好几倍,但其电子商务包裹,却只占整体业务量的8%。如果顺丰快递坚持做一家纯粹的物流公司,则可以在其他物流企业转做电商之后,独占剩余快递市场,这个市场足以成就其几百亿元规模的营收盘子。 当当网作为曾经的本土B2C老大,发展态势已被京东商城、天猫超越。李国庆和俞渝夫妇能不能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将决定当当网能不能守在第一阵营,或者说能不能在电商行业里生存。当当网也开始投入10亿元巨资夯实自己的物流体系。其实,当当网早在京东商城、淘宝网建设自主物流体系之前,就已经建有较为完备的物流体系,但到2008年,它相对保守的竞争策略导致其被京东商城超越。 面对刘强东、马云、张近东的强势竞争,李国庆、俞渝夫妇手里的筹码不多,完成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当当网的业绩似乎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股价缩水,市值蒸发,李国庆夫妇也似乎缺乏再融资能力。而且,当当网的主要经营商品——图书业务占比过重,遭到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的打压,未来能否保持竞争优势?此外,当当网未能有效扩大3C和家电领域的占比,而在日化用品领域,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又在强势进入,当当网优势何在?作为综合型电商平台,当当网已经越来越平淡,其未来发展前景似乎不容乐观。 亚马逊中国也是一个可以令电商敬畏的对手,这是就其具备的硬件条件和资金实力而言。但如果就战术层面而言,亚马逊中国还是难敌本土型电商。亚马逊中国潜行中国市场六七年,一直在布局物流体系,就物流能力而言,亚马逊中国相当令人敬畏。但其价格、商品都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更为糟糕的是,面对中国电商市场快速的价格波动,亚马逊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也未能作出有效反应。这主要归咎于亚马逊总部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不深刻,不能在组织架构和对职业经理人授权上作出调整。如果亚马逊中国未来不能在网络终端销售层面采取更加积极、灵活的销售策略,它应该转型为一个纯粹的基础物流供应商,为所有的电商服务。 而那些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寻找机会进入电商领域,比如马化腾的00帝国开始“二次创业”,将电商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巨大的网站流量和资本实力,一贯作风凶猛的QQ会不会在电商领域复制以往的成功?马化腾有一个梦想,将腾讯打造成“中国的亚马逊”,但亚马逊非常重视的物流是腾讯的短板,马化腾如何弥补上呢?擅长互联网思维的马化腾是否具备做网络零售商的思维呢? 新浪的曹国伟也对电商跃跃欲试,2011年3月2日,新浪以6600万美元向红杉资本旗下的Maxpro Holdings Limited和Ever Keen Holdings Limited收购了B2C电商麦考林19%股份,并上线了“新浪团”和“微博微团”。不过,曹国伟面临的同样问题是对零售业的理解力。电子商务的较量不限于互联网层面,更多的是供应链的较量,没有后台的物流及适合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支撑,新浪空有大量的互联网流量能够做好电子商务吗? 在诸多电商中间,未来巅峰对决似乎会在刘强东和马云之间发生吗?马云高喊着:“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刘强东则高喊着:“与马云一起打着望远镜找竞争对手!” 两虎相争令喜欢看热闹的人期待,但也令其他电商同行们胆寒,他们很有可能成为两家恶斗的“炮灰”。 当然,电商市场还处于群雄混战阶段,商业模式并未最终定型,未来也许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颠覆现有模式,或者由现有模式进化出更高层级商业模式。也或者,在现有电商模式下,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而其规模甚至超过电商。就比如Google、百度搜索引擎出现之于互联网一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只要有想象力,总会有新商业模式出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