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西方三大哲理散文全集超值金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陈洁//薛咏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洁、薛咏编译的《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西方三大哲理散文全集》将欧洲近代三大经典哲理散文尽收囊中,让你同时品味最具魅力的散文,最具力量的文字,最具价值的哲理和最具影响的思想。领会伟大思想家们对人世的通透洞察,对历史的冷峻反思,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性的无情解剖和对生命的真切感悟。

内容推荐

陈洁、薛咏编译的《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西方三大哲理散文全集》完整辑录了《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

《培根人生论》: 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圈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帕斯卡思想录》:本书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理论: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外另辟蹊径——既继承和发扬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并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的这一悖论。全书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目录

培根人生论

 前言:知识就是力量,世事也有学问

 献辞

 一 论真理

 二 论死亡

 三 论宗教信仰的一致

 四 论复仇

 五 论厄运

 六 论韬光养晦

 七 论父母子女

 八 论结婚与独身

 九 论嫉妒

 十 论爱情

 十一 论权位

 十二 论勇气

 十三 论善良

 十四 论贵族

 十五 论叛乱

 十六 论无神论

 十七 论迷信

 十八 论游历

 十九 论帝王

 二十 论进言

 二十一 论机运

 二十二 论狡诈

 二十三 论自谋

 二十四 论革新

 二十五 论迅速

 二十六 论聪明

 二十七 论友谊

 二十八 论消费

 二十九 论邦国的真正伟大之处

 三十论 养生之道

 三十一 论猜疑

 三十二 论言谈

 三十三 论殖民地

 三十四 论财富

 三十五 论预言

 三十六 论野心

 三十七 论官剧与盛会

 三十八 论天性

 三十九 论习惯与教育

 四十 论幸运

 四十一 论放贷

 四十二 论青年与老年

 四十三 论美

 四十四 论残疾人

 四十五 说建筑

 四十六 论园艺

 四十七 论谈判

 四十八 论仆役

 四十九 论求情者

 五十 论读书

 五十一 论党派

 五十二 论礼貌

 五十三 论赞扬

 五十四 论虚荣

 五十五 论荣誉

 五十六 论法律

 五十七 论发怒

 五十八 论变迁

 残篇:论谣言

 附录:弗兰西斯·培根年谱

蒙田随笔集

 前言:批判知识权威,关注人类情欲

 导读一:常读常新话蒙田

 导读二:商业促成了宽容,蒙田促成了《皇家宽容法》

 一 论傲慢、偏见与真知

 二 自高自大是人的一种毛病

 三 空壳的麦穗才会趾高气扬

 四 爱他时要想到有一天会恨他

 五 古典作品的魅力

 六 改变看法就是改变生活

 七 恐惧是一种奇怪的情感

 八 生命的好坏在于你自己

 九 原则的让步必须谨慎

 十 习惯可不是小事

 十一 要知识,还是要本事?

 十二 过于热烈的拥抱会使德行变成恶行

 十三 品行为命运打上印记

 十四 人性总在游移不定

 十五 做个一成不变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十六 不在于爬得高。而在于行得正

 十七 坐上世界最高的宝座也只能靠自己的屁股

 十八 哪一颗高尚的灵魂不带点疯狂?

 十九 死的自由若要商量,生命无异是一种奴役

 二十 父爱的方法

 二十一 德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十二 隐居山林的真正心态

 二十三 欲望因困难而增大

 二十四 论荣誉

 二十五 读书的乐趣

 二十六 论体面与傲慢

 二十七 合金才能更坚硬

 二十八 万物皆有时

 二十九 论冲动与习惯

 三十 论发怒

 三十一 生活由相互对立的东西架构而成

 三十二 相信我,但别让我知道秘密

 三十三 我只和自己打交道

 三十四 患难之交、男女之交以及与书的交往

 三十五 论婚姻

 三十六 不做不可告人的事情

 三十七 论交谈的艺术

 三十八 论操持家务

 三十九 论相貌

 四十 顺乎自然是一件好事

 四十一 论毅力与情感

 四十二 我没有说要摆脱生命

 附录:米歇尔·德·蒙田年谱

帕斯卡思想录

 前言:天纵奇才,千年偶得

 一 人的伟大在于他认识到自己可悲

 二 数学思维还是直觉思维?

 三 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

 四 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

 五 千百种矛盾都可能是真的

 六 你的烦恼我也有份

 七 河流就是前进着的道路

 八 使我们高兴的莫过于争斗

 九 一个人在无限之中又是什么呢?

 十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为我们停留

 十一 人的两种相反品性

 十二 跛脚的精神使我们烦恼

 十三 论想象

 十四 论人世的虚荣

 十五 唯一的德行是要恨自己

 十六 自然的无限与道德的无限

 十七 习俗束缚了天性

 十八 人对真理充满仇恨

 十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

 二十 论变化无常

 二十一 向某些阻碍作斗争

 二十二 人心空洞而又污秽

 二十三 人性有着奇特的颠倒

 二十四 毫不迟疑地赌上帝存在

 二十五 大人物和小人物有着同样的意外

 二十六 论灵魂不朽

 二十七 为不确定的东西而努力

 二十八 智慧把我们带回童年

 二十九 凭借什么统治世界?

 三十 相反罪恶的平衡

 三十一 享有一切必需品并不是好事

 三十二 人民有着健全的意见

 三十三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三十四 人类已经走人歧途

 三十五 人是怎样的虚幻啊!

 三十六 从肉体到精神的无穷距离

 三十七 不信仰的人乃是最信仰的人

 三十八 除非我们热爱真理

 三十九 幸福不在我们之外,也不在我们之内

 附录:布莱士·帕斯卡年谱

试读章节

一 论真理

“什么是真理嘛?”当年,彼拉多曾嘲问道。他这么发问并没有指望得到回答。世人亦大抵作如是设想,他们认为固着一种信念无异于自披枷锁,会影响自己自由地思考、从容地行事。持这种怀疑论的哲学家们虽早已作古,但这种观点却被人们一脉相承地继承了下来,只是今人已经少了些许古人的血性。人们宁愿尾随假象,而不愿追求真理。因为真理的探求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真理的发现会限制人们的幻想,当然更是因为假象更能迎合人们的懒惰习性。

希腊晚期的一位哲学家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他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假象竟能如此广为流传,为什么人们竟然如此热爱假象;它们既不像诗歌那样优美,又不像商业那样能够给人带来好处。难道人们是因为喜欢假象而说谎吗?我也琢磨不透其间的奥秘。是不是因为真理如同阳光,在阳光普照之下上演人世间的种种假面舞会。远不如在昏暗摇曳的烛光下来得幻化而迷离?在世人眼里,真理犹如珍珠,只需阳光的照耀就能显得明亮,但是它绝不如在七彩灯光下璀璨辉煌的红玉或钻石那样珍贵。假象使人愉悦。然而一旦清除掉人们心中那种种浮幻、虚妄、异想天开的揣想。你将会发现不知有多少人原来是那么地渺小、空虚与丑陋;甚至连这些人自己都不愿意面对。有谁会怀疑这一点呢?曾有先哲因为诗能满足虚幻的想象力而诬之为“魔鬼的琼浆”。诗能占据人的想象,但是它终究不过是带有假象的影子而已。然而危害人的并非这些自人的心中一闪而过的假象,而是那些化为人的习俗盘踞于人内心深处的假象伪说。尽管假象处处可见,但是真理自有独立的评价标准,假象的干扰并不能阻挡我们追求真理。真理既是衡量谬误的尺度,又是衡量自身的尺度。

探求真理就是要向其示爱求婚,认识真理就是要与之相伴相随,相信真理就是要享受真理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此乃人性的最高美德。上帝创世之初,他首先创造了光——他所创造的第一件东西是感觉之光,他所创造的后一件东西是理智之光。他首先把光明赐予浑沌的物质世界,随后又在安息日用光明照亮了人类,至今他还将其神圣的光芒照射在他所恩宠的选民身上。

有一派哲学在许多方面并不比别的学派来得高深,但是这个学派其中的一位却由于向往真理而为这个学派增光不少。这位诗人哲学家曾说过:“登高岸而遥观大海中颠簸航行的船只是一件愉悦之事,踞堡垒而俯瞰激战中的战场同样是一件赏心之举.但是如若能攀登上真理的巅峰上,将尘世中的种种谬误与迷障、烟霭与曲折尽收眼底,能有什么比这还要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呢!”——只要作如是俯瞰的人心存恻隐与同感,而非自命不凡、目中无人,那么这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表述!的确。如果一个人能够对人类保持仁爱之心,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并且以真理为轴心而转动,那么他虽然生活在尘世,却也无异于是生活于天堂了。

上边谈到的是神学和哲学方面的真理,下边再谈一谈人世间交往中的真理。

就连那些根本不相信真理存在的人,也会承认行为光明磊落乃是一种人人赞扬的德性。弄虚作假犹如往纯正的金银硬币中搀杂合金,这样做也许方便了货币的流通。但是它毕竟不能体现货币的真正价值。这种曲折的做法犹如蛇行,它无法用足站立.而只能卑贱地依赖肚皮爬行。没有任何罪恶比阳奉阴违、背信弃义更可耻了!所以蒙田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贴切,他在讲到“骗子”这个词为何如此可憎时说道:“细想起来!说谎者就是对上帝很大胆、对世人很懦弱的人!”

曾经有预言说,基督返回人间之时,大地上找不到诚信之人——而撒谎背信就是需要由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

二 论死亡

成人之怕死犹如儿童之害怕黑暗;儿童由于听到了太多的恐怖故事而加重了这种感觉,成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是如此。当然,冷静地对待死亡,视之为罪的人生和通往另一世界的去路,这是一种虔诚的合乎宗教的想法;而恐惧死亡,视之为我们向自然交纳的贡物,则是一种愚弱之见。

不过在宗教的沉思中不免也混杂有虚妄和迷信。在一些修道士的苦行录中你可以读到这样的文字:一个人应当思恃考量,一指被压,痛苦难当;全身溃散,无知无觉。事实上死亡多少次也不会比一指受压之剧痛来得强烈:因为人体最生死攸关的器官并不是最敏于感受的器官。所以,以智者和普通人资格说话的古人塞涅卡所言极是:“伴随死亡的五官之痛,比死亡本身更骇人。”因病痛而带来的呻吟与痉挛,惨白和扭曲的面孔,亲友的号啕,丧葬的肃穆与阴森,这一切与死亡本身无关的东西把死亡的过程衬托得十分恐怖。

值得注意的是,人心内的各种感情,无论多么薄弱,没有一种是不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的;既然人身旁有这样多能够战胜死亡的随从,可见死亡并不算是那么可怕的敌人:同仇敌忾之心能压倒死亡、爱恋之心能够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能使人扑向死亡,就连恐怖之心也能使人预期死亡不仅如此,我们在书中还读到,在奥托大帝仗剑自杀后,他的许多臣仆在巨大的哀伤(这种最脆弱的感情)驱使下纷纷与他共赴黄泉,他们的殉身完全是出于对其君王的同情和忠心。

而且塞涅卡还说:“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自杀,乏味和空虚也会让人对死亡感到漠然。”即便是一个人既不勇敢也不凄惨,然而永无休止的单调劳作也会让他轻生。同样我们还会看到,死亡根本无法征服伟大的灵魂,英雄人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保持着无畏无惧、安详从容的本色。奥古斯都大帝弥留之际仍在赞颂其皇后:“永别了,里维亚,勿忘我俩婚后的那段美好时光。”提比留斯至死仍然在掩饰自己的病情,如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言:“提比留斯身体日渐衰朽,但是其思维却敏捷如初。”维斯帕西安临死时还在说着笑话,他坐在一个凳子上说:“我这是在要变成神仙吗?”加尔巴从容地对刺客们说:“假如这对罗马人民有利。那你们就砍罢!”随后他就勇敢地迎着屠刀上去了。

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做格言。

——(德)黑格尔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又庄严的节奏……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英)雪莱

一系列反映法国精神的杰作是从《随笔集》开始的。

——(法)尼扎尔

蒙田从来不沉闷,从来不虚伪,从来没有一个人思想这样丰富,从来没有一本书写得这样自然。

——(美)爱默生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法)维克多·吉罗

帕斯卡之于法兰西,犹若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法)谢瓦里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