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陆续发现几处秦代兵马俑坑。由此,拉开了对秦始皇陵发掘考古的序幕。岳南编著的《复活的军团》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经过,并以兵马俑军阵所展现的线索,全景式地探寻了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皇帝及臣僚妃嫔的不同命运,再现了秦始皇本人及他亲手创造的帝国盖世绝伦的风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修订版)/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岳南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陆续发现几处秦代兵马俑坑。由此,拉开了对秦始皇陵发掘考古的序幕。岳南编著的《复活的军团》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经过,并以兵马俑军阵所展现的线索,全景式地探寻了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皇帝及臣僚妃嫔的不同命运,再现了秦始皇本人及他亲手创造的帝国盖世绝伦的风采。 内容推荐 《复活的军团》真实地重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过程,并以之为线索,全面探寻秦始皇一生的功过、大秦帝国的兴衰,以及珍贵文物出土后所引发出的一连串恩怨与问题。 《复活的军团》显然是岳南创作生涯中最呕心沥血、又最为其本人满意的作品,它不仅重现大秦帝国的卓越风姿,再一次烛照了一段辉煌壮阔的历史,而且从人类广袤的大背景去阐述一种雄浑瑰丽的文明。其通篇一贯的深刻洞见和胸襟穹张的雍容气度,令人震动而叹服! 目录 序一 梦想与光荣(何三坡) 1 序二 一部认理求真的良心之作(王学理) 5 序章 复活的梦想1 第一章 穿越世纪的曙光11 走出混沌 11 绝望中诞生 16 蒙在鼓里的国家文物局 24 湮没于历史中的信息 29 第二章 横空出世37 突然消失的神秘人物 37 剑光照空天自碧 48 历史的纪念碑群 52 聂荣臻元帅的提议 57 天赐乐府钟 61 第三章 三军仪仗动地来69 令人兴奋与恐慌的二号坑 69 关于步兵、车战的再回顾 77 骑兵的崛起 81 三号坑之谜 91 完整的古代陈兵图 97 第四章 人类星光闪耀时109 光照三洲的帝国 109 金色的罗马 112 千古一帝震华夏 119 在历史的跑道上 125 东方艺术的奇峰 130 第五章 世界第八奇迹141 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 141 风雨兼程 147 叶帅说:没有军衔是不行的 150 危机的爆发 155 世界第八奇迹 159 第六章 陵园探宝171 站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上 171 马厩坑与珍兽坑 178 凄壮的祭坛 184 第七章 跨过岁月的长河191 神奇的金泡 191 陵园内夺宝大战 194 轰动、轰动 201 车马走向的昭示 205 第八章 将军俑头被盗案213 起死回生 213 将军俑头不翼而飞 219 为破案悬赏150万 222 神秘人物 225 双方争抢将军俑头 228 王更地雪夜盗俑头 232 他的人头落了地 236 第九章 时代的悲伤243 刘占成说:我有功 243 王学理说:我无罪 252 屈鸿钩说:我委屈 259 蚂蚁的故事 261 第十章 再惊世界殊267 秦俑坑的再度发掘 267 秦俑彩绘的成功保护 270 铠甲坑的惊世发现 273 神秘的石质铠甲 278 百戏俑的发现 282 秦陵惊现文官俑 289 仙鹤、凫雁颇思量 296 第十一章 秦陵地宫之谜299 史籍觅踪 299 陵墓地宫的真实推断 303 拨开历史的迷雾 314 中外学者的探寻 320 第十二章 秦俑坑焚毁的对话录331 凶手的名字叫项羽 331 凶手原来是自己 335 凶手是个放羊娃 337 真凶就是项羽 339 不能一锤定音 342 抑或还有其他原因 344 第十三章 难以褪色的历史底片349 里根“拍中国马屁” 349 尼克松被困秦俑馆 356 盲人摸俑 365 作家三毛观秦俑 366 秦俑馆前的特大爆炸案 371 武士俑头再次被盗 377 郑安庆事件 384 第十四章 偏离航道的滑行401 悲壮的衰落401 难以愈合的裂痕409 图腾的幻象413 第十五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425 廿年无限情 425 谁知精血凝431 青山依旧在437 末章 孤愤445 附录 秦始皇大事记451 后记457 试读章节 金色的罗马 随着亚历山大的谢世,他所建立的庞大帝国也随之崩溃,若干年后,西方的霸主地位则由弱小的罗马取而代之。 如果以公元前270年为界,这之前在地中海一带角逐霸权的只有迦太基人和希腊人,此时的罗马还是个弱小的婴儿。然而迦太基人和希腊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弱小的罗马似乎在一夜之间崛起了。婴儿终于长成了青年。 既然已经崛起,就要充当霸主。没有这种意志与信念的支配,小小婴儿是不会在一夜之间长成强壮青年的。当然,罗马人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筋骨还不十分强硬,气力上没有迦太基这位老大哥强大。因而,罗马人在不断向迦太基人表示心悦诚服、订立友好条约的同时,暗中对希腊人这位力气稍差的二哥刺进了刀子。希腊人没有想到这位三弟如此凶残狠毒,欲想置对方于死地,但受伤的躯体最终使它力不从心而溃败。 满身气力的迦太基人面对罗马人的行动和野心,依然蒙在鼓里,他们怎么也不会料到一旦希腊人溃败,罗马人的刀子就向自己刺来。 更换位置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是公元前270年,罗马人把最后一批盘踞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全部驱逐出境后,很快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希腊人被铲除了,面临的自然是罗马人同迦太基人争夺第一把交椅的决斗。既然罗马人的刀子已在眼前闪亮,并呈威胁和格杀之势,作为大哥的迦太基人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战争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246年,罗马人挥舞战刀向迦太基扑来,很快占领了军事要地西西里岛。 要拿下迦太基,彻底打败这位大哥,对于罗马来说就意味着必须横穿地中海,进行大规模的海战和陆战,并以对付希腊人10倍的力量来进行这场战争。因为迦太基人毕竟不是希腊人,这个具有航海传统的民族,此时强大的舰队己完全控制了地中海海域。 当罗马人驾着笨重缓慢的木船离开西西里岛赴迦太基城时,遭到了迦太基舰队的猛烈反击,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不得不在西西里岛坚守不出。 面对宽阔浩瀚的地中海和迦太基庞大的舰队,罗马人只好仰天长叹。 希望源于失望,罗马人苦闷了数月后,终于想起了亚历山大大帝在波斯海上筑起土堤,一举攻下克特罗斯城那一著名的军事战例。亚历山大的军事杰作,使罗马人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夜幕遮掩下的地中海,波涌浪翻,空旷苍凉,罗马大军驾驶笨拙的木船悄悄向迦太基舰队靠近。海浪的涌动,云雾的翻腾,遮掩了罗马舰队的行动。当迦太基人发现面前的一切时,已来不及了。木船疾速驶近敌舰,并很快排成突堤状,一架架木梯顷刻搭向舰身,罗马军队蜂拥而上,在迦太基人的舰上展开肉搏和厮杀。舰身急剧地颤动,浪涛依旧翻腾不息,无数具死尸从舰上栽入海中葬身鱼腹,冲天的火把映照着刀光剑影,惨淡的星月冷冷地目视着人类的争斗杀戮,地中海荡起猩红的血水,船舰上响起撕心裂肺的喊杀声和呼天抢地的哀嚎声……这出其不意的袭击,使迦太基人首次尝到了罗马人的厉害。之后的岁月里,罗马大军凭借亚历山大创造的战术和自身一往无前的精神,对迦太基舰队展开了大规模猛攻。在著名的米勒海大海战、艾克诺莫斯大海战和艾加特斯大海战这三大战役中,迦太基舰队受到了致命的重创,战斗力丧失殆尽。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迦太基人为保存自己的残余势力,不得不以赔偿巨款和放弃西西里岛主权为代价,含泪饮恨与罗马人暂时讲和。 这次被史书称为“腓尼基战争”的结果,使罗马人终于由婴儿长成为西地中海区域的霸主。但是,罗马人深知自己的第一把交椅坐得并不稳固,因为迦太基实力尚在,说不定哪一天会卷土重来,撼动它的地位。 罗马人没有看错,就在他们庆贺战争的胜利而封功授赏之时,迦太基有一个6岁的孩子正在成长。这个孩子就是日后差点置罗马人于死命的汉尼拔。 当汉尼拔9岁时,他的父亲——迦太基著名的军事将领哈米尔卡就带他出征西班牙,在连续不断的征战厮杀中,汉尼拔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公元前229年,哈米尔卡患病去世,临终前他没有忘记让他的儿子汉尼拔到柏尔摩洛克的神庙对神起誓:“不忘迦太基战败之耻,永远与罗马为敌。” 公元前221年,统帅西班牙南部“新迦太基城”的汉尼拔的姐夫遇刺归天,由25岁的汉尼拔取而代之。汉尼拔一经取得军事权力,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自己的誓言,与罗马人决一雌雄。他故意挑起事端,以激怒罗马人,从而赢得战争的机会。兵强马壮的罗马自然不能容忍他的无理,公元前218年,迦太基与罗马的第二次大战拉开了帷幕。 罗马兵分两路,一路挺进被迦太基人控制的西班牙,征讨汉尼拔,另一路进攻“新迦太基城”,以切断迦太基的中心指挥系统。 汉尼拔没有列阵迎战,而是率领六万大军北上,朝意大利领土扑去。他要把战火引向罗马本土,使罗马军队首尾难顾,不战而退。这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具有风险的军事战略。他率领的六万大军,有步兵五万、骑兵一万,外有37头作战大象。在他的东征西战中,战象是他对付敌人的一柄得意利剑。汉尼拔率领大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抢渡罗奴河,迅速向内陆迂回。此时的罗马人已明白了汉尼拔的意图,急忙派重兵阻截,以打破汉尼拔的战略计划。当罗马大军匆匆赶来时,汉尼拔却销声匿迹了。罗马军队派出情报人员四处打探,仍不见汉尼拔大军的影子。 罗马人懵了,他们捶胸顿足地面对苍天叫喊:“汉尼拔,你在哪里?” 汉尼拔在阿尔卑斯山的山峰之间。 此时的罗马人断然没有想到,汉尼拔居然开始了亘古未有的壮举,翻越整个阿尔卑斯山。 P112-115 序言 梦想与光荣 2000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是一个日光散淡的雪天,岳南与他的一位朋友踏进我位于十三陵的寓所,并力邀我去拜谒皇陵。在看完了那座游人如蚁的定陵地宫后,他坚持带着我们一路朝北,去拜谒皇陵另一座少为人知的墓园——庆陵(明光宗朱常洛墓)。当我们尾随着岳南踏进那座荒草疯狂、残垣四散的陵园时,已是昏鸦聒噪的黄昏。夕阳的余晖散落在残砖碎瓦之上,说不尽凄凉落寞。看着这座曾经王气逼人的建筑竟然在岁月无情的剥蚀下,衣衫褴褛地俯伏在这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我们不禁心下黯然。岳南在陵园宝城上默立良久之后,突然双膝一弯,跪倒在了一片昏黄的暮色之中。等到他终于站起身来,我们看到他双眼中饱含着泪水。这一意外的插曲让同行的北大学子惊诧莫名,竟以为岳南是大明王朝的皇亲国戚。 也许一桩隐秘的事件就能够展示一个作家对苍生万物的真诚期待和寥远厚重的国家情怀! 新年伊始,从台湾传来消息,他与杨仕合著的《风雪定陵》一书获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在那块倾心文化的岛屿上一时洛阳纸贵、备受推崇。 这种结果,我在五年前就曾有所预言,也算侥幸而言中。 那会儿中国文化界主义盛行,一派的浮华和浅薄,几乎没有几位作家去关注文化命运、历史音容,只有他还愿意坐下来谈论我们民族史上光披四表的秦汉气象、协和万邦的盛唐雄风,这多少让我欣慰而刮目。我告诉他上帝从来就不会辜负自己优秀的子民。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去唤起同胞们对历史的温情和文化的关切! 英国作家乔·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谈及中国唐初诸帝时期的文化腾达时,既满怀景仰又充满疑惑,似乎如此灿烂的文化景象多少有点似天方夜谭。为什么就没有一支如椽巨笔来解答乔·韦尔斯心中的疑团与神话呢!? 苍天可鉴,尚有岳南! 我不能不聊感慰藉!为这个悲苦而浪漫的民族,为这个喧闹而寂寞的文坛! 但也由于岳南常常对西方文化近乎偏执的不屑与拒绝,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位立志呵护古老文化的同仁怀有隐忧,担心他过于极端而陷进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泥潭,但当我郑重地翻开摆在案头这部《复活的军团》的书稿时,我心里的疑虑涣然冰释。 这显然是岳南创作生涯中最呕心沥血又最为其本人满意的作品,它不仅重现了大秦帝国的卓越风姿,再一次烛照了一段辉煌壮阔的历史,而且从人类广袤的大背景去阐述一种雄浑瑰丽的文明。其通篇一贯的深刻洞见和胸襟穹张的雍容气度,令人震动而叹服! 风吹旧事,雪盖残年,又是一个心事苍茫的子夜。岳南坐在新年的屋檐下默默吸烟,在如幔的烟雾中,他凌空策马自在穿行,从敦煌石窟到汉墓,从定陵到秦始皇陵园,从大国衰荣到沧桑历史……在人文精神普遍坍塌的当代,他希图给这个摇晃的世界打进几颗古老而神圣的楔子,为人类苦难的心灵寻求依托,忧愤激昂,激情洋溢……直到东方泛白他终于道出了他的梦想与雄心——在世纪末晚钟敲响的前夕,推出一套内容囊括中华文明的丛书,力争穷尽古国的文化渊源,从历史的隧道中捧出一盏灯火,传接千年脉动。 我不禁肃然。 想想看,在一个天下熙熙、人欲横流的时代里,还有人在为人类文明的探寻求索倾尽一腔心血,下定如此决心,甘苦不顾,岂非难得? 我仿佛重新看到了那个千古壮士荆轲,正独立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所不同的是荆轲仗剑上路,岳南执笔登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同样的从容与悲壮! 同样的梦想与光荣! 站在这个急速流变的城市河边与他挥手作别,我不知道除了道声珍重,夫复何言! 2000年12月50日 【简介】何三坡,著名诗人、文化批评家。土家族,祖籍贵州德江农村,现居北京燕山。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组诗《木刻师鲁迅》获丁玲文学大奖,小说《挎一篮粽子出夜郎》入选《中国先锋小说二十家》。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出版诗集《灰喜鹊》引发热议,被媒体评为“史上最牛诗集”。2007年起发表大量评论,激起社会强烈反响。主编出版有《艺术札记》6卷等。 后记 在本书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县公安局、秦俑博物馆、秦俑坑考古队、秦陵工作站、秦始皇陵考古队等单位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岳 南 2001年12月于北京 2010年10月5日修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