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丹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虞丹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虞丹集/中国杂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虞丹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虞丹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虞丹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内容推荐 《虞丹集/中国杂文》收录虞丹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包括《驳“割一刀有什么了不起”》、《缚舌、断舌和歌喉》、《替管仲说几句话》、《被民主遗忘的角落》、《孙冶方的风骨》、《怎样对待先哲》、《释“无为而治”》、《硬骨头性格》、《史无前例与史有前例》、《糟粕中也有精华》等。 《虞丹集/中国杂文》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驳“割一刀有什么了不起” 缚舌、断舌和断喉 替管仲说几句话 被民主遗忘的角落 孙冶方的风骨 怎样对待先哲 释“无为而治” 硬骨头性格 史无前例与史有前例 糟粕中也有精华 毒登蚕和李达的一场争论 两个真实的故事 说梁漱溟 还鲁迅以公道 念陈独秀 梁启超还债 话文风 批判的生命是谨严 “落后挨打论”质疑 “狗道主义”举隅 善夫!黑格尔之言 假如孔子复生 朱元璋教子 有无屈原这个人? 姓“资”的有多少? 关于儒商 西门“大款” 邓广铭服善 “贿随权集” 反对韩文公 列宁的豁达 关于恶 做官与做人 夏衍的感慨 黄摩西的创见 刑可上大夫 陈老总讲“放风筝” “芭蕉叶最大” 作官即不许发财 洗冤风 责鼠从宽 张恨水论高衙内 治吏 血书与悖论 向谁告别 老百姓都是老板 抑巨室之难 孟尝君谏父 周恩来说公私 告严复 谁主沉浮 莫当家族英雄 哲学家当皇帝 恽逸群耻为乡愿 王夫之画风派 读《千年虫》 于细微处见精神 防止公仆造反 我的愤慨 试读章节 张志新烈士就义之前,竟被割断喉管。这本是一个大冤狱,又是一件大惨案。读报时,使我悚然,讶然,木然,使我愤怒,震惊,焦虑。 如果这个大冤狱、这件大惨案,发生在无声的旧中国,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我的反应,只有悚然和愤怒。但它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人民共和国内,不得不使我在悚然之外,又讶然,又木然,它发生在以解决人们的世界观问题为宗旨的,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中,不得不使我在愤怒之外,又震惊,又焦虑。 报上说,当时知情的干警和群众,抵制和反对这种断喉的酷刑。他们指出:“这样做太不人道,不是共产党的刑法。” 说得完全对!这的确不是共产党的刑法,确实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那么,这是谁家的刑法呢?应该用历史事实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据我所知,在中世纪的欧洲,在“神圣”的连微小的过失也没有的教皇统治下,对思想犯、政治犯执行烈火焚身的·极刑之前,为了禁锢受害者发出谴责和抗议,采取的是缚舌之法。伟大的为真理而献身的战士布鲁诺,在火焚之前舌尖就被缚住。 中国人民在封建专制主义下受的酷刑,比起中世纪欧洲人民,殆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处死思想犯、政治犯时,欧洲有缚舌,而中国则先有断舌,后有断喉。断舌可能始于秦。《汉书·刑法志》记载连坐法时说,在族诛之前,“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所谓“诽谤詈诅”,译成现代语言大约是“恶毒攻击”了。总之,不仅在平时剥夺你说话的权利,就是到临死时还要剥夺你呼吁的权利,申诉的权利,抗议的权利,呐喊的权利。断舌比起缚舌已更残酷,但还及不上封建社会后期的凌迟。凌迟也是用来镇压所谓诽谤朝廷之类“大逆不道”的人。这种酷刑行使时,先分割肢体,然后割断喉管。正统的官方的史学家,对于凌迟也有微词。《明史·刑法志》说:“凌迟非五刑之正。” 鲁迅先生在揭露批判吃人的旧社会时,曾经极为沉痛地指出:“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F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母一考查(察),真教(叫)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我原以为中国人民所受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荼毒的历史,随着末代封建王朝蒋介石政权的覆灭而永远结束了。在今天,除了专门研究法学的人外,年轻一代根本不知道人间会有这种酷刑,中年以上的人也记不起这种黑暗而又心酸的往事。但是,在我们记忆里消失的东西,林彪、“四人帮”却重新搬出来。我真料不到“四人帮”竟会凶残到这地步,用割断喉管的酷刑来残害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张志新烈士。 “四人帮”割断张志新烈士的喉管,是对真理之光的畏惧,是对正义之声的畏惧,是对马克思主义者张志新烈士的畏惧。“四人帮”念念不忘杀人,笔记、日记本中都写上了。这一方面反映他们对革命人民的恨,另一方面又反映他们对革命人民的怕。就像凶犯害怕冤魂索命一样,张春桥写给余党的密信中说:“近年来,有时想,反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杀头了。”凡是与人民群众为敌的反动派,其本质都是又残暴,又懦怯。林彪、“四人帮”的政治师父蒋介石就是如此。蒋介石对付共产党有两条格言,一条是:“我们将来总是要给人杀的,不如多杀。”一条是:“凡是可以杀的一律杀。宁可错杀,不可错放。”正因极其虚弱,所以极其残暴。越是绝望,越是濒临灭亡,越要把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的酷刑重新搬出来,把革命人民推人血海中去。 记得有一个时期,提倡学一点儿历史。学一点儿历史是有益的。我希望有大善士,发大心愿,下大力气,写出几部中国和外国的文网史、言祸史、酷刑史、黑狱史,给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读一读,让我们温故而知新,使我们惊醒过来,判明林彪、“四人帮”搞的是哪一种性质的法西斯专政,动用的是哪一家的刑法,要把中国人民打人什么样的地狱中去。 前途是光明的,历史不会倒退。但道路是曲折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惨剧有时却会重演。这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教训。断喉酷刑的再出现,老刽子手的再登场,表明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把肃清俄国中世纪制度的残余,比做打扫希腊神话中传说的极其肮脏的“奥吉亚斯的牛圈”。我们有人民民主的法宝。我们相信,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铁扫帚一定能把“奥吉亚斯的牛圈”中积压多年的粪垢打扫干净。 【原载1979年7月15日《解放日报》】 P4-7 序言 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二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三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四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