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历史新知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白海军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图书不少,但这些图书要么通俗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辉煌经过和趣闻轶事,要么是研究性的学术著作,鲜见瞄准大众对郑和远航问题的兴奋点、兼具通俗性和理论性的读物。这本书则弥补了这一缺憾。

内容推荐

在15世纪初,中国这时已经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其实中国的海洋航行经验相当丰富,并且创造了许多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是个永远的话题,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个疑问:明帝国当时的海上力量无与伦比,但为什么就没能走上海上扩张之路?最后反而被一些西方小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尽管说历史不能假设,但也不妨就假设一次,看看结果到底会是怎样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谁发现了美洲

 一、新大陆奠定了欧洲崛起的基础

 二、新大陆与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从价格革命到工业革命

 四、到底谁发现了美洲

 五、文明中的驿道传播

第二章 西班牙的统一

 一、西班牙的统一

 二、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上商路

第三章 竞争决定方向

 一、亨利王子的梦想

 二、为地图而疯狂

 三、哥伦布的目的

第四章 中国式航海

 一、15世纪大明帝国卓越的航海能力

 二、其实我们也是航海民族

 三、透视郑和航海的动因

 四、突如其来的海禁

 五、大明帝国的民间殖民行动

第五章 欧洲式航海

 一、葡萄牙式征服

 二、麦哲伦把全球纳入西方体系

 三、雷班托海战迫使西班牙继续向西

第六章 文明决定选择

 一、阿拉伯人的海洋贸易

 二、欧洲人冲击印度洋

第七章 海洋,世界霸主的角逐

 一、英国的崛起

 二、加莱海战

 三、荷兰的崛起

 四、英国走向辉煌

 五、库克把海洋纳入英国体系

 六、郑成功赢了,明帝国失败了

第八章 明帝国败在何处

 一、明帝国与罗马帝国之比较

 二、明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相似

第九章 西方成功所在

 一、国家竞争与自然选择

 二、命定扩张说

 三、战争造就西方

第十章 历史没有遗憾

 一、郑和永远也发现不了新大陆

 二、利益至上

 三、武力、知识和财富

 四、人性的作用

 五、漂移的中心和全球化

试读章节

“献给亨利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们”。

这是一句永恒的碑文。

在葡萄牙里斯本的特茹河北岸,有一座航海大发现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一生中从没有进行过远洋航行但却可以称得上是最伟大的航海家的人,他就是葡萄牙王子亨利。

这座纪念碑是1960年为纪念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的。这是一座巨大的船型雕刻,船头处有一组人物雕塑,位于最前面的就是亨利王子,他的手中托着一艘当时的多桅帆船;站在他身后的则是葡萄牙15—16世纪一些伟大的船长、地理学家、数学家、木工、诗人等,如1498年绕过好望角并最终抵达印度的达·伽马、1521年进入太平洋的麦哲伦、第一位航抵巴西的欧洲人卡布拉尔。他们象征了开创葡萄牙大航海事业的一群人。

葡萄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第一个摆脱摩尔人统治的国家,因此得以比邻国西班牙早50年展开征服世界的大业,在航海大发现中扮演重要角色。葡萄牙水手开历史之先河,探索全球各大洋。因他们的开疆拓土,葡萄牙帝国的势力在16世纪初就远达东印度群岛。

13世纪蒙古人的大规模入侵不仅给欧洲人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战争灾难,也带来了一场非战争灾难,那就是蒙古人从亚洲带来的各种疾病,尤其是鼠疫,欧洲共有2400万人死于这场鼠疫。然而,这对葡萄牙来说却半喜半忧,因为葡萄牙人对鼠疫有一种天生的免疫力,因此鼠疫对葡萄牙并没有产生多大损害,而由于地理偏远,蒙古人的冲击也没有对葡萄牙产生多少作用。但正所谓祸福相依,葡萄牙躲过了疾病和战争,人口却因此而膨胀,而葡萄牙又是一个海边小国,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可谈,因此这反而导致葡萄牙陷入另一场灾难中,那就是社会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

对葡萄牙来说,它和西班牙面临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阻隔问题,这种阻隔又加剧了葡萄牙自身的人口膨胀矛盾。在当时,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外扩张,夺取资源。然而,当时的葡萄牙不过是伊比利亚半岛上众多小王国中的一个,它的实力并不足以击败其他王国,因此,从陆地上扩张的机会微乎其微。而葡萄牙向地中海扩张也不大可能,因为对整个欧洲而言,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十分强大,地中海的半壁江山已经被它所控制,而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也都是海洋大国,葡萄牙与之相比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另外,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扼守着黑海和东地中海区域,因此,实际上整个欧洲的贸易都已经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地中海上本来已经无利可图,除非打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锁,但以葡萄牙当时的实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葡萄牙还面临一个不利因素,那就是当时的西班牙已经在进行统一的努力。对葡萄牙来说,如果一个统一的西班牙出现在身边,那显然等于堵住了它的任何陆地扩张可能。

限于重重包围之中的葡萄牙当时危机重重,社会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葡萄牙所需要的商品大部分需要进口,因此,商道的受阻导致葡萄牙国内商品供应急剧减少,价格飞涨,生活必需品如香料、粮食、蔗糖、棉花等都供不应求。另外,由于葡萄牙本地没有金矿,因此铸造金币所用的黄金全部需要购买,而黄金购买力的下降和黄金来源的紧张又导致葡萄牙没有足够的黄金铸造金币,因此货币供应紧张,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量的低成色金币流通,结果又导致葡萄牙的金融信用危机,这更加剧了葡萄牙社会的灾难。

在当时,能够给葡萄牙带来希望的只有一个遥远的传说,那就是《马可·波罗行纪》带来的那个梦幻——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和日本是两个连庙宇都采用纯金装饰的国度。如果能寻找到通往东方的道路,那么就有可能获得大量的黄金和其他财富。

幸运的是,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有一个杰出的儿子——亨利王子。正是这位亨利王子,为葡萄牙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因为他为葡萄牙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避开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不向地中海迈进去夺取市场,而是完全把力量用在大西洋方向,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尽管当时意大利人才是一流的航海家,而葡萄牙在航海方面不过是一个二流角色,但亨利王子显然不太看重起点,而是更看重希望,这才让葡萄牙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洋霸主。

亨利王子1394年生于波尔图,是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亨利王子确立自己的威望是通过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也正是葡萄牙走向海洋的第一步,那就是在1415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与亨利王子一起,发动了对直布罗陀海峡南端城市休达的突袭战。这一年,葡萄牙出动战船200艘、海军1700人、陆军19000人,突如其来地一举占领北非摩洛哥的重镇休达(今塞卜泰),这意味着葡萄牙首先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控制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通咽喉,也标志着葡萄牙开始全面向未知的大西洋进军。也正是这一战,使得亨利王子一战成名。实际上,亨利王子正是这一征服计划的策动者之一,他和当时葡萄牙的财政大臣一起建议若昂一世发动这次攻击,而且,在战斗准备阶段,亨利王子亲自负责督造战船和招募船员。

在当时的欧洲大陆,陆地上的将军显然更加令人尊敬,然而依靠海军起家的亨利王子却对海洋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陆地多少有些嗤之以鼻。在1415年结束休达战役后,亨利王子随即开始准备对非洲西北部的探索——占领休达后,亨利王子已经从伊斯兰俘虏嘴里得到了阿拉伯人同非洲黑人贸易的重要情报。实际上,亨利王子努力向非洲拓展还有宗教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他是个狂热的基督徒,而当时欧洲流传着非洲有一个强大的信仰基督教的黑人王国——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传说,亨利王子对之深信不疑,一心要找到这个据说黄金满地、富得流油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渴望与之结盟,共同打击伊斯兰世界。

因此,亨利王子开始为葡萄牙奠定一切航海条件。他从1418年起放弃了宫廷的安乐,到葡萄牙西南角荒凉的萨格里什居住。他在那里学习数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从托勒密的《地理学》到阿拉伯人的航海经验,这位王子几乎对所有与海洋有关的东西都有着浓厚的兴趣。1420年前后,亨利王子在萨格里什建立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航海学校,为葡萄牙培养了大批熟练的航海者。为了能够进行非洲探险,亨利王子命令把骑士团一年的收入拿出来,用于建造船只与招揽船长和水手,因此装备了几支远航探险队,对西北非洲各地进行了广泛的航海探险。

P31-33

序言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

我们驶出狭隘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中。我们已经有三个月又二十天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了。我们吃饼干,其实那东西已不能称其为饼干,而是爬满蠕虫的碎屑,因为虫子已经把好的啃光了,而且它还散发出一股鼠尿味。我们喝的是黄水,由于已经储存多天,臭得令人作呕。我们也以牛皮充饥,这些牛皮本来是盖在主帆顶端用以防止磨损桅索的,由于风吹日晒雨打,它们已经变得非常之硬。我们先把牛皮在海水里浸四五天,然后在余火灰烬上烤一会儿再吃。我们还常吃木板锯屑。老鼠的价格是每只半枚杜卡特(古代威尼斯货币),但那时连老鼠都买不到了。我们有些船员的上下齿龈都肿了起来,怎么也无法吃东西,因此活活饿死。死于这种病的有十九人,其中包括两个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

这是麦哲伦船队中安东尼奥·皮加费塔在船队刚刚寻找到麦哲伦海峡后所写的一篇航行日志。我们暂且记住这段充满艰辛的文字,因为此后你会得到一个强烈的对比——注意一下日期,那时是1520年,也就是郑和下西洋后整整100年,包括麦哲伦船队在内的欧洲大多数远航船队仍然是几艘寒酸的破船,这与郑和那奢华无比的庞大船队简直无法同日而语。自15世纪初,大明帝国和欧洲基本在同一历史时期进行各自的航海活动,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提起欧洲,我们总是既愤怒又羡慕。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作为一个完整、宏伟和无与伦比的大帝国已经崩塌了一多半。拜占庭帝国尽管仍然显得富有、强大和不可战胜,但也无力挽回这一切了。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进入了一个黑暗时代,整个欧洲都处在宗教纷争和贫穷之中。拜占庭帝国实际上已经不再被欧洲人认可,而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先后兴起又导致拜占庭帝国腹背受敌,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实际上被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控制。

在欧洲这段最黑暗的时期里,只有环地中海区域还闪烁着几个熠熠生辉的亮点,那就是君士坦丁堡、热那亚、威尼斯等少数几个城市,而他们也是依靠捡拾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残羹冷炙才生活得体面一些。这些城市只能依靠传统的地中海海上优势才勉强与这些伊斯兰教国家抢得一份市场,他们的不少财富是依靠商业从本来已经贫穷的欧洲获得的。

不过,这种贫穷反而刺激了欧洲各国纷纷寻找出路:地中海东岸国家依靠与奥斯曼帝国做些生意聊以度日;西班牙、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国家转而向大西洋深处和非洲西海岸探寻,试图找到通向东方的海路;法国等欧洲内陆国家惶恐不安,有些不知所措;北欧国家则重新走上了海盗之路,频繁南下劫掠……整个欧洲由此进入了海洋时代。

其实,在这一时期,不仅欧洲进入到海洋时代,整个世界除美洲和非洲外,东亚和印度洋阿拉伯海区域也都进入到海洋时代,因为人类这时的船舶建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航海知识也有了深厚的积累。大明帝国实际上是当时最具航海优势的国家,但帝国厉行的“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人向海洋的发展。帝国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防止民间与外夷勾结,但结果事与愿违,正是这种政策导致帝国的海疆成为外患频仍之地。

声势浩大但却昙花一现的郑和远航给国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1421年,假如历史可以重来,郑和能否发现美洲,而中国又能否实现从大陆发展取向向海洋发展取向的大转变?本书将和你一起探索这些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