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军事家。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邓小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设计师。
由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撰写的《邓小平视察中国(聚焦邓小平)》详实记录了其重大生平事迹,包括视察东北、视察安徽淮南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邓小平视察中国(聚焦邓小平) |
分类 | |
作者 | 刘金田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小平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伟大的军事家。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邓小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设计师。 由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撰写的《邓小平视察中国(聚焦邓小平)》详实记录了其重大生平事迹,包括视察东北、视察安徽淮南等。 内容推荐 《邓小平视察中国(聚焦邓小平)》的作者刘金田先生是现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这本由其撰写的《邓小平视察中国(聚焦邓小平)》详实记录了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邓小平同志的重大生平事迹,包括视察东北、视察安徽淮南等。 目录 01 视察东北 02 视察云南 03 视察安徽淮南 04 第一次视察大庆 05 视察吉林 06 第二次视察大庆 07 视察西南三线 08 视察西北三线 09 参观毛泽东旧居 10 第三次视察大庆 11 视察吉林 12 视察辽宁 13 视察鞍钢 14 视察唐山 15 1979年的视察 16 陕川鄂豫之行 17 视察新疆 18 视察四川 19 1983年的考察 20 在长白山 21 1984年视察经济特区 22 视察江苏、上海、广州 23 1986年二游桂林 24 视察天津 25 1988年的视察 26 视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7 参观亚运会工程 28 视察上海 29 视察南方 30 视察浙江 31 视察上海 32 逛北京 33 最后一次外出视察 试读章节 邓小平又问:“用7毫米的油嘴能生产多少?” “可以产50吨油。” “恐怕不止这个数字,要有70吨~80吨。”邓小平说。 邓小平问:“正常生产时能产多少?” “按全油田平均,一口井30吨左右。”油田领导说。 邓小平说:“恐怕也不止这个数。” 离开这口井后,邓小平在汽车上按每天产油70吨、80吨分别作了计算。他说:“一天产70吨,一年就是25000多吨;一天生产80吨,每年就是28000吨。这是高产量的油井,是好油井。” 参观完油田后,邓小平满意地说:“这里的速度是快的。”接着他又问:“炼油厂跟得上吗?”陪同视察的同志回答说:“原计划今年就把常减压部分搞起来。现在看今年上不去,争取明年搞成。”听到这里,邓小平紧锁眉头说:“看来速度比原来预想的慢,要抓紧哟,有啥子困难说嘛!争取明年搞成。” 邓小平十分关心大庆的农业生产。他说:“大庆这个地方靠着铁路,有火车站,草原很平,汽车到处可以跑,土地肥,到处能种地。要好好种地,成立专业队,实行单独核算,开头两年要补贴点,以后就要自给自足。农副业队生产的东西,也要实行等价交换。专业队集体所有制,不要和企业混在一起。你们要争取做到蔬菜、副食品自给。 “农田不要再开了。要多搞些畜牧业,多种树,又可以保护草原,又能解决肉食问题。 “这里养猪的条件也很好,要好好养猪。我在密云调查,那里养猪,可以不喂粮食,就是喂草,喂草籽也可以长膘。你们要多打点草和草籽,多养点猪。” 他看到牧场的牛后说:“这里的条件太好了。遍地是草,你们也可以办牧场,养点乳牛、菜牛,养点羊。” 邓小平在视察中还提出,要好好种树。树吸收水分,每棵树就等于一个小水库。要保证每人一年成活二三十棵树。你们油区要种些树,也归你们所有。先还是搞成材的树,多少年之后就可以用。几年就可以长得很粗,盖一排房子是好木头。井边要多栽些树,最好种核桃树,可以榨油。 在这次视察中,邓小平对职工的生活关心最多,也说得最多。 他在哈尔滨时就问油田的领导: “职工生活如何?一个月吃多少钱?” “按过去一个月十三四元就够了,最近来了一批进口面粉,每斤三角二分,这样花钱就多了,低工资工人就很紧。” 邓小平当即对省委书记李剑白说:“进口面粉也不能抬高物价,按国内价格调拨。”李剑白表示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多交的款退回。 接着,邓小平又问,职工的冬季服装解决了没有,食堂办得如何,职工是否在食堂吃饭。 听完汇报,他说,有些人愿意在家吃饭也可以,食堂要好好培植,不宜过大。 来到大庆后,邓小平看了工人们正在搞干打垒的房子后,很满意。他一一询问,去年盖了多少平方米,今年能盖多少,每平方米多少钱。当他听到每平方米十二三元钱时说,这样就可以多搞。 邓小平说:“这里的粮食解决了,副食也解决了。你们现在是‘两挤’。一是家属房子很挤嘛。房子太紧张了,太久了不行。这里有土地,职工是欢迎那种房子的,干打垒嘛。只需一点木料就可以盖了。这个问题家属反映很大。这里很艰苦,已经艰苦了几年了,今年明年就搞,要提高建筑面积。要挤些时间盖房子,今年搞一年,明年再搞一年,不行后年再搞一年,三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搞干打垒。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今年要计划每户再多搞半间房子,一家给一间房子嘛。只要减些学习时间,节约劳动时间,就可以多盖一些房子。学习时间可以集中在冬天,夏天就是读点报,自由看点书,必要时讲一次课。不要怕人家说‘大庆不搞政治了’、‘不搞阶级教育了’,人人参加劳动,这不是政治吗?你们一天工作十小时,八小时工作,半小时交接班,一个半小时搞点农业,修理修理设备,这样安排是合理的嘛。” 当时油田物资匮乏,许多生活用品凭票供应。邓小平问,日用品供应如何?听说职工没时间去排队,购买日用品很困难,应买的东西也买不上时,他说,你们最好办几个供销社,送货上门。供销社实行集体所有制,按批零差价办。 1964年7月5日,邓小平一行抵达长春,开始了在吉林的考察活动。 邓小平等先后视察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光机研究所、吉林化工厂、铁合金厂、九站维尼龙厂、丰满发电厂和左家特产研究所,察看了野生经济动物场、果树场、药草场等地。 7月10日,邓小平和李富春、薄一波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的陪同下,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视察。 7月盛夏,是北方最炎热的季节。然而,汽车城却在酷暑中掀起了大干热潮,工人们提出了“高质量、低成本、多品种向年产四万辆目标迈进”的口号。特别是轿车车间召开了技术革新现场会,号召全厂职工为实现“两赶三消灭、五保一提高”而奋斗。此时的红旗轿车不仅形成了生产能力,而且多次在国际展示会亮相。与此同时,一汽新开发的CA30A越野车已经正式投产。 下午3时40分,邓小平一行乘坐面包车来到生产大楼。厂长郭力、副厂长孟少农早已在门前等候。P19-22 书评(媒体评论)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