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味道/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丛书
分类
作者 杨弘博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青春遇到哲学,会擦出怎样得火花?我说,有那满心的欢喜,也有那不尽的彷徨。

18岁了,离开了高中,步入了大学。在这18岁的天空下,在初秋的燕园中,我真正和哲学走到了一起。迈过了成人的门槛,思考也就多了许多。

我开始想哲学到底是什么。每每提起哲学,在脑海中总是浮现这样的画面——在旷野中行走,在星空下沉思。哲学,意味着直面浩瀚的宇宙、时空,意味着直面自己的内心。在时空流转中与自己为伴,探寻、摸索,不断地质疑、不断地贴近真相。想及此时,总会有些许的欣喜与激动——自己有大学四年最为宝贵的光阴走在这段最为艰难的旅途上,去探索最为纯粹的真理。

然而,在到了北大哲学系,开始我四年旅途时,我确实遇到了坎坷与迷茫。“那你四年出来以后干什么?”这恐怕是我在燕园和同学聊天时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说实话,我不知道。我想,对于哲学,它确实有很“虚”,很“高”,凌驾于现实之上的一面。但是,学哲学,追求哲学,做一个爱智者,目的是什么?有对生命最原始的好奇,同样也是为了现实生活更美好。从中国的农民工到非洲的难民,从自己的衣食温饱到社会的繁荣,无一不是哲学的目的。当我们从哲学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生命,现实问题不会自动消逝,但是却可以迎刃而解。对于哲学、智慧的探讨、其追求是在理论、精神上的,但其实际作用却无一不是针对于现实世界的,是落实在做人做事上的。而这所谓的落实并不是指,至少不是单单指如何赚钱、营生,而是在生活中关注人本身,以平和仁爱之心待人,以合乎“礼”的、最为适当的方式待人接物。我想,这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儒者形象,也是一个智者的形象。

不过,话说回来,我依旧不知道自己四年后会做什么工作,成为谁,但是现在我却不会为此而焦虑、心烦,因为哲学,它让我找到了我自己,可以让我在心灵上得到归宿与安定。

在哲学系生活的前半个学期,最初因为太过迷茫,实在不知道未来的路是怎样,于是就找来了几本哲学前辈的传记来读,算是聊以慰藉。第一本是《燃灯者》,是纪念周辅成先生的,讲述了一段特殊年代里别样感人的师生情谊。师生二人从“文革”中的思想培训课的相识,到几年间真切的交往,老师倾囊相授,学生孜孜以求;从燕园的相送,到法国的重逢。从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哲学的吸引力与魅力,更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这大半个世纪的9币生情谊所感动。第二本是金岳霖先生的自传。金岳霖先生以平和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一生。他最常提及的是他与朋友们谈天、说笑,在一茶室间或一方寸的庭院中把酒言欢,共同谈笑、交流思想,好不风雅快活!在这里,我不仅仅看到了哲学的轻松超然,更感受到了金老先生和同伴们深厚的友谊与畅谈的欢乐。第三本书是《我这一生幸福吗?》,赵鑫珊先生的自述。人们总是在追求幸福,可是什么是幸福?赵先生讲述了自己回忆起来的生命中幸福的片段,告诉我说这就是幸福!其中,有儿时家乡的孤鸿,有母亲的叮嘱,有破旧的茅屋;更有北大的白杨,燕南的灯光,未名湖畔的独步;有青春时的意气风发,求学路上的艰苦跋涉,也有如今蓦然回首中的灯火阑珊。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哲学带给人的快乐,也体会到了这样一种幸福感的传承。P6-7

后记

百年哲学,弦歌不断。一篇篇鲜活的文字,记录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彷徨、欢笑、苦涩、收获,都是挥之不去的青春味道。而这其中滋味,我们相信,每个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青春的人会懂的。

文集的诞生要感谢系党委书记尚新建教授,一直以来尚老师以特有的亲和关心并支持着学生工作,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动议编这本书,以文字记录下这青春的精彩;文集书名的确定要感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张学智教授,在我们还犹豫以智慧还是青春为关键词时,张老师以坚定的语气道出了“青春味道”的双关含义:青春的滋味与青春体味得道,顿感哲思悠扬;文集书名的题写要感谢系美学教研室杨辛教授,杨老师是著名美学家、书法家,他出资百万在系里设立奖助学金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所赐墨宝更显得格外珍贵;文集的出版要感谢系主任王博教授,文集若干作者已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王老师的治学和为人,增添了文章看点,而他对文集结构设计和内容设置的指导并亲自题写序言,无疑使本书卖点大增。

同时,负责系庆系列丛书出版的李四龙教授、北大出版社田炜编辑,还有文集收录文章的每一位作者,谢谢你们!当然,还有编辑成员:张梧、李婷婷、曹润青、于文博、王姣、成立、杨思劢,我们一起讨论、设计、审稿、拍照,文集的编纂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百年哲学,青春绵延……

谨以此书献给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

编者

2012年9月

目录

序言

一 当青存邂逅哲学

我和哲学的故事

走入这扇门

我的北大爱的哲学

追梦的青春——在北大开始的日子

写在携笔从军之前

从元培到哲学

二 哲学使我勇敢

我们为什么学哲学

仲夏夜,谁的灿烂星空

所得

四院的爬山虎

此心安处是吾家

以哲学之名

三 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我的燕园两年

燕园“道”生活

青春的四院,青春的我们

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在知行合一中砥砺成长

求学琐记

四 别样华彩在四院

青春的怪味

一拉粟,万颗子

做燕园之眼:

北大生活里的另一种姿态

生如夏花的青春时光:

在哲学系团学组织的那些日子

哲学·艺术·人生

阳光作伴歌声飞扬

二十余年成一“梦”

五 友爱的共同体

同门

燕园七载忆师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智慧的旅程

未曾离开,已然怀念

藉得阳光致新知

后来

六 用青春品味哲学

生命的学问

十年与百年

散文两篇

看见一棵国槐

幸福是什么

叶落飞扬

七 用哲思点亮青春

并不陡峭的高度

聚为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味道与言道

共在与交流:哲学的另一种面相

数字的激情与梦想

梦回四院

另一种传统

百岁青年——哲学系与我

后记

序言

《青春味道》的书名很有哲学昧儿,双关了青春的生命和这生命对于道的品味,书中凝集了哲学系学子对其学生时代的回忆、体验与思考。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智慧的沉思、学术的实践、社会的服务以及文艺和体育的拓展,从“邂逅哲学”的惴惴不安到“哲学使我勇敢”的自信从容,在静园四院的同一片天空下,哲学与青春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我的绚烂精彩。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用充满温情的笔触记录他们在“友爱的共同体”中的点滴,有师生之间的薪火相传,有同窗之间的朝夕相处,有朋友之间的美好分享。学生的本分是求知求学求解,而学生时代最精彩的段落也正在于尽好这本分,在爱智慧的过程中,若能收获师生缘、同窗情、朋友谊,更会绽放别样华彩。

在这部文集中,这些用心灵与哲思碰撞出来的文字,或如涓涓流水,平静地讲述砥砺成长的故事;或如绵绵细雨,温情地怀念静园四院的过往;或如微微春风,和煦地直抵内心灵魂的深处。阅读这些文字,不仅使我回忆起自己的求学岁月以及在哲学系工作的快乐时光,更感受到母系学子的沉思和追求:青春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个人的发展以及对他人、国家和天下的担当。

哲学,或许不能让人一见钟情,却足以受用终生。

2012年9月

内容推荐

杨弘博主编的《青春味道》的书名很有哲学昧儿,双关了青春的生命和这生命对于道的品味,书中凝集了哲学系学子对其学生时代的回忆、体验与思考。

在《青春味道》中,学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智慧的沉思、学术的实践、社会的服务以及文艺和体育的拓展,从“邂逅哲学”的惴惴不安到“哲学使我勇敢”的自信从容,在静园四院的同一片天空下,哲学与青春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我的绚烂精彩。

编辑推荐

在杨弘博主编的《青春味道》中,这些用心灵与哲思碰撞出来的文字,或如涓涓流水,平静地讲述砥砺成长的故事;或如绵绵细雨,温情地怀念静园四院的过往;或如微微春风,和煦地直抵内心灵魂的深处。阅读这些文字,不仅使我回忆起自己的求学岁月以及在哲学系工作的快乐时光,更感受到母系学子的沉思和追求:青春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个人的发展以及对他人、国家和天下的担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