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雅的女士们,你们天生富于同情心。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认为本书的开端既凄惨又枯燥,因为它一开始便追叙了前不久发生的那场象征死亡的瘟疫。对那些曾经身临其境或耳闻其事,深知其危害与悲惨的人士来说,这里的回忆是十分痛苦的。你们绝不要以为本书只会使你们叹息、流泪,不愿读下去;我可不希望这样。本书的开端固然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却好似一座险峻的高山,挡着一片美丽的平原。翻过这座高山,就是那片令人赏心悦目的平原,攀援的艰辛会换来加倍的欢乐。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嘛。开头这种凄凉的感觉只是暂时的——我说暂时的,是因为本书的开端仅占寥寥几页篇幅——接踵而来的将是欢乐与喜悦,正如前面许诺的那样。如果我不声明在先,你们也许不会想到苦尽还有甘来。说真的,如果有别的道路可走,我真不愿意把你们领上这条艰险的山问小道,只是因为不回顾一下历史背景,你们便无法理解下面将要读到的那些故事为什么会发生。
当圣子顺利转化成肉身后的1348年①。意大利城市中最高贵的城市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不知是因为天上众星辰的恶作剧,还是因为我们作恶多端,激怒了天主,招致天主对我们进行惩罚。几年前东方发生瘟疫,死亡者不计其数。然后瘟疫一处处蔓延,最后不幸扩展到西方。人们束手无策,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佛罗伦萨当局命令清扫市内垃圾,禁止患者进入市内,号召大家保持清洁卫生,虔诚的信徒们还以个人许愿、集体请愿等形式多次祈求句:城里瘟疫横行时,郊区也没能逃过这场浩劫。暂不说那些古堡,它们虽没有城里那么大,但情形与城里差不多;可怜那些分散在田野中的农舍,那些贫苦的农民及其家人,他们一旦病倒,既无医生医治又无仆人护理,可能像牲畜一样随时死在路上,死在田野里,或死在家里。因此,他们也和城里人一样,变得既不关心田里的农活,也不关心自己的家产,只要觉得自己的死期将至,便不顾他们以前在牲畜身上或田野里付出的心血,抓住什么吃什么,尽情地进行享受。这样,牛、羊、驴、猪、鸡,还有最忠于人类的狗,便被迫离开栏圈,随意在田野里乱跑;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成熟,却无人收割。那些牲畜中有些仿佛富有理性,白天在田野里吃饱了,晚上不用人驱赶,自己又回到栏圈里过夜。
让我们撇下农村再回到城里来吧。如果不说是天主太残忍,还能怎么说呢(也许部分地也应归咎于人类太狠心)?从三月到七月,由于瘟疫横行,加上人们害怕疾病传染,置病人于不顾,不加护理,佛罗伦萨死亡的人数肯定超过十万。瘟疫流行以前,谁也没想到城里会有这么多居民呢。
唉,那些宏伟的建筑,美丽的大楼,华丽的府第,昔日达官贵人们出入如云的地方,现在空空荡荡连个小仆人也见不到了!多少显赫的家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现在竟无人继承!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健康活泼的青年(就连加利恩诺、希波克拉底和阿斯克勒庇俄斯①都承认他们是十分强壮的人),早晨还和亲友们一起吃早点,晚上却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和他们的祖先共进晚餐去了。
我自己也不愿再唠叨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情了。所以我想,还是将这些我自己都打算遗忘的东西撇在一边,讲讲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告诉我的一件事吧。P3-4
怜悯遭受不幸的人,是做人的道德。既然人人应该如此,那些渴望同情并且得到别人同情的人,更应该如此;如果说世上真有人需要同情,得到安慰,深知此情可贵,那么我就算其中之一了。因为我自青春年少直至今日深深眷恋着一位女子。明达的先生们后来听到这段恋情,还夸奖我,称赞我,却不知这段高尚的爱情,使我忍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这并非由于她残酷无情,而是因为我出身低微,内心隐隐燃烧着一股难以控制的欲火。明知此事绝不可能如愿以偿,欲望在内心里常常变成了惆怅。愁闷时,有位朋友常常给我以开导和劝慰,使我坚信绝不能为此走上绝路。天主是万能的。他令万物遵循有始必有终这一永世不变的法则,我的这段热恋,虽然不是任何人的意愿、规劝,或者羞辱、威胁能够制止的,但时间的推移却使它逐渐淡漠了,在我心灵里留下的仅有愉快的回忆。对那些在茫茫情海中航行又不愿冒过多危险的人,爱神赏赐的礼物往往就是这种愉快的回忆。因此,尽管爱情伴之以痛苦,痛苦过后我反而感到愉快。
我的痛苦虽然结束了,我并未忘记那些给我以安慰的人。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至死不忘。在众多美德之中,我认为“感激”是最值得提倡的,反过来说,“忘恩负义”是最应该谴责的。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我决定,乘自己刚刚摆脱痛苦,能够平心静气地述说这一切的时候,尽自己这点微薄的才学,写下这段经历,供帮助过我的人消遣,并作为对他们的报答。如果他们由于知情达理或者情场得意,无需这本书,那么对那些碰上类似情况的人,本书也许多少会起到一点缓解作用。虽然本书不一定能给那些需要支持与安慰的人多大的支持与安慰,但我仍然觉得应该把它献给那些最需要本书的人。只有这样,本书才会显得有益、可贵。
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这本书更适合献给那些情丝绵绵的女人而不是男人。女人们胆怯、害羞,将爱情的火焰隐藏在自己那娇柔的胸怀之中。这隐藏着的情火比那公开表示出来的爱情更加强烈,过来的人和处于热恋中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另外,女人们还受到种种限制,诸如父母、兄长和丈夫的意愿、情趣或训导。她们大部分时间是待在闺房那块小小天地里,呆坐着无所事事,自觉不自觉地要胡思乱想,脑海里涌现出来的不可能都是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假如这其中也有情思,闹得她们愁眉不展,就需要有新的排遣,否则情思的忧愁是无法消除的。再说。女人远不如男人能经受这种事。我们知道,男人恋爱起来,不会这样行事。即使心里忧愁或思想沉闷,他有许多办法去排解。只要他愿意,可以出去走走,供他听听看看的东西很多;他可以去打鸟、打猎、钓鱼、骑马,也可以去赌博或经商。这些事不论哪一件,都能使他得到消遣,使他部分或全部摆脱愁闷,至少能使他暂时摆脱愁闷。然后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寻求安慰或减少痛苦。
我们知道,多情善感的女子是没有这种力量的——命运之神对她们可谓不公一,她们需要安慰。为帮助和安慰心患相思的妇女——她们不比别的妇女,仅有针线、纺锤、纺车是不够的——,我打算编一本小说集,收录一百篇短篇小说,或者说一百篇“寓言”、“训言”、“野史”,怎么称呼都可以。这些故事都是在不久前瘟疫流行、尸横遍野的那段时间,由一群作风正派的男女——一共三男七女——分十天讲述的。故事以外还有几首歌曲,是那几位女士为了消遣而演唱的。这些故事中,有叙述恋人们悲欢离合的,也有叙述古今中外惊险曲折事迹的。被情思缠绵的妇女们读着这些故事,可以从中得到消遣,也许还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因为她们可借鉴这些故事,认识到哪些事是应该避免的,哪些事是可以尝试的。我不相信恋爱会没有痛苦。如果真能如此,那是天主的意愿,应该感谢爱神。是爱神解救了我,并赋予我为天主和爱神效力的能力。
薄伽丘编著的《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书以14世纪中叶欧洲黑死病蔓延为背景,讲述七女三男到佛罗伦萨郊外山上的别墅躲避瘟疫,在赏心悦目的园林里住下来。除了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度过酷热的日子。合起来讲了一百个故事,即《十日谈》的内容。
《十日谈》中的故事来源广泛,语言精练、幽默,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十分精彩、细腻。其写实主义的文学风格。对后来西方文学发展影响甚大,开启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之先河。
我的痛苦虽然结束了,我并未忘记那些给我以安慰的人。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将永远铭记在心,至死不忘。在众多美德之中,我认为“感激”是最值得提倡的,反过来说,“忘恩负义”是最应该谴责的。为了表明自己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我决定,乘自己刚刚摆脱痛苦,能够平心静气地述说这一切的时候,尽自己这点微薄的才学,写下这段经历,供帮助过我的人消遣,并作为对他们的报答。如果他们由于知情达理或者情场得意,无需这本书,那么对那些碰上类似情况的人,本书也许多少会起到一点缓解作用。虽然本书不一定能给那些需要支持与安慰的人多大的支持与安慰,但我仍然觉得应该把它献给那些最需要本书的人。只有这样,薄伽丘编著的《十日谈》才会显得有益、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