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叶小凤恽铁樵卷)(精)
分类
作者 栾梅健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本卷是《叶小凤、恽铁樵卷》。

内容推荐

本书是《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叶小凤、恽铁樵卷》。

叶小凤,是一位近、现代重要的通俗小说作家。他创作有《古戍寒笳记》、《蒙边呜筑记》、《如此京华》、《壬癸风化梦》、《陈大夫移宫记》、《前辈先生》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收入《小凤杂著》、《箫引楼稗钞》等集。作为一位富于政治激情的通俗作家,叶小凤的小说大都具有强烈的功利、教化色彩。这在他的长篇小说《古戍寒笳记》中表现得相当集中。小说以明末清初江南地区人民的抗清活动为背景,描写了以袁灵芝、胡石声为首三支抗清义师艰苦卓绝的抗争画面,这在小说发表当时正处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之际,自然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如此京华》是叶小凤的又一部长篇代表作。与当时众多揭露十里洋场罪恶的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对五花八门的北京官场进行了鞭辟人里的批判。身为国民党的高官,他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自然是了然于心的。在《如此京华》中,北京无疑是当时中国最黑暗的场所:“自古政府所在的地点,原不异官吏贩卖的场所。试睁着冷眼向北京前门车站内看那上车下车的人,那上车的,车从煊赫,顾盼谈笑里边,总带着一脸旌旗,此去如人宝山的气概;那下车的望门投止,在如饥渴,总带着几分苏子人素不得已的神情,这就可以略识政治界的结构哩。”这部小说取材于民国初年,以方大将军影射袁世凯,将铁狮子胡同中袁将军公馆的黑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中,真实而非虚构,无怪乎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岷,江苏武进县孟河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和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尽管从数量上讲,恽铁樵创作的数量并不多,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上也只发表了三十余篇短篇小说和一些杂论,然而,也正如郑逸梅先生在《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中所说,他“对于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认为每一笔都必须郑重考虑。因此有人和他开玩笑:这不是小说,简直成为大说了”。在纷纭芜杂的通俗文学潮流中,恽铁樵的文学境界是高人一筹的。这在本书所选的短篇小说《血花一幕》、《村老妪》和《工人小史》中,读者自会有真切的体会。此外,在艺术上,恽铁樵长于古文,所写小说大都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目录

凡例

前言

叶小凤

 古戍寒笳记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第一回

楔子

 第二回

系颈以来似曾相识 排闼而入不知谁何

 第三回

露消息奇方参谜语 叩山村避地识佳人

 第四回

前度之艳史 揾泪于中宵

 第五回

联珠弩中宵惊杰士 孤树村客邸志奇逢

 第六回

孤树村煮酒谈心 古凝神建瓴定策

 第七回

软玉温香独来艳境 纸窗雪夜追述奇谋

 第八回

弄聪明桃僵李代 走钦犯人去楼空

 第九回

官太太床头传妙策 差伯伯意外遇佳人

 第十回

乍现双尸失魂落魄 不禁一吓命将出师

 第十一回

一士谔谔屈居坐未 有客翩翩来自江南

 第十二回

紫藤篱外诗改村居 白草风中人来晚市

 第十三回

珠走如意美人入局 车镶七宝妃子进宫

 第十四回

春云乍展绣闼留宾 山雨欲来穷荒设教

 第十五回

说大义鸠儿驯野性 约会师鸳侣走长途

 第十六回

夜行船孤村访遗硕 破阵乐三泖练舟师

 第十七回

恩变仇鸳鸯成小劫 假作真蚌蛤误渔人

 第十八回

开狗府湖山蒙不洁 全鸳侣侠士结同盟

 第十九回

美停云指掌太仓州 莽乞儿大闹断头港

 第二十回

罢诗战鸾绡离绣阁 陈水嬉画桨演明湖

 第二十一回

雌抚院闻歌知雅意 女才子雄辩析群疑

 第二十二回

试水性龙舟传余韵 得天助蛛网决休祥

 第二十三回

述地势名词辩旧诂 泄机密抚部下征书

 第二十四回

箫鼓画船临淮新涨 龙蛇上陆瀛海生波

 第二十五回

抵掌谈兵别翻酒令 抱衾送笑独具风情

 第二十六回

江上良宵名姬同枕 关中羽檄远道征师

 第二十七回

闻恶耗两日夜行九百里 挫敌锋一女子杀六十人

 第二十八回

惑虚利赤力克退兵 议战守郝子玉坚壁

 第二十九回

月下沙明何来轻骑 濠边血冷突现佳人

 第三十回

古凝神飞檄策各路 吉尔杭秉节视三边

 第三十一回

童子跌金刚吉尔杭受缚 游龙遇醉鳖奇色渥褫官

 第三十二回

以怨报德全家被困 引虎离山五儿复仇

 第三十三回

订新欢祁夫人别嫁 闻密耗杨春华起兵

 第三十四回

红石山上差官 荷叶岭前熟客

 第三十五回

衙官卫霍捻须一笑 云霓幽燕弹指重关

 第三十六回

骊山烽火传中夜 易水歌声又一时

 第三十七回

制中权书生进大计 探敌信江左出偏师

 第三十八回

粗客出嘉猷松江唾手 狡奴娴军略石瓮设奇

 第三十九回

一棹载佳人朝山拜佛 千人下名邑行赏论功

 第四十回

东门锁钥江口雄师 北地缁尘楼头歌舞

 第四十一回

因美人留下一命 借题目激起三军

 第四十二回

恒王旧人黄冠野服 云门仙诀玉版新诗

 第四十三回

秦畴汉禅历历眼前 鹤驭鸾吟翩翩世外

 第四十四回

出梦入梦迷离神境 欲去未去迢递心盟

 第四十五回

看日出诠释旧闻 下峰腰惊睹异物

 第四十六回

出梦境火攻第一关 遇道人金箴参万世

 跋

 如此京华

 上卷

 第一回

乔篡窃乱登祈年殿 絮纲领哀唱望江南

 第二回

危教读正规弹铗客 刘佥事乱和闺情诗

 第三回

郭先生探欢场奇境 刘老爷演嫖界新规

 第四回

春草玉关钟传名唱 名花绮席电达悲音

 第五回

帘掩虾须曲廊小语 茗焙雀舌书舍怡宾

 第六回

万里梯航人来南国 一帧织锦名遍京华

 第七回

陌上搴帷客来不速 灯前弄影记到名词

 第八回

雨花庵佛前参妙谛 沈青儿江上识奇缘

 第九回

不顾而唾嗔莺叱燕 幽然神往屑玉霏珠

 第十回

限字画古人翻新令 寻消息孤鹤忆离鸾

 第十一回

论优伶奇情发妙语 斗艳曲白首倚红妆

 第十二回

李伯纯诗贻沈挹芬 破落户途窘书呆子

 第十三回

煊赫头衔龟能人语 殷勤晋接免解客嘲

 第十四回

中人十家贵官一掷 掌班推食知事登天

 第十五回

珠络云裳盟成信誓 眠香乔醋唱遍新声

 下卷

 第十六回

纨扇佳人弃掷恨 缝穷婆子定情诗

 第十七回

灌夫骂人何尝真醉 屠儿善价别寓奇文

 第十八回

尊前人是戏中事 眼底文多弦外音

 第十九回

妖怪娶妻莫名其妙 怒马歧路突如其来

 第二十回

洗兵马将军应诗课 破鸳梦名士作花郎

 第二十一回

豚犬才名景升儿子 野鸡口吻苏小乡亲

 第二十二回

瞎追欢书呆遭呼斥 恶忏悔名士落狴犴

 第二十三回

见歪诗名士作和尚 入重地群婢战将军

 第二十四回

竹帚先锋脂雄粉怒 虬髯丈夫剑拔弩张

 第二十五回

假排场新恩到舆隶 祈速死痛哭向天涯

 第二十六回

古刹秋风蒲团入定 市楼夜醉灯火催归

 第二十七回

香满萧斋酒边戒酒 月明空巷禅外参禅

 第二十八回

听梵音故宫开夜祭 辨篡夺秘册落人间

 第二十九回

被禁锢离怀通尺素 和秋兴哀唱动江关

 第三十回

奖能员咄嗟供内帑 趁盛会奔走觅街车

 第三十一回

趁香车良辰拥佳丽 游僻地粪窖话前游

 第三十二回

竞优秀礼帽作舞蹈 寄感慨鼓板绕余音

 二集上卷

 第一回

良宵艳曲飞越梦痕 拉纤掇梯诙谐世故

 第二回

金榜亲题姓名有价 玉郎艳唱本事成诗

 第三回

禁风狂兰闺定清课 探秘密瓜子寓痴情

 第四回

揽人才齐东野肆席 护名花杜丁卯解纷

 第五回

盛德园作饯春雅集 琼瑶馆逢捧砚云郎

 第六回

花锡佳名相思入骨 人来秋院到眼关情

 第七回

救佳人忽伸孥云手 问身世偶动惜花心

 第八回

狮子狗来醉汉亲吻 红纬帽在妖怪现形

 二集下卷

 第九回

怒马嘶风流氓变色 轻车踏曲志士换形

 第十回

六姨娘作遗产公用 燕尾生以一怒动听

 第十一回

杯酒忘形瞿太傅充说客 密函出袖方公子失亲欢

 第十二回

鸦片烟中妙计 鸨儿口内佳人

 第十三回

凤去台空花场大索 雀残人到客邸潜身

 第十四回

嫩掌硬皮肤声如败革 老鹰抓小鸡鸨离于罗

 第十五回

鸣轺夜发有影娟娟 载艳北归深情款款

 第十六回

起民意奸雄成一瞬 结书旨新句释七言

恽铁樵

 血花一幕

 村老妪

 工人小史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试读章节

却说春华那天晚上,在那女子筵间,说出年来计划毁弃一夕,不得不另起炉灶的话来,女子道:“这也是玉峰夫子的命令呢。”春华愕然问故。女子笑着不语,回头向侍儿道:“杨君远来惫乏,扶着去休息罢!”两行侍婢,嗷然应了一声,便有两个绝妖媚的走上来,一面一个扶着春华。春华洒然起立,笑道:“那里便娇嫩起来。”两个侍婢便秉了一对绛蜡,在前引着,走过两道曲廊,到一个珠帘文窗的小苑来。春华见室内银屏掩月,金鸭偎香,绣幕锦衾,麝兰馥郁,竟是个女子闺闼,惊问道:“这是什么地方?”侍儿笑着不语。春华是个烈性丈夫,勃然道:“你们不说明白,我定不住在这儿。”说完回身便走。两婢忙跪下道:“爷一出去,我们的命就没了。”春华越发诧异,问做什么?两婢道:“令娘敬爷如神,怕别人侍奉不周,特派我们两个来,爷若一怒出去,令娘性如烈火,我们还有命么?”春华命他们起来道:“我不去也得,只你们须明白说这是谁的卧房。”两婢沉吟道:“我们说给爷听,爷可不能向令娘说的。这屋子,我们令娘原收拾着给一位女子住的,只那女子行踪不定,把高高般的墙儿当作门槛般跨出跨进,忙得没一整夜在床上的。昨天不知为着什么事同我们令娘握手泣别走了,今天爷来了,一刻没精致些的房子,只得请爷暂住在这儿,吩咐我们不许把这话说给爷听呢。”春华心里默然半晌,也只得住了下来。两婢不住的伺奉着,真候着睡了,才替他放下帐子,剔亮了灯,又要向金鸭中加香。一个悄悄的笑道:“今天又不是云姑娘住在这儿,也用得着薰香,你这人真痴了。”一人道:“云姑娘、霞姑娘的,你才是痴呢。”说着,虚掩着房门悄悄出去了。

春华头才着枕,觉一缕脂粉余香甜人欲醉。一觉醒来,那两个美婢早轻轻的将绣帐钩起,笑着说:“令娘嘱问爷早安。”春华摩摩睡眼,见银栊晴袅,角枕香酣,不觉推衾一笑,坐将起来。两婢服伺着梳嗽才完,便见昨夜拔剑来斫的那个雏婢揭着帘探进半个身来,笑道:“原说杨爷该起床了,令娘请爷过去呢。”春华随着他出了苑子,不多几步,便到那女子的卧室。只见他云鬟初卸,睡意惺忪,正对着镜台,身后一个婢子在那里替他轻梳浅篦。春华倒有些道学起来,踌躇不敢进去,却早被女子见了,笑道:“妾虽不及汾阳爱女,左右奔走,半属雄豪,没有学着村角丫头人前腼腆,杨君你尽进来坐罢!”说时,引他进来的雏婢,早将一个锦靠挪在镜台旁边,春华便坦然坐下。

那女对着镜子笑道:“昨天怕杨君乏了,没有把话说完,杨君你且猜一猜,现在同你说着话的女子是谁啊?”春华吃他这一问,倒有些惭愧起来。想糊涂死了,怎昨天混了半夜,连姓名都没有问他。只见女子向镜屉内检了一方小玉章递将过来,春华接来看时,见章上端端正正镂着“涵碧”两字,不觉霍然立起身来道:“夫人不是碧鸡杀敌,保桂王问关南走的萧涵碧夫人么?听说自桂王殉国,夫人卖酒昆明,谋刺叛贼不成而……”这死字没说出口,便止住了。女子叹道:“君王既化杜鹃,夫婿又成丁鹤,妾原欲借当垆新寡,剿刃仇人,乃寸志未展,机关先破,所以以死自蜕,问关北走,在孝陵遇玉峰夫子,资妾出关,瞩联络关外健儿,作辽东半壁。杨君你才到蓟州时,这里已派人迎上来哩。”春华也叹息了一回,因问关外局面如何?涵碧道:“关外么,好教杨君得知,东至长白,西至辽河,数百里内的草中雄俊,已暗受旗常哩。”春华道:“局势既成,进行自易,只此间人物犷悍有余,忠义不足,胜固易与,败难再举,不知令孃曾施以约束勉以忠义没有?”涵碧将镜子移了一移,薄怒向梳头的道:“你也仔细些,把鬓发都绺上去了。”接着又笑向春华道:“妾苟能自了,玉峰夫子也不教杨君向红石山潜踪哩。”说着命婢向枕函中取出一张笺来,递给春华。春华见是凝神手笔,看了一遍道:“这也未尝不可,只同志散处,便真设教,也不能使尽人听闻啊!”涵碧道:“杨君但肯任此,其余自当由妾设法。”说时,唤雏婢取过笔砚道:“便请杨君立个教程罢!”春华想了一想,便列出张教程来。

一、每次听讲限百人。

二、每村成丁以上轮日听讲。

三、每日卯正、未正两次开讲。

四、单日讲《阳明传习录》。

五、双日讲《资治通鉴》。

六、讲舍依乡约布置,设万岁牌,岁首开讲第一日及每月朔望,合村齐集行礼。

七、朔望讲太祖高皇帝创业方略及思宗毅皇帝殉国圣迹。从此春华便在红石山一带周巡讲学,数百里内,横戈跃马的健儿,不上一年,举然成了君子之师。

那红石山左右,原有七十余村,每村壮丁,有三四十人的,有八九十人的,约共三万余人,都是虬筋虎背的英雄,知礼明义的子弟,春华、涵碧暗暗用军法部勒着,只候江南陇右一动,便叩关南下。有一天,春华正下了讲坛在野外散步,贪看着山色,不知不觉走上个山坡来。那时正秋高气爽,山木欲脱的时候,天际一阵阵皂雕,鼓着铁翅在头上盘旋,春华自言自语道:“可惜没带着弓箭,不然打几个下来也好……”说还没完,忽见一个雕不偏不正的跌在面前,春华忙按住了,捉将起来。那雕睁出了碧绿的眼珠,不住乱扑,春华仔细看时,却一些伤痕也没有,奇怪着向那雕道:“谁打你下来的呢?”那雕只啃喟地向春华愣着,接着又是两个跌了下来,觉得林子里落叶上似有人蹑足走着,便进林来搜,却又一个人影没有。再还出来时,那才跌下来两个雕已不知去向了。春华如梦一般,向四面看了一看,似想着了件什么似的一般,拔步就走,飞也似赶下山坡来。才下坡,忽见林子里抢出个人来道:“原来你偷的呢。”说完,直奔向春华来。春华心里明白,却故意说道:“雕是我拾起来的,你有什么凭据,说是你的呢?”那人见春华器宇不凡,便也不敢造次,立住指着道:“什么没有?你看他的左翅罢!”春华将左翅看着,见一些血渍也没有,却只软哈哈的垂着。那人笑道:“如何?”春华不觉骇然,仔细看那人时,短小精悍,目光炯炯,神完气足,肩上背着张弹弓,似在那里见过的一般。一转眼问,忽的将那人一把抓住,笑道:“不想在这儿见你。”真是:

是真豪杰知豪杰,谁识天涯巨眼人。P58-61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后记

叶小凤(1887—1946),原名叶楚伧,笔名小凤、叶叶、湘君等,江苏昆山周庄人。少年时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等校,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创办《太平洋日报》。1915年,任上海《民国日报》总编辑。1923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长、中央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主席、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46年1月,在上海去世。

叶小凤早年是南社社员,国民党元老,同时他又是一位近、现代重要的通俗小说作家。他创作有《古戍寒笳记》、《蒙边呜筑记》、《如此京华》、《壬癸风化梦》、《陈大夫移宫记》、《前辈先生》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收入《小凤杂著》、《箫引楼稗钞》等集。作为一位富于政治激情的通俗作家,叶小凤的小说大都具有强烈的功利、教化色彩。这在他的长篇小说《古戍寒笳记》中表现得相当集中。小说以明末清初江南地区人民的抗清活动为背景,描写了以袁灵芝、胡石声为首三支抗清义师艰苦卓绝的抗争画面,这在小说发表当时正处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之际,自然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意义。由于作者出生于太湖流域这块当年抗清复明的激战之地,对于当年那位聚集渔户、在太湖举兵抗清的历史人物吴日生的传奇经历极为熟悉,因而,尽管叶小凤抱持有急切的功利目的,然而《古戍寒笳记》中的描写却让人感觉到真实可信、感染人心,从而也使得这部长篇小说在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该小说前十回初载1914年11月2日至1915年1月27日《七襄》旬刊第一期至第九期。1917年,由上海小说丛报社首出单行本。

《如此京华》是叶小凤的又一部长篇代表作。该小说原载1915年《小说大观》三、四集,1921年,由上海进步书局出版单行本。与当时众多揭露十里洋场罪恶的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对五花八门的北京官场进行了鞭辟人里的批判。身为国民党的高官,他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自然是了然于心的。在《如此京华》中,北京无疑是当时中国最黑暗的场所:“自古政府所在的地点,原不异官吏贩卖的场所。试睁着冷眼向北京前门车站内看那上车下车的人,那上车的,车从煊赫,顾盼谈笑里边,总带着一脸旌旗,此去如人宝山的气概;那下车的望门投止,在如饥渴,总带着几分苏子人素不得已的神情,这就可以略识政治界的结构哩。”这部小说取材于民国初年,以方大将军影射袁世凯,将铁狮子胡同中袁将军公馆的黑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中,真实而非虚构,无怪乎引起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岷,江苏武进县孟河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和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904年,人上海南洋公学。1911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12年至1918年,任重要文学期刊《小说月报》主编。1914年4月,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经恽铁樵之手发表于该刊第四卷第一期上的。1920年,恽铁樵弃文从医,正式悬牌行医,出版有医学著作二十余种,受业弟子达六百余人。1935年7月,恽铁樵在上海去世。

尽管从数量上讲,恽铁樵创作的数量并不多,在他主编的《小说月报》上也只发表了三十余篇短篇小说和一些杂论,然而,也正如郑逸梅先生在《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中所说,他“对于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认为每一笔都必须郑重考虑。因此有人和他开玩笑:这不是小说,简直成为大说了”。在纷纭芜杂的通俗文学潮流中,恽铁樵的文学境界是高人一筹的。这在本书所选的短篇小说《血花一幕》、《村老妪》和《工人小史》中,读者自会有真切的体会。此外,在艺术上,恽铁樵长于古文,所写小说大都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栾梅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