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丁燕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揭开中国茫茫版图,新疆恰似一片舒展的叶片飘然其上。很少有地方能被称作“大地”,而新疆,却是一片当之无愧的大地。

新疆之大,你最少去10遍,新疆之美,看10遍还嫌不够。

丁燕的这本《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一本新疆生人的新疆旅游攻略!

最贴心手绘路线图,最地道的好玩路线推荐、全书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

内容推荐

《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一本新疆生人的新疆旅游攻略!

走进新疆,人们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震撼:在这里,自然界几乎是“裸体”的!新疆没有人为的装饰,没有草木遮掩,一切都是大地的本色。

新疆大地上无处不在地存在着一种戏剧性的变化:高耸与低洼并置,粗犷与秀美共存,远古洪荒与盈盈生机同在。

新疆的人们还过着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简单而明亮,质朴而纯真。

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新疆!

丁燕的这本《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包括最贴心手绘路线图,最地道的好玩路线推荐、全书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

目录

引言:从西域到新疆

新疆20个必看景点

新疆旅游线路推荐

新疆旅游景点图

新疆常规旅游线路

新疆旅游线路分类游

新疆户外摄影路线

新疆非常规旅游线路

解读新疆

新疆大地

黄金季节

新疆动物

新疆植物

张骞、玄奘、左宗棠

斯文·赫定与楼兰

斯坦因与尼雅

“西部歌王”王洛宾

可克达拉的《草原之夜》

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

高昌与交河

和田玉暖

天南地北新疆人

新疆人的节日

新疆人的刀

新疆歌舞

快乐的维吾尔族人

风一样的哈萨克族人

吃在新疆

在新疆吃馕

新疆大盘鸡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穿在新疆

住在新疆

行在新疆

准备出发

如何装备

何时出行

资金预算

东疆游

哈密:阳光小城

哈密王陵

哈密王府

盖斯墓

哈密博物馆

哈密魔鬼城

白杨沟佛寺遗址

蒸汽火车

卡尔塔里

西路军进疆纪念园

五堡古墓群

拉甫乔克故城

庙儿沟

边关墩烽燧

天山庙

白石头风景区

鸣沙山

松树塘

巴里坤古城

大河唐城

巴里坤湖

怪石山

寒气沟

八大石

焕彩沟汉碑

黑沟

吐鲁番:火洲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交河故城

高昌故城

苏公塔

火焰山

艾丁湖

吐峪沟

坎儿井

吐鲁番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群

葡萄沟风景区

沙山公园

乌鲁木齐:亚洲中心

大十字

二道桥市场

国际大巴扎

新疆民街

新疆博物馆

红山公园

人民公园

儿童公园

水磨沟风景区

八楼

大西门

西大桥

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

水上乐园

汗腾格里清真寺

天山天池

南山风景区

达坂城

1号冰川

亚洲地理中心

乌拉泊古城

北疆游

昌吉:昌盛吉祥

五彩湾

北庭故城遗址

硅化木群和古生物化石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康家石门子岩画

北塔山原始胡杨林

杜氏旅游度假村

庙尔沟

将军戈壁风景区

西大寺

伊犁:塞外江南

伊犁河

巩乃斯草原

那拉提草原

唐布拉草原

大小莫乎尔

库尔德宁

乾隆格登碑

果子沟

秃黑鲁克铁木尔汗麻扎

靖远寺

惠远城

将军府遗址

霍尔果斯口岸

草原石人

圣佑庙

林则徐纪念馆

夏塔古道

特克斯八卦城

阿力麻里

乌孙山

洪纳海麻扎

海努克古城

察布查尔

金顶寺

博州:蒙古族风情

赛里木湖

怪石峪

艾比湖

阿拉山口

天泉

母亲石

新疆北鲵馆

阿尔夏提风景区

塔城:准噶尔门户

巴克图口岸

伟人山

玛依塔斯

铁厂沟石刻

石刻突厥石人像

热水泉子

鹿角湾

松树沟

九莲泉

绿坪

快活林

泥火山

瀚海柳浪风景区

巴尔达库尔岩画群

小白杨哨所

克拉玛依:黑石油

乌尔禾魔鬼城

黑油山

新疆第一浮雕墙

克拉玛依1号井

白杨河大峡谷

独山子泥火山

九龙潭

红山丘

巴音沟

阿依库勒景区

阿勒泰:金色山水

喀纳斯景区

额尔齐斯河

三道海子与石堆墓

桦林公园

吉木乃口岸

木斯岛雪山

乌拉斯特河谷

乌伦古湖

蝴蝶沟

阿拉善温泉

富蕴县地震断裂带

富蕴县大东沟

五彩城

白哈巴村

禾木乡

切木尔切克古基

阿克吐别克五彩河岸

白沙湖

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

南疆游

巴州:华夏第一州

孔雀河

铁门关

巴州博物馆

加曼大清真寺

沙伊东香梨园

博格达沁古城

七个星千佛洞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轮台黄庙

来利勒克遗址

且末岩画

营盘故城

木孜塔格峰

博斯腾湖

莲花湖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

轮台沙漠胡杨林公园

罗布人村寨

罗布泊

楼兰遗址

米兰遗址

奎克乌苏石林

阿尔金山

阿克苏:白水之城

克孜尔千佛洞

鸠摩罗什

苏巴什佛寺

森木塞姆千佛洞

库木吐拉千佛洞

库车大寺

库车王府

库车大巴扎

龟兹都城遗址

克孜尔尕哈烽燧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天山神秘大峡谷

盐水沟

大、小龙池

天山神木园

乌什喀特古城

通古斯巴什古城

埃格麦里央达古城

铁热克温泉

乌什燕泉公园

托木尔峰

塔里木河

喀什:名副其实的城市

艾提尕尔清真寺

喀什大巴扎

香妃基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喀什老城

伯什克拉木果园

穆罕穆德·喀什噶里墓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奥达木麻扎

莫尔佛塔

三仙洞

苏里唐麻扎

奥依塔克风景区

喀拉库勒湖

慕士塔格峰

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

玉其塔什

石头城

红其拉甫口岸

公主堡

和田:最远的地方

和田大巴扎

核桃树王

无花果树王

葡萄树王

梧桐树王

丹丹乌里克遗址

英尔力克沙漠

赞木庙遗址

约特干遗址

阿拉勒巴格佛寺

买力克阿瓦提故城

桑株岩画

慕士山

尼雅遗址

达里雅博依

阿其克库勒火山景区

克里雅人村

喀拉墩古城

渔湖

热瓦克佛寺遗址

雅通古孜维吾尔族村落

安迪尔古城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新疆博物馆

位于阿勒泰路,建于1953年,2001年重建。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厅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新疆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基地,有8个展馆,共收藏了新疆各个时期的文物5万余件。

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展馆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民俗陈列馆,以大量实物生动直观地介绍了新疆12个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节庆、娱乐、婚丧、礼仪、饮食、宗教及其他方面的民情风俗:新疆历史和出土文物展览展出了四五千年前至近代1000多件珍贵文物,显示了古代西域的灿烂文明。

新疆古尸展览最具特色。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鄯善县北火焰山中的苏贝希古墓、哈密五堡古墓、罗布泊等地都有大量古尸出土。新疆的古尸均为自然形成的干尸,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都是大自然的杰作。1980年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古墓中,出土了一具3800年前的女干尸,她全身皮肤呈红棕色,睫毛又长又密,眼睛大而有魅力,下巴尖削,棕黄色的长发披肩而垂。和她一起展出的干尸还有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

交通:可以乘坐7、51、906路公交车在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10:00,~19:00。

提示:如果时间充足,可用一天时间参观博物馆。可在馆外选择一家“大青花饺子”餐厅吃饭,满族风味,价格适中。

红山公园

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因山体在夕阳的映照下会显出红色而得名。“红山夕照”是乌鲁木齐最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乌鲁木齐人常说:“走,到红山去。”这里所说的红山,有可能是指红山公园里那座山;但更多的时候,是指红山公交车站。乘车路过红山站时,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车窗外的红山。早晨,它是深深的棕色;正午,它开始变得红绿相间;傍晚,在墨汁一样浓黑的山上被灯戳出了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

这座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不过910米,但它却被看作是乌鲁木齐的象征,而那一弯红山嘴,则被美誉为“乌鲁木齐的眼睛”——这不能不归功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红山像乌鲁木齐胸口上的一颗纽扣,那么巧地长在了离心脏最近的位置。红山之名的由来是因其山体呈赭红色。远看如一只小蛟龙,山头高耸,伸向乌鲁木齐河;山脊蜿蜒,绵延数公里。其实,红山一点也不巍峨壮观,但红山的妙处在于登顶后可俯瞰乌鲁木齐全貌,仿佛坐在一架凌空而起的飞机上,可以体味到指点江山的快感。

红山因位于闹市之中,处处可见人为痕迹。早在厄鲁特部落游牧乌鲁木齐期间,山顶就曾筑有一座祭祀神灵的“鄂博”;而在清朝时,山顶又建有玉皇庙,山下建有大佛寺、北斗宫和地藏府:近几年新建了林则徐的汉白玉雕像,而他在谪守新疆时写下的诗句“任歌狂,醉卧红山嘴”至今仍脍炙人口。

站在西大桥上,斜靠栏杆,背后正是红山那高耸入云的镇龙宝塔。取这个景拍照,很有典型性。红山是天山的一个支脉,虽在市中心戛然而止,但那几分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的——既身居闹市,又卓然超群,红山似乎成了边城文人的一个精神家园。到红山顶上题字作画,是自古至今的传统节目。

早年间,逛红山嘴子庙会是新疆人的趣事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之日,红山的庙会就开始了。时间持续半个多月。红山脚下的古庙群是乌鲁木齐古建筑的荟萃,以木结构为主,形成封闭式院落为基本群体的独特格局。这种木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木与木的自然连接,很奇巧。庙群前的广场,有点像北京的天桥,各路民间艺人都赶来凑热闹,搭起了临时的草席子舞台,开始玩杂技、拉洋片、唱京戏和新疆曲子戏……而在山的另一面,有赛马的、耍猴的、骑毛驴的……  到了20世纪30年代,金树仁和盛世才相互争夺新疆统治权,后金树仁在红山玉皇庙内题诗骂盛世才忘恩负义,盛世才大怒,下令将玉皇庙烧毁。之后,他又借口“破除迷信”,把红山周围的庙宇都拆毁了,就这样,一个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宗教圣地被毁灭了。解放前夕。红山上只有孤塔一座,四处一片荒凉。

现在,几乎所有来乌鲁木齐的游客都要爬红山。晚上,可在红山世纪百盛楼顶的露天餐厅吃饭。坐在白色藤椅上,手握啤酒,远眺红山和雅玛里克山,两座宝塔交相呼应,映照在夕阳之下,格外苍凉动人。

交通:可以乘坐7、17、1、101、902路公交车在西大桥下车,步行数分钟即到。

门票:10元。1米以下的儿童及7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开园时间:夏季8:00~24:00;冬季8:00~23:00。

提示:夏天夜爬红山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这时俯瞰乌鲁木齐,可以看到地上星星点点,格外璀璨。红山公园旁有一家“柴窝堡大盘鸡”店,装修一般,但味道非常正宗,做法是干煸鸡块,不放土豆。如果不能去柴窝堡吃最正宗的大盘鸡,可选择在这里吃。

人民公园

面积30万平方米,位于乌鲁木齐河西侧,是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公园,原名“鉴湖公园”,园内以传统中国式园林建筑为主,有鉴湖、湖心亭与秀野亭、丹凤朝阳阁、阅微草堂等,其中阅微草堂最值得一览。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据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纪晓岚只在乌鲁木齐居住了3年,却因一本书和这个城市紧密相连。在他的笔下,诉说了一个人鬼共存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乌鲁木齐只是一个背景,人们生存的年代语焉不详,事情的发生常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让读者时而迷惑,时而无奈。

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朕的司马光”。他所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文献全书。他还撰写了极有学术价值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干这件大事之前的1768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他因“漏言获罪”,被贬官来到了乌鲁木齐。虽是从京城流放而来,但当地军事长官对他却不敢怠慢,特在乌鲁木齐西郊九家湾修建了一处住所,称“阅微草堂”。

《阅微草堂笔记》总计24卷,有近1200则笔记;其中1000则左右带有叙事或轶事性质,其余的则主要是纯考据式的。从题材看,400余则故事或属于作者亲身经历,或属于其左右、亲戚、家人所叙之事。另有几乎相同数目的故事,如他自己在《槐西杂志》“序”中所述,是他在好友聚会时闻知的。在这种聚会中,每个人都力争讲述某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以吸引听众,可见纪晓岚喝酒之余不忘关注世事。全书用文言文“信笔写来”,是陆续写就,日后结集的。P143-145

序言

一说起西域,人们就会想到亚洲腹地、丝绸之路、西域三十六国,还会想到草原、绿洲、雪山、沙漠,想到葡萄、玫瑰、石榴、无花果……两域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幻想的地方,是一个分外遥远的词语。那一片西北地方总是蒙着一层面纱,可以想象但却不能轻易抵达。

“西域”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史籍上是在汉代,也即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既然新疆自古被称作“西域”,那么“新疆”之名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与清政府的平叛活动有关。17世纪末,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在沙皇俄国的拉拢煽诱下发动叛乱。1690年,噶尔丹派兵自内蒙古南下,直接进攻清朝中央政府。清廷决定出兵平定噶尔丹的分裂叛乱活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反复、艰苦的征讨,于乾隆时期宣告平叛成功。乾隆把从前属于清朝,后来发生叛乱,经他在位时平定的地区一律命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后来终以“新疆”取代了西域旧称。

“没到过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所拥有的,是“有容乃大”的气魄。在这里,自然和人心都被开阔的空间放大了,面对着那些大山、大漠、大河、大谷……心胸宽广的新疆人不仅有北方人的骁勇,还有南方人的温柔;不仅容纳了农耕文化中守土为业的坚韧,更接纳了游牧文化中逐水草而栖的开拓。

走在新疆大地上,你会发现许多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人们穿着他们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过着他们的民族节日,用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打发时日……这种“独特性”让新疆成了一个拥有秘密心跳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仿佛过着一种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史诗依旧流传在马背上那些牧民的血液中。当工业化的浪潮让世界变得整齐划一时,这里的人们依旧那么简单明亮,质朴纯真。

在地球的另一端,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正好和新疆处于同一纬度,甚至地质成因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摄影家把美国西部那些人迹罕至的大地原野变成了凝固的瞬间时,人们惊呼大地是如此之美,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惊奇。美国人认为西部是上帝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由此推动了国家公园的建立和自然环境生态的保护。

新疆同样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珍宝。在这块巨大的西部疆域上,有高入云端的冰峰雪岭,有号称生命禁区、死亡之海的浩瀚大漠,有似脱缰野马奔腾涌流的长河,有烟波浩渺的绿洲和湖泊,还有丰富的地下宝藏。

走在新疆大地上,人们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震撼:在这里,自然界几乎是“裸体”的!新疆没有人为的装饰,没有草木遮掩,一切都是大地的本色。“反差”让新疆大地无处不存在一种戏剧性的变化。从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洼地到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从千年巨风吹成的雅丹地貌到伊犁河谷宁静富饶的田园风光……高耸与低洼并置,粗犷与秀美共存,远古洪荒与盈盈生机同在。

很多人来到新疆后,总感觉新疆的地名有点怪,什么星星峡、一碗泉、三间房、四棵树、鄯善、乌鲁木齐、塔克拉玛干等。其实,这些听起来奇特的地名,个个都有来由。

张骞通西域时,这里存在着“西域三十六国”。每个“国”实际上只是一块或者几块的绿洲和草原构成的地方政权,由王室贵族主宰。西域三十六国的名称,在我国史籍《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现在,南疆的焉耆、轮台、若羌、且末、尉犁、疏勒、莎车、温宿、皮山等县的名称就是沿用汉代那些“城郭诸国”的国名。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祖先都给他们居住的地办起过名字,所以新疆许多地名用的都是少数民族语音,包含着特定的意义。例如,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名用的都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即喀什)也是古维吾尔语,意思是“多颜色的砖房”。同样,在维吾尔语中,地名“阿克苏”的意思是白水河,“克孜勒苏”是红水河……元代,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人统治过新疆的许多地方,这些地方后来都出现了蒙古语的地名。像“博尔塔拉”、“巴音郭楞”两个地名,蒙古语的意思分别为“银色的草原”和“富饶的河流”。“乌鲁木齐”一名据说来自蒙古准噶尔语,意为“美丽的牧场”。著名旅游胜地“喀纳斯”,也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

揭开中国茫茫版图,新疆恰似一片舒展的叶片飘然其上。很少有地方能被称作“大地”,而新疆,却是一片当之无愧的大地。

后记

并不遥远的1957年,我的父母从甘肃天水甘谷县大石乡一个名叫丁家坑窝的村子出发,坐着毛驴车、火车、卡车、木板车……来到了新疆哈密,在一片名为“花果山”的地方定居下来。他们自己打土坯盖起了两间土屋,在门前栽下了白杨树,在屋后的田野里种上了白菜和辣椒。菜地被一片河滩阻隔,河滩背后是一片邻村的麦地。这片河滩有大小两条河流,长满了柳树,被称作“左公柳”,是左宗棠部队在哈密时留下的。

1971年秋天,我出生在土屋中,一切都波澜不惊。那时,父母从维吾尔族邻居家“请”来的葡萄枝已长大成树,在院子里搭起一个凉棚,那些葡萄藤枝繁叶茂地爬了上去,将一串串果实垂挂下来。两岁时,我记得自己穿着一双绿色的毛线小鞋,跑在宽大的炕上,一抬眼,看到了窗外的绿树就用手指着说“葡萄”。

1993年之后,我定居在乌鲁木齐。因工作之便,走遍了新疆的所有县、市。这种跨越天山南北的旅行常常会催生我写作的欲望,而我几乎所有的写作题材皆取材于新疆大地。

我试图用文字挽留住一种记忆。无论是诗歌或者小说,或是散文随笔,都是一种对记忆的挽留。它们之间并不能相互取代,而往往在诗歌和小说的想象之翼展开之时,还需要人文随笔中那些坚实的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支撑。如果我们总是迷恋飞翔,那天空就会显得过于空洞;如果我们总在大地上行走,就无法让自己飞身出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2006年。我重走新疆大地之后,写了一些关于旅行的文字。此前,我对新疆的描绘是艺术的、片断的、细节的,还没有如此“完整”、“准确”、“恢宏”地描绘过新疆。面对新疆大地,我的写作像窗外的冬日,变得越来越沉重。我手中的笔仿佛灌了铅,愈发艰难起来。如何能写好新疆?如果我是一个单纯的旅行者,我会原谅自己对现在的疏忽,我会马上找到下一个目的地;而新疆,却是我的家园,是我不离不弃的爱人,这让我在表达的时候越发艰涩起来。

新疆是一个童话,在这里。人类最初的某些记忆得到了完整的保存,由此人们希望在重返新疆时得到提升,留下回忆,获得解脱;新疆是一个通道,从这里进入,世界的全部细节仿佛如莲花般打开,一切疑问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新疆是一种痕迹,本能地记载着一些关系。那些千佛洞中的壁画是脆弱的、容易毁灭的,那些雕刻在石头上的岩画却又是经得起千年万年风吹日晒的。看看那些披红挂彩的飞天和手拿长矛的原始人,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多大差别?

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去喀什香妃墓时路过一个大涝坝,旁边有几户人家,一位穿着白衣戴着花帽的老人坐在土炕上,模样很像我的老父亲。我拿起相机时,却从镜头里看到他朝我摆摆手。将头扭到了一边。我的脸像被烙铁烫着般,阵阵泛红。

作为一个窥视者,我侵犯了他的生活——他完整的生活在我目光的掠夺中变得残缺。当新疆面对太多的镜头时。新疆被切割,被分离,被取样了。每个人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了“他的新疆”。他看不见的那部分,就被忽略不计了。如果照相机或者摄像机所建立的图像世界是携带着“取景框”的话,那么文字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在我所堆砌的这些文字背后,那些景点和景点之间漫长的距离,那些景点之外被遗漏的美和忧伤,都将因没有记录而显得“空空荡荡”吗?而这种没有被窥视和记录,对于它们来说,到底是一种不幸还是万幸?

在和田的巴扎上,那些卖一只鸡或一把奥斯曼的老人都沉默不语。他们绝不叫卖。他们慢慢地等待,并享受这种“慢慢地等待”……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被消磨过去。但我的内心却一直被一种危机所笼罩。最后的……最后的……这些最后的坚守,是我所敬畏的。可是,那些缓慢的速度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快了。已经有很多人抱怨说:骑马时牧人要收钱!住宿时农户要收钱!我总感到我们的旅行似乎在伤害着新疆,惊动着新疆。如果没有旅行者,没有所谓的景点,也就没有这些抱怨;可是。凭什么新疆的牧人和农户要傻乎乎地等待着“你”的廉价窥视呢?

如果我们热爱旅行,如果我们试图从更边缘的人们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那就不要带着一种优越感进入新疆。多少次,我看见那些装备精良的旅行者大踏步地进入新疆,爬上某座雪山或者漂流过某条河流,在某个小村庄前摆个“POSE”,我总在想:新疆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风景,更在于那些民俗民情……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让我们看看那些白发老人的眼睛。看看躺在木质摇床上婴孩的眼睛,看看玫瑰花丛中姑娘的眼睛……新疆的魅力,就藏在这些眼睛背后。

最后,让我说声“感谢”:

感谢广东旅游出版社的蔡安编辑“牵线搭桥”。本书编辑江丽芝“精心哺育”,才让这本书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一个现实。

本书部分图片由“葡萄摄影专家”龙建强先生、著名民俗摄影家韩连赟先生、博州温泉旅游局张帆先生、乌鲁木齐美女红袖女士、用汉语写作的维吾尔族诗人艾尼瓦尔先生提供,特此感谢。

本书地图初稿由宋志宏先生绘制,他还担任了本书的第一校对,对他所承担的具体而琐碎的工作表示感谢!感谢宋丁丁小朋友,因为他的好胃口、好身体、好心情,让我得以腾出时间来伏案写作。

感谢诗人安歌。感谢作家骆娟、诗人兼画家毕然,对我的写作给予了具体指导,共同陪伴我度过最艰难的写作阶段。

感谢所有关注我的老师、朋友、网友,你们的注目是我身后最坚强的支柱!

让我们自由自在。让我们身随心动。

让我们在享受阳光和大地的同时,感恩生命。

丁燕

2007年1月29日于乌鲁木齐葡萄山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