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茫茫版图,新疆恰似一片舒展的叶片飘然其上。很少有地方能被称作“大地”,而新疆,却是一片当之无愧的大地。
新疆之大,你最少去10遍,新疆之美,看10遍还嫌不够。
丁燕的这本《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一本新疆生人的新疆旅游攻略!
最贴心手绘路线图,最地道的好玩路线推荐、全书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丁燕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揭开中国茫茫版图,新疆恰似一片舒展的叶片飘然其上。很少有地方能被称作“大地”,而新疆,却是一片当之无愧的大地。 新疆之大,你最少去10遍,新疆之美,看10遍还嫌不够。 丁燕的这本《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一本新疆生人的新疆旅游攻略! 最贴心手绘路线图,最地道的好玩路线推荐、全书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 内容推荐 《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一本新疆生人的新疆旅游攻略! 走进新疆,人们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震撼:在这里,自然界几乎是“裸体”的!新疆没有人为的装饰,没有草木遮掩,一切都是大地的本色。 新疆大地上无处不在地存在着一种戏剧性的变化:高耸与低洼并置,粗犷与秀美共存,远古洪荒与盈盈生机同在。 新疆的人们还过着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简单而明亮,质朴而纯真。 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新疆! 丁燕的这本《走过很多地方最美还是新疆(新疆全攻略)》包括最贴心手绘路线图,最地道的好玩路线推荐、全书资讯均经实地考察核实! 目录 引言:从西域到新疆 新疆20个必看景点 新疆旅游线路推荐 新疆旅游景点图 新疆常规旅游线路 新疆旅游线路分类游 新疆户外摄影路线 新疆非常规旅游线路 解读新疆 新疆大地 黄金季节 新疆动物 新疆植物 张骞、玄奘、左宗棠 斯文·赫定与楼兰 斯坦因与尼雅 “西部歌王”王洛宾 可克达拉的《草原之夜》 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 高昌与交河 和田玉暖 天南地北新疆人 新疆人的节日 新疆人的刀 新疆歌舞 快乐的维吾尔族人 风一样的哈萨克族人 吃在新疆 在新疆吃馕 新疆大盘鸡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穿在新疆 住在新疆 行在新疆 准备出发 如何装备 何时出行 资金预算 东疆游 哈密:阳光小城 哈密王陵 哈密王府 盖斯墓 哈密博物馆 哈密魔鬼城 白杨沟佛寺遗址 蒸汽火车 卡尔塔里 西路军进疆纪念园 五堡古墓群 拉甫乔克故城 庙儿沟 边关墩烽燧 天山庙 白石头风景区 鸣沙山 松树塘 巴里坤古城 大河唐城 巴里坤湖 怪石山 寒气沟 八大石 焕彩沟汉碑 黑沟 吐鲁番:火洲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交河故城 高昌故城 苏公塔 火焰山 艾丁湖 吐峪沟 坎儿井 吐鲁番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群 葡萄沟风景区 沙山公园 乌鲁木齐:亚洲中心 大十字 二道桥市场 国际大巴扎 新疆民街 新疆博物馆 红山公园 人民公园 儿童公园 水磨沟风景区 八楼 大西门 西大桥 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 水上乐园 汗腾格里清真寺 天山天池 南山风景区 达坂城 1号冰川 亚洲地理中心 乌拉泊古城 北疆游 昌吉:昌盛吉祥 五彩湾 北庭故城遗址 硅化木群和古生物化石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康家石门子岩画 北塔山原始胡杨林 杜氏旅游度假村 庙尔沟 将军戈壁风景区 西大寺 伊犁:塞外江南 伊犁河 巩乃斯草原 那拉提草原 唐布拉草原 大小莫乎尔 库尔德宁 乾隆格登碑 果子沟 秃黑鲁克铁木尔汗麻扎 靖远寺 惠远城 将军府遗址 霍尔果斯口岸 草原石人 圣佑庙 林则徐纪念馆 夏塔古道 特克斯八卦城 阿力麻里 乌孙山 洪纳海麻扎 海努克古城 察布查尔 金顶寺 博州:蒙古族风情 赛里木湖 怪石峪 艾比湖 阿拉山口 天泉 母亲石 新疆北鲵馆 阿尔夏提风景区 塔城:准噶尔门户 巴克图口岸 伟人山 玛依塔斯 铁厂沟石刻 石刻突厥石人像 热水泉子 鹿角湾 松树沟 九莲泉 绿坪 快活林 泥火山 瀚海柳浪风景区 巴尔达库尔岩画群 小白杨哨所 克拉玛依:黑石油 乌尔禾魔鬼城 黑油山 新疆第一浮雕墙 克拉玛依1号井 白杨河大峡谷 独山子泥火山 九龙潭 红山丘 巴音沟 阿依库勒景区 阿勒泰:金色山水 喀纳斯景区 额尔齐斯河 三道海子与石堆墓 桦林公园 吉木乃口岸 木斯岛雪山 乌拉斯特河谷 乌伦古湖 蝴蝶沟 阿拉善温泉 富蕴县地震断裂带 富蕴县大东沟 五彩城 白哈巴村 禾木乡 切木尔切克古基 阿克吐别克五彩河岸 白沙湖 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 南疆游 巴州:华夏第一州 孔雀河 铁门关 巴州博物馆 加曼大清真寺 沙伊东香梨园 博格达沁古城 七个星千佛洞 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轮台黄庙 来利勒克遗址 且末岩画 营盘故城 木孜塔格峰 博斯腾湖 莲花湖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 轮台沙漠胡杨林公园 罗布人村寨 罗布泊 楼兰遗址 米兰遗址 奎克乌苏石林 阿尔金山 阿克苏:白水之城 克孜尔千佛洞 鸠摩罗什 苏巴什佛寺 森木塞姆千佛洞 库木吐拉千佛洞 库车大寺 库车王府 库车大巴扎 龟兹都城遗址 克孜尔尕哈烽燧 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天山神秘大峡谷 盐水沟 大、小龙池 天山神木园 乌什喀特古城 通古斯巴什古城 埃格麦里央达古城 铁热克温泉 乌什燕泉公园 托木尔峰 塔里木河 喀什:名副其实的城市 艾提尕尔清真寺 喀什大巴扎 香妃基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喀什老城 伯什克拉木果园 穆罕穆德·喀什噶里墓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奥达木麻扎 莫尔佛塔 三仙洞 苏里唐麻扎 奥依塔克风景区 喀拉库勒湖 慕士塔格峰 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 玉其塔什 石头城 红其拉甫口岸 公主堡 和田:最远的地方 和田大巴扎 核桃树王 无花果树王 葡萄树王 梧桐树王 丹丹乌里克遗址 英尔力克沙漠 赞木庙遗址 约特干遗址 阿拉勒巴格佛寺 买力克阿瓦提故城 桑株岩画 慕士山 尼雅遗址 达里雅博依 阿其克库勒火山景区 克里雅人村 喀拉墩古城 渔湖 热瓦克佛寺遗址 雅通古孜维吾尔族村落 安迪尔古城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新疆博物馆 位于阿勒泰路,建于1953年,2001年重建。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厅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新疆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基地,有8个展馆,共收藏了新疆各个时期的文物5万余件。 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展馆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民俗陈列馆,以大量实物生动直观地介绍了新疆12个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节庆、娱乐、婚丧、礼仪、饮食、宗教及其他方面的民情风俗:新疆历史和出土文物展览展出了四五千年前至近代1000多件珍贵文物,显示了古代西域的灿烂文明。 新疆古尸展览最具特色。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鄯善县北火焰山中的苏贝希古墓、哈密五堡古墓、罗布泊等地都有大量古尸出土。新疆的古尸均为自然形成的干尸,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都是大自然的杰作。1980年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古墓中,出土了一具3800年前的女干尸,她全身皮肤呈红棕色,睫毛又长又密,眼睛大而有魅力,下巴尖削,棕黄色的长发披肩而垂。和她一起展出的干尸还有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 交通:可以乘坐7、51、906路公交车在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10:00,~19:00。 提示:如果时间充足,可用一天时间参观博物馆。可在馆外选择一家“大青花饺子”餐厅吃饭,满族风味,价格适中。 红山公园 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因山体在夕阳的映照下会显出红色而得名。“红山夕照”是乌鲁木齐最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乌鲁木齐人常说:“走,到红山去。”这里所说的红山,有可能是指红山公园里那座山;但更多的时候,是指红山公交车站。乘车路过红山站时,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车窗外的红山。早晨,它是深深的棕色;正午,它开始变得红绿相间;傍晚,在墨汁一样浓黑的山上被灯戳出了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 这座东西走向的山脉,海拔不过910米,但它却被看作是乌鲁木齐的象征,而那一弯红山嘴,则被美誉为“乌鲁木齐的眼睛”——这不能不归功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红山像乌鲁木齐胸口上的一颗纽扣,那么巧地长在了离心脏最近的位置。红山之名的由来是因其山体呈赭红色。远看如一只小蛟龙,山头高耸,伸向乌鲁木齐河;山脊蜿蜒,绵延数公里。其实,红山一点也不巍峨壮观,但红山的妙处在于登顶后可俯瞰乌鲁木齐全貌,仿佛坐在一架凌空而起的飞机上,可以体味到指点江山的快感。 红山因位于闹市之中,处处可见人为痕迹。早在厄鲁特部落游牧乌鲁木齐期间,山顶就曾筑有一座祭祀神灵的“鄂博”;而在清朝时,山顶又建有玉皇庙,山下建有大佛寺、北斗宫和地藏府:近几年新建了林则徐的汉白玉雕像,而他在谪守新疆时写下的诗句“任歌狂,醉卧红山嘴”至今仍脍炙人口。 站在西大桥上,斜靠栏杆,背后正是红山那高耸入云的镇龙宝塔。取这个景拍照,很有典型性。红山是天山的一个支脉,虽在市中心戛然而止,但那几分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的——既身居闹市,又卓然超群,红山似乎成了边城文人的一个精神家园。到红山顶上题字作画,是自古至今的传统节目。 早年间,逛红山嘴子庙会是新疆人的趣事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之日,红山的庙会就开始了。时间持续半个多月。红山脚下的古庙群是乌鲁木齐古建筑的荟萃,以木结构为主,形成封闭式院落为基本群体的独特格局。这种木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木与木的自然连接,很奇巧。庙群前的广场,有点像北京的天桥,各路民间艺人都赶来凑热闹,搭起了临时的草席子舞台,开始玩杂技、拉洋片、唱京戏和新疆曲子戏……而在山的另一面,有赛马的、耍猴的、骑毛驴的…… 到了20世纪30年代,金树仁和盛世才相互争夺新疆统治权,后金树仁在红山玉皇庙内题诗骂盛世才忘恩负义,盛世才大怒,下令将玉皇庙烧毁。之后,他又借口“破除迷信”,把红山周围的庙宇都拆毁了,就这样,一个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宗教圣地被毁灭了。解放前夕。红山上只有孤塔一座,四处一片荒凉。 现在,几乎所有来乌鲁木齐的游客都要爬红山。晚上,可在红山世纪百盛楼顶的露天餐厅吃饭。坐在白色藤椅上,手握啤酒,远眺红山和雅玛里克山,两座宝塔交相呼应,映照在夕阳之下,格外苍凉动人。 交通:可以乘坐7、17、1、101、902路公交车在西大桥下车,步行数分钟即到。 门票:10元。1米以下的儿童及7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开园时间:夏季8:00~24:00;冬季8:00~23:00。 提示:夏天夜爬红山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这时俯瞰乌鲁木齐,可以看到地上星星点点,格外璀璨。红山公园旁有一家“柴窝堡大盘鸡”店,装修一般,但味道非常正宗,做法是干煸鸡块,不放土豆。如果不能去柴窝堡吃最正宗的大盘鸡,可选择在这里吃。 人民公园 面积30万平方米,位于乌鲁木齐河西侧,是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公园,原名“鉴湖公园”,园内以传统中国式园林建筑为主,有鉴湖、湖心亭与秀野亭、丹凤朝阳阁、阅微草堂等,其中阅微草堂最值得一览。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据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纪晓岚只在乌鲁木齐居住了3年,却因一本书和这个城市紧密相连。在他的笔下,诉说了一个人鬼共存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乌鲁木齐只是一个背景,人们生存的年代语焉不详,事情的发生常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让读者时而迷惑,时而无奈。 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他的诙谐和博学多智,深得乾隆的喜欢,称他为“活着的东方朔”、“朕的司马光”。他所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文献全书。他还撰写了极有学术价值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干这件大事之前的1768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他因“漏言获罪”,被贬官来到了乌鲁木齐。虽是从京城流放而来,但当地军事长官对他却不敢怠慢,特在乌鲁木齐西郊九家湾修建了一处住所,称“阅微草堂”。 《阅微草堂笔记》总计24卷,有近1200则笔记;其中1000则左右带有叙事或轶事性质,其余的则主要是纯考据式的。从题材看,400余则故事或属于作者亲身经历,或属于其左右、亲戚、家人所叙之事。另有几乎相同数目的故事,如他自己在《槐西杂志》“序”中所述,是他在好友聚会时闻知的。在这种聚会中,每个人都力争讲述某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以吸引听众,可见纪晓岚喝酒之余不忘关注世事。全书用文言文“信笔写来”,是陆续写就,日后结集的。P143-145 序言 一说起西域,人们就会想到亚洲腹地、丝绸之路、西域三十六国,还会想到草原、绿洲、雪山、沙漠,想到葡萄、玫瑰、石榴、无花果……两域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幻想的地方,是一个分外遥远的词语。那一片西北地方总是蒙着一层面纱,可以想象但却不能轻易抵达。 “西域”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史籍上是在汉代,也即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既然新疆自古被称作“西域”,那么“新疆”之名又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与清政府的平叛活动有关。17世纪末,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在沙皇俄国的拉拢煽诱下发动叛乱。1690年,噶尔丹派兵自内蒙古南下,直接进攻清朝中央政府。清廷决定出兵平定噶尔丹的分裂叛乱活动。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反复、艰苦的征讨,于乾隆时期宣告平叛成功。乾隆把从前属于清朝,后来发生叛乱,经他在位时平定的地区一律命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后来终以“新疆”取代了西域旧称。 “没到过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所拥有的,是“有容乃大”的气魄。在这里,自然和人心都被开阔的空间放大了,面对着那些大山、大漠、大河、大谷……心胸宽广的新疆人不仅有北方人的骁勇,还有南方人的温柔;不仅容纳了农耕文化中守土为业的坚韧,更接纳了游牧文化中逐水草而栖的开拓。 走在新疆大地上,你会发现许多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人们穿着他们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过着他们的民族节日,用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打发时日……这种“独特性”让新疆成了一个拥有秘密心跳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仿佛过着一种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史诗依旧流传在马背上那些牧民的血液中。当工业化的浪潮让世界变得整齐划一时,这里的人们依旧那么简单明亮,质朴纯真。 在地球的另一端,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部正好和新疆处于同一纬度,甚至地质成因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摄影家把美国西部那些人迹罕至的大地原野变成了凝固的瞬间时,人们惊呼大地是如此之美,有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惊奇。美国人认为西部是上帝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由此推动了国家公园的建立和自然环境生态的保护。 新疆同样是一块举世无双的珍宝。在这块巨大的西部疆域上,有高入云端的冰峰雪岭,有号称生命禁区、死亡之海的浩瀚大漠,有似脱缰野马奔腾涌流的长河,有烟波浩渺的绿洲和湖泊,还有丰富的地下宝藏。 走在新疆大地上,人们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震撼:在这里,自然界几乎是“裸体”的!新疆没有人为的装饰,没有草木遮掩,一切都是大地的本色。“反差”让新疆大地无处不存在一种戏剧性的变化。从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洼地到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从千年巨风吹成的雅丹地貌到伊犁河谷宁静富饶的田园风光……高耸与低洼并置,粗犷与秀美共存,远古洪荒与盈盈生机同在。 很多人来到新疆后,总感觉新疆的地名有点怪,什么星星峡、一碗泉、三间房、四棵树、鄯善、乌鲁木齐、塔克拉玛干等。其实,这些听起来奇特的地名,个个都有来由。 张骞通西域时,这里存在着“西域三十六国”。每个“国”实际上只是一块或者几块的绿洲和草原构成的地方政权,由王室贵族主宰。西域三十六国的名称,在我国史籍《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现在,南疆的焉耆、轮台、若羌、且末、尉犁、疏勒、莎车、温宿、皮山等县的名称就是沿用汉代那些“城郭诸国”的国名。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祖先都给他们居住的地办起过名字,所以新疆许多地名用的都是少数民族语音,包含着特定的意义。例如,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名用的都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即喀什)也是古维吾尔语,意思是“多颜色的砖房”。同样,在维吾尔语中,地名“阿克苏”的意思是白水河,“克孜勒苏”是红水河……元代,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人统治过新疆的许多地方,这些地方后来都出现了蒙古语的地名。像“博尔塔拉”、“巴音郭楞”两个地名,蒙古语的意思分别为“银色的草原”和“富饶的河流”。“乌鲁木齐”一名据说来自蒙古准噶尔语,意为“美丽的牧场”。著名旅游胜地“喀纳斯”,也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 揭开中国茫茫版图,新疆恰似一片舒展的叶片飘然其上。很少有地方能被称作“大地”,而新疆,却是一片当之无愧的大地。 后记 并不遥远的1957年,我的父母从甘肃天水甘谷县大石乡一个名叫丁家坑窝的村子出发,坐着毛驴车、火车、卡车、木板车……来到了新疆哈密,在一片名为“花果山”的地方定居下来。他们自己打土坯盖起了两间土屋,在门前栽下了白杨树,在屋后的田野里种上了白菜和辣椒。菜地被一片河滩阻隔,河滩背后是一片邻村的麦地。这片河滩有大小两条河流,长满了柳树,被称作“左公柳”,是左宗棠部队在哈密时留下的。 1971年秋天,我出生在土屋中,一切都波澜不惊。那时,父母从维吾尔族邻居家“请”来的葡萄枝已长大成树,在院子里搭起一个凉棚,那些葡萄藤枝繁叶茂地爬了上去,将一串串果实垂挂下来。两岁时,我记得自己穿着一双绿色的毛线小鞋,跑在宽大的炕上,一抬眼,看到了窗外的绿树就用手指着说“葡萄”。 1993年之后,我定居在乌鲁木齐。因工作之便,走遍了新疆的所有县、市。这种跨越天山南北的旅行常常会催生我写作的欲望,而我几乎所有的写作题材皆取材于新疆大地。 我试图用文字挽留住一种记忆。无论是诗歌或者小说,或是散文随笔,都是一种对记忆的挽留。它们之间并不能相互取代,而往往在诗歌和小说的想象之翼展开之时,还需要人文随笔中那些坚实的历史、地理知识作为支撑。如果我们总是迷恋飞翔,那天空就会显得过于空洞;如果我们总在大地上行走,就无法让自己飞身出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2006年。我重走新疆大地之后,写了一些关于旅行的文字。此前,我对新疆的描绘是艺术的、片断的、细节的,还没有如此“完整”、“准确”、“恢宏”地描绘过新疆。面对新疆大地,我的写作像窗外的冬日,变得越来越沉重。我手中的笔仿佛灌了铅,愈发艰难起来。如何能写好新疆?如果我是一个单纯的旅行者,我会原谅自己对现在的疏忽,我会马上找到下一个目的地;而新疆,却是我的家园,是我不离不弃的爱人,这让我在表达的时候越发艰涩起来。 新疆是一个童话,在这里。人类最初的某些记忆得到了完整的保存,由此人们希望在重返新疆时得到提升,留下回忆,获得解脱;新疆是一个通道,从这里进入,世界的全部细节仿佛如莲花般打开,一切疑问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新疆是一种痕迹,本能地记载着一些关系。那些千佛洞中的壁画是脆弱的、容易毁灭的,那些雕刻在石头上的岩画却又是经得起千年万年风吹日晒的。看看那些披红挂彩的飞天和手拿长矛的原始人,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多大差别? 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去喀什香妃墓时路过一个大涝坝,旁边有几户人家,一位穿着白衣戴着花帽的老人坐在土炕上,模样很像我的老父亲。我拿起相机时,却从镜头里看到他朝我摆摆手。将头扭到了一边。我的脸像被烙铁烫着般,阵阵泛红。 作为一个窥视者,我侵犯了他的生活——他完整的生活在我目光的掠夺中变得残缺。当新疆面对太多的镜头时。新疆被切割,被分离,被取样了。每个人通过他的镜头看到了“他的新疆”。他看不见的那部分,就被忽略不计了。如果照相机或者摄像机所建立的图像世界是携带着“取景框”的话,那么文字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在我所堆砌的这些文字背后,那些景点和景点之间漫长的距离,那些景点之外被遗漏的美和忧伤,都将因没有记录而显得“空空荡荡”吗?而这种没有被窥视和记录,对于它们来说,到底是一种不幸还是万幸? 在和田的巴扎上,那些卖一只鸡或一把奥斯曼的老人都沉默不语。他们绝不叫卖。他们慢慢地等待,并享受这种“慢慢地等待”……一天又一天就这么被消磨过去。但我的内心却一直被一种危机所笼罩。最后的……最后的……这些最后的坚守,是我所敬畏的。可是,那些缓慢的速度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快了。已经有很多人抱怨说:骑马时牧人要收钱!住宿时农户要收钱!我总感到我们的旅行似乎在伤害着新疆,惊动着新疆。如果没有旅行者,没有所谓的景点,也就没有这些抱怨;可是。凭什么新疆的牧人和农户要傻乎乎地等待着“你”的廉价窥视呢? 如果我们热爱旅行,如果我们试图从更边缘的人们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那就不要带着一种优越感进入新疆。多少次,我看见那些装备精良的旅行者大踏步地进入新疆,爬上某座雪山或者漂流过某条河流,在某个小村庄前摆个“POSE”,我总在想:新疆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风景,更在于那些民俗民情……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让我们看看那些白发老人的眼睛。看看躺在木质摇床上婴孩的眼睛,看看玫瑰花丛中姑娘的眼睛……新疆的魅力,就藏在这些眼睛背后。 最后,让我说声“感谢”: 感谢广东旅游出版社的蔡安编辑“牵线搭桥”。本书编辑江丽芝“精心哺育”,才让这本书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一个现实。 本书部分图片由“葡萄摄影专家”龙建强先生、著名民俗摄影家韩连赟先生、博州温泉旅游局张帆先生、乌鲁木齐美女红袖女士、用汉语写作的维吾尔族诗人艾尼瓦尔先生提供,特此感谢。 本书地图初稿由宋志宏先生绘制,他还担任了本书的第一校对,对他所承担的具体而琐碎的工作表示感谢!感谢宋丁丁小朋友,因为他的好胃口、好身体、好心情,让我得以腾出时间来伏案写作。 感谢诗人安歌。感谢作家骆娟、诗人兼画家毕然,对我的写作给予了具体指导,共同陪伴我度过最艰难的写作阶段。 感谢所有关注我的老师、朋友、网友,你们的注目是我身后最坚强的支柱! 让我们自由自在。让我们身随心动。 让我们在享受阳光和大地的同时,感恩生命。 丁燕 2007年1月29日于乌鲁木齐葡萄山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