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卡尔·威特用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将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培养成了19世纪德国一个闻名遐迩的杰出人才。小卡尔原本是个智商低下的婴儿,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小卡尔8岁时便可熟练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与其说是一部有关早期教育的理论著作,不如说是一本个人育儿笔记。书中详尽叙述了老卡尔的教子历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过程。
本书作者卡尔·威特用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将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培养成了19世纪德国一个闻名遐迩的杰出人才。小卡尔原本是个智商低下的婴儿,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小卡尔8岁时便可熟练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
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将决定一个人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儿童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儿童的智力开发越早,他成才的几率就越高。
孩子是顺从上帝的意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对他们来说,世界是新奇的、陌生的;对这个世界来说,孩子则是软弱的、无力的。作为上帝的子民,我应当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坚强有力,使他能够顺利成长并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想要做到这点,我认为应该让他具备人性的美德和健康的体魄。
许多父母都是到孩子两三岁时才意识到要正视这个问题。其实,要完满地履行这一义务,必须从尚未为人父母时就开始准备。也就是说,我们本身就要符合上帝的旨意,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品德。
现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近亲可以生养出最好的马和狗。”但这个这观点并不适用于人类。我身边就有例子可以说明:邻村有一个叫汉森的木匠和他的表姐结了婚,他们生育了十个孩子,结果三个夭折,而剩下的七个也多多少少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本来汉森和他妻子的家族在我们本地人丁兴旺,可现在他们却没有健康的后代来延续这一切了。如今已经步人老年的汉森,常为此伤心落泪,可悔之晚矣。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人与动物是不同的。近亲生下的孩子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只会让人身心俱疲。
我非常反感那些只依据自己的情况,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结婚的人。有人说,我的家境不好,哪有资格挑三拣四,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有钱人家的姑娘结婚;有人说,为了日后能够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就要娶一个出身名门的姑娘;也有人说,他因为迷恋妻子会跳舞才和她结婚;还有人说,他因为自己的妻子长得漂亮就和她结了婚。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是不对的。为了让自己及后代幸福,最关键的是要选择一个身体健康且品性善良的女人做妻子。只要对方没有家族遗传病或者过于明显的缺陷,我们大可不必为了某种目的而去选择配偶。
我的妻子并不漂亮,但我们相互爱慕。她勤奋进取、心地善良、知书达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她都理解和支持我。虽然我只是一个清贫的牧师,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她从来没有对此抱怨过。
感谢上帝恩赐给我这样一个妻子。毫无疑问,倘若没有妻子的支持与鼓励,我们不会拥有虽不富裕但却幸福的生活,更无法把小卡尔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才。 .
从小卡尔出生的那一天起,数不清的困难接踵而来。但在妻子的支持下,我们都逐一克服了。
有了卡尔后,妻子将所有的心血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小卡尔的身上。难以想象,一个母亲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去面对一个智障的孩子。
所以,面对上帝时,我的内心常常充满感激。我想,卡尔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与他母亲的付出密不可分。
和所有父母一样,我们夫妇希望自己能生下一个天才的孩子,希望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但世事难料,有些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卡尔出生前,我和妻子常常沉浸于即将为人父母的激动之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忐忑不安:“我们的孩子健康吗?”
为了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在妻子尚未怀孕时,我们便开始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锻炼自己的体质。
奢华容易让人耽于享乐,破坏心灵的纯净和心态的平和,因此我和妻子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重简单素朴。要想呼吸新鲜空气,总呆在屋子里是不行的,所以我和妻子时常到户外散步,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安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我和妻子的性格都不错,很少冲动,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身边的琐事。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和谐。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孩子一定会身心健康。
德国人一般都喜欢饮酒,幸好我没有这种爱好。在此我奉劝那些喜欢饮酒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务必改掉饮酒这个坏习惯。一位医生朋友在我们决定要孩子后曾告诫我说:“酒后受孕往往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使他们的智力低下或是发育迟缓;倘若是妈妈饮酒,后果则更加严重。因此,夫妻双方至少应在受孕前三个月就开始戒酒。”在妻子怀孕之前,我们都非常注意这一点。
那段时间,我们坚持多运动,不管到哪里都尽量步行,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坐马车。我们经常去田野散步,到附近爬山,或是去摘些野花。
我和妻子的感情一向很好,极少为一些小事争吵。我想,就算是为了即将出生的儿子我们也需要和睦相处。
儿子出生之前,我们一切都做得很好,只有一点疏忽,让我至今还有所遗憾。此前医生曾经告诉过我,一些寄生在猫狗的粪便和其他动物的生肉中的弓形虫对胎儿的危害极其严重,当时我们并未特别留心。为了让妻子心情愉快,除了原有的猫,我还抱养了一只邻居家的小狗供妻子解闷。最终,我的儿子生下来不太健康,我总觉得跟这件事有关。
妻子怀孕之后,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有规律了。我们严格安排了作息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以前我习惯在深夜祈祷,这是我在年轻求学时养成的。由于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思维会更加清晰活跃,所以我总会在家人熟睡以后,独自一人静静地去感悟书籍中的韵味。对我来说,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不过在妻子怀孕后,我开始改变这一习惯,因为我知道怀孕时的女人特别需要丈夫的体贴与关怀。我在深夜读书,必然会影响妻子休息。对我来说,虽然失去了深夜读书和与上帝交流的乐趣,但为了妻子和即将到来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曾经说:“一个灵魂同时支配着两具肉体……母亲的愿望不断影响着其腹中的胎儿……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及其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母亲本身的影响!”怀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此,身为丈夫,我尽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给予妻子更多的关怀、理解和体贴。在妻子偶尔情绪不佳时,我会耐心地引导她和我说话,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便帮助她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有一天,我从外面布道回来,当走进房间时,我觉得妻子有些不对劲儿。
“你怎么了,亲爱的?”我问她。
她哀伤无助地看着我,没有说一句话。
这让我很惊讶,因为妻子一向性格开朗,怎么会变得如此忧伤呢?她就那样呆坐着,双目无神,满脸忧郁。
我赶忙过去轻轻搂住她,柔声问:“哪里不舒服吗?告诉我,我们不是一直都很幸福吗?你想对我说点儿什么吗?今天究竟怎么了?”
“卡特琳娜的儿子死了。”妻子近乎绝望地说。
卡特琳娜是我们镇上的一个女人,她的儿子刚满一岁,身体一直不好。这个孩子从出生就得了一种怪病,全镇的人都知道,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人世。要不是那天我去了另一个教区,我是不会让妻子听到这个消息的。对于一个有身孕的妇女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
“今天,他们来找你,你不在家。你知道,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有多难过。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孩子。”妻子伤感地说。
“哦,亲爱的,千万别这样想。”我完全能体会妻子的心情,“卡特琳娜的孩子生下来就有病,虽然我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不是也夭折了吗?”说到这里,妻子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一时间,我也手足无措了。但我还是努力控制住自己,尽量帮妻子从悲伤中挣脱出来。P9-13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这本书”指的便是我们现在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与其说是一部有关早期教育的理论著作,不如说是一本个人育儿笔记。书中详尽叙述了老卡尔的教子历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过程。本书作者卡尔·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被誉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他用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将自己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19世纪德国一个闻名遐迩的杰出人才。
小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8岁时便可熟练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门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中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柏林大学,任法学教授;23岁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为研究但丁另辟蹊径;34岁转入哈雷大学……直至1883年去世,他始终被众人的赞扬声所包围。
值得一提的是,卡尔·威特所获得的这些成就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就具有什么超人的聪明才智,而是他父亲对他实施早期教育的结果。卡尔·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就孩子的成长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取决于后天的早期教育而非天赋与遗传;早期教育应从孩子智力形成时起步;尽早、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最新的科学研究也证明,早期教育将决定一个人今后一生的道路,因为儿童早期得到的印象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假如忽视了儿童早期的智力培养和开发,将是他一生的一大缺憾。全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的智力开发越早,他成才的几率就越高。
本书写作于1818年,最早于19世纪在德国出版,可谓最早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但由于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当时流行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因而未能引起世人关注,几乎绝版。直至1914年,它才被一位名叫爱丁顿‘布鲁斯的编辑从哈佛大学藏书馆中发掘出来,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出版,不仅赢得了众多著名教育学家的赞誉与推崇,而且因其思想性和操作性的完美结合,让全世界许许多多有幸按照书中方法教子的父母成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在此我们由衷地希望,那些关心孩子早期教育的父母和社会相关人士能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得到深刻启迪,从而培养出更多中国式“卡尔·威特”。
编者
卡尔获得这样大的成功,我身为父亲十分自豪,不过,我更为高兴的是:我的教育理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纯粹的异想天开。
可能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作为教育家的参考资料而编写的。其实正好相反,由于教育家们敌视我,为他们写参考资料是毫无用处的。我这本书是为你们而写的,为每一个关心孩子教育的人而写的。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除了现今流行的教育方式,还有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
我始终认为,倘若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人才。卡尔能够有今天,完全得益于我的教育。我知道人们总是指责其他教育家为何不将孩子也培养成像卡尔那样的人,这种指责是没有道理的。我想尽量说明这种指责为何不合理,但是无济于事,因为教育家被指责无能的原因在我,教育家们敌视我也不足为奇。读完全书的人会明白,本书的内容事实上阐明了一点: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即使经过非常优秀的教育家认真施教,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就这一点而言,我并不是他们的敌人。
即便如此,愿意认可我的教育学说的人还是很多的,这让我倍感欣慰,因为终究我还是有知音的。裴斯泰洛齐是首先承认我的教育方法的人,当其他人还以怀疑的眼光审视我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他鼓励我说:“你的教育法必将成功!”
近来他又劝说我公开我的教育方法。巴黎大学的朱利安教授也这样劝我。在此,顺便将裴斯泰洛齐先生写给我的信公开如下:
我还记得十四年前,在布夫塞同你探讨教育问题。当时,你说要以自己的特殊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而在十四年后的今天,我所看到的你取得的教育成果比你之前料想的还要好。
不过,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怀疑这并非你教育的结果,而认为是你儿子的天赋所致。在此情况下,希望你能把你的教育方法公诸社会,证明采用你的教育方法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益处。这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请你认真考虑。
你的最卑微的仆人和朋友:裴斯泰洛齐
1814年9月4日于伊凡尔顿
在他们的再三规劝下,我将此书公之于世。因此,这本书我首先要献给我的朋友们,谢谢他们的关心。
另外,我还要感谢每一位曾经给予我们父子帮助的人士,劳斯特博士、居恩博士、善良的莱比锡市民们、杰罗姆国王陛下、布朗斯维克公爵、肯布里基公爵等等,谢谢他们真诚的、友善的帮助,我也把这本书献给他们。
老卡尔·威特
1818年12月20日于哥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