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俊编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哲学作为哲学无疑有其普遍性的内容。以认识世界而言,虽然中国哲学没有运用“主体”、“客体”这一类概念,但关于能、所关系的讨论,同样亦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在中国哲学中,作为“能”(能知)作用的对象,“所”不同于本然之物,而是被理解为“境之俟用者”,亦即进入人的作用之域的存在;“能”则被视为“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亦即在把握对象的过程中具有实际作用者。能与所的关系在总体上被规定为“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能、所关系与“主体”“客体”尽管不能简单对应,但前者所包含的认识论意义,与后者并非毫不相关。这一事实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哲学之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从而既无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完全隔绝于“哲学”的形态之外。进而言之,如果我们要使古典形态的中国哲学取得现代的形态,使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在现代学术视域中可以讨论的对象,那么,其普遍性的哲学内容无疑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当然,对中国哲学之为中国哲学的品格、特点,我们同样要给予充分关注。可以看到,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之间很难截然分界,我们在讨论哲学历史的过程中,也无法回避如何理解哲学本身的问题。

关于哲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就其本源而言,哲学的内涵与智慧的追求相联系。从西方哲学史上看,早在古希腊,哲学的原始含义就被理解为爱智慧,中国古代哲学固然没有在现代意义上运用“智慧”一词,但它对性与天道的思考和探讨都与智慧有实质的关系。事实上,到了近代,中国哲学与智慧的这种关系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契提出“智慧说”,将哲学的沉思、讨论落实于智慧的层面,便表现了这一点。与以上事实相联系,我们在回顾、反思中国哲学的时候,也应从智慧的追求和沉思这样的维度去加以理解,并由此进一步揭示其内涵。

作为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在规定,智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宽泛而言,这里既涉及对世界的看法,也关乎对人自身的认识。从对世界的理解看,智慧的特点在于超越知识的界限,把握作为整体的世界。这也是哲学不同于知识或其他学科之处。知识或其他学科所指向的是特定的事物或世界的某一方面,它们各有自身的领域,所研究对象也彼此区分,由此往往形成各种界限。哲学的特点在于跨越这些界限,达到对世界整体性的理解。同样,对每一个体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既以千差万别的事物为对象,也关乎从总体上对世界的理解,后者同样涉及哲学的视域。在这方面,智慧对知识界限的超越,便具体表现为对世界的统一性与发展过程的把握,后者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从人自身来说,智慧主要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形态,它既包括精神境界或广义的精神世界,也包括人的综合能力或人性能力。整体性的精神形态不同于单向度的规定,而是包含理性与情意诸多方面。价值目标上真善美的统一,与精神世界中知情意的交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精神世界又可以从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关系加以理解,它既包含德性的内涵,也涉及人性能力,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具体表现为人性境界(德性)与人性能力的统一。

简而言之,哲学总是既指向世界之在,也要求理解人自身。从认识世界看,哲学不同于其他知识学科的特点在于,它不断超越知识的界限而达到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从对人自身的理解来说,哲学则在于不断地趋向对人的整个精神形态的反思与提升,并以成就真善美统一的精神形态为指向。中国哲学作为哲学,同样体现了以上品格。

P3-4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概述

 第一节 认识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与中国哲学

创世神话与天人关系

宗教信仰与人神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怎样学习中国古代哲学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大观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

中国古代本体论

中国古代变常观

中国古代矛盾观

中国古代知行观

中国古代人性观

第二章 先秦时期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先秦时期哲学的萌芽

早期的“阴阳”“五行”说

商周时期哲学论证的中心

春秋时期天人观和人神观的转变

先秦哲学的总结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老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孙子

邹衍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作品

《易经》的阴阳与卦象

《易传》的哲学思想

《尚书》的五行与天德

《中庸》论“中”与“诚”

《大学》的“三纲八目”

《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独尊儒术和黄老思想

独尊儒术和两汉哲学论争中心的转变

汉初的黄老思想

 第二节 秦汉哲学的代表人物

董仲舒

王充

 第三节 秦汉著名的哲学著作

《淮南子》的哲学

《论六家之要指》的学术观

谶纬思潮与《白虎通义》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哲学入门

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兴起

道教的产生与经典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哲学家

寇谦之

嵇康

裴颁

欧阳建

郭象

葛洪

僧肇

范缜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哲学概述

隋唐时期哲学论争中心

隋唐道教哲学概述

隋唐经学与儒家哲学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韩愈

李翱

王玄览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五宗"哲学观

吉藏与三论宗

智顗与天台宗

玄奘与唯识宗

法藏与华严宗

慧能与禅宗

第六章 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宋明时期的哲学浪潮

宋明理学概述

宋初儒学复兴与“庆历新政”

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

 第二节 宋明时期的著名哲学家

周敦颐

程颢、程颐

朱熹

陆九渊

陈亮

陈献章

湛若水

王阳明

参考书目

序言

古往今来,谈起哲学,大家都会将之看作极为“高端”的学问,认为其只是属于社会上极少数思想精英的学问。19世纪的大哲学家黑格尔就曾说:“哲学著作是找不到群众的,而所找到的只是少数的个人。”应该说这种认识至今并未退隐。消除这一误解,把哲学从哲学家的殿堂里解放出来,让中国古人的智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是撰写本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要使我们的这一愿望成为现实,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哲学,哲学就必须改变它的面貌,必须改变它的解读方式。作为一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普及读物,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提供一个产生中国古代哲学的大文化背景。哲学跳不出它的时代,与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偏重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叙述不同,本书汲取了历史、考古、文字、神话等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叙述了有关中国古代地理、经济、家族、神话、科学等方面的一般状况和基本特征。对构成这一背景的各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中国哲学的生成方式与发展方向,把握中国哲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

第二,加强趣味性。趣味与人的价值观、审美活动相关,其本质是感性的。从趣味性出发,本书的叙述不是把思维如何存在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为主线,也不受制于习惯上的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观的哲学框架,而是选择一些趣味性、彰显智慧力量的话题作为阐述的切入点;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十分熟悉的物品成了解读、追问哲学概念、命题的阶梯;淡化理论色彩,不对学术争论加以论述,尽可能地调动阅读者的感性活动,以便有效轻松地进入到理解的理性层面。

中国古代哲学是历史的产物,肯定会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观念的制约,其学术观点可以说是瑕瑜互见、精粗并存。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给予人以深刻的启迪,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审美观等文化观念。当然,传统学术中亦有违离客观实际的谬妄之说,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污垢,必须用历史的、分析的态度进行批判性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仍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编者以本书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的探索性的整理、总结工作,学风是求实的,思维是辩证的。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创造了灿烂光辉的中国文化,她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学术中的精湛思想,是立国的思想基础。当前研究国学、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在祖国大地上方兴未艾。自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之后,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文化研究院也相继创立。《中国文化史丛书》、《国学丛书》等已在编辑、出版之中。可以说,当今国学研究的兴起,正说明中国人民开始在更深刻、更理性的层次上反思前些年对西方文化的附庸和对传统文化的轻薄。  只有立足于中国大地,以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才是对传统文化最为理智的认识。学习传统文化,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昭示国人,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书在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国人热爱祖国的感情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特借鉴了众多研究古代哲学方面学者的智慧,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因编者水平有限,如果书中有失误之处,还望读者加以指正。

内容推荐

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哲学》汲取了历史、考古、文字、神话等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选择一些趣味性、彰显智慧力量的话题作为阐述的切入点,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成为了解事物本质、追问哲学概念、命题的阶梯,尽量淡化理论色彩,不对学术争论加以论述,尽可能地调动阅读者的感性活动,以便有效轻松地进入到理解的理性层面。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哲学是历史的产物,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给予

人以深刻的启迪。而且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和人物在推

动中国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昭示国人,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哲学》在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国人热爱祖国的感情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