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曹文轩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套“曹文轩小说馆”,共二十本,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第三辑10本,分别为《冰项链》《老铜匠的儿子》《愤怒的浴室》《三斧头》《独臂男孩》《白狗山》《十四声枪响》《橡树湾》《篱笆院》《夜狼》。

这本《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沈居德》、《黑暗中的游戏》、《马和马》等共7篇文章。

内容推荐

本系列图书堪称曹文轩创作生涯里程碑式的纪念,收录了他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经典作品。唯美空灵的插图与纯美清澈的文字交相呼应,在牧歌式的氛围、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

这套曹文轩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曹文轩从事创作三十年来的小说精品,如《草房子》《青铜葵花》《痴鸡》《枫叶船》《哑牛》《野风车》等堪称经典的作品,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书籍装帧精美,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

这本《独臂男孩/曹文轩小说馆》收录了《沈居德》、《黑暗中的游戏》、《马和马》等共7篇文章。

目录

天黑了,该回家了

沈居德

独臂男孩

黑暗中的游戏

水薄荷

马和马

第八号街灯

试读章节

这座青灰色的住宅大楼前,是一片废墟。大概几年前有一座楼因为太破而被摧毁了吧,满眼残垣断壁,碎砖破瓦。这里的孩子们,谁也不愿到这里玩耍——它太荒凉沉寂了。

却有一个小女孩常常独自一人走到这里,坐在断壁上,双手托着很秀气的下巴,朝废墟前的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狭窄马路上眺望着。

应该说,这个十一二岁的女孩长得很漂亮,皮肤白净,没有一星斑迹,一头柔软的黑发,是那种乌黑乌黑的黑,鼻头优雅地往里一勾,一双十指细长的小手显得柔软而安静。她的脸上隐隐地流露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似乎不应该有的忧郁。在那淡淡的细眉下,一双幽潭般的黑色眼睛里,透出一种无声的光芒。这种光芒使人觉得这个孩子在热切地、可怜巴巴地渴望得到一种谁也无法说得清的东西。那薄薄的嘴唇和低垂的嘴角,又显出了几分嘲弄、尖刻和执拗。

她就这样孤独地坐在暮色中的一堆废墟上。没有声响,没有伙伴。陪伴着她的,只是一朵从瓦砾中弯弯曲曲长出的淡蓝色的小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那座青灰色的楼里走出,眨动着浑浊的总是流着眼泪的眼睛。她张望了几下,然后向小姑娘蹒跚而来。老人穿着旧的但很干净的藏青大襟衣服,发髻上插着一枚深绿色的玉簪,黑裤子未免短了些。她面容和蔼、安详而厚道。

她是女孩的爸爸今天刚请来的老保姆。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家里得有人料理一堆家务。老奶奶走到女孩的身后,轻轻地叫道:“孩子,天黑了,该回家了。”

小姑娘没有回头,依旧坐着,朝那条马路上眺望着。

天黑后的马路变得那样朦胧,那样幽静,又是那样深远。

老奶奶走近了一步。

小姑娘回头看了老奶奶一眼。我们立即看到,小姑娘的脸上满是厌恶和鄙夷。这种神情使这位常年在人家门下做保姆、听人使唤的老奶奶敏感地觉察到了。老人不安地搓着僵直的手,不知道还该不该叫这小主人回家了。

“饭烧好了。”老奶奶轻声说完,转身走了。

小姑娘耷拉下眼皮,把眼光从那条马路上收回,低下头去,用鼻子嗅嗅那朵孤零零的小蓝花在晚风中散发出的香气,又用手轻轻地抚摸了几下两片小小的绿叶,皱眉头耸鼻子噘嘴巴地跟在老奶奶身后……

老奶奶带着疑虑,与这个性情孤僻乖张的孩子开始一起生活。尽管老奶奶万分地体贴、万分地小心翼翼,小姑娘却仍然不能与她好好相处。就说吃饭吧,小姑娘会吃着吃着,忽然莫名其妙地不高兴起来,把筷子往桌上一扔,皱着眉头走了。有时地刚刚扫完擦净,小姑娘就任意往地上扔纸屑果皮,那劲头,似乎她老早就等待着老奶奶把地扫完擦净了她再尽情地把它弄脏。她爱挑剔,说话刺人,常常毫无缘故地发脾气。她与任何一个孩子也没有来往,独自上学,又独自归来。“出去找他们玩玩吧。”一次,老奶奶见她闷在屋里的时间太长了,好心好意地劝她说。她一咬嘴唇:“管得着吗?”弄得老奶奶很难堪,一声不吭地到厨房里去了。

老奶奶是个宽厚的老人。对于小主人的这些令人气恼的举动,她不想太计较,尽心尽意地与她好好相处:说到天边,她是个孩子!可是,终于有一天,老奶奶觉得实在无法与这个孩子再处下去了。

事情的引起,是那块挂在窗上的窗帘。

不知为什么,小姑娘总是整日把西窗上的帘子拉着,弄得屋里黑乎乎的。老奶奶每日打扫房间的时候,总是习惯地顺手把窗帘拉开,并且打开窗子透气。小姑娘一回来,就把窗子“咣”地关上,随即把窗帘“呼呼”拉上,一连几天,这样一拉一收的。老奶奶觉察到小姑娘已经很生气了,就不再去拉开,但心里挺纳闷:这孩子也真怪!难道窗外有什么看不得的吗?撩开窗帘往外瞧,不远处,是个五颜六色的儿童娱乐场,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着,有的坐滑梯,有的荡秋千,有的走铁索。他们的爸爸妈妈或用力帮助他们推动可以转动的飞船,尽心地让孩子们感到快活;或守卫在铁索下,不住地叫着“当心当心”,双手举着做出随时托住掉下来的孩子的样子。(P014-018)

序言

水边的文字屋(代序)

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不是一个空屋,里面还会放上床、桌子等家什。谁谁谁睡在哪张床上,谁谁谁坐在桌子的哪一边,不停地说着。有时好商量,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最严重的是,可能有一个霸道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恼了,突然地一脚踩烂了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每逢这样的情况,其他孩子也许不理那个孩子了,还骂他几句很难听的,也许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打斗,直打得鼻青脸肿哇哇地哭。无论哪一方 都觉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屋子。无论 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树下的,还是肆意要摧毁屋子的,完全把这件事看成了大事。当然,很多时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在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盖屋子。

那时,我既是设计师,又是泥瓦工、木匠和听使唤的小工。我对我发布命令:“搬砖去!”于是,我答应了一声:“哎!”就搬砖去——哪里有什么砖,只是虚拟的一个空空的动作。很逼真,还咧着嘴,仿佛是一大摞砖头,死沉死沉的。很忙碌,一边忙碌一边不住地在嘴里说着:“这里是门!”“窗子要开得大大的!”“这个房间是爸爸妈妈的,这个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个大大的房间!窗子外面是一条大河!”……那时的田野上,也许就我一个人。那时,也许四周是滚滚的金色的麦浪,也许四周是正在扬花的一望无际的稻子。我很投入,很专注,除了这屋子,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那时,也许太阳正高高地悬挂在我的头上,也许都快落进西方大水尽头的芦苇丛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挂在天空中央的太阳大好几倍。终于,那屋子落成了。那时,也许有一只野鸭的队伍从天空飞过,也许,天空光溜溜的,什么也没有,就是一派纯粹的蓝。我盘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静静地看着它。那是我的作品,没有任何人参与的作品。我欣赏着它,这种欣赏与米开朗基罗完成教堂顶上的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后的欣赏,其实并无两样。可惜的是,那时我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意大利人——这个受雇于别人而作画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总会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个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这一点,我也会在我的屋子的墙上写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伟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后,一连许多天,我都会不住地惦记着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会常常去看它。说来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条田埂上的,那田埂上会有去田间劳作的人不时地走过,但那屋子,却总是好好的还在那里,看来,所有见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直到一天夜里或是一个下午,一场倾盆大雨将它冲刷得了无痕迹。

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

那时,除了积木,好像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玩具了。一段时期,我对积木非常着迷——更准确地说,依然是对建屋子着迷。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盖,不停地推倒再盖——盖一座不一样的屋子。我很惊讶,就是那么多的木块,却居然能盖出那么多不一样的屋子来。除了按图纸上的样式盖,我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这些木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它会一连好几天矗立在那里,就像现在看到的一座经典性的建筑。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孩子就会有的意象,因为那是人类祖先遗存下的意象。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堂美术课往往总是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几条长长短短的、横着的竖着的直线画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