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优秀读本。
世华精英讲师团4位导师——近千次企业内训现场经验提炼总结!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谈思路一套接一套,却总是做不出成果?为什么做不出成果,却总要归结于客观原因而找不到进步的方向?为什么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却一塌糊涂?为什么战略总是让人热血澎湃,执行起来却欲哭无泪?为什么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计划和制度,执行起来却南辕北辙?为什么事情做错了,领导怪下属无能力,而下属总怪领导不授权?为什么?为什么?还可以有更多的为什么。在企业发展中,以上种种问题存在已久,为什么迟迟不能解决?本书将彻底破解你的疑惑!
这是一本专门解读工作成果的员工职场培训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以成果为导向、“成果第一”的工作理念、态度和方法,强调:完成任务不一定等于有成果,结果也不一定就是成果。获得成果才是能力和实力的凭证。
书中透过“成果感言”,结合精彩实用的企业案例,具体生动地说明:成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广大员工薪酬提升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成果决定业绩,成果彰显尊严!
前言
第一章 出色地完成任务——成果与任务的外力较量
不为任务而做,只为成果而战
过程说明态度,成果显示能力
不要寻找借口,而要付出努力
出色完成任务,才能获得成果
第二章 用成果替换任务——成果与任务的内力较量
应付工作是任务,提供价值是成果
工作没有成果,等于白忙一场
差不多先生,请你趁早离开
不为未完成任务辩解,要为成果护航
第三章 不要让假象迷惑眼睛——结果不等于成果
结果不等于成果,忙碌不等于高效
成果是底线——做不到就等于白忙
企业家不赚钱就是不称职,员工不创造价值就要被淘汰
爱公司就请创造成果
第四章 追根溯源——为什么做出成果这么难
缺乏原则,执行出现偏差
归罪于外,设法寻找借口
丧失自我,依赖心理作祟
标准模糊,考核缺乏依据
第五章 出奇制胜——成果来源于思维
市场思维——把工作当成项目来承包
契约思维——形成按规则做事的习惯
原则思维——决策要科学,工作要落买,执行要有力
求实思维——抛弃形式,看重业绩,锁定成果
第六章 找对方法做对事——成果取决于方法
流程合理,科学高效
方法正确,事半功倍
落实措施,注重奖惩
关注细节,摘取硕果
第七章 态度决定高度——成果离不开态度
驴行职场,一步一个脚印
拒绝借口,用行动去落实
坚决服从,才能认真执行
开拓进取,就能得到成果
第八章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找到成果型人才的特质
信守承诺,忠诚敬业
紧盯目标,成果第一
持续行动,永不言弃
发现问题,迎难而上
第九章 我不要求你,你却知道该怎么办——树立“成果第一”的企业文化
人品决定产品
品质成就财富
想要,就一定能
激情铸就成果
工作中最好的执行者,是那些自动自发的人。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他们不是凭一时冲动做事,也不是为了得到老板称赞,而是认认真真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向成果靠近。
追求成果,或许耗时耗力,或许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但绝对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工作中,一些员工常常会寻找借口。细心的老板都会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使用借口都是为了避免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是为自己开脱责任。
借口的表现花样百出。当我们受惰性的控制,不想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下意识地为自己找借口;找到借口之后,似乎我们就找到了心理安慰,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这件事丢在一边了。但实际上,这些事情我们最终还是要去做的。找借口的结果无非是把这些事情拖延了,最后等它们积成一堆之后,又让我们无从下手。这样,不但影Ⅱ向了做事的进度,还浪费了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意识:不要总是为不做某件事而寻找借口。与其花时间、花精力去为自己寻找借口,还不如去做些具体的工作。
任何一个员工都需要认识到借口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即使有借口,它也不能成为你不去做某事的理由。所以,你不要以借口来纵容自己。一味地纵容最终只会让你自己吃苦头。当你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第一反应就去找借口,而是要学会适当地强迫自己去做。当你做完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而且往往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拒绝借口的最好办法就是无条件地去执行你的工作任务。
主动积极、自动自发地去完成任务,是执行的内涵。每一个想获得成果的员工都必须具备这种品质。
案例分享
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2.4米长,1米宽,15厘米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15厘米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由此可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再好的条文,不去落实也必将成为废纸;再周密的计划,如果执行力度不够,目标也不会实现。
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想办法落实才是你应该做的。
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你也许还会找到一些借口,比如“工作难度太大了”、“工作时间太紧张了”、“工作条件太差了”等,这些都不是不能落实工作的借口,而是逃避责任的借口。
当有些人无法完成任务时,总是习惯找一大堆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殊不知,借口是失败的温床。一旦养成找借口的习惯,就会疏于努力,对成功的渴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就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也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
要想少一些借口,你就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工作。主动就是要排除所有借口,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那些成功者和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的区别。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能够获得你想要的成果。
一个优秀的员工是从来不找借口的。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是成果。当没有获得成果时,他们会继续努力,绝对不会搪塞找借口。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那些没有任何作为,也不曾计划要有番作为的人,经常会有一箩筐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获得所要的成果。大多数失败者在没有获得成果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出各种理由。
许多人会自豪地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见有人说:“我失败的原因是来自于我自身。”失败者都有一套失败者的借口。当他们交不出成果的时候,他们就上交一系列的理由。
那么,在工作过程中,怎样才能远离借口,靠近成果呢?
要认识到借口的危害,借口是失败的温床。
负起责任。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不找借口,寻找到获得成果的途径和方法。
一个借口不管看起来有多么合理,归根结底还是借口,而成功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成功的人永远在寻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寻找借口。借口把绝大多数人挡在了成功的大门之外。如果你能做到不为失败寻找借口,只为成功寻找方法的话,你就能获得你想要的成果。P12-15
先给大家一个故事:
有一位哲学家,学问很渊博。有一次,他外出考察,路过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时,前面的路突然被一条大河给阻挡,那条河既看不到头,又看不到尾,河面上又没有桥梁;考察工作还没有结束,就此无功而返,心有不甘。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从不远处有个摆渡的船家划着一只小船从上游过来。哲学家喜出望外,喊道:“船家,船家!赶快把我载到对岸去。”
让人难办的事情终于解决了。哲学家坐在船上,心情顿时觉得很舒畅,就跟摆渡的船家聊上了:“船家,干这个行当几年了?”船家说:“我们已经两代都靠打鱼摆渡为生。”
哲学家:“有没有上过学,读过书?”
船家:“读过几天。”
哲学家:“有没有学过数学?这是人生很重要的学问。”
船家:“不好意思。先生,没有学过。”
哲学家:“太遗憾了!连数学都没有学过,您的生命已经有50%不存在了。”
哲学家:“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哲学?这是一门人生重要的大学问。”
船家:“不好意思。先生,听都没有听过。”
哲学家:“那就更遗憾了!您的生命80%已经不存在了。”
船家一直跟哲学家聊天。一不留神遇到了旋涡,船突然翻了。两个人都掉进了水里。哲学家大声呼救。船家就问:“先生,您会游泳吗?”哲学家说道:“我不会。”船家也大声说道:“那太遗憾了!先生,您的生命可能100%都不存在了。”
这个故事所反映的现象,其实在我们企业经营中并不少见。我由此想到: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谈思路一套接一套,却总是做不出成果?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做不出成果,却总要归结于客观原因而找不到进步的方向?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懂得很多,却一做就错,而且是一错再错?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却一塌糊涂?
为什么战略总是让人热血澎湃,执行起来却无所适从?
为什么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计划和制度,执行起来却南辕北辙?
为什么事情做错了上司总怪下属无能力,而下属总怪上司不授权?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得到的却是沉重的打击?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还可以有更多的为什么。
但我们想再问一遍:以上种种问题为什么存在了很长时间,却总是得不到解决?
大家想知道这无数个为什么背后的真正原因吗?
下面,通过分享一个深刻的案例,来说明改变执行力的惯性思维的重要性,你就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王总通知下午2点开会,秘书小李发出通知。本来应该有50人参加,结果开会时还不到一半人。王总问秘书怎么回亨。秘书说:“王总您看,我通知还没有擦掉。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有几个人不在,我还专门给他们打了电话,发了短信。可是,腿长在他们身上,到底能不能来,我又怎么控制得了呢?”
请问:如果您是王总,您生不生气,为什么?
当公司王总布置开会这个任务的时候,他要的是30个人准时参会这样一个成果!但是,秘书小李只是发通知,打电话,并不管最终的实际结果,只是按部就班的把事情做了。这叫勉强完成了任务。勉强完成任务,拿不到成果,不但不算有执行力,而且还是执行力的最大的天敌和陷阱!每天无数的企业和同仁都困在类似的陷阱中,上司为下属的劳而无功大发雷霆,下属为自己的劳而无获而郁郁寡欢,结果上司训下属,下属怪上司,互相指责,相互抱怨,上司脾气越来越大,下属抱怨越来越多,这就是企业普遍存在的执行力的“怪圈现象”。
我们的工作不是以任务为导向,而是以成果为导向。所以,我们应该确立一个观念:执行就是不折不扣地拿到成果!为了真正地做到不折不扣拿到成果,我们一定要知道拿到成果对公司和自己能带来什么价值,获得什么能力,未来能带给我们什么发展空间。我们要把取得成果所产生的收获和简单完成任务所产生的损失比较一下。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完成任务有时并没有获取成果。不论是公司老总,还是公司职员,成果都应是第一位的。完成任务不等于成果,结果也不等于成果。成果一定是有成效的结果,是有业绩地完成任务。
成果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命线。没有成果就无法生存,没有成果就意味着死亡。
因此,可以说:成果决定命运,成果彰显尊严!
本书是中国总裁培训首选学堂——世华精英讲师团十年实战培训的成果结晶,是世华集团的数位导师近千场企业内部沟通、现场教练、问题员工改造、年终会分享、客户答谢会、企业内训、员工特训、突破瓶颈、修炼同仁心态、年终激励等无数经验的总结。培训课堂的每一场演讲后,所有学员及同仁都感受至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刻提升,团队之间的理解和凝聚力立刻增强。很多很多的企业家和团队听课后都说:“太震撼了!太有价值了!如果我们公司能推行这种执行力的思维和文化,我们一定能做到行业第一名!”因此,我们把培训讲堂的有关精华内容分别编写成书,期望能与更多的企业界朋友分享,造福更多的读者!
在本书中,我们还特别针对职场人士如何成功,企业家需要什么样的优秀干部等问题做了重点分析和案例解剖,希望帮助优秀的人才获得更大的突破,帮助优秀的企业发现优秀的接班人,从而,使本书的内容结构更加完善,现实感和时代感更强,阅读面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