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髯三论(精)/海豚书馆
分类
作者 郑曼青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郑曼青以诗、书、画、拳、医五绝闻名于世,论者许为民国以来第一奇士。郑曼青久居海外,淡出大陆六十余载,离世亦近四十年,今海内外多闻郑子太极拳高明,疏于研究其诗、书、画及国学,殊为可叹。通过《曼髯三论(精)/海豚书馆》,我们能重新认识这位奇士异人。

内容推荐

郑曼青以诗、书、画、拳、医五绝闻名于世,《曼髯三论(精)/海豚书馆》正是其对自己六十年有关诗、书、画创作之心得与总结。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全面具体地阐述了诗、书、画创作中的审美追求、创作原则和技巧方法,同时,对前人的作品与创作上的得失也有精辟独到的品评,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自序

卷头语

上篇 论诗

 一 启发思虑

 二 取法乎上

 三 情真事实

 四 道不远人

 五 物极必反

 六 不畔自然

 七 曼髯自述

 八 钱子真传

中篇 论书

 论书自序

 概论三篇

 论书三宝

 一 释力

 二 用墨

 三 立基

 四 立意

 五 平正安稳

 六 新趣

 七 浑朴自然

 书论书后

下篇 论画

 论画发凡

 绪论八篇

 总论七篇

 《曼髯论画》跋

 附录:对于诗书画三论攸关之各体旧诗

补编

 艺苑读画记

 画学基要七篇

 参观华社摄影展览会之感想

 论书画之工力与天分

 绘画之究竟

 永字九法论

试读章节

一启发思虑

“诗言志。”不学诗,何以言?夫志将何言?诗有以启之。志其欲立,诗有以发之。然必待学诗,方可言其志,且能达其意而行其事。此犹理论耳。

试问予之于诗,宁如是乎?垂垂老之将至,犹未能达其意而行其事。诗,其有以与予违乎?日:非也。诗之达意行事,由衷而言,不与于其形迹,形迹亦犹外之。虽平生偃蹇、汗漫游踪,亦自乐也。意能达与否,其事或非一时能行者,后百年或千载如能行之者有待也。形迹不得与吾言并行者,又一事也。然只要我言之终能行者,而吾意之能达,亦足证其实矣。而吾诗之有足利赖者,在此而已。倘我无诗以寄托,早晚岂亦不成一聚枯骨,终归乎灰埃者乎!又何望焉。今吾之所虑岂消极哉?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者,其意未离乎诗也。

仲尼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邪不正也,如言过其实或蓄意作伪,及画蛇添足与无病呻吟者,皆不正之谓邪,何况语一隆、力、乱、神”,以涉及淫乱者乎?!虽然,吾观夫古之学者,却亦有乐此而不厌者,故予必欲先正思虑,而后言诗,未为晚也。如所谓“白发三千丈”,何其言之夸也。况谓“三千烦恼丝”,谁曾数之?又何必俱以丈计也。又如“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岂独予未之信,且嫌其言之固也。言何必欲过其实?如推敲作势,故犯韩尹,蓄意作伪也。遍和义熙之作,添蛇足也。元白、苏黄之矜才步韵者,无病呻吟也。凡此类属不正,必不为仲尼所取无疑。

夫予之欲言志者,志欲立而立人,志欲达而达人,朝有闻于吾师名山者,夕必欲传诸同好。其意有二:一欲得天下英才而传之者,一欲求同声同气者之相应也。如此而已。予之于诗,岂敢上追仲尼,俯临唐宋,然只要烘托性情而出之,能不偏不倚,言可以立或能行者,便不失为中华民国之郑曼髯也。

二取法乎上

何谓之为法?古人所立及相传相沿者,一切无非法也。取之与否在我。必要取之者,当然取最上者而法之。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于中”,诚然。

然而初学知识浅陋,何以知其为上而法之?我兹略举一端,以释为法之较为上者。譬如盛唐人之一线法者,行气而已。如崔颢之《黄鹤楼》诗,李白称之,乃行气也。所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然不过上半首而已。白游凤凰台得而效之,可见白之服善,非等闲所能及。杜甫之《出饯郑虔之贬台州司户》一律云: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尝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仓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应与先生成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得行气之法之佳者,刘禹锡之《西塞山怀古》亦一律,得上半截而已: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层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中晚唐偶亦有能得之者。以此类推,上溯陶、谢以及汉《十九首》,甚至上接《葩经》,亦不能出乎是也。可见取法乎上数言可尽。然而先决之意识难言矣。倘未具有先决之意识,虽取法于上,无所用也。

予初学杜,曾有《咏杜》二律,兹录二联,以纪其事云:“劫馀书剑为官累,乱里关山作客多。”又:“天宝艰难双草履,蜀山突兀一诗王。”少作,因幼稚不计也。十四岁春,交游稍广,且与友人组有诗社,终日相谈,无非清诗,不白知其风格骤变。后入都,罗复堪以其兄瘿公与予有酬唱《晏起》诗,故访予于斜街寓庐,欲窥予诗之全,乃出《听雪庐集》视之。复堪初览之喜而有言日: “学杜有得。”继而攒眉,甫过半而弃卷,日: “君诗何愈趋愈下?以此而论,可一言以蔽之,不出清人之囿。”顿使予汗流浃背,亟询之日:“应从何着手?”日:“学黄陈。”予心未以为然。是晚读放翁五律若干首,即拟一律,题为《复堪风夕见过》,云:“客有帷车至,斜街问敝庐。篱花漂雨后,炉火迓寒初。沦茗嗟时事,论文及劫馀。风狂尘蔽日,君子意何如?”翌晨,携诗答拜乞正。复堪快人,拍案称善,日:“何遽变宋诗。”亟谓从是迈进。予归却嫌宋诗何易得其貌也。弃之,乃从王孟、韦柳着手,转人陶,而上溯《十九首》。予之渐有进境者,乃受复堪之教,若无复堪率直指点,予恐终老于清人之囿焉。然而与复堪别近五十年,且闻其已故,迄未睹其遗作,亦深恐复堪之终老,不出黄陈之囿,为可惜也。

以此论取法于上,究以何者为是?无已,当师仲尼之谓,辞达而言日切,由之可兴、观、群、怨,出之以温柔敦厚,则复无以加焉。

P3-8

序言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一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〇一〇年五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