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情态、谋士方略、名士风雅、武将威猛。其取材谨严,叙事有法,是研究三国史的一部重要史籍。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读懂《三国志》原文,译文是在今注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力求准确、明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志(文白对照上中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章惠康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栩栩如生地描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情态、谋士方略、名士风雅、武将威猛。其取材谨严,叙事有法,是研究三国史的一部重要史籍。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读懂《三国志》原文,译文是在今注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力求准确、明达。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读懂《三国志》原文,排版采用左、右两栏排列:左栏为原文,右栏为译文,左右对照,阅读方便,也便于检验译文是否正确和落到实处。 本书原文依照中华书局标点本,对其校勘,径直改正,即删去圆括“()”及“某”和方括弧“[ ]”,保留校勘字。对标点本点校疑义处,我们再三酌情,定于一是,在译文中改正。 为方便读者,本书将原文中的古字、繁体字均改为简体字,异体字采用常用字,通假字则不改。 本书译文是在今注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力求准确、明达。对于抽象的论说和疏、诏以及总结性特强、行文跳跃、又用典故、极难译的评和赞,则适当采取意译的办法。 《三国志》通行本原有[南朝·宋]裴松之的注,它增补了大量的史料,弥足珍贵,具有重要价值。今将裴松之的注附在各卷之末。 目录 魏书 卷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荀或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王毋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蜀书 卷三十一 刘二牧传第一 卷三十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卷四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卷四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蒋琬费棉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吴书 卷四十六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附录 上三国志注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华阳国志陈寿传 晋书陈寿传 宋书裴松之传 后记 试读章节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①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②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③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④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日:“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⑤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⑥征拜议郎。⑦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⑧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⑨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⑩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⑾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⑿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⒀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⒁是岁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⒂豫州刺史孔伯、⒃兖州刺史刘岱、⒄河内太守王匡、⒅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⒆山阳太守袁遗、⒇济北相鲍信⒇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日:“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日:“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桓帝时,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受封为费亭侯。养子曹嵩继承爵位,官职做到太尉,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出生前后的详细情况。曹嵩生太祖。 太祖年轻时机智灵敏,有权谋,能见义勇为而又放荡不羁,不注重操行和学业,所以当时的人没有特别看重他,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郡人何颐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特殊人才是不能拯救这局面的,能够安定天下的人,恐怕就是你了!”太祖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出任洛阳北部尉,调升顿丘县令,后来被征召入朝任命为议郎。 灵帝光和末年,黄巾军起事。朝廷任命太祖为骑都尉,征讨颍川的黄巾军。后来升任济南国国相。济南国辖有十几个县,县中长官大多巴结依附权贵外戚,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于是太祖上奏朝廷,罢免了其中八人;严禁滥设的祀庙,犯法作乱的人逃往他乡,郡内秩序井然。过了很久,被召回担任东郡太守;他没有去任职,声称有病回到家乡。 不久,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联络豪杰,谋划废除灵帝,拥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把这事告诉太祖,太祖拒绝参与。王芬等人的阴谋就失败了。 金城人边章、韩遂杀死刺史、郡太守后进行叛乱,部众有十多万人,天下动荡不安。朝廷征召太祖担任典军校尉。适逢灵帝去世,太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划诛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召董卓进京,想以此来胁迫太后,董卓还未到京而何进就被杀了。董卓到京后,废黜少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刘协,京城大乱。董卓上表朝廷推荐太祖担任骁骑校尉,想和他共同计议政事。太祖就改名换姓,从小路东归。出了虎牢关,经过中牟县时,引起亭长怀疑,被抓送到中牟县城,县里有人私下认识他,替他说情得以释放。董卓于是杀死了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陈留后,分散家财,会集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冬季十二月,太祖开始在己吾起兵,这一年是汉灵帝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同时起兵,各拥兵数万,推举袁绍当盟主。太祖任代理奋武将军。 二月,董卓听到袁绍等人举兵起事,就强迫天子迁都长安。他自己统兵留守洛阳,竟纵火焚烧了宫殿。这时袁绍驻扎在河南郡,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驻扎在酸枣县,袁术驻扎在南阳,孔仙驻扎在颍川,韩馥驻扎在邺城。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人不敢率先进兵。太祖说:“我们发动义兵来讨伐暴乱,现在大军已经聚合,诸位还迟疑什么?假若董卓听到崤山以东的义兵起事,倚仗朝廷的威望,据守二周的险要之地,向东出兵来控制天下;虽然他的行为违背道义,但还是足以造成祸害。现在焚烧宫室,劫持天子迁都,四海之内无不震动,人们不知归附谁,这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机。只要打一仗就可以安定天下,不可失掉良机啊。”于是率兵西征,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遣部将卫兹分兵跟随太祖。太祖抵达荥阳的汴水,遇到了董卓的部将徐荣,交战失利,士兵死伤很多。太祖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受了伤,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太祖才得以趁着夜色逃脱。徐荣发现太祖所带领的兵不多,奋力战斗了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下,也就领兵撤回。 太祖到酸枣,各路大军有十多万,诸将每天摆酒设宴,不考虑进兵攻取。太祖责备他们,就为他们出谋划策说:“请各位听从我的计策,让勃海太守袁绍带领河内大军进逼孟津,酸枣的各位将领防守成皋,占据敖仓,封锁轘辕和太谷关口,全面控制险要之地;让袁术将军率领南阳的大军进驻丹水和析县,开进武关,以震动三辅地区。各军都高筑壁垒,深挖壕沟,不要与敌军交战,多布疑兵,显示天下的强大形势,以正义去讨伐叛逆,可以很快平定逆贼。现在我们的军队为了正义而行动,却抱着犹疑的态度而不敢前进,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私下为你们感到羞耻!”张邈等人不肯采纳他的建议。P1-3 序言 《尚书》诘屈苦难读, 马迁换字易今言。 厥后‘西南夷’列传, 采风重译语连绵。 ‘推潭仆远’果何物, ‘甘美酒食’口流涎。 乃知古文翻白话, 史有前例莫不研。 堂堂四史首马班, 《三国志》推陈寿贤。 张杜尝叹良史才, 裴松之注美蝉联。 三国人文故鼎盛, 《曹瞒传》好语新鲜。 《诸葛亮集》令表奏, 人膺著作郎翩翩。 师事谯周信天命, 魏晋禅让笔稍偏。 时代局限立场异, 纪传国别卓鸿篇。 《益部耆旧传》间出, 《魏略》《吴书》并苍坚。 《汉晋春秋》严笔削, 后生回护理或然。 下笔不苟有如此, 简洁足并《毂梁》肩。 官渡赤壁夷陵战, 绘声绘色情节全。 论评人物追司马, 要言不烦诚无愆。 喜有定本连类出, 上窥《史》《汉》光烛天。 章生卓荦耽文史, 芸窗兀兀以穷年。 今注今译双璧合, 一编在手快丹铅。 远道乞言为弁首, 爰缀廿韵代序焉。 世人不信试把读, 春风浩荡来无边。 一九九一年辛未冬 苏渊雷仲翔甫于上海,时年八十四 此文收入《苏渊雷文集》(1-4卷)第四卷2123-21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后记 《三国志(文白对照)》一书的前身是《三国志(今注今译)》。这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度出版的重点图书之一。学界前辈缪钺先生为该书题辞:“注译精审,嘉惠士林。”该书先后被选送参加1992年度香港和新加坡书展。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光明日报》、《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和国内多家大学学报都刊登了出版消息和书评,对此书予以肯定。该书1993年获湖南第二届优秀图书奖。1994年再次印刷,印数达一万数千套,同年又参加台湾书展。1996年台湾建安出版社购买版权,以繁体字在台湾印行(16开本,精装,全五册,定价2500元)。 参加本书的译者,有年过老髦的、古稀的,也有耳顺之年、艾壮之年的,他们在今注的基础上,对译文进行加工修饰,字字句句推敲、斟酌,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后出转精的要求,尽力译好这部书。正如前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主任周林先生所说:“凡能读懂报纸的人就能读懂它了。”但是由于古文深奥,有些行文跳跃,又常用典,翻译起来是煞费心思的。古籍今译是“看似轻易,实则艰巨”的任务。所以本书译文欠妥之处,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章惠康 1998年11月—2009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