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人书的历史(全彩插图本漫谈中国连环画百年兴衰)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作者 一可//未名//王军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作为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大众通俗美术读物,从清末伊始,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让本书带着我们回归那个难忘的时代,拾回“童年”的记忆,再一次去重温“小人书”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内容推荐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是深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在其最为鼎盛的年代,一年最高发行总量超过八亿册,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小人书”曾有的风光,它以特有的方式在几代青年人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小人书”的发展历程正好见证了中国历史动荡变革、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它从侧面映照出这百年里中国社会变迁中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从而成为中国出版史上一枝分外艳丽的奇葩。

目录

第一章

游弋在历史长河之上

(民国以前)

慨述

第一节

连环画的前世今生

两汉、南北朝、隋唐

宋、元、明、清

第二节

现代连环画的种类

线描连环画

工笔彩绘连环画

素描连环画

水彩连环画

木刻连环画

漫画连环画

年画连环画

电影连环画

彩色连环画

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节

连环画的开本与版次

连环画的尺寸

连环画的版本

第二章

战乱中的发展

(20世纪初—1949年)

概述

第一节

市井中的艺术画卷

书摊与书局

画家的艰难生活

第二节

漫画大师

“子恺漫画”的艺术成就

叶浅予与《王先生》

张乐平与《三毛流浪记》

黄尧与《牛鼻子》

第三节

连坛“众星”

“四大名旦”

“四小名旦”

第四节

解放区的木刻连环…

第五节

来自文艺界的争论

第三章

建国后的鼎盛

 (1950—1965年)

概述

第一节

政治运动中的连环画

上海连环画学习班

连环画为政治服务

“大跃进运动”中的连环画

苏联题材连环画的创作

女性与爱情主题的连环画

历史题材连环画的创作

连环画编创形式的改革

第二节

形势喜人的60年代初期

几部传世名作

南顾北刘

贺友直

王弘力

华三川

王叔晖

任率英

程十发

刘旦宅

汪观清

其他各具特色的连环画家

第三节

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

第四章

“文革”时期的狂飙

(1966——1976年)

概述

第一竹

一切为“革命”

“文革”初期的大批判

“上山下乡”与

“斗争”题材连环画

“革命样板戏”连环画

“批林批孔”连环画

第二节

1973年后的短暂发展

新的转机

难得的新意

第三节

“文革”时期连环画特色

题材鲜明也广泛

很“左”很红火

第五章

“黄金”时代的来临

(1977~1985年)

概述

第一节

两种艺术风格

“伤痕绘画”的兴起

“纯艺术唯美主义”

传统乡土题材的续承

第二节

又一次百花卉放的繁荣

西方题材的连环画

再版和再创

《水浒》和《隋唐演义》

相关产业

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

第三届连环画创作评奖

第三节

繁荣下的泡沫

火暴的武侠连环画

“跑马书”的盛行

第四节

突如其来的萧条

由盛人衰

自毁长城

第六章

艰难求索的二十年

(1986年至今)

概述

第一节

飘扬的红飘带

历史的丰碑

艰辛的创作历程

第二节

外患内忧

日本漫画书成功登陆

陷入困境的中国连环画

不得不作的反思

第三节

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第四节

意料之外的新事物

——新版连环画

第五节

落寂后的热情——收藏

来自连友的怀旧

连环画收藏

连环画原稿收藏

历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获奖作品

试读章节

连环画顾名思义就是连续的图画,《辞海》中称:“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是我国极富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以连续的,环环相扣的图画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艺术样式。”所谓连环画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它是一种普及的艺术形式,是与国画、油画、雕塑等相并列的艺术形式。于是在这里只宜称作连环画,而不能叫作“小人书”或者其他;另一方面,连环画出版发行后,主要以书籍的形式被人们所认识,这也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形式。在我国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发行量数以亿计,成为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主要读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小人书几乎成为我国连环画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将其称之为“小人书”,更为令人感受到蕴凝在它身上的那特殊时代的印记。“小人书”具有几大特点(1)“小”。小开本、小画面是“小人书”最鲜明的特征。(2)“俗”。通俗化、大众化是“小人书”的另一特点。(3)“雅”。“小人书”是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俗的高雅艺术。(4)“独”。指“小人书”的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它的绘画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运用倒叙、插叙、回忆、旁白等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人物心理活动,从而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正是这些特征使“小人书”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读物。

曾经以璀璨的东方文明和古老的印刷术而自豪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但是对于小人书,人们却远远没有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它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学问大家那里也似乎有点儿太“小儿科”了,无法与皇皇古籍相提并论。这些“大家”们是既不屑于藏,亦不屑于书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现有几乎所有的相关印刷品、古籍、出版史和美术史的著作,一般都不愿谈及小人书,甚至是刻意去避免提及小人书,各级图书馆、博物馆也很少收藏小人书。

事实上小人书涉及的人群之广,影响之大,恰恰是很多大部头著作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小人书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却发行了上百亿册,影响了数代人。那些文化程度不高、识字有限的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在缺乏精神生活的年代,小人书成了他们最喜爱的唯一可及的读物。事实上小人书以其特有的形式,进行着经典文化的普及工作,其影响比一般人所预料的,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经典文学著作都有小人书的版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镜花缘》等古典名著,《白光》、《阿Q正传》、《月牙儿》、《创业史》、《秋瑾》等现代文学作品和人物。正是因为有了小人书这一载体,这些传世的作品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人书在文化传播方面是居功至伟的。如果说五四运动以来的一大批新文学著作,颠覆了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那么小人书则是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内容,影响着中国通俗文化的面貌,并最终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这些都是我们不该,也无法忽略的。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正在逐步发生可喜的变化,小人书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内不但掀起了小人书的收藏热,也带动了小人书发展历史的研究。另外,随着人们历史视角的开放和多样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的小人书在世界出版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纵观小人书发展兴衰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动荡变革,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小人书的发展历史与伟大祖国的百年历史同步,从侧面映照出中国社会变迁中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

P2-4

序言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作为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大众通俗美术读物,从清末伊始,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次创作出版高潮是“小人书”最为鼎盛的时期。

当时每年的发行总量曾达数亿册,遍及中国的千家万户,可谓是中国出版业一枝分外艳丽的奇葩。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都不曾忘记“小人书”独有的风光。读者们在书摊旁捧书热读的情景,更是那个年代的特有景象。“小人书”甚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对文学、美术的热爱和向往,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生活的缩影。

如今,昔日辉煌的“小人书”早已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怀旧的话题。即便有重出江湖之势,它却已不能再满足年轻一代的精神需要,而是近似一种文化古董供我们玩味且聊以自慰。但作为一种曾经影响广泛的艺术,它依然闪烁着其特有的魅力。

从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石印本的《三国志》画册算起,连环画艺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了中国社会的数次历史变革,其间几经挫折,却又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曲折中顽强成长,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个时期,都有其成就突出的代表性画家及标志性作品。

如民国时期有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以及连环画“四大名旦”赵宏本、钱笑呆、沈曼云、陈光镒等人的传世名作。建国初期有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王叔晖的《西厢记》、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许荣初的《白求恩在中国》、顾炳鑫与罗盘合作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等。文革后有《白光》、《白毛女》、《药》、《水浒》、《隋唐演义》等,这些作者中就有后来相当著名的罗中立、陈逸飞等画家。

八十年代后期,尽管出现了《地球的红飘带》这样完美结合了文学和绘画,具备高度的艺术价值的连环画,但面对来自产业化的国外动漫卡通的竞争已明显力不从心,连环画市场被卡通漫画逐渐取代。繁荣了一个世纪的连环画出版也就此画上了句号。然而,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连环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文化史上留下了属于它的篇章。

艺术从来不会消亡,它总是会不断地变化形式去装点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小人书”作为文化遗产,开始走进了收藏家们的视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强劲的“小人书收藏”热潮,昔日被冷落的连环画重又为大众所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连友”,他们或是那个时代的“小人书”忠实读者,或是80年代后出生的新青年,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同样的执著去欣赏这门艺术。“小人书”终又拾回了昔日的精彩。

在中国连环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诞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培育了众多的知名画家,其间也伴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为方便读者们更翔实、更系统地回顾“小人书”的百年兴衰,更好地收藏“小人书”,本书收录了大量的史料和精彩的图片,站在民众的视角去讲述那段逝去的历史,带着读者回归那个难忘的时代,拾回我们“童年”的记忆,再一次地去重温“小人书”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