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系张元济初建编译所时特聘夏曾佑所撰,初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册出版于1904年6月,至1906年三册出齐,出版者为商务印书馆。1933年商务辑印大学教科书,本书被升格为《大学丛书》之一,易名《中国古代史》。20世纪50年代三联书店重印,90年代再度重印……
这是一部未完成的“名著”。述至隋代,作者就去世了。所以再版只得将“中国历史”更名为“中国古代史”。全书文字流畅,叙述简明,情理并重,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成名的新式中国通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古代史/民国名家史学典藏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夏曾佑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史》系张元济初建编译所时特聘夏曾佑所撰,初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册出版于1904年6月,至1906年三册出齐,出版者为商务印书馆。1933年商务辑印大学教科书,本书被升格为《大学丛书》之一,易名《中国古代史》。20世纪50年代三联书店重印,90年代再度重印…… 这是一部未完成的“名著”。述至隋代,作者就去世了。所以再版只得将“中国历史”更名为“中国古代史”。全书文字流畅,叙述简明,情理并重,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成名的新式中国通史”。 内容推荐 夏曾佑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史》(20世纪初叫《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载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本书根据历史进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中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目录 叙 第一篇凡例 第一篇凡例 第一篇 上古史凡例 第一章 传疑时代(太古三代) 第一节 世界之初 第二节 地之各洲人之各种 第三节 中国种族之原 第四节 古今世变之大概 第五节 历史之益 第六节 上古神话 第七节 包牺氏 第八节 女娲氏 第九节 神农氏 第十节 神话之原因 第十一节 炎黄之际中国形势 第十二节 黄帝与炎帝之战 第十三节 黄帝与蚩尤之战 第十四节 黄帝之政教 第十五节 少吴氏颛顼氏 第十六节 帝喾氏 第十七节 尧舜 第十八节 尧舜之政教 第十九节 夏禹 第二十节 禹之政教 第二十一节 夏之列王 第二十二节 夏传疑之事 第二十三节 商之自出 第二十四节 商之列王 第二十五节 桀纣之恶 第二十六节 周之关系 第二十七节 周之自出 第二十八节 周之列王 第二十九节 周之政教 第二章 化成时代(春秋战国) 第一节 东周之列王 第二节 诸侯之大概 第三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上) 第四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下) 第五节 新说之渐 第六节 老子之道 第七节 孔子世系及形貌 第八节 孔子之事迹 第九节 孔子之异闻 第十节 孔子之六经 第十一节 墨子之道 第十二节 三家总论 第十三节 晚周之列王 第十四节 韩魏赵 第十五节 田齐 第十六节 七国并立 第十七节 秦之自出 第十八节 秦之列王(上) 第十九节 秦之列王(下) 第二十节 六国对秦之政策 …… 第二篇 中古史凡例 第一章 极盛时代(秦汉) 第二章 中衰时代(魏晋南北朝) 第一篇第一章引用书目 第一篇第二章引用书目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十一节夏之列王 禹娶涂山氏女,生启。禹崩,启即位,诸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王责以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即言有扈氏不遵《洪范》之道。遂灭有扈氏。启崩,子帝太康立一,太康无道,有穷国名。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羿既篡夏,委政寒浞,一作韩浞。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以取其国家。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人逄蒙。杀而烹之。浞因羿室,生浇即界。及殪,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二,覆其舟取之三即《论语》养荡舟事。灭夏后相,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相立,依二斟同姓之国。盖太康以来,犹拥虚器,至此乃灭。后缗相之妻。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既长,使女艾谍浇,即《楚辞·天问》之女岐。使季杼诱疆,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四。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即季杼。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不降立。帝不降崩,弟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孑L甲。帝孑L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为汤所灭。夏亡五,凡十七帝四百七十一年。 第二十二节夏传疑之事 有夏一代可纪之事,自禹而外,传者绝稀。惟有二事,古书多道之。一为益与启之事,一为羿与浞之事。益、启之事,一以为天命归启,不归益《孟子》。一以为益为启所杀《逸周书》。然观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蟹,惟启何忧而能拘是达?《楚辞·天问》。则似其间必有一事矣。今既不得明证,存疑可也。羿、浞之事,《楚辞》、《左传》,言之极详,似为古人之大事。然《尚书》无之,孔子又不答南宫适之问,《史记·夏本纪》亦削去其事。古人著书,其去取之际,必非偶然,恐别有大义,然不可知矣。自太康尸位起,至少康中兴止,其间至少亦六七十年,其间有水师之战,有间谍之用,皆前古所无,宜乎言战者必引之也。 第二十三节商之自出 有娥氏二佚女,居九成之台。帝上帝也。令燕往视之,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飞去一,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二。契母日简狄,即有娥。为帝喾次妃。契为舜司徒,封于商,今河南睢州。姓子氏。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今河南偃师县。从先王居帝喾都亳。时夏桀无道,伊尹负鼎俎,以滋味之道说汤三,汤得伊尹,祓之于庙四。伊尹说汤之事见《吕览·本味》。伊尹五就汤,五就桀,卒归于汤五。汤乃伐夏,整兵鸣条,今陕西安邑县。困夏南巢,今安徽庐江。放之历山六。今安徽和州东。汤既绌夏,于是诸侯服汤,践天子位七。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践天子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 P22-24 序言 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虽然,有难言者。神州建国既古,往事较繁,自秦以前,其纪载也多歧,自秦以后,其纪载也多仍,歧者无以折衷。仍者不可择别。况史本王官,载笔所及,例止王事,而街谈巷语之所造,属之稗官,正史缺焉。治史之难,于此见矣。然此犹为往日言之也。洎乎今日,学科日侈,日不暇给,既无日力以读全史,而运会所遭,人事将变,目前所食之果,非一一于古人证其因,即无以知前途之夷险,又不能不亟读史,若是者将奈之何哉?是必有一书焉,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其足以供社会之需乎!今兹此编,即本是旨,而学殖时日皆有不逮,疏谬之讥,知不可免,亦聊述其宗趣云尔。钱唐夏曾佑叙。 后记 1924年,梁启超正埋头写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际,得闻夏曾佑逝世,作《亡友夏穗卿先生》,推其为“晚清思想界革命的先驱者”,亦是他“少年做学问最有力的一位导师”。 夏曾佑(1865~1924),字穗卿,号别士、碎佛。光绪进士。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曾与谭嗣同、梁启超等提倡新学,参加维新运动。1896年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1912年至1915年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1916年任京师图书馆馆长。除中国古代史外,他对佛学、今文经学、乾嘉考据学皆有精深的研究,善诗文。本书为其代表作。 1902年,夏曾佑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之约请编写该书。1904年以《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书名出版第一册,1906年出版第二、三册,内容从上古起至隋代止,共二卷,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1933年,该书被列入“大学丛书”重新出版,更名为《中国古代史》。本书的长处,作者认为适合“讲堂之用”。他在该书《叙》中亦有此申明:“是必有一书焉,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其足以供社会之需乎!今兹此编,即本是指……”作为中国第一部成名的新式历史教科书,这部书在当时的众多历史教本中是最好的。胡适读过该书后,“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鲁迅亦称该书“简明”、“还好”。 此次出版,以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三版为底本。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