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花青(郭良蕙文物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良蕙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散文中的郭良蕙以亲身经历来诉说人生的悲欢离合。林海音认为郭谈古董文章传达出对人事的体会:“良蕙写一篇古董文章,就得上下古今纵横谈,这样的体验,使得良蕙对人生领悟也更多。”而这无疑是另一番对人性的探究。

本书作为《郭良蕙文物散文集》之一的《青花青》,收纳了有关陶瓷鉴赏的文章。

内容推荐

《郭良蕙文物散文集》共有三部图书:《青花青》——收纳了有关陶瓷鉴赏的文章;《世间多绝色》——是陶瓷以外其他文物鉴赏的散文汇集;《宝归何处》——主要介绍郭老师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程中访寻文物、邂逅故人的感怀。

那些情境凝聚了诗人一般的意趣,那些情境展现了小说家一般的构思;那些情境表达了睿智的思考,或充满了理性与感情的纠结;通常在文章结束之际,那几笔油然而生的感慨,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读后如有神会。

目录

1980~1989年

 金碗缘

 沙漠晚霞赏钧窑

 色彩缤纷蒜头瓶

 天赐宋瓷

 看定窑

 平安壬戌年

 我爱磁州

 磁州我爱

 沉默的伙伴——骆驼

 浓妆淡抹的粉彩

 汉绿釉的热潮

 真假辨分明

 吾爱吾枕

 唐人爱马

 红鱼游

 黄帝——皇帝

 唐代之女

 三彩箱的命运

 清官窑双展

 拍卖的特别节目

 最现代的原始

 枕的联想

 青花青

 元青花的光辉

 农历七月和香炉

 得失之间五彩罐

 选美和审美

 官窑观

 绿瓶缘

1990~1999年

 一色釉的金釉

 胖姑娘·瘦姑娘

 名牌与名瓷

 瓷器的鱼

2000年

 千禧赏磁州

 寥寥宋官

 兴衰法华

 过渡时期出口瓷

 造化

 变化万千的绞胎

 康熙彩

 炉钧窑

 一叶未秋

 新瓷·旧念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金碗缘

在这里我所谈的不是亨利杰姆斯(Henry James)的著作“金碗”(The Golden Bowl),也不是一般银楼铸制的金碗,而是雍正官窑——帝王的餐具。

将这个里外成为一气的金釉碗放在面前,乍眼一看倒真像是纯金铸制的,绝对想不到是一件瓷器。至少我过去从没有看见过,不论在博物院,还是在任何陶瓷书籍上。余学也晚,自一九七二年才开始研究中国陶瓷。用研究二字似乎言之过重了,当时那种混沌未凿的情形一如盲人骑瞎马,在迷茫中摸索,从经验中得到教训,人云亦云,凭空闯荡,买错过多少东西,一直到一九七八年才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其中漫长的六年过程可以算是我的黑暗时期。

但是在黑暗里竟然也有一个熠熠发光的物体,那便是高7.5厘米、口径17.2厘米的“大清雍正年制”金碗了。

我第一次看见金碗是在朋友D家里。D是位很有声望也很有性格的建筑名家,过去我们也常来往,不过从来没有谈起过陶瓷,因为我们见面时的话题很多,直到我开始摸索了一年以后,他才知道我喜爱陶瓷,我也才知道他收藏陶瓷。

回顾一九七二年,好像全世界都一片繁荣。台湾的贸易也正值好景,利台划支出一笔很大的财力举办最佳服装竞赛,担任评审委员的几位,经常保持联络,也就勤于走动。某次聚餐时,我忽然发现其中有一位民艺收藏家,当下交谈投契,便立刻将我导至中华商场三楼,兴奋和新奇的心情真如同武陵渔人走进桃花源一般,并且深深懊悔为什么早不知道台北市竟然还有这种乐园?于是这一逛就搜罗了不少瓶瓶罐罐和各种木雕,装了一车,满载而归。此后我便成为中华商场的常客。

服装竞赛初选阶段,到中部和南部担任评审工作,百忙中也非抽空寻找古董店不可。我的兴趣很广泛,又没有人指点,店家怎么说就怎么听,认为只要古老就行。像游泳的新手仅在岸边玩玩水,不敢涉及远处一样,最初我也不敢问津陶瓷,我知道陶瓷是门深奥的学问,而且所费不赀,虽然我也下手一些瓶罐,那都是民间粗品,只凭直觉取其釉色或形态。如果让收藏家看那类粗品,就等于赛车者对孩童的玩具汽车一样不屑一顾,而它们在我摸索的过程中确实也曾带给我许多快乐和满足;甚至日后我进一步去香港的荷里活道寻找,也曾专为青瓷(Ccladon)独自远征菲律宾,虽然战果稀寥,只带回来三两件有修理却不知何谓修理的货色。

喜爱山地雕刻,也凭自己的直觉,尤其是人像,表现出原始的单纯和力量。可惜我的道行不够,分不出披着长袍的吕仙竟是冒牌小鬼,经过几个专家指明和取笑,才明白那些木雕都是晚期仿造的,失望之余,生平弃假求真的固执性格立刻将那些赝品打入冷宫。

自然在我初期搜购的什物之中也有古老的真,但此真非那真,以“真的不一定好,好的一定要真”的原则下,仅仅古老也不足取。地上千万年的石头俯拾即是,那只代表地球的历史,并不代表人类的艺术。所谓艺术即美,即有创造性,如果古物只有年代,而缺少美和创意,也就失去收藏的价值了。

如同恋爱进展到婚姻一样,受各种现实的磨损而逐渐失去新鲜感;喜好一旦成为工作以后,所产生的压力也会减削原有的兴趣。写作是我的工作,习惯性的、责任性的、经济性的,于是不能不执笔,而执笔的过程是孤独的、冗长的、沉闷的;尤其写小说,全凭构想,劳神费思,绝不是愉快的事。而收集古艺品则不同了,可以孤独也可以群集,可以静止也可以流动,过程中充满希望和喜悦,尤其寻找到自己心爱之物,兴奋和安慰无以名状,难怪沿来已久的“古玩”和“玩家”等名称都着重在一“玩”字,俗虽俗了点,却十分切题,盖真正在玩,真正好玩,而且真正有玩的乐趣也。

过去常有人问起我的娱乐是什么,我听了总会讷讷不知以对,因为我实在谈不到有娱乐,我不爱方城游戏,也不是影迷,早已不运动打球了,夜总会也早绝迹。这岂非最好的娱乐吗?近几年我竟然成为玩古玩的玩家。

玩物丧志。然乎?想想看也不然,志即在玩,玩即新的志向,无时无刻不在寻寻觅觅、查查看看,书架上增添许多前所未有的参考资料,文图并茂的著作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唯一的遗憾是研究中国艺术产品的很多是外国专家。

话转回头,在一次聚会中,无意间我和D谈论起几年来努力的另一目标,由D的渊博和深厚,忽然想到他可能有收藏,一问,果然料中;大凡热衷古艺品的人都有戴月披星和废寝忘食的振作精神,当下便驱车前往他的寓所拜观了。

P3-5

后记

郭良蕙女士是台湾著名作家。年过耄耋,仍然不辍笔耕。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郭老师开始接触文物,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瑰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收藏、鉴赏,陶醉其中。仿佛自幼年以来所积累的情趣和追寻的梦想,都在文物世界的徜徉中得到释放和归宿。

《郭良蕙文物散文集》出版的缘起,来自于著名出版人吴兴文先生的斡旋。吴先生将郭老师在台湾陆续出版的文物散文集《青花青》《世间多绝色》《文物市场传奇》《郭良蕙看文物》四部大作,以及三四十年来在各种出版物上刊载的关于文物鉴赏的文章,荐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王亚民先生,最终促成这些精美智慧的散文以简体中文的形式出版。

我们将这些文物鉴赏的文章分门别类,归于三部图书:《青花青》——收纳了有关陶瓷鉴赏的文章;《世间多绝色》——是陶瓷以外其他文物鉴赏的散文汇集;《宝归何处》——主要介绍郭老师在世界各地游历过程中访寻文物、邂逅故人的感怀。

我们希望这三册图书的内部框架划分有一个统一的体例,最终确定各册以创作时间先后为序,并以十年为一个版块排列。

作为这些文章的读者,我被郭老师的文笔带入一个个情境——那些情境凝聚了诗人一般的意趣,那些情境展现了小说家一般的构思;那些情境表达了睿智的思考,或充满了理性与感情的纠结;通常在文章结束之际,那几笔油然而生的感慨,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读后如有神会。而所有这些情境,终是妙趣天成,并不露一丝雕琢的痕迹!我觉得这是作者宏富的经历与勤思敏求性格的精华所在。而她也不吝赐教给了所有的读者。能够拜读和体会是吾侪的幸运。

由于这些美丽文章的写作纵贯四十个年头,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演化,在行文中留下了蛛丝马迹。在编辑制作过程中,我们对其做了技术处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第一,英文的处理。为了尽量保持原文的翻译习惯,又不致产生歧义,我们在一些人名、地名之后,保留了原文中的英文,统一处理为每处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第二,译文的处理。多保持了原文的译法。如:梵高、滑铁庐、荷里活、印地安那等。第三,字词的处理。为展示作者语言风格,尽量保留文字原貌,有些词汇可能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搭配的通常用法,但自有其义,很有情趣,予以保留。如:御防、盲然、繁嚣、走投无门、事过境迁、默守等。第四,一些文物类的专业词汇保留了原文的用法。如:隐青、法华、豆彩等。第五,数字的处理。由于本系列图书内容均为散文,表示时间的数字一般处理为汉字。

冯印淙

二〇一〇年十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