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幼军文集(第6卷)》收录了《神奇的房子》、《云里国历险记》、《白妞儿和树精》三部作品。
《神奇的房子》:故事发生在人人都会点魔法的院子里。杨杨的魔法特别可笑,是专门对付姥姥的,他那一大箱子积木,就是他靠魔法逼着姥姥买回来的。这积木也会变魔法,能让小朋友改成神奇的房子,但大家得“团结起来”。《云里国历险记》:有一天院子里忽然飞来一个竹蜻蜒,上面是一幅莫名其妙的图画。几个孩子认定是不会写字的黑妞儿发来的,他们分析了一番,结论是黑妞儿在大山上遇险了,于是大家立即赶去营救。《白妞儿和树精》:“云里国历险”后白妞和竹脑壳他们都想上学,还好经过动脑筋,一个布娃娃和一个竹子人都通过了入学考试上了学。一天,白妞儿在上学的路上被拐走了,一个老树精救了她,她帮她读女儿留下来的“账本”,因为老树精不识字。那个账本上记着很多人“破害”树木的罪行,老树精要去找他们算账。
《孙幼军文集》(全15卷)既收录了其影响几代人的《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怪老头儿》等代表作,也包含如《百变小狐狸》、《我不是草包》、《小耗子阿灰》等最新作品,还特别收录了他的短篇童话集和散文,体裁丰富,内容广泛,虽文体不同,却篇篇精致。
《孙幼军文集(第6卷)》收录了《神奇的房子》、《云里国历险记》、《白妞儿和树精》三部作品。
一 杨杨的魔法
我们院子里住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儿,名叫杨杨。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小家伙,他还会魔法呢!
这个院子里的人都会点儿魔法。要不,怎么桃桃做了个大布娃娃,这个大布娃娃一下子就变成了活的?怎么阿辛做出一个“竹脑壳”,这个竹子人儿还会帮阿辛打架?
这些个,我下边都要讲到。不过,咱们还得从杨杨这儿讲起。
杨杨爸爸的魔法在那两只大手和一只大鞋上——他爸有两只大鞋,可施魔法的时候,就用一只。别看鞋帮儿是黑布的,鞋底子可是上好的牛皮!那玩意儿要是施起魔法来……
我刚讲到这儿,杨杨的脸就白了。我还是说姥姥的魔法吧。杨杨喜欢姥姥的魔法。
姥姥的魔法在一个漆着一朵粉红色大牡丹花的饼干铁桶里头。姥姥只要用胖乎乎的手,“哗啦”一声揭开铁桶盖子,里边的糖果就“嗖嗖嗖”自己飞出来。飞出来的糖果不往别处跑,专门往杨杨的衣袋里钻。那些糖果一块紧跟着一块,在空中连成一条线,直朝着杨杨飞,而且,头一块是巧克力,第二块必定是奶油太妃,第三块是小人酥,第四块就是“大白兔”……一直飞得杨杨的几个衣袋都鼓鼓囊囊的,那铁桶盖子才自动关好。
杨杨的魔法,是专为对付爸爸跟姥姥的——为让爸爸的魔法不能施展;为让姥姥的魔法好好施展。
杨杨的魔法是什么?
哈,杨杨的魔法是发大水,用大水淹他们!
杨杨的魔法是一个仙女教会他的。
一天夜里,杨杨正睡觉,来了个仙女。那仙女说:“杨杨好乖!杨杨真乖!我教杨杨一个魔法吧!以后谁要敢欺负杨杨,杨杨就用这魔法,把他们全淹死!”
仙女说完,就给杨杨表演了一次。接着仙女说:“我有一个口诀,你要记牢:
眼睛一闭一仰脖,
嘴巴张得像蛤蟆。
‘哇’的一声拼命叫,
保险马上就成河! “好,现在你念一遍!”
杨杨跟着念了一遍,口诀牢牢地记住了。
这口诀还真灵,杨杨照着念,每回都成功。有人偷偷问杨杨:“那仙女是谁呀?她可真行!告诉我,明儿我也跟她学一招儿!”
杨杨说:“梦里头瞧见的,没看清。那仙女的模样儿,有点儿像我妈妈!”
可是杨杨的妈妈不认账:“别听他胡扯!我会教他这个?让他没事儿就发大水淹我?”
这倒是真的。杨杨常常发大水淹他妈妈。有一天,妈妈对他说:“杨杨你听着:你都四岁了,是大孩子啦。我呀,离上班的地方好几十里地,实在没法儿照看你。从明天起,妈妈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住在幼儿园可好啦,姐姐小的时候,就上这个幼儿园……”
杨杨一听,事情不妙——得赶紧施魔法,把妈妈的主意淹回去!杨杨就眼睛一闭一仰脖,嘴巴张得像蛤蟆:
哇——
这一下予可不得了!杨杨的两只眼睛“哗哗”往外淌水。屋子里一下子就满是水,放在地上的拖鞋、洗脸盆和小板凳什么的,都漂起来了。水越来越大,漫过了门槛,开始往院子里流。
妈妈吓坏了,赶紧说:“杨杨好乖!杨杨真乖!不送杨杨去幼儿园!不送杨杨去幼儿园!”
杨杨收回魔法,大水这才慢慢退下去了。妈妈叹了一口气,坐下来给姥姥写信。
这么着,姥姥就从大山上下来,住到杨杨家,照看杨杨。
姥姥是个胖胖的、特别和善的老太太。她天天给杨杨穿衣服、洗脸、做饭。姥姥净给杨杨做好吃的东西:烙糖饼、蒸豆沙包、包饺子……姥姥还带来一个魔桶,就是上面说过的那个四面都画着一朵大牡丹花的铁饼干桶。只要杨杨一施魔法,姥姥就施魔法,桶里的糖果就连成串儿高高兴兴地往杨杨的衣袋里飞。姥姥的这个魔法是专治杨杨魔法的,特别灵!
这个姥姥对杨杨好极了,可就是有一样不好:老爱管着杨杨,不许干这,不许干那。
P3-5
简洁,活泼,有情趣,念下去宛然孩子的口气,可是没有孩子常有的种种语病。我猜想作者是下过功夫向孩子学习语言的……
——叶圣陶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只孩子们不忍释卷,成年人也是爱讲习的,在这一点上,孙幼军的童话就具有这个特色。
——陈伯吹
孙幼军最早以《小布头奇遇记》名世,“崛起”于半个多世纪前。此后,他又写出《玩具店的夜》《没有风的扇子》《小狗的小房子》《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小熊请客》《小猪唏哩呼噜》和《小布头新奇遇记》等数以百计的长中短篇佳作,为我国童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于1990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和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作品证书的殊荣。在国内,其作品屡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大奖。儿童文学创作史上,他是中国童话史家、儿童文学史家绕不开的一座山。
——樊发稼
幻想艺术的天空闪耀着璀璨的中国童话之星,千百万孩子谁不熟知小布头、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童话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之后的又一座童话艺术山峰。赤子的情怀,民族的立场,精致的语言,本真的颜色,打磨出具有正宗中国民族风格乃至北京语境特色的童话奇葩。古汉语教授和童话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孙幼军对笔下的语言不敢有丝毫疏忽,他用特有文字与格调揭示出文学对于儿童精神生命的自由舒展及其想象空间的无限延伸所具有的永恒意义。孙幼军作品体现了童话艺术可能达到的诗性的深刻度与幻想的广阔度。
——王泉根
作者有一颗未褪色的赤子之心,他笔下的每个儿童(包括小苹,也包括玩具群里的小老虎、大洋娃娃、布猴子、小花猫……)无一不是稚态可掬、活灵活现,看得出他对儿童不仅熟悉,而且是真正喜爱的,他作品中的童趣不是挤出来,而是前呼后拥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难得的才华。他语言之精彩,只是这才华和童心的外在表现,正如张天翼无往不在的充满童趣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是他童心的体现一样。
——刘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