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科普与传记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科学童话作品集,收录了《奇怪的病号》、《高个儿和矮个儿》、《大刀螳螂学本领》、《万吨轮装鼻子》、《找不到的伙伴》等多部作品。《奇怪的病号》原名叫《来历不明的病人》,写于“文革”前夕的1964年——害虫菜青虫因吃了喷过农药的菜叶被误送进益虫医院,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类似于“破案小说”的曲折故事,最后终于被识破伪装……这篇科学童话,带有时代的“印记”——深挖“阶级敌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奇怪的病号(大字版)/叶永烈作品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叶永烈 |
出版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科普与传记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科学童话作品集,收录了《奇怪的病号》、《高个儿和矮个儿》、《大刀螳螂学本领》、《万吨轮装鼻子》、《找不到的伙伴》等多部作品。《奇怪的病号》原名叫《来历不明的病人》,写于“文革”前夕的1964年——害虫菜青虫因吃了喷过农药的菜叶被误送进益虫医院,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类似于“破案小说”的曲折故事,最后终于被识破伪装……这篇科学童话,带有时代的“印记”——深挖“阶级敌人”! 内容推荐 《奇怪的病号》是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创作的科学童话集,精彩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害虫菜青虫因吃了喷过农药的菜叶被误送进益虫医院,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类似于“破案小说”的曲折故事,最后终于被识破伪装。 目录 总序 本卷序 高个儿和矮个儿 谁的脚印 借尾巴 一根老虎毛 冬天到了 找知了去 大刀螳螂学本领 天晓得的“牙科医师” 奇怪的病号 干吗要搬家 烟囱剪辫子 在马路下面 看大鲸鱼去! 万吨轮装鼻子 羊毛新传 找不到的伙伴 红眼睛的小蜜蜂 铁马飞奔 氧气炼钢忙 银珠闪闪 迎新船 试读章节 长颈鹿和小刺猬,它们俩谁也不认识谁。 那天,长颈鹿扬着脖子,慢悠悠地在森林里散步。走着、走着,脚被什么狠狠地刺了一下。 “是哪个坏蛋把荆棘摆在路当中?”长颈鹿被刺得十分恼火。 可是,就在这时,它听见脚底下也响起愤愤不平的声音:“是哪一个不长眼睛的家伙走路瞎撞?” 长颈鹿感到奇怪,荆棘也会讲话?为了弄明白怎么回事,它倒退了三四步,然后,把两只前脚使劲地叉开,再把它那长长的脖子费力地低下去,唷,这才看清楚:在它的面前,是一个浑身长着刺的小家伙!小刺猬也好生奇怪,它极力地踮起脚,伸长脖子,这才看清楚:在它面前,竟是一个大树一样高、浑身长着斑纹的高个儿。 它们俩四只眼睛碰在一起,哈,这才相互认识了。 “我叫长颈鹿。” “哈,我叫小刺猬。” 长颈鹿和小刺猬总算认识了,然而,它俩都有一股傲慢的脾气:谁也瞧不起谁。 长颈鹿觉得小刺猬长得太可笑了,它冷冷地说:“你这么小,这么矮,身上又有这么多刺,如果我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堆大粪,上头插着许多干树枝呢!” 小刺猬一听这话,更是忍不住了:“哼,难道你比我漂亮?你这么长,这么瘦,身上又有这么多黑色的‘疤’,如果我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棵被虫子咬得浑身是疤的枯树哩!” 它们俩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吵开了。为了证明到底谁的本领强,它们决定进行三场比赛:要是谁赢了两场,那就是胜利者。 于是,比赛开始了。 第一场比赛:比吃东西。 长颈鹿可真是胸有成竹,它稍稍抬头,毫不费劲地大嚼起树上的叶子来了。舌头一卷一卷,叶子很快被吃光了,树上的果子不住地乒乒乓乓直往下掉。 长颈鹿吃完了一棵树的叶子后,便低头看它的对手——小刺猬到底怎么样和我竞赛:哈,小刺猬正忙着在树下吃果子,还不住地在地上打滚,结果背上的刺挂着一串串果子,仿佛是一串串糖葫芦。 长颈鹿看了暗暗吃惊,可是,它很不服气地说:“喂,你捡的这些果子,全是我从树上摇下来的。如果没有我,你怎么能吃到果子呢?到底算我的本领大呀,你瞧,我不一会儿便把整棵树的树叶吃光了。” 小刺猬看了看那光秃的树顶,也未免暗暗吃惊,可是,它也很不服气地说:“哼,你自私自利,只能独个儿吃得饱饱的。而我背上满是果子,连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朋友都能吃上一顿呢!这样看来,应该算我的本领大。” 它俩又吵开了,结果,谁也不服谁,第一场比赛,胜负未分。 接着,它们俩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最先发现敌人。比赛一开始,长颈鹿便伸长脖子,睁大眼睛四望。那眼睛就像高耸的嘹望台上装着双筒望远镜,密切监视着老远的地方。看着,看着,长颈鹿突然大喊一声:“老虎来了!” 就在这同时,从地面也发出一个低低的声音:“老虎来了。” 长颈鹿一听,可生气了:“小刺猬,你真不害臊——跟着别人学嘴!我是凭这高个儿,这大眼睛看见老虎的,你凭着什么知道老虎来了?” 小刺猬一听,也生气了:“长颈鹿,分明是你不知羞,是你在学我的嘴,倒来反咬我一口!我有一个敏锐的鼻子,只消风里夹杂着一丁点儿老虎的气味,我就会嗅出来,知道老虎就要来了。” 它俩重新吵开啦,第二场比赛同样是胜负未分。正吵着,老虎越来越近。大敌当前,它俩没工夫吵架,决定进行第三次比赛:怎样对待老虎。 比赛一开始,长颈鹿便撒开腿,飞跑起来。它那四条腿,跑得像箭一样快,然而,它那高瘦的身子跑起来不免摇摇晃晃,看上去倒像一个钟摆似的。 没一会儿,长颈鹿跑得老远老远了。它停下来了,开始悠然自得地吃起树叶来,因为它知道,现在正是白天,阳光是那样强烈,它的身上黄黑相间的斑纹和阳光下树叶的一个小小黑影非常协调,老虎在远处根本看不出来。 老虎果真没有追过来。可是,当长颈鹿吃饱树叶后,也就把和小刺猬比本领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因为它想:小刺猬的脚那么短,走都走不动,肉又是那么鲜美,大概早就被老虎当点心吃掉了——哼,跑到老虎肚子里去了,还跟我比什么呀? P1-4 序言 从1960年创作第一篇童话、从196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发表第一篇童话《借尾巴》开始,陆陆续续,我写了许多短篇童话,又写了许多中篇童话,还写了两部长篇童话。此外,我还写了许多科学寓言。 我的短篇童话,大多数是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又叫知识童话,是童话百花园中的一朵花。 科学童话是童话,可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童话。 科学童话是童话中的一种,所以它具有童话的特点。可是,它比起一般的童话来,又多了一个特点——那就是具有知识性。 据我所见,在中国,最早的科学童话要算是陈衡哲(笔名沙菲)的《小雨点》。《小雨点》于1920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后来,收入《小雨点》一书,于1928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胡适、任叔永先生为之作序。 陈衡哲笔下的小雨点,飘飘忽忽,上天入地,通过小雨点的行踪,介绍了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知识。 受前辈们的启示,我也学着写科学童话。我的第一篇科学童话《借尾巴》,1962年5月27日发表于《天津日报》。四天之后,我的第二篇科学童话《一根老虎毛》发表于北京《我们爱科学》杂志。就这样,我写起了科学童话。这本集子,就是从我所写的许多科学童话中选出来的。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些科学童话虽然都出自我的笔下,可是读来风格并不相同。其实,这和作者所处的创作环境息息相关。 我的童话创作,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年童话,即从1962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我写了十一篇科学童话。 发表第一篇科学童话时,我不过二十二岁,还是个大孩子。所以,我早年写的科学童话,“孩子味”比较浓,富有儿童情趣。 第二阶段是“文革”岁月,我写了二十五篇科学童话。 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那样的岁月,我写的科学童话,变得非常拘谨。那时候,写老虎、狐狸、狮子之类是很“危险"的,动不动会犯了影射之罪,再上“纲”上“线”,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我不得不寻找“安全”的创作之路。这一时期写的《烟囱剪辫子》、《铁马飞奔》、《万吨轮装鼻子》、《干吗要搬家》等,注意反映工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成就。 第三阶段是那荒唐的“文革”岁月终于过去,我写了十四篇科学童话新作。 这时,我不必再瞻前顾后。我的科学童话,又重新变得活泼起来。《圆圆和方方》就是这时候创作的。 第四阶段是1982年7月下旬,我来到广州出席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作家们谈及长篇童话太少,我就自告奋勇说可以写一部。从此我的童话创作进入新阶段,从短篇童话的创作进入中篇、长篇童话创作,从科学童话创作进入文学童话创作。我虽然已经步人中年,但是我的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成了我创作童话的丰富的儿童生活源泉。我的中、长篇童话,都是文学童话,大都有我两个儿子童年趣事的影子。这些中篇童话,收入《蹦蹦跳先生》一书中,而长篇童话则分别是《哭鼻子大王》和《“小溜溜”溜了》。 …… 《地震之前》发表于1976年9月8日的上海《红小兵报》。翌日,中国政坛发生了强大的“地震”——毛泽东去世! 我的第一本科学童话集《烟囱剪辫子》,在1975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二本科学童话集《铁马飞奔》,在1976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本科学童话集《找不到的伙伴》,在1976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四本科学童话集《水晶宫的秘密》,在1978年11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后,在1979年6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五本科学童话集《谁的脚印》,第一次印刷就印了五十五万册。 198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科学童话选集——《科学王国里的童话》,选人我的五十篇科学童话。 1994年,台湾爱智图书公司出版我的科学童话选集《白色的乌龟》。 这一回,我的科学童话选集分为两册,即《奇怪的病号》和《圆圆和方方》,我对收人选集中的作品,作了修改,以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 本册以作品的写作年月为序编排。 叶永烈 2015年4月9日于上海“沉思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