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的休闲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龚斌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式休闲文化博大精深、圆融物我、精深玄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行为与文学艺术。《中国人的休闲》作者龚斌以流畅的随笔形式,介绍了中国个性鲜明而又源远流长的休闲文化,着重强调了中国人休闲的品味与情趣,推崇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整合,这无疑对休闲文化盛行、提倡悠漫生活大有裨益。

内容推荐

中国人的休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等许多方面发生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人的休闲是个大题目,决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中国人的休闲》作者龚斌以流畅的随笔形式,介绍了中国个性鲜明而又源远流长的休闲文化,着重强调了中国人休闲的品味与情趣,推崇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整合,《中国人的休闲》无疑对休闲文化盛行、提倡悠漫生活大有裨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涵泳自然:休闲的至境

 山水娱人

 濠上之乐

 野游

 清夜玩月

 北窗下卧

 闲月时节

第二章 体静心闲:休闲时的身心

 静境与心闲

 独坐的况味

 独游

 听雨

 老者的闲暇

第三章 闲须适性:悠闲最适意

 闲居之适

 视听之娱

 夜游

 携美遨游

 做官的闲适

 无官一身轻

 我身须有我闲

第四章 崇尚闲趣:情趣是休闲的灵魂

 文人雅集

 看花

 闲饮

 煮茶品茗

 清谈的衍变

 吞云吐雾之趣

 泡茶馆

 休闲小吃

 雅室清玩

 野宴

 虫趣

第五章 消闲妙法:天下万事皆可乐

 闲谈

 看虫斗及其它

 鱼鸟之乐

 读闲书与闲读书

 散步

 吃瓜子——最佳消闲法

 逛商店的乐趣

 博戏

 闲消一局棋

 日涉庭院

第六章 闲居与养生:闲散的用处

 闲居以养志

 从陶渊明爱菊说起

 “终南捷径”及其由来

 因病得闲

 忙里偷闲

 闲眠之益

 优游园林

 纳凉消夏

第七章 闲情寄艺:悠闲是艺术

 瓶供之艺

 喝茶的艺术

 花谱

 禽经

 修容

 调丝品竹

 食不厌精

 “遣兴莫过诗”

 笔墨怡情

第八章 闲得无聊:休闲的变异

 深宫中的消闲

 拈花惹草

 长舌妇与闲汉

 “呼卢喝雉”

 寻找刺激

 玩物丧志

试读章节

在中国人的种种休闲方式中,游山玩水最为人们喜爱和推崇。因为山水是宇宙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那屹立千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那活泼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满山遍野的草木,充满生机。水中的蓝天,云蒸霞蔚。澄江一道,芳甸花艳,南国红豆,北国雪原,缤纷的色彩,使人目不暇接。沉浸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能听到宇宙的律动,领悟天地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得到欢乐,是休闲的一大目的。而山水,乃是世间最大的欢乐之源。古人早就懂得了山水可以娱人。赞美自然的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汉代辞赋家枚乘《七发》中的吴客说:“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他甚至把山水作为治疗楚太子毛病的良药。到了曹魏时期,以曹丕为首的邺下文人,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闲暇的时间多了,游览山水就成了他们消遣闲情的主要方式。曹丕在写给吴质的信中说,在天气和暖的五月,南风吹拂着万物,各种果子多起来了,邺下文人经常驾车出游。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应璩,兴高采烈地说起他们一批“闲者”北游洛阳之北的芒山和黄河,逍遥于山坡水塘之间,吟诗作赋于杨柳之下,射高云中鸟,钓深渊中鱼,连称:“喜欢无量!”“何其乐哉!”

六朝名士常常游山玩水,经日忘归。他们最懂得山水是世间之大乐的道理。王羲之辞官以后,与他的同道尽情游山玩水,钓鱼射鸟,遇上风和日丽,还扬帆海上。孙绰住在风光秀丽的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王献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他们整个身心融进山水,涵泳自然,体悟宇宙之道。游览山水,既是他们的生活态度,甚至也成了艺术创造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山水固然娱人,但非悠闲者不能赏其趣。游览和欣赏山水,是闲暇者所为,非得有一份悠闲的心境。所以应璩自称是“闲者北游”。整天忙忙碌碌,不是为名利,就是为生计,哪会有闲功夫闲心情游览山水?正踯躅于泰山道上的挑砖石的民工,想来不会有闲心情欣赏如画的山景。而心在功利的人物,即使身在山林,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心不在焉。只有以一份闲暇的心境,才能欣赏山水的奇趣与妙趣。大漠中落日的壮美,山岭间白云的变幻,林中落叶的响动,春来江花如燃,涧边花开花落……山水的动静声容,以及她所呈现的说不尽也道不完的美,也确实只有悠闲者才有可能感知、领略和欣赏。

现在我们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尽可以享受自然赐予的美景,获得心灵上的愉悦,而不必非如晋人那样,来一番“悠然远想”。晋人是善于玄想的,他们不仅把山水作为欣赏的客观对象,而且把它看作是抽象的“道”的体现。因此他们放浪山水时,就常常冒出许多玄虚的想法。比如面对差不多与天地同样古老的山峰,会联想到个人的生命短得就像庄子所说的不知春秋的夏虫,于是惕然心惊,觉得应该及时行乐。又比如与几个好朋友漫游于山间水畔,又是吟诗,又是弹琴,逍遥自在了一阵子后,忽然会向往起庄子笔下的“无何有之乡”。置身于生机盎然、自然纯美的山水中间,如果漠然无感,神情都不关注山水,那固然说不上是个深于情者,甚至连休闲的目的也未达到;但如果枯坐山石,一味作高深的玄想,那也并不就算是涵泳自然,有时反而会妨碍对美景的细细品味。

论游山玩水,李白的方式倒是颇值得效法的。他一生饱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尽情地享受风日山川之美。他望庐山的五老峰,比作“青天削出金芙蓉”,说是“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赞叹庐山的秀美,表示要长住于此。他在泾川送别族弟,三百里曲曲折折两岸风光,所谓“佳境千万曲,客行我歇时”,边走边看,完全被美景醉倒了。总之,李白的浏览山水是尽情吮吸美感,真好像“葡萄美酒夜光杯”,非要来个一醉方休。不过,游观山水最佳的方式或许是将晋人的深情和李白式的浪漫结合起来,兴高采烈又不乏对宇宙、人生和美的了悟。特别是青年朋友,既有胜情,又有济胜之具,不妨攀援险峰,濯足清流,花下饮酒,高卧云巢,在与山水的亲近和拥抱中,自然而然会悟出一些高妙的道理。P1-3

序言

时下,休闲成了人们谈论的时髦话题。大众传媒和商业广告频频使用“休闲”这个名词,鼓励并刺激人们休闲,以至报上有“都市休闲”的专栏,服装有“休闲服”,鞋子有“休闲鞋”,有的商品房命名为“休闲居住园”,等等。似乎一与休闲沾上边,马上就成了“白领”,立刻潇洒轻松起来。至于休闲的内涵是什么?是否吃与玩就等于休闲?休闲与艺术有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恐怕很多人不甚了了。

其实,中国人的休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等许多方面发生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人的休闲是个大题目,决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中国入的休闲,最崇尚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与融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两句诗非常有代表性地写出了闲适的最高境界,即悠然的自我与外在景物的水乳交融。中国人推崇的闲暇,是内心的宁静,将自我静静地沉浸于山光水色,沉浸于清风、流霞和明月,沉浸于草木虫鱼的生命律动中。闲暇既是追求心境的宁静,也是感知自然的真美和大美。当自我与外物融为一体时,我们就得到了最好的休息,体悟到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

中国人传统的休闲文化,也推崇静观、独处等宁静的状态。士大夫文人的休闲,先受到老庄哲学虚静之道的影响,后又经禅宗思维方式的启发,更多地爱好沉冥静境,赞美所谓“体静心闲”的境界。关于宁静的妙处,古人已经说了很多。宁静能容纳万动。当内心宁静时,感知变得特别敏锐和细腻。这时,会听到大山沉重的叹息,流水的欢笑,微风与小草的对话。经验告诉我们:奔腾跳跃,只会使人面红耳赤;而置身境静,就很容易进入悠闲,甚至能心地明澈。为什么许多人爱静坐,爱独步,爱独酌,爱孤云,爱寺僧,爱空山,爱一切宁静的事物?因为悠闲与宁静最亲近。

闲有闲情,闲有闲趣。休闲贵有情趣。有无趣味,乃是评判休闲品味高下的一大标准。同样饮酒,细斟慢酌是“趣”,花下独酌是“趣”;而狂呼滥饮,使酒骂座就无趣。同是游览,濯足清流是“趣”,登高赋诗是“趣”;而折花打鸟,污染山水就无趣。洁静的古瓷瓶中,插着疏影横斜的梅花,透出雅趣;若啤酒瓶中,即使供着名贵花卉也索然无趣。趣味,是闲暇的灵魂。

闲暇有无趣味,取决于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有趣并懂得美的人,吃能吃出趣味,玩能玩出趣味,谈能谈出趣味,看似极普通极平凡的休闲活动,都能显出闲趣和雅趣来。正如天姿国色,粗头乱服也是倾国倾城。反之,即使家有名园,古玩满室,也不过附庸风雅,何趣之有?

闲暇,固然表现为时间意义上的空闲,但不是空虚,不是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相反,一个人在闲暇时更能表现出个性和志向。古人有“隐居以求其志”的说法。那些负气带性之人,或者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或者为逃避世途的险恶,宁愿选择隐居的道路,做一个闲人。他们采菊东篱,流连青松,徜徉山水,诗酒自适,散诞逍遥,傲视世俗。这样的闲人,以闲为迹,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饱食终日、懒散不可收拾的闲,汉不可同日而语。

休闲有益于养生,这是显而易见的。纵目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心胸为之豁达,俗虑顿消。与友人闲谈,自由自在,倾吐心中郁结,实乃人生乐事。劳累之后,边喝着酽酽的好茶,边看电视或听音乐,恢复了体力,精神也得到放松。即使静静地坐着,通过意志的调息,使躁动趋于宁静,从而感受到安逸、舒泰与和谐。

悠闲是艺术,与艺术创造息息相通。中国士大夫文人的消闲,常伴随着棋、琴、书、画,伴随着美酒、音乐与美人。这是生活的趣味化与艺术化。诸如“浊酒半壶,清琴横床”,花下赋诗,一咏一觞,赋韵联句,摩玩古鼎,校订花谱,学书作画……闲暇中陶冶性情,亲近艺术,也创造艺术。可以说,没有闲暇,也就没有文学和艺术的灿烂花朵。

忙与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无闲。不忙,人生无价值;不休闲,活得太累,也活得无趣味。有忙有闲,才是完整和完美的人生。忙中有闲,忙里偷闲,才能有张有驰,有滋有味。

然而,闲暇既可以使人充实,使人优美,也可以使人空虚,使人无聊。闲中有趣与闲得无聊仅差一步之遥。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斗鸡走狗,说三道四,虽貌似闲暇,实际上毫无趣味,是休闲的堕落,与有益和艺术地休闲,相去很远很远。

中国人的休闲方式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国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人类生活史上的一大奇观。随着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大趋势,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传入古老的中国,如咖啡、保龄球、卡拉OK、网球、桑拿浴、西餐、日本和韩国的料理等等,正被中国人所接受。但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休闲方式和休闲文化,还是应该以传统的休闲文化为主体。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休闲文化,圆融物我,精深玄妙,早已积淀为深厚的文化根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行为与文学艺术。它像浩瀚的大海,会吸收和容纳一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