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释迦牟尼的故事》和《观音菩萨的故事》两个传奇故事组成。
《释迦牟尼的故事》由英国著名的佛教读物作家贝克夫人搜集大量材料、花费大量心血,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将佛教智慧融入佛陀成佛的历程中,真实、丰满,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观音菩萨的故事》由清末佛教小说家曼陀罗室主人所著,将高深的佛教智慧融合、体现在通俗易懂的观音菩萨得道、济世救人的传奇故事当中,使其更具感染力。
通过这两则通俗易懂而又蕴意丰富的故事,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佛陀、观音菩萨的一生经历,还能够体会到佛教更深层次的哲理,感悟最经典的佛教精义。
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常常局限于“四大皆空”、“解脱”、“皈依”等观念,从未真正理解佛教的精义。要真正懂得,应该看看释迦牟尼当年是如何从迷惘中超脱、证道,看观音菩萨是如何历经磨难,成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本书依据佛教经典和民间口传故事,系统地将释迦牟尼从诞生、迷惘、离家修行、走错路,到树下悟道、战胜魔鬼、最终成佛的历程,以及观音菩萨转生、历经诸多磨难、修行证道、济世救人的故事展示给读者。同时,本书还收集了包括雕像、壁画、白描、国画、唐卡等形式的插图,以及简洁、精辟的图片赏析来演绎佛陀与观音的传说故事,以及背后浩大的人类文明历史。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还是在大约2500年前的时候,春天来到了天竺北部一个叫迦毗罗的小城,这儿变得花团锦簇,生机勃勃。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城,是迦毗罗卫国的首府。在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佛陀诞生并非偶然。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喜马拉雅山峰,连绵起伏,直刺苍穹,它使人们神随意往,跟着它不断地上升,上升,直到你的心融化到梵天。
据说,那绝顶上就是诸神居住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城市被笼罩在天国的气氛之中,天竺天堂的大门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四大天王就是这座城市的监护者,因而城市中充满了和平景象。
释迦部落居住的迦毗罗城和它的周围是伟大的拘萨罗王国的一部。拘萨罗王国的疆域辽阔,在迦毗罗以南一百英里处巨大的贝拿勒斯城是王国的圣城之一。王国的首都萨婆底城隐伏于尼泊尔云海翻腾的群山中。它的东南方是摩揭陀王国。只有伟大的神祇们才知道统治天竺的王杖将降临在这些王国中的哪一个。
和平恬静的迦毗罗城,人们叫它红土城,居住在这里的释迦部落是强大、高尚、尊贵的民族——雅利安人。就是他们,穿过山口进入印度,打败了这里深肤色的本地人。这些没有法律,不信神明的深肤色土著人被剥夺了一切,从而皮肤白皙的尊贵民族进驻到这里,把这块土地变成他们的家园,同时带来了他们所信奉的天神和地神。
这座城市坐落于熠熠发光的卢醯腻河河岸,它是一座充满正气的城市。这里既没有赤贫,也少有盛气凌人指手划脚的富人。由于生活方式简单,所以每个人都算是丰衣足食了。
迦毗罗人不是为了物质享受而生活。那些心不在尘世的流浪者们,从远处的大森林也来到这里。大森林是隐士和他们的家眷与神祇们和平相处的地方,也是那些在荒凉野地谋求脱离尘世生活的人们的居处。这些流浪者从那里带来了隐士们和他们自己的幻想、揣测以及结论,于是,天竺的王公们便在城中建起了一座杉木大厅,在那里与流浪者们争辩、讨论。平民百姓也可以坐在那里洗耳恭听,或者喝彩,或者咒骂。这座城里的居民不分高雅或平庸,尊贵或卑贱,每个人都把听讨论神灵的问题放在集市中惯闻的插科打诨之上,大家都巴不得知道这样的对话。而且这里人人都畅所欲言,因为雅利安人是自由的民族。他们从北方到这里,不仅带来了大胆无畏,同时还带来了敢于冒险的传统。
城里人从这些流浪者身上了解了许多东西。雨季的三个月里,他们总是停下来借宿,发表一些议论或者倾听市民们的谈话。只要你给他们聊以为生的一点点食物,这些人就会心满意足地走开。当雨过天晴,他们就像候鸟一样,沿着自己神秘的道路向别处迁徙了。
这个快乐的迦毗罗民族的领袖首图驮那,或称净饭王(意思是纯净的稻米),不仅和他的先辈们一样,有多得四处淌溢的稻米,同时他的心也纯洁得像一颗有生命的珍珠。首图驮那办事认真严肃,待人和善;他有无数的牛和象,但从不因富贵而盛气凌人;他热衷慈善事业,施舍济贫,崇敬婆罗门和苦行者。首图驮那娶了两个妻子,年龄大的一个叫摩耶是他最宠爱的;年龄小的一个叫波波提。摩耶尚无子嗣,波波提只生了女儿,所以首图驮那还没有儿子来继承他的王位,这件事使他万分忧虑。他担心死后没有人来祭奠自己和伟大先辈们的灵魂。尽管女儿的娇柔使他得到甜蜜和欣慰,但她们是不能做这件事情的。
有一天净饭王和妻子坐在卢醯腻河边的乐苑里,他向她们讲出了自己的心事。王后摩耶坐在丈夫脚边一个镶着金缕的绸垫上,她美丽的面容就像在淡淡的月光中闪烁的星星,明亮而遥远,又仿佛遮上了一层用梦幻和希望织就的面纱,奇妙而朦胧。波波提也坐在这里,她冰肌玉骨,举止温柔。他们俩不仅是嫡亲,而且在心灵上也如同姐妹。
不一会儿,净饭王抚摸着摩耶的头,细声细语地开口了:“我的王后,你在梦想什么?”
摩耶回答说:“我在想生儿育女。我的主人如果没有一个儿子偎在他的怀里,他的心是不会平静的。假如我天生不育,那么但愿我心爱的妹妹,会给我们的丈夫带来这最珍贵的礼物!”
净饭王皱着眉头,心事重重地说:“亲爱的贵夫人,难道我们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吗?我们恳求天助,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祭坛上供出最好的东西。然而神明却无意将这礼物赐予我们。如果我们前世犯下了罪孽,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呢?这是神的旨意,即便它使我痛苦,我们也无法违背。”
净饭王接着说:“你们都听到过那个流浪仙人的预言吧,他说就在这个城市,在这个幸福的宫殿中,会有一个孩子诞生,他将是人类的统治者,是万人之王。”
“那愿他此时此地降临吧!”王后摩耶接着又柔声说道:“但愿我们能如愿以偿!”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