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浪的月亮(风情旧金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庄因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历年来优秀散文的合集,集子中散文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童年生活和对故土人生的深切感悟、又有关注纷繁喧嚣的世界、移民社会的芸芸众生、身边的凡人琐事,以及美国人的幽默特质等,生活气息浓厚。其间还透着作者治学的严谨态度与独到见解,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内容推荐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

目录

总序 风情依旧 浪漫永在 于青

市场情怀

消夜和其他

洗澡

走过从前

年的影子

晒太阳记

牙齿穿鞋

吸地的乐趣

花花果果

脱鞋与穿鞋

给鲁智深先生的一封信

拂晓攻击

酒深情更深

梦·蝉·故乡

母亲的手

箱中日月

我家竹友

也是竹友

秋雁行旅

流浪的月亮

核桃

衣履篇

午后冬阳

爸爸的赠言

漂泊西南天地间

诗情与侠骨

“握箸待助”说

“粗”话

乡关

说“东”话“西”

消化“时间”

“哲”它一下

纽约的鼠患

美国人失去信念了吗?

美国人的三段论

书包

谈色色变

说“吃”

自助餐与鸡尾酒会

情断

逍遥

己所不欲,勿施子人

停电一刻的感想

躺椅

试读章节

近来去市场,不知何故,摩诘居士的这两句诗总是盘桓于心,挥之不去。

按理说,联想似也应有其逻辑性。比方“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浪漫触觉伸向大地,散遍天涯,就可以期待山鸣谷应的巨大回响。又如《琵琶行》一诗,诗人白乐天因聆听琵琶弹奏而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限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连锁联想,读者即使在掩卷之后仍会觉得余音在耳。《水浒传》里鲁智深提起“醋砵儿大小拳头”,一拳打得郑屠户“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二拳“打得眼棱裂缝,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这一段文字虽几近血腥残忍,作者的诙谐联想却是非常高明。再如龚定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更是只有把浩荡、汹涌、炽热的浓情输导给地心的火流熔岩,方可得到诗心的平和。

而我之所以因赴市场购物乃有摩诘诗句连嶂吹雾笼罩心上,则仿佛全然寻不出逻辑上的承传关系来。不仅甚感尴尬,甚至有些“焚琴煮鹤”的愧惭了。可是,这终究并非一无端由的自我戏谑,我要抓住情感以为线索求取解答。于是,采取侦探破案方式,让思绪抛回到惯常购物的那家超级市场。依循从进门取采购推车、到沿架浏览取物、到结算付款、到出门装车离去的顺序,仔细印证。一番神往之后,喜见端倪。原来推车缓步迂回于物架之间,恰似流水蜿蜒,环山绕谷。一路行去,我竟然有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那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心情。到了结账付款之处,总要稍时候队,以完成交易手续。这大约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顺乎自然的感受了吧。

于是,我似乎掌握到“从容不迫”的焦点了。

然则市场购物早过了二十几个寒暑,非自今日始,何以偏偏近时方兴摩诘诗情呢?岂是悟性迟钝,有若新派文艺所谓“缺少文学细胞”那样的惆怅悲哀?应该不当如此的,我想。

那么,定然是下意识在捉弄我了。

下意识的始泛,大约就是欧阳修老夫子方夜读书乍闻秋声的感觉了,是一种内应外合、不可言喻的神秘灵感。欧阳夫子待要捕捉,这里那里,似近还远,又仿佛流水行云,不瞬间弥漫遐迩,茫茫幻幻一片,终而若有所失。而我,此心此情,是真抑假,都跟五十过了似喜还惧奔向花甲一般,心有余而力不足,却硬是不愿坦承衰兆,犹鼓余勇要把感吋的压力顺势推到下意识层去。有时“夜深忽梦少年事”,觉来暗惊,细数侪辈凋零悄然离去,却也庆幸己身尚在,这恐怕算得是如山铁证了。

无论如何,对我而言,市场购物是一项没有负担的活动,在体力与心情双方面都如此。在我们目前忙碌繁杂的生活中,在熙攘的社会里,能够找到一块相当宽敞的空间,独处又兼可依然接触人群,而互无利害纠葛;可互闻言声而不须彼此交识,完全由自己定夺掌握一切,不会感到分毫压力,不会受到一点儿外界的干扰,自在逍遥,超级市场倒真是一个理想所在。或曰:百货公司、电影院又当如何?我想答案都是否定。前者虽有超级市场诸多优点,但店员趋前殷勤相助便构成了干扰。后者亦然,原系需要绝对安静的场所,邻座有人吃喝不停、耳语不断,前排君子庞大头身挡遮了你的视线等,都不可能令你惬然。再说,定坐一小时许于黑暗之中,未若逛市场之目不暇给,两者大异其趣。

逛市场但用心、眼、手及腿,不须动口,嘴巴可以得到充分休息。而徜徉于货架之间,细审慢选,那份自得从容,最是快意。凡包装不精、质量欠佳的货品,尽可昂首阔步走过便了。凡是你所喜爱的,则不妨上下打量、左顾右盼,而无须感到腼腆。对于崭新发现,欣然纳试,亦足爽神。新货抢手,衬托出老货之萧条寂寞,也可思量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岁月推迁,人事变化之自然。当你手推着采购车徐徐前行,当五色缤纷的商品——自两侧滑逝过去,你既不惊惧什么,亦不忧喜什么。无愁家有黄口小儿嗷嗷待哺而无米为炊,亦无虑购买低廉货品自惭形秽。

心平气和,满载而归的充实富足感觉舐吮着神经,你不确知何时仍会再来,但你确知必将再来,仍会有另一次充实富足的感受。一切都那么自然。每次,当所有贵贱、巨细、硬软的东西都装放在同样的纸袋里,你的感觉便必然是气和心平了。并不想行到水穷之处,也不一定要坐看云起。但水终有其穷处,你也终会走到尽头。当然,云也终会冉冉而起。

“闲来每独往。”之所以如此,大约就是这种无以名之、姑且名之的“市场情怀”使然吧。

P1-3

序言

最初拿到来自旧金山的这五部书稿时,就有一种精神上的期待。期待我所认识的这五位新朋旧友能给予我们一次文学的盛宴。久浸书海,阅读神经日渐麻痹,但我对来自海外的书香文字还是留有一派信赖。这信赖绝非是崇洋迷外,而是出自于我对这几位文友的了解,出自对整个海外华文文学的向往,我想,我不会失望的。

十年前,我去旧金山参加海外华人女作家会议,就与本丛书的作者喻丽清、刘荒田、庄因、李硕儒相识。那时,对他们的作品略有涉猎,却未细读。我更了解的是作者本人。比如,对新移民李硕儒的了解。李硕儒是在国内就颇有成就的当代作家,往日他的作品就充满了海外风情,那些作者亲自经历过的在西非的非凡经历,还有海外大家族的喜怒哀乐,都给国内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他刚刚移民美国旧金山,与他见面的时候,其神情是忧郁的:他正经历着传统文化观念与异国文化的冲突与磨合。喻丽清的作品就像她的名字,清丽、温雅,她对生活的细腻品尝,恰好是与国内生活粗疏简陋的一种比照。那次女作家国际研讨会她是主持人,她的温文尔雅让人不忍心给她添麻烦,虽然那时我就计划要编一套海外华人女作家的丛书。刘荒田先生的风貌给人的感触尤深,读他的文字,感觉他是一个在沧海人生中漫步的行者,见到他才知道他实际上就是一个来美国洋插队的中国知青。他是来自国内的知青,到了美国也还是一个中国知青。因此,他的美国感悟对中国的读者就格外地有通灵之感。他在旧金山是多年的蓝领,在一天几换身份的辛苦中,唯一不能转换的就是他的中国情怀。而住在花园般的斯坦福的庄因,却比我所见到的任何中国教授都更像中国教授。看到庄因教授典雅的书房,中国古典式家具摆件装点的客厅,你就会明白他字里行间所浸透的中华风韵是来自何方。王智我从未谋面,可我知道他是拿了美国学位,一直工作在美国高科技公司的白领。或许是知识结构的不同所致,从思维到视角到语言,她的文字都给人一种别致的美式情味。

的确,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海外作家作品的关注更多的是对海外生活的关注。而当海外的华文文学已经发展繁荣到相当程度时,对华文作家的作品的关注就超越了作品中生活相的部分,更深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转变及文化视角。有些海外华人作家不但在海外崛起,在内地也走红。诚然,身在传统文化之中,有时反而无法领悟传统的真谛,倒是离开一段距离,经过比较,才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与异邦文化的差异之美。对于华文作家来说,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的碰撞更能激发思想的火花,并形成两种文化的融合。华文文学,并不因为地域的局限而屏蔽,事实上,华文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地域的比照反而有了新的活力。因为有了全新文化的激活,母语文化因而更显得生机勃勃。因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价值认同,在国内的区别是不大的,但在海外,因为有了不同生活空间,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空间,就有了对比的可能,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自成一体的生活章法,生活历练,自然是涉笔成趣,斐然成章。海外文学的发展大致是沿着这个轨迹发展繁荣着的。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五位作家,自然都有自己的亮点。喻丽清的《面具与蛇》是以迤丽的文笔描述了作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字简洁,篇章活泼。庄因的《流浪的月亮》是以作者深厚的中国文学的学养探讨人世,颇多体会,又温文尔雅,体现出学者散文的人格魅力。李硕儒的《寂寞绿卡》则以传统的文化视角观看彼岸风情,有很多切身心得,且文字优美,情感充沛,自有一种感染力沉浸其间。刘荒田的《旧金山浮世绘》其文字简练,观点敏锐,有启迪人心的感悟。王智的《扫描美利坚》对美国世情有全新的视角,其中的旅途散见更能体现美国之别致风情。

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

二○○七年十二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