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远山的钟声/鲁迅文学院精品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侯健飞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侯健飞(1968~)笔名侯城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荡匪大湘西》(合作),长篇纪实文学《寻找家园》,长篇随笔《兵外兵 长城长》等。《远山的钟声》是他的中短篇小说集,作品包括《五月的鲜花开遍草原》、《远山的钟声》、《老柜》等12篇作品,它是一部宁静而忧伤的心灵悦,再现了回鹿山这个地方的社会面相。

内容推荐

《远山的钟声》收录了军旅作家侯健飞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中短篇小说十二篇。好小说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收入集子的作品都具备这一点。好故事一定来源于生活。绝大部分小说直接取材于作者故乡,虽然有的主题并不能简单归类,但明显速带有个人风格:作者以哀婉动人的笔触,再现了回鹿山这个地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相,在某个悲剧故事里,依稀透露出作者一丝无奈,又乍现一个胸有大局作家的灵光。侯健飞的小说或可归类为心灵小说,宁静而忧伤。

目录

五月的鲜花开遍草原

远山的钟声

老柜

家事

排长老梁

走向枪口

春山夏山

秋 山

桂月

兵屋

转过身去是人

北去的列车

试读章节

五月的鲜花开遍草原

草原公路

大胡子黄昏时分下了车,破旧的长途客车在原地拼命哼了一会儿,最后喷起一股黑烟,载着几位疲惫的草原牧民和来此观光的游客向北驶去。

北边是更远的北方,更深的草原。

大胡子伸了个懒腰,“噗”的一声,一股浊气从大胡子身上飘向洁净旷达的草原。大胡子是那种胃口很好,体格健壮的汉子。这种汉子是在草原何时何地都能很响地放屁的人,他们曾走南闯北,在草原还没有公路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敢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大声放屁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五月的黄昏还很凉爽,微风从大胡子脸上拂过,他晃了晃硕大的脑袋,像是驱赶一天的劳顿。大胡子坐了整整一天的汽车,此时他已经忘了他的出发地,也就是说,他从哪里来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关键是他来干什么。对目的地和他此行的目的,大胡子一直在动脑筋,以便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他的工作专业性很强,其结果属于绝密范畴。绝密结果的事情让人忘却过程,大胡子的生活常常这样,就如现在,他已经记不清是从哪里上了汽车。

这是草原深处,农民和牧民杂居的村庄就在不远的夕阳之中。大胡子眯起眼向汽车远去的方向眺望。

什么也不会看见,搅成一团的蚊虫迅速包围了这位风尘仆仆的汉子。大胡子一边很熟练地用手驱赶着蚊虫,一边看着公路。

没有任何人影。此时正是草原人吃晚饭的时候。牛羊还在回家的路上,牧民的狗正趴在主人门前。一群鸭子集结在池塘边,这是很多人家的鸭子,只有它们的主人来,它们才肯各自散去。

大胡子在公路上停顿了一下。寂静的公路像一条什么人随意甩出去的灰色飘带,在大胡子深不可测的目光中,变幻着、舞动着伸向天边。

这是一条可以使草原脱贫致富的公路,也是这片草原唯一的一条公路。显然,公路的质量出了问题,一些硬伤和粉质沙石很明显。也许有人说这条公路太老了,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条公路还相当年轻。从基础上看,这条公路原本是要修成国家二级公路的。

大胡子弯下腰,很认真地系好旅游鞋的带子,这是一双很值钱的旅游鞋,从这双鞋上看,大胡子应该是个有些来历的外地人。但从他的行为举止看,草原人的特征又相当明显。大胡子现在不在乎人们怎样猜度他,系好鞋带,他站起来,把一双筋骨毕露的大手在黑色短裤上擦了擦,拐下公路。

太阳从西地平线上摇摇欲坠,显得巨大而无力,暗红的光晕映在大胡子蓬乱的头发上,使大胡子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雾气。

大胡子对这个地段是非常熟悉的。他拐下公路向东走了大约五十米远,而后沿着公路向北步行。

水獭草疯长起来,掩住了这个黄昏时分的独行者。一群归巢的鸟被惊动了,它们飞起来,在大胡子的头顶一圈又一圈地飞。

沿着公路的方向,大胡子很快便从一人深的草丛中看见了炊烟。他停下来,将一只挎包垫在头下,顺势躺下来。这时有一辆改装的手扶拖拉机开过来,拖拉机手大声地唱“提篮小卖拾煤渣……”京剧深受草原人喜爱,这里是满族人的集居地。驭手的好嗓子压住了机器的突突声,大胡子感到一阵莫名的亲切和放松。大胡子胸口像压着一块石板。大胡子毕竟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孤独是这种人的通病。

公路建成通车的日子在两年前,在大胡子的印象中,那的确是个大红大紫的日子。草原人舞起狮子,跑着旱船。野牛皮大鼓擂得山响,铜锣铜镲应和着,年老的阿叔一支唢呐年头古远,断断续续地吹出一种曲调……仰面朝天的大胡子想到这儿,干裂的嘴角闪过一丝微笑。

那天,他在一家草原饭馆喝醉了,烈酒壮阳,他乘着酒兴和饭店的女主人好一阵调情。那女人很有风韵,眼角荡着撩拨人的浅笑。大胡子想到这儿收住微笑,一个男人的脸孔浮现在他眼前。这个人是饭馆女人的男人,他生得很矮小,一只眼有点斜视。

村庄里传来一阵牛羊的喧闹声,狗的扑跳声和农牧民们的吆喝声。随后,公路再一次沉人寂寞。太阳完全隐没了。

马家营子

草原公路始于州地,深入草原。草原的深处有一个王朝的名字,叫做马家营子,是满族人打猎的地方。营子系满语,与屯兵有关,意即“哨鹿”——以木质长哨吹出雄鹿求偶之声,专引雌鹿出现而后猎杀之。这是满族人祖先的发明,哨声悠扬,但转眼就会鲜血四溅。葬身弓箭之下的多为年轻重情的母鹿。母鹿重情,被雄性召唤,迤逦而来,听见弓响,回身已晚,然后睁着美丽的大眼死去。 那时马家营子还没有公路。北部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坝上草原,南部是丘陵盆地。这里森林密布,河流纵横,茂草鲜花,万灵莘集。当年,满清的军机大臣是这里的主宰,百万大军曾威震北疆。然而当时没有公路,同时代文明的东西距此遥远,比如旅游,比如康拜因;还比如几百年后的电视和手机,以及模特和股票等等。总体来说,那时的草原无比洁净,空气中始终弥漫着牛粪和鸟粪的气息。

……

P1-3

序言

生命在鲁院

李一鸣

鲁院,一个神奇的所在。一个小院,隐在十里堡;一座小楼,藏于芍药居。居于大都市,却没有豪华,缺乏轩敞。但在多少作家心里,她却是殿堂般神圣,故乡般温暖。为她而来,跋涉千里;从此而去,频频回眸。一根肠子拴牢思念与向往。时间万水,空间千山,更使她成为记忆虚化、情感美化、想象幻化中的心灵憩园。鲁院,意味着单纯、纯粹、青春、美好,意味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文学栖居的远方。从与她结缘那天起,“鲁院”便凝为一个永不消逝的“情结”。回望,相忆,引颈,怅惘,成为离去学员定格的精神形象。

在鲁院,他们经历着思想性引领,底蕴性打造,研究性学习,创新性研讨;他们坚守着明净的价值自觉,明晰的精神秉持,滚烫的心灵追求,深沉的文学担当;他们发愤着,孜孜不倦、兀兀穷年地阅读,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涵泳,博考经籍、摭华摘艳的覃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交心,且行且思、且珍且惜的实践,投身生活、扎根实际的体验,吟安一字、拈断数须的磨练;他们享受着,思与思的碰撞、诗与诗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诊断性研究与方向性发展的融通,拒绝知识性傲慢,呈现平等性亲和,力行研究性对话,达致成长性提高。

在鲁院,他们阅读先人著作,聆听音色清晰的经典,追远溯源,捕捉远古的回音;披览当下文丛,沉潜涵泳,如鱼在水,探寻未知的秘境;清夜独坐,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键盘、一屏幕、一腔心绪,一幅剪影……

在鲁院,他们步入精神世界,感受读书写作的灵性之美。

美在品位。一个人抛却物欲,远离浮躁,沉下心,稳住神,坐得住,学得进,写得沉,不论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还是烈焰炽炽、热风难耐,潜心攻读,养性修身,自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一种品位。灯红酒绿,太醉;香车美女,太俗;追名逐利,太累;鸡毛蒜皮,太碎。只有读书写作,最好、最妙、最美!

美在享受。读书写作,拍案而起,击掌而坐,捧腹而笑,抚掌而哭,扪胸而问;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泣、为之诉;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己;寻回真情、真意、真志、真理;使人生得其所、生活充实、生长快乐、生命美丽。书人默契,会心而悦,读书写作真好!

美在进向。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到深处最有味。读自然,一朵花上见命运,蓬松白云有人生;读社会,红尘滚滚藏清明,关系交织蕴涵深;读人心,大海般喧腾,密根般纠结,一个针眼,穿过八级大风;读佳作,形象上入心,理论上入脑,全局上着眼,细微处体验,读出语言、读出情感,读出哲学,读出诗性。读书,可救急;写作,能救命!

于是,读书写作,成为他们的生存方式、生活追求、生命状态。

有一种力量,叫文学;

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有一种感动,叫青春;

有一种生命,在鲁院!

(作者为现鲁院常务副院长)

后记

自出了鲁院丛书《恰同学芳华》第一辑后,许多学友便问我,何时也能帮他们出上诸册。但这只是一个同出版方沟通好可遇而不可求的愿望。现鲁院已办至了二十七期,学员也超过了千人,而这众多学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有写诗的,有搞评论的,也有翻译班。很难集起精锐总体展示一番。这第二辑丛书主要是从鲁8届、15届、19届、21届及鲁22届、23届、24届及27届里爬罗剔抉出来的,还有一些是在鲁院办的地方班及旁听生中遴选加入的。当然亦有鲁2期上辑未能收入的王雁翎、温远辉等学友续作。与第一辑相比,有些零散。但这一辑也收入了葛水平、李浩、张楚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者。

这一辑比较集中的是由山哈同学组织的少教民族班的十多部作品,之前他多次寻问我丛书起承转合的情况。这些个风格迥异的出入文君,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其创作的举手投足。

编辑丛书时,在正常的流程中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许多学员因规定好的字数,常会有多退少补的状况。而那些缺阙的字数又要千催万促的才能迟迟补齐。有些学员虽上了鲁院,但因文字工作的历练未能到家,总要三番五次地才能修成正果。不过总体来看,这仍不失为鲁迅文学院的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鲁院学员将学习成果浓缩成自己的作品,应是个水到渠成的展示。但这事具体规划起来却很繁琐,从编辑到出版每个流程都要事必躬亲,有时为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翻来覆去地推敲更换。这经常会同作者、美编、排版等人说话时不留情面,但事后,文图调整好了又如释重负。这都需要两方面去交涉。最后小到各位学友的地址电话都要一一核实。

大家知道,这几年的出版业很萧条,相应的紧缩政策也给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版文学书籍尤其难。现在这套丛书赶上了机遇,还算顺利。这套丛书共60本,比上一辑多了18本,也是尽其所能容纳一些同学,只是这种苦心不知可有人知?孰是孰非,孰好孰坏也就如此这般了。这套丛书小说集子50本,散文集10本,涵盖了同学们创作的方方面面。编辑丛书的过程中,因出版社的要求,中途有些同学的因涉及到种种原因要换稿、换书名,经交涉,有的保留,有的换掉,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编完上一辑丛书时,我曾说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这路又向前走了一步,不知以后还能走多远,抑或是就此止步了,也未可知。但身为主编班的一员,主编这样一套丛书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每一届鲁院班都少不了各位老师苦心积虑、精心编排的课程,启发式的指点江山。郭燕、陈涛、孙吉民及诸多导师们的画龙点睛;王琁副院长等人的后勤工作保障。在此特感谢李一鸣常务副院长作序、邱华栋副院长的支持、出版人张海君先生及敦煌文艺出版社再次出手鼎力相助。愿鲁院及其学友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文坛的梯田上。

丛书主编王童写于乙未年壬午月小暑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