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不是一副灵丹妙药,不能解答人生的一切疑难,但它展示了人生,展示了生命的意味。本书是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株清新的花。它题材新颖,手法别致,文笔优美,通过一个法国小孩在我国一所普通的小学里读书,从而引起了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新的情况,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儿童的新的面貌和新的思想,歌颂了孩子们可爱的心灵。孩子们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的感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白色的贝壳/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程玮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作品不是一副灵丹妙药,不能解答人生的一切疑难,但它展示了人生,展示了生命的意味。本书是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株清新的花。它题材新颖,手法别致,文笔优美,通过一个法国小孩在我国一所普通的小学里读书,从而引起了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新的情况,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儿童的新的面貌和新的思想,歌颂了孩子们可爱的心灵。孩子们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的感受。 内容推荐 《白色的贝壳》是程玮的中短篇儿重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的优秀中短篇儿童小说21篇,其中有多篇小说获得过儿童文学的多种奖项。程玮被儿重文学评论家称为“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小说中随处可见对少儿心理、行为的准确把握和传神刻画,她笔下的儿童形象生动鲜活、呼之欲出。该小说集的语言也很有儿重特色,让你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孩子在向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童趣盎然,让你禁不住哑然失笑。本书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理解,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孩子和成人之间的理解,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说,程玮的小说为孩子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 孩子和成人 白色的塔 奶奶的羊角洼 白色的贝壳 我的学画经过 浅的绿,深的绿 交朋友 第二章 孩子和孩子 我和足球 邮票事件 注意,从这里起飞 关于故事的结尾 原谅我,哥哥 大楼里新来的小邻居 日记三则和补充说明 圣诞树上的泪珠 第三章 孩子和世界 孩子、老人和雕塑 五月的天气 在妈妈的班里 傍晚的雨 到江边去 第四章 孩子和远方 “See You!” 来自异国的孩子 后记:我梦中的书 附录:程玮少儿小说创作论 朱自强 试读章节 白色的塔 还记得那座塔吗,那座白色的塔? “当然记得。”你这样说,我也这样说,尽管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尽管我们现在已经长成大人。 那时候,我们樱桃沟还藏在大山的皱褶里,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通向外面的世界。外面是什么样儿的,我们不知道,大人们不带我们出去。我们也不敢像大人那样站在路边招招手,让飞跑的汽车停下来捎上我们。我们常常站在路边,久久地看着远处,看着路尽头、山尽头那迷迷茫茫的、淡蓝的一片天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那重重叠叠的绿色的山峦后,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个白色的东西,像一座塔似的高高矗立着。 那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去问那些坐过汽车的大人们。汽车正是从那个方向来的,兴许他们知道。 “满世界新鲜玩意儿,谁还注意那个?”有人那样说。 “别是你们看花眼了吧,我可是一路瞅着,连眼皮都不敢眨。”有人那么说。 总之,大人们也弄不明白,那个白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夕阳从山脊后探出半个脸蛋,留恋地朝远处那白色的塔影瞅了最后一眼,便消失在起伏的山峦后面。只有那白塔般的影子还醒目地浮在一片深黛色的暮色中,远远看去,像大海里的一片白帆。 要是能飞过这重重叠叠的山峦,去那白色的塔影前亲眼看一看,该多好呵!于是,我们壮着胆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站在路边,远远地见汽车来了,便招招手。可汽车像没长眼睛一样,径直开了过去,倒是喷了我们一脸一身的黄灰。 终于有一次,一辆卡车吭哧吭哧地爬上坡来,不等我们招手,就自个儿停了下来。 我们反倒愣住了。 车门打开了,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叔跳了出来,“妈的,这老爷车!”他骂骂咧咧地打开了车盖。 我们这才明白,这车并不是为我们停的。但我们还是满怀希望地悄悄围了上去。等他拾掇好汽车,用棉纱擦着手时,便壮着胆子开口了,“大叔,捎我们一段路吧!” 络腮胡子转过脸来,不耐烦地问:“捎你们?你们干吗去?” “去看,白塔!” “白塔,哪来的白塔?去去!”他朝我们扬扬结实的拳头,钻进汽车,一溜烟地开走了。 看来,搭车是没指望了。我们决定扒车。这是一段上坡路,汽车开到这儿,总慢得像牛似的。只要胆子大,肯定能扒上去。 可这个计划一开始实行就很不顺利。不是车速太快,就是挡板太高。我的头摔了个大包,还险些被大人们发现我们的秘密。 以后,我们每天总坐在路边的高坎儿上找机会。没几天,我们就发现经常过往的汽车中,有一辆卡车开得特别慢,上坡时喘得几乎要断气。,大概是因为太老了吧,车上的油漆一点儿都没有亮光了。更妙的是,它后面没有挡板,只用一道铁链横拉着,而且居然还有一截脚踏梯子。这简直是为我们特意安排的。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坡坎上,汽车过去了三辆,都不是那辆车。等了好久好久,日头都正中了,那辆车才在转弯处出现。 我们躲在路旁的树丛里,瞅着那车头喘着气刚刚从我们面前爬过,我们便蹿出来,手脚并用,好一阵紧张,终于爬了上去。我们真快活呀,白塔的梦终于要实现了。 突然感到不对劲儿。可不,车停了。没等我们明白过来,一个人已经恶狠狠地跳上车,把我们像拎小鸡一样拎起来,扔到了路边的草丛里。 “再扒车,看我压死你们!”正是那个络腮胡子,他从车窗里伸出头,炸雷似的吼了一声,便开着车走了。 真是冤家路窄!我们气得在后面追着汽车喊:“叫你翻车,叫你翻车,叫你四个轱辘朝天转!” 骂是这样骂了,可总觉得不解恨。我们立下誓言,非乘乘他那辆破车不可! 从此,我们一有机会就去公路边蹓跶。而络腮胡子仿佛看透了我们,一到这段路,就拼命地把车开得快一些,让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扬起一溜烟尘远远而去。有一回,他在一个拐弯处撞上我们,甚至刹住车,探出头骂:“兔崽子,滚远一点!” “叫你翻车,叫你翻车,叫你四个轱辘朝天转!”我们一迭声地追着他的车子喊。 我们真的不能忍受了!我们准备了一大堆烂泥、石块,要给他一点儿厉害看看。 遗憾的是,一连几天,我们一直没能发现络腮胡子的踪影,好像他已经知道了我们的阴谋,突然偷偷摸摸地上天入地了。 又过了几天。一个早晨,公路上的露水还没干,络腮胡子的车终于又在坡道尽头出现了。可是没想到那车却停了下来。车上跳下一个圆头圆脑的小伙子。小伙子钻到树丛里,沙沙地响了一会儿,又回到公路上。他冲着傻愣在一边的我们笑嘻嘻地吆喝着: “喂,小兄弟们,干吗呢?” 我们相互看看,又看看小伙子身后的车,一点儿没错,正是络腮胡子那辆破车。 小伙子奇怪地回头看看,突然明白了,“哦,你们想搭车,是不是?这好办,上来吧!” “真的?”我们喜出望外。 “当然。去哪儿?”他把我们塞进驾驶室里,发动了汽车。 “白塔。”见他疑惑不解的样子,我们一齐指着远处那白色的塔影解释说:“喏,就是那儿,那不是白色的塔吗?” 小伙子笑了:“那是什么白塔?走近了你们就知道了!” 汽车开动了。那重重叠叠,连绵不尽的山峦第一次在我们眼里像有灵性似的活动了起来。白塔也开始在一道道山脊后时隐时现地移动着,真的像白帆一样慢慢地浮动起来了。也不知过了多久,白塔完全消失了。但我们知道,它离我们更近了。 在一个岔路口,汽车停住了。“到了,小兄弟们,看你们的白塔去吧!” 我们扑通扑通跳下车,兴高采烈地朝他指的方向跑去。忽然,想到了什么,又跑了回来,一直跑到车前。 “叔叔,那个满脸胡子的,也开这辆汽车的,怎么不开了?” 笑嘻嘻的小伙子不笑了,他抚摸着方向盘:“你们认识他?” “对,他老不让我们乘车,他没你好!” 小伙子慢慢地摇下挡风玻璃,看着远处,低声说:“他已经不在了。” “哪里去了?”我们仍旧不理解。 “就是不在了。” 我们突然明白过来了,浑身打了个冷战:“为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听人说,他的车正路过这儿,有辆车油箱着了火。喏,就在那边,油箱若是一爆炸,整个井场,还有你们的白塔就完了。于是他跳上那辆着火的车,把车开走了。”小伙子说得极简单,简单得让我们接受不了。 “那后来呢?” “后来?又不是讲故事,还有什么后来呢。” “那,那他不是变成英雄了吗?” 小伙子说了句什么,但我们谁也没听清。因为发动机又响起来了。因为我们都在很吃力地想着这个我们无法接受的事实。 车什么时候开走的,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我们慢慢地沿着岔路走进去。路是沙石铺成的,几道深深的车辙在路面上平行着、交叉着。哪两道车辙是他留下的?一定是最深最深的吧!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只小鸟在悄声悄气地鸣啭着。 沉默着走了一段路。唉,什么话不能骂,偏骂那两句! 两旁的树越来越稀了。接着,又出现一个个黄帆布的房子。不一会儿,那座白色的塔无遮无拦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啊,这原来是一座蒙着帆布的铁架子。有许多人戴着奇怪的铁帽子在围着它忙碌着。它是因为这个人死去了,才安然地留存下来的。 它到底是什么? 哦,钻井。哪里地下有宝物,哪里就有它。 它也不是白色的。它上面有很多泥,还有很多油渍。不如我们想象的洁白,也不如我们想象的神秘。它不是塔,不是白色的塔。 淡淡的雾从周围的树林里升起来,我们踏着车辙一步步往回走。不知怎么,我们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后面严肃地注视着我们。 回过头去,只见那井架高高地、庄严地矗立在树林中。衬着玫瑰色的天空,它又成了一座白色的塔。 “是白塔。”你说。 “是真的白塔。”我也说。 白色的塔在大山深处矗立着。 唉,那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可我们都还记着它。P2-9 后记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是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把我造就成了一个作家。在我上小学时,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我上中学时,遇上了“批林批孔”。在我中学毕业后,遇上了插队落户。在那个时候,知识意味着耻辱,无知意味着光荣。我像中国的五亿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周围的同辈人,有悲观绝望的,有沦落的,也有设法自残而返城的。记得那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在井台边清洗衣服,在我第一次俯身井口汲水时,我看到了半边月亮在井水里浮动。在我第二次汲水时,我突然发现那半边月亮已经悄然消失了。在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我真正感觉到了星移斗转、时光流逝。我感到一种恐慌,一种青春虚度、一无所成的恐慌。于是,我急切地想做些什么,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些印记。于是,我拿起了笔——别无选择。因为笔和纸是最简单、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最不能剥夺的东西。 十几年过去了,纸和笔伴随着我由一个少女成为妻子、母亲。在成功和失败、喜悦和痛苦的创作过程中,我常常回忆起那个决定了我一生道路的夏天的深夜。我总是想,如果没有那半边月亮的启示,如果没有那瞬间的星移斗转的感觉,我现在将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有一点是肯定的,或早或迟,我还会是一个作家。因为用自己的手写一本好看的书,是我童年时代最迷恋的一个梦。 …… 主人先生还要求我谈谈对于战争的想法。我是一个在和平环境中出生长大的人,对于战争的所有知识都是从书本和影视中获得的,或许很难谈出深刻、独到的见解。 我的家在南京。在我们那个城市里,有十座造型各异的纪念碑,为的是纪念在日本侵华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同胞兄妹。我家附近就有一个,那是一个鼎,上面刻着“居安思危”四个字。在纪念碑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在鼎下面看到了几束野花,在周围看到了一片修剪得十分精致的草坪。几年过去了,当我再一次经过那个纪念碑时,那儿几乎是荒草萋萋。中国人曾经有过最深刻、最鲜明、最持久的爱憎。大家也许听说过中国杭州的西湖,那儿有一个岳坟,纪念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岳坟附近,是出卖了岳飞的秦桧夫妇的塑像。他们跪着,千百年地跪着,并被人唾弃着。直到如今还有人向他们吐唾沫,以表示憎恨和鄙弃。一个民族有着这样长久的爱憎,这个民族应该是伟大的,是不可战胜的。可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变得容易遗忘了。对这一切,我深感失望。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我痛恨战争,痛恨流血,痛恨屠杀无辜。但我对此无能为力,既不能扭转乾坤,也不能点铁成金。我只是努力做着一个有人性、有理智的人,一个有良心的、有正义感的作家。应该记住的,不会轻易遗忘。 我希望战争有一天成为一个古老的名词。我希望我们的儿童永远生活在不受压抑、不受扭曲的和平美丽的世界里。我将为此尽我的一切努力,用我的心,用我的笔。 最后,谢谢主人给我提供了这样的发言机会,也谢谢大家听取了我的发言。祝各位万事如意。 1990年7月于西德汉堡 书评(媒体评论) 《来自异国的孩子》这一中篇小说,可以说是一幅重彩轻抹的学校生活的油彩画,画题是“友谊”——一份同窗不平凡的友谊。画法也比较特别,以“百合花”式的分辦合蕊的写法,有新鲜感,读来不会令人厌倦,这也因作者能熟练地使用电影摄制上的“蒙太奇”的手法,构思甚巧。 ——陈伯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来自异国的孩子》是儿童文学园地里一株清新的花。它题材新颖,手法别致,文笔优美,通过一个法国小孩在我国一所普通的小学里读书,从而引起了一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新的情况,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儿童的新的面貌和新的思想。歌颂了孩子们可爱的心灵。 ——任大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乡村孩子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有着无穷的向往和好奇,总想与它们沟通。他们发现了一座披着神秘薄纱的白塔、,白塔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神气,那么妙不可言。“络腮胡子”的出现是那么突然,让我们始料不及。他是平凡的英雄。他的举止言谈似乎粗鲁,但有一颗滚烫的心。当听到他将那辆油箱着火的车开走时,我们的心都碎了。 ——顾练(小学五年级学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