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1912-1928)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冯学荣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冯学荣为了写完这本《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1912-1928)》,搜集了北洋政府时期大量历史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证人证言,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原貌,也让诸位读者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倘若遇到困惑,可回头看看这条主线,自己读到哪个位置,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了。

内容推荐

从1912年到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的十七年历史很乱。共和试验搞砸了,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内战,革命党和军阀开打,军阀内部也互相开打,你打我,我打你,你打他。他又打我,我也打他……乱得像一团麻。

作者冯学荣从当时的历史见证人的各类回忆,日记,自述、证言以及一些档案文献出发。抽丝剥茧试图将这一团乱麻理清。《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1912-1928)》把历史见证人请出来。让他们亲自为大家讲解他们所亲身经历的历史。

目录

第一章 清廷倒台

第二章 定都之争

 附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章 民初气象

第四章 国会一瞥

 附录 《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附件

第五章 二次革命

第六章 袁大总统

 附录 天坛宪法草案(1913年

 附录 《中华民国约法》

第七章 洪宪帝制

 附录 《君宪救国论》

 附录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第八章 府院之争

第九章 张勋复辟

第十章 护法运动

第十一章 直皖战争

第十二章 直奉一战

 附录 《中华民国宪法》

 附录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第十三章 直奉二战

第十四章 北伐之役

试读章节

“现在,唐绍仪建议召集国会公投解决,如果议定君主立宪政体,当然最好,如果不行,议定共和政体,则必须优待皇室,但是,如果硬要打,一旦战败,恐怕皇室就不能保全了,此事关系到皇室安危,仍请召见近支王公再行商议。臣等候太后的指示……”

而(世袭)恭亲王溥伟的日记,则记录了1912年1月17日(农历辛亥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另一场会议:

……内阁会议,各亲王及蒙古王公都到了,袁世凯称病没到,派了赵秉钧、梁士诒为代表……赵秉钧说:“革命党力量太大,各省响应,北方(清军)军队恐怕抵抗不了多久了,袁(世凯)总理准备在天津设置临时政府。”

我(溥伟)说:“朝廷起用袁世凯,是要他讨伐革命党的,政府在北京不安全,难道搬到天津就安全了?现在刚打下汉阳,应该乘胜追击,怎么能和革命党议和呢?”

梁士诒说:“汉阳虽然打下了,但是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党,北方(清军)无粮无饷,之所以把政府搬到天津,是害怕(战火波及北京)吓到皇上。”

我(溥伟)说:“以前太平军打到北京郊区,打了二十几年,我们都没有议和、没有搬迁政府,现在革命党的势力远远没有当年的太平军强大,怎么就议和了呢?如果仅仅是钱的事,大家应该想想办法,如果一遇到叛乱就议和,那么这个内阁总理,谁都会当,用得着请他袁世凯来当吗?”

梁士诒、赵秉钧顿时语塞。胡惟德则说:“各国都不支持继续打。”

我(溥伟)驳斥道:“平乱是我国的主权,怎能让外国人来插手?”

庆亲王(奕勖)则说:“别吵了,这件事重大,我们还是请上面(隆裕太后)来定夺吧。会议众人竟然没有一个支持我(溥伟)的。于是,只好散会……”

除此之外,溥伟还记录了1912年1月19日(农历辛亥年十二月初一)的御前会议:

……(隆裕)皇太后问:“你们是主张君主立宪,还是主张共和?”众王公都答:“我们都力主君主,没有主张共和的道理。”太后说:“我何尝想要共和?”都是奕勖和袁世凯说:“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枪没炮,没军饷,打不了……”奕勖此前说过:“只要载沣下台,外国就援助我们,现在载沣下台了,外国的援助呢?我看奕□是在骗我。”

蒙古王爷那彦图进言说:“既然太后知道他(奕动)是这样的人,以后就不要再相信他了。”

我(溥伟)则说:“现在冯国璋愿意报效,但是需要钱,请太后将宫中金银器具拿出来些,暂时充作军费,前线战士一旦有了钱,军心必然大振。”

(隆裕)太后说:“要打下去,打赢了当然好,若是打输了,则恐怕连优待条件都没有了,到时就真的亡国了。”

我(溥伟)说:“优待条件是骗人的,要知道,革命党那帮人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我们的大权一旦失去,届时倘若革命党反悔、撕毁优待条件,我们找谁主持公道去?而且,堂堂皇室,需要百姓来优待我们,岂非笑话?况且,一旦共和告成,中国必将走向内乱,兵祸不断。太后是爱百姓的,可别成了害百姓啊……①”

溥伟一语成谶。

仅仅数天之后,清军前方的重要将领段祺瑞领衔,在1912年1月26日对清廷发了一份这样的电报:

内阁、军咨、陆军并各王大臣钧鉴,为痛陈利害,恳请立定共和政体,以巩皇位而奠大局,敬请代奏事:窃维停战以来,议和两月,传闻宫廷俯鉴舆情,已定议立改共和政体。

其皇室尊荣及满、蒙、回、藏生计权限各条件:曰大清皇帝永传不废;日优定大清皇帝岁俸不得少于三百万;曰筹定八旗生计,蠲除满、蒙、回、藏一切限制;曰满、蒙、回、藏与汉人一律平等;日王公世爵概仍其旧;日保护一切原有私产。

民军代表伍廷芳承认,列于正式公文,交海牙万国和平会立案云云。

P16-P17

序言

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的17年历史,看起来是很纷乱的,共和试验搞砸了,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内战,革命党和军阀开打,军阀内部也互相开打,你打我,我打你,你打他,他又打我,我也打他……乱得像一团麻。不少读者往往找不着北,读不懂,也容易混淆。

笔者从当时的历史见证人的各类回忆、日记、自述、证言以及一些档案文献出发,抽丝剥茧,尝试将这一团乱麻理清。把历史见证人请出来,让他们亲自为大家讲解他们所亲身经历的历史,这也许不失为一个新颖的、有意思的方案。拙作由此而生。

笔者为了写作这本书,搜集了北洋政府时期大量历史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证人证言,力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原貌,也让诸位读者对那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宋教仁被杀一引发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一失去同盟会掣肘之后,袁世凯走向称帝一反袁的护国战争爆发一袁世凯死一北洋分裂,黎元洪和段祺瑞交恶—,张勋入京“调停”,实为复辟一段祺瑞镇压张勋复辟,但是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一引发孙中山护法战争一段祺瑞和吴佩孚因护法战争的人事问题交恶,继而爆发直皖战争一吴佩孚打赢,继而因梁士诒组阁问题,和张作霖交恶,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一张作霖战败不甘,联合孙中山、段祺瑞、冯玉祥报复吴佩孚,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一吴佩孚败走,冯玉祥扶植摄政内阁一冯玉祥和郭松龄密谋反奉,并和张作霖爆发战争,冯玉祥兵败下野一张作霖入京,执掌中央政权一孙中山联合苏俄,组建国民革命军一蒋介石北伐,推翻北洋政府。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倘若遇到困惑,可回头看看这条主线,自己读到哪个位置,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了。  希望诸位能喜欢本书,并请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袁世凯入京之后,立即电部下段祺瑞,让带兵的各将军联合电请政府:请改政体为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其意在实行宪政。杜亲贵预闻军政大事,可见其起初并无取清室而代之之意。

——曹汝霖

  1917年5月7曰.段祺瑞在众议院提出对德宣战的议案,遭到否决。段祺瑞的左右雇了许多流氓,乞丐,拿着旗子,在街上游行。要求参战。说参战是民意.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参战,他们瞪着两眼,说:不知道,我们是雇来的。

——冯玉祥

冯国璋和段祺瑞、王士珍早在天津武备学堂年代,就结拜为兄弟,不料,冯国璋当上总统之后,还是和段祺瑞闹出了矛盾。冯国璋上任之后,成了段祺瑞的盖章工具,日常工作是国务院秘书张志潭带各种文书进来、叫冯国璋签字盖章。

——曹汝霖

当时(1927年3月)张学良说过这样的话:这个仗不能再打了.北伐军是三民主义的军队.咱们东北军什么主义都没有。老将(指其父张作霖)想武力统一中国。当总统。那是白日做梦……

——陈大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