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座山,万道川,万条山溪汇江湾,山水秀色直可餐。
《行行重行行(老郭游记之1)》是作者(郭五一)游历川北横断山区、香格里拉及加拿大北方的记录。作者自写自拍,精选了200多幅照片,既有风土人情的忠实记录,又有纯唯美表现的山川景物。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寄托着深邃的人文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行行重行行(老郭游记之1)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五一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万座山,万道川,万条山溪汇江湾,山水秀色直可餐。 《行行重行行(老郭游记之1)》是作者(郭五一)游历川北横断山区、香格里拉及加拿大北方的记录。作者自写自拍,精选了200多幅照片,既有风土人情的忠实记录,又有纯唯美表现的山川景物。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寄托着深邃的人文思考。 内容推荐 《行行重行行(老郭游记之1)》是一本货真价实的游记。作者(郭五一)已逾“知天命”之年,从浮沉多年的商海脱身,无功名之累,亦无身家之拖,于是远足江湖。寄情山水,在真山真水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求得精神的解脱。在这里,川北横断山区的漫漫雄关、雪域神山,香格里拉的桃源胜景,加拿大北方的苍茫大气,都神现于作者的笔端和镜头。 《行行重行行(老郭游记之1)》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其中目之所及,意之所动,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寄托着深邃的人文思考。 目录 寄情山水辩(代前言) 川西行 记忆的召唤 出 发 秦 岭 蜀道行 成都 武侯祠 雅安、蒙山记 走进川西 贡嘎神山 从泸定到塔公 木雅金塔和丹巴碉楼 丹巴甲居村 丹巴中路乡 走向松潘 松潘与黄龙 川主寺 郎木寺 拉卜楞寺 兰 州 洛阳?龙门石窟 回 家 加拿大北方行 走向北方 嘉士伯镇 阿尔波塔印象 艾德蒙顿市 走向斑芙 斑 芙 回 家 车轮上的香格里拉 目标——香格里拉 三峡大坝 秀水巫山. 蜀中行 走进雅砻江 从雅江到稻城 翻大雪山 金沙江峡谷 东竹林寺 澜沧江大峡谷 走向香格里拉 大峡谷、虎跳石、丽江 大研镇的情思 万古楼、沙溪镇、大理城 公路断想 踏上回程 后 记 试读章节 记忆的召唤 2004年10月28日星期四 人的一生会因为种种经历形成许多记忆,大多记忆会随时日的迁延渐渐淡化,唯独一些特殊的记忆不仅不会淡化,反而会因为细节的飘逝使主体更加突出,压迫着你成为一种心债。 重走横断山区就是我的这样一种心债。 37年前,正值“文革”高潮,裹挟在“大串联”的队伍里,与同班同学丁力、赵小伙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967年1月从西藏出川来到横断山区。 20世纪60年代的川藏公路狭窄陡峭,沙石铺地,泥石流几乎是家常便饭,沿途到处可见塌垮的山石堆积。道班工人和筑路战士不停歇地清理着路障,经常是刚放过去几部车山石就下来了,山路上堵着长长的车队,隔不远就能看到有车辆沉坠谷底。翻山仅可单向行驶,车队上午从东向西,下午从西向东,一座山就是一天的行程。 那时平叛虽然已经八年,中印反击战结束两年,可沿途并不太平,除了军车很少客车。我们乘一辆老式解放卡车改装的客车孤零零地走在崇山峻岭。一个湖北籍的援藏老师傅带着一个四川籍的复员兵载着六个“串联”出藏的学生(另外三个学生是西安民族学院附中的女生)辗转在川藏交界的宏大山区。 车走得很慢,有时一小时不到五公里。记得翻越雀儿山,发动机“开锅”,老师傅竟然让副手驾驶,自己提着一桶水像猴子一样翻上前车盖儿,边行车边加水,加好水竟然又翻爬着回到车里。那时的川藏汽车兵(包括复转军人)几乎都有那么一种无畏犯险的性格。 风呼啸着,引擎咆哮着,车跳跃爬行,一路寒冷、颠簸、灰尘、噪音。沿途的兵站经常可以听到残匪袭击车辆的消息。我们在忐忑中走进横断山区。 走下寂寞荒疏的高原,骤然来到植被丰茂的谷地,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从心底升起。 那里的雪山蓝天太空阔,不由你不感叹;那里的峡谷河流太雄奇,不由你不惊奇;那里的森林植被太丰富,不由你不沉醉;那里的湖光山色太美丽,不由你不痴迷。那是一次充满激情的旅行,两千多公里走了13天,每天都有新的景象,每天都有新的刺激。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折多山、雀尔山、二郎山。高山峡谷,冰川密林。车行至此,俄而从皑皑雪山沉降到原始雨林;须臾又从急流险滩攀援到白云的府邸。一月的雪山缠绕着抢眼的云雾,沉寂在悠远的蓝天下,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可惜当时还是孩子,不懂摄影,没留下印记。但那风光,随着时日流逝,余下的记忆:山就更高,雪就更白,云就更亮,天就更蓝,像一个遥远的梦呼唤着我,再去一趟川西。 今年初和朋友驾车游历了加拿大阿拉斯加,看到那里的蓝天白云、高山大川,重返川西的愿望更加强烈。 昨天和影友马卓新、文元、耿少峰商议,拟四人一车翻秦岭、走汉中,经川西、川北入甘南草地,重走横断山区。P2-3 序言 寄情山水辩(代前言) 人在困顿时往往或登高眺远或临渊羡鱼,以山水之真气求精神之解脱,所谓寄情山水也。近几年,已逾“天命”之年,既无功名之累,亦无身家之拖,也就越发想出去走走。 同仁责之,“正当年富,何以玩物丧志?”答曰:“人生何不是一场大玩?能天真,能率性,能本色,自风流也,何来丧志?” 志者,士之心也,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临危受命勇于任事,放浪江湖心存高远,俱是“志”也。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当今之世,除旧布新。旧有价值崩颓,“礼崩乐坏”;新生价值萌生,“式微纷杂”。精神失去依托,生命丧失意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泛滥,勤劳致富、社会保障缺失,竞争与危机同在,压迫与恐惧共存。当此之时,遁迹于江湖,寄情于山水,在真山真水的恒定与平静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何怪之有? 我经常远足,到大山大水中徘徊,深感人渴求自由与安定的情致会赋予山水以灵性。“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那是诗人的化境,化到浓酣忘我,境与神会,怎不神纯意静,真气扑人? 真诚是人的第一心理需要,也是人类社会一切真道德、真情感的源泉。 当人失去真诚,失去相互的信任,便会走向自然,走进山水,从那里寻求“洗尽沉渣,独存孤徊”,寻求“清风朗月,玉洁冰清”。沐浴在心灵的洗礼中,一股爱的无名哀感膨而涨之,超然于功利争斗的压迫之上,也就升华出一种无畏的镇定与宁静。 晋人王羲之有诗曰:“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能于此物欲横流,名利淹泛之际,“勿为物喜,勿为己悲”,处功利堆中不争,淹利禄围中忘求,怎不是一种大境界? 能动荡中“独静其静”,变乱中“忘求守一”,才真人也。 当人为社会所滞,为情志所困,走向自然,踏进山水,从远古的真意中寻求精神的解脱,能不大乐乎? 此身逢变世,人生大复翻。 少年虚立志,老大无报还。 主义成虚伪,社会大标签。 唯求真与诚,友爱或虚烟。 浮华盛风气,但余权与钱。 人心伤如此,何处随遇安? 弃别流与俗,超拔出淡然。 世外有真气,潇洒山水间。 郭五一 2012年5月1日 后记 23年前,一个不经意竟然下了“海”。从机关下到“商海”才明白,这个海是无岸可回的。于是只剩下拼命的搏击。 没想到内忧外困,几度沉浮,竟然侥幸活了下来。虽然伤痕累累,神疲力倦,但却有了经常的远足和摄影。 远足、摄影原本是寄情山水,缓解压力。可走的地方多了,见的景致繁了,就有了想说想写的念头,也就有了游记。 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游记,是我本人漫游四海的日记和摄影。是当时、当事、当地的人文景观的纪录和思考。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情致所动信笔录下,并不在乎是否前后照应,观点相悖,也就不再做事后的反复修改。路停了,手也就停了。 正因为此,此书更像是写给自己看的。整理出版,只为和影友们交流共勉。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