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张乃奎//崔雪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乃奎、崔雪梅编著的《德鲁克的管理秘诀》无意于重新构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体系,只是试图通过解读德鲁克思想中的精髓,提炼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企业管理的普遍性意义。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对其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内容推荐

张乃奎、崔雪梅编著的《德鲁克的管理秘诀》是最具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管理学精华读本。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后移居美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曾任纽约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学教授。他以其广泛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的30多部著作,开创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其管理思想和实践对世人产生了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被誉为“管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家”。

《德鲁克的管理秘诀》探讨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渊源、体系,从自我管理、决策管理、人事管理、有效管理、目标管理、领导力等角度,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对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度剖析,帮助领导者、企业家、经理人等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有志于管理的读者学习、消化、吸收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提升自己的管理素质,运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去思考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管理的绩效能力,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目录

绪论 中国的管理者向德鲁克学什么

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比学会管理更重要

使命、责任、愿景比利润更重要

创造业绩的是员工,制度不能替代人的作用

管理的本质是实践

创新和预见是不确定性时代的生存法则

第一章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

彼得·德鲁克生平

德鲁克管理思想渊源

“旁观者”德鲁克

“管理大师中的大师”

我们正在经历社会剧变的时代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实战效果

第二章 解读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从管理的本质着手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宽泛的艺术”

经常被人们忽略的管理原则

管理必须围绕“人性”展开

管理者的终极使命是绩效

管理者到底是做什么的

人的努力是核心

第三章 自我管理——管好自己是管好一切的先决条件

管好自己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

如何发现你的优势

如何做事才能取得绩效

寻找你的职业归宿

问问自己的贡献

善于沟通并了解他人

把握自己的时间

第四章 决策管理——从源头上做好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而决策

决策应避免混乱

有效决策的基本要求

重视别人的意见

坚持是非标准

决策需要转化为行动

教你正确地妥协

一定不要作不必要的决策

第五章 人事管理——始终着眼于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人事决策是最根本的管理

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

量才录用:像乔治·马歇尔那样用人

舍得花时间:像斯隆那样进行人事决策

吸引并留住我们需要的人才

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培养员工的禁忌

一定不做损人之事

尊重你的每一个员工

让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

使下属具备“管理者态度”

第六章 有效管理——结果决定一切

用管理取代专制

绩效第一

没有评估就不会有好成果

我们需要企业目标

树立“高级管理者”风范

把正确的事情做好

将下属的优势转化为绩效

怎样搞好成本控制

运用好奖惩制度

要坚持不断地学习

追求完美

第七章 目标管理——引导组织朝一致的方向共同奋斗

企业目的及使命新解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

运用目标管理的优势

学会追求“适度”的市场目标

生产率永远是企业的法宝

如何设立目标

不要一味强调盈利性

目标提升自制力

有目标才有执行力

给沟通助力

协调离不开目标管理

第八章 领导力——卓越的领导者是这样炼成的

成功领导者的基本任务

“感召力”的陷阱

领导者如何赢得信任

敢于对过失负责

正直是块试金石

卓越的领导才能

领导者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卓越领导者的共性

危急时刻的中流砥柱

附录:德鲁克主要管理学著作

试读章节

童年生活,知识盛宴

要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源流,我们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的童年、他学习和工作的历程。

对德鲁克的人生产生影响的第一个人是他的奶奶。在他的纪传体小说《旁观者》里,他将《奶奶与20世纪》作为全书的开篇。奶奶是一个热爱音乐、相信直觉、善良乐观的老人。德鲁克的音乐才能就是在奶奶的引导下培养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前一打鸡蛋只要25克鲁泽(奥地利货币),战时变成了35克鲁泽。老板向奶奶解释说:“最近要喂这些母鸡得花不少钱。”奶奶却说:“骗人!母鸡又不信奉什么主义。它们不会因为改朝换代、变成共和国了,就吃得比以前多。”父亲向奶奶解释通货膨胀的道理时,奶奶说:“你们这些经济学家不把钱当做是价值的标准。”在奶奶的意识中,如果钱还是钱,就一定要是价值的标准;若这个标准由政府任意操控,钱就没有价值了。奶奶用最朴素的个人直觉来诠释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使德鲁克意识到: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表面,简单平实的直觉往往可以抵达真理的彼岸。德鲁克在他后来的管理思想中认为,在公开的现实背后还有更隐蔽的现实,在表面的趋势下还有更深藏的趋势。这与他奶奶朴素的见解真是互为表里。

德鲁克的父母对他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父亲是个热爱音乐的经济学家,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德鲁克和父亲的关系很融洽,他非常欣赏父亲的个性和人格。父亲善于人际沟通,而他沉默、不擅言辞。德鲁克还小的时候,父亲就跟他辩论,而且始终都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在他父亲9l岁离开人世之前,据说他们还在辩论。这种辩论的精神是维也纳知识分子的传统,也锻炼德鲁克形成了慎性明辨的思维素质。

德鲁克的母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她从德鲁克很小时就注意培养他的洞察力。母亲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所以每接触一个人,她就要德鲁克描述一下他看到的人物,说出他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而培养他观察人的敏锐度,训练他精准的遣词造句能力。因此,我们看到德鲁克对人和人性的刻画,甚至可以和一个小说家媲美。而他对社会及组织的精确的洞察能力,与她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德鲁克父母是维也纳的上流人物,地位显赫,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家是当时维也纳政要、知识分子定期聚会的场所。这些聚会,把当时社会顶尖的人物聚集到了一起,他们一边吃饭,一边高谈阔论。这种以沙龙的方式开讲的聚会,有时事,有音乐,有哲学,有心理学,有文学……包罗万象;但每一个领域都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像时事辩论,就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小德鲁克听到的,或者是高水准的经济财政研讨会,或者是医学前沿研究的盛宴,或者是精彩绝伦的文学晚会,或者是唇枪舌剑的国际政治晚会等。想想看,德鲁克那么小就有机会与当时欧洲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如弗洛伊德、熊彼特、波拉尼等人交往,这种绝佳的成长环境当然胜过任何最优质的教育,同时也造就了德鲁克对知识的热爱,更使他拥有了远远高于常人的思维视野。终其一生,德鲁克都坚守维也纳知识分子的传统,甚至在学问上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相呼应。德鲁克立足社会不同角度研究企业,用由外向内的研究方法第一次把社会的历史和企业的历史打通。他童年时所享受的知识盛宴应该就是他绵延不绝的学术长河的源头。

成长足迹,恩师教诲

如果说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德鲁克耳濡目染,开阔了他的思维视野,那么成长中记忆的点点滴滴,则使德鲁克对世界的认识愈加深刻。

德鲁克的记忆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恐惧,还有饥饿。他在自传《旁观者》中讲到,他和当时维也纳所有的孩子一样,是胡佛救的。胡佛的食物赈济组织提供了学校午餐,这种午餐使德鲁克对粥和可可茶厌恶至极。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些食物救了德鲁克的命,也使德鲁克对非营利组织产生了好感。战争让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可是发动这场战争的政府却对处于饥饿中的人民无动于衷,而一个外国组织却能使他们活下去。德鲁克主张,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使命、履行责任。同时他认为,追求利润不是组织的目的,组织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及为顾客提供服务。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找到他这一思想的原始出处。德鲁克毕其一生,始终以不同的形式帮助非营利组织,因为他坚信: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就是改变人类的生活。他对人性的重视和他强烈的人文关怀,都可以从他的生命历程中找到恰当的注脚。

德鲁克一生都念念不忘的是一对姊妹花老师——埃尔莎小姐和索菲小姐。那时,他读小学四年级。索菲小姐对待学生很亲切,她对教育也很有创见。她教男生烹饪和缝纫,教女生使用木锯。在当时,这种做法不仅是一项革命性的创举,也成为德鲁克一家人的守则。索菲小姐这种富有见地的教学方法,使德鲁克意识到行动比知识更重要,而且也让德鲁克学会了换位思考、逆向思考。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德鲁克延续着索菲小姐的原则,特别强调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重在实践。

埃尔莎小姐很严厉,她的教学方法也别具一格。她教育德鲁克,要他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她还发给德鲁克一个笔记本,要他把一周内自己想要学会的东西记下来,到周末时再与实际学习成果作对比。这一方法促使德鲁克学会了自己制订目标、自我比较,进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想想德鲁克后来提出的关键性的管理思想——目标管理理论,便可以想象到埃尔莎小姐的这种方法对他的影响。

埃尔莎小姐发现德鲁克在写作方面有天赋,就鼓励他写作。德鲁克由此建立了一个信条:对人看优点,对事看缺点。他对那些经理人再三强调:尽量让员工做他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做他们不能做的事。这些来自生活中的理念,闪烁着经验的智慧,影响了德鲁克的一生。

P10-12

序言

永远的德鲁克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的森林里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物所能达到的境界,这一境界将永恒地伴随着智者德鲁克。

2005年11月11日,“管理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克莱蒙特家中与世长辞。这一天,距他96岁生日还有8天。颇具隐寓意味的是,82年前的同一天,德鲁克在参加一次游行活动时突然醒悟:自己对这个世界而言,只是一个旁观者,于是他满怀留恋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德鲁克的一生,一以贯之地秉承“旁观者”的思维理念,在教师、咨询师、作家之间辗转腾挪,矢志不渝地坚持他追求完美的精神,为管理学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德鲁克的一生,是反思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更是实践的一生。他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开创了管理学这门学科;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中的经典;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被奉为管理学“圣经”;他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的前沿》、《管理的未来》等书被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留给后人的遗产是那些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大量著述,是过去60多年中他对现代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所做出的基本的思考和总结。

德鲁克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思想家,他用天才般的头脑引领管理者进行思维创新。20世纪50年代初,他高瞻远瞩地指出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必将彻底改变商业模式;1961年,他充满先见地提醒美国企业应该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又是他首先警告日本可能陷入经济滞胀;20世纪90年代,他又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全面阐释。在管理学领域,他第一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并确立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他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和观点大多具有开创性。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葛洛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曾受到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德鲁克思想对管理学界及管理实务都产生了深远而无可比拟的影响,他是当代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和实践家。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基于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挖掘趋势背后的趋势,把握问题背后的问题。因此,他的思想平易而深邃,简约而富有启发性。他高度重视管理实践,认为管理要重“行”,“行”胜于“知”。

德鲁克的管理研究集中在企业责任、组织、目标管理、领导力、人力资源、创新制度等领域,而这些,无一不是决策者和管理者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个使命。对于企业而言,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根本任务,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则是领导者的基本能力,将两者统一起来就是管理。在德鲁克看来,管理是所有组织的职能,组织将人集中在一起,所以管理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优势,实现人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要重视人的因素,实施人性化管理。经理人的责任就是带动整个组织发挥成员的生命活力。

在中国,德鲁克有众多的信徒。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管理者对德鲁克思想的认识往往难以具体到中国的管理语境中来。因此,开始撰写本书时,我们就在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应该以怎样的立意阐述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毫无疑问,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将作为一个大国崛起。那么中国的管理者应怎样面对中国崛起中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面向我们的未来?显然,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取决于今天的决策者;在企业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的今天,尤其取决于企业家和经理人,取决于他们的洞察力、思维水平和管理素质。而管理者要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德鲁克这样的管理大师“取经”,融合中西管理思维,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的管理体系。

本书就是以这样的立意进行撰写的。我们无意于重新构建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体系,只是试图通过解读德鲁克思想中的精髓,提炼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企业管理的普遍性意义。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对其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诚然,德鲁克的思想和理念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置之古今而皆能”。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带给管理者的启示远远超出管理技巧本身。中国的管理者应该学会如何透过现象来超越现实、面向未来,进而引领时代的发展,推动中国的崛起。显然,创新将改变一切,但我们更应该记住德鲁克的谆谆教导:“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得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两者兼备。”

尽管德鲁克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将进一步激励21世纪的管理者。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远去的德鲁克将获得永生!

由于本书编撰仓促,编者也自觉对德鲁克思想研读的深度有限,若有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斧正。

书评(媒体评论)

全世界的管理者们,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居(杰克·韦尔奇)

在所育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枳。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

德鲁克是企业管理大师,他的理论是世界公认的条理最清晰、最具体可行的管理经典。

——美国《商业周刊》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我们于1988年在行业中以劣势小厂的地位战胜许多优势大厂,摘取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这枚金牌要归功于日清工作法,更要归功于德鲁克先生。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6: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