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男孩默默在英国海边拾拣着羽毛,他一定要缝制一件用火鸟羽毛做的衣裳,艾迪丝老太太才能找回歌声……《羽毛男孩》(作者:妮奇·辛娜)不只是一个小男生如何摆脱被同学欺负的境地的故事,它更是一部关于少年的心灵成长、寻找自我的小说。寻找生命中能够让自己飞翔起来的羽毛,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决不退让,决不放弃。它的故事情节轻松又紧凑,读起来紧张刺激,却又很感人。它用富有喜剧感的现代手法描写了少年的勇气、记忆、朦胧的喜欢与改变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力量。本书荣获英国蓝彼得书奖之“年度最佳童书”及“欲罢不能”双奖项!
《羽毛男孩》由妮奇·辛娜编著。
《羽毛男孩》讲述了:
黑漆漆的机会之屋
幽暗静谧的狗腿路
羽毛纷飞的教堂墓园
为你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世上总是会有像罗大呆这样的极品倒霉蛋:瘦瘦小小,学习不好,走到哪里都被人欺负,回到家里也无处诉苦。然而,这个班上的笑柄却毛遂自荐参加了“老人计划”,结识了一位身患重病、神经兮兮的老太太艾迪丝,又阴差阳错地答应她去机会之屋取一样东西。传说中有一个男孩从那里的顶楼坠落身亡。机会之屋里到底有什么?罗大呆能否履行自己的诺言,他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故事得从凯瑟琳来谈“老人计划”开始说起。如果是凯瑟琳,她一定不会这么说,她会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从前从前、未来未来和永远永远的现在。问题是凯瑟琳是讲故事高手,我又不是,我只是刚好是当事人而已。
总之,事情发生在午餐之后那一段死气沉沉的时间,微弱的阳光试着穿透窗户,洒进七年级的教室里。班主任雷小姐拿了一张椅子,拍拍椅垫要凯瑟琳坐下,接着她“嗯哼”一声,搔了搔头。我们都很讨厌雷小姐搔头,因为她的灰头发稀稀疏疏,藏不住底下发白的头皮。只要手指在那恐怖的头皮上轻轻一搔,整个肩膀都是头皮屑。尼克说,雷小姐如果不做老师,改行去帮电影撒雪花,一定会赚大钱。我妈却说没什么。她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她小时候有一位卡莎老师,讲话常常喷口水,喷得毛衣上到处都是。
讲故事就是这点麻烦,很容易跑题。所以我重新开始,雷小姐说“嗯哼”,然后,“这位是凯瑟琳小姐,凯瑟琳……”
“德纳芙①。”尼克说。
“来自阿拉贡②。”德瑞克说。
“帕尔③。”韦斯利说。
读到这里,各位应该知道我们正在上关于亨利八世的历史课。当然,尼克除外。
“各位同学。”雷小姐说着从讲台上走下来,动作很快。她很胖,身材肥嘟嘟的,但动作却像蜘蛛一样敏捷。前一分钟她还拿着粉笔笑眯眯地站在教室前面,一转眼已经蛇行到你的桌前,用粉笔抵着你的脖子,或是尼克的脖子——在我要讲的故事里。
“凯瑟琳·芬恩,”雷小姐终于接上了话,“今天要来给我们讲老人计划的事,对吧?”
全班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教室前面。凯瑟琳很年轻,大约二十多岁,个子很小,皮肤黝黑,感觉有点儿心不在焉。她穿的衣服颜色很鲜艳,像是从三个不同颜色的大染缸里染出来似的。但她一直没有说话。
“凯瑟琳。”雷小姐说完又搔了搔头,那副表情我们实在太熟悉了。
“嗨。”凯瑟琳终于开口了。
“嗨,凯瑟琳。”全班同学说。
凯瑟琳挪了挪身子,好像她是《三只小熊》故事里的金发姑娘①,坐在熊妈妈的椅子上浑身不自在:“谢谢你们邀请我来。我……”凯瑟琳正要继续说,雷小姐的耐心却已经用完了,她一个箭步冲回教室前面。
“我们很荣幸地请到凯瑟琳,由她负责组织班上同学和梅菲尔德赡养院的居民一起参与一项活动。”
“那里是疯人院吗?”韦斯利问道。
“不是,韦斯利,那里不是疯人院。我们要班上同学参加活动,就是希望打破一般人对老年人的无知态度。显然,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有谁能告诉我,赡养院是什么地方?”
尼克举手了。“是植物店。”他说。
“尼克,你什么意思?”
“我家梅西阿姨就住在赡养院,她是植物人。”
“从前从前、未来未来和永远永远的现在,”凯瑟琳突然开口了,“有一个王子,从来没有人见他开口说话。”她声音很低、很急,连尼克都来不及插一句“怎么可能”。“王后妈妈,”凯瑟琳继续说,“因为儿子是哑巴,所以很伤心。国王看妻子这么伤心也很难过,所以在王子十八岁生日那天,宣布只要有人能让王子开口说话,就能得到最丰厚的奖赏。但是失败的人必须立刻被处死。”
“酷。”韦斯利说。
“这分明是幼儿园小朋友听的故事嘛。”尼克边说边用铅笔戳他的手心。
“所以,”凯瑟琳抢在雷小姐开口之前说,“你觉得这个故事对你们来说太幼稚了?”
“没错。”尼克说,“除了……”他瞄了全班同学一眼,“罗大呆之外。”
罗大呆是班上的笑柄。他长得瘦瘦小小,很难看,双手双脚就像四条细线松松垮垮地接在手肘和膝盖上。他头大得不成比例,看上去像只毛茸茸的丑小鸭。他的眼睛是蓝色的,不过隔着厚厚的眼镜片很难看出来。如果你把他的眼镜拿下来,他就会一脸惊恐,好像全身都被脱光了一样。他其实不叫罗大呆,而是罗伯特——罗伯特·诺贝尔,但我记得从来没有人叫他罗伯特。幼儿园的时候,他头发比现在还黄,班上小朋友都叫他“小鸡”.就连摩根老师都这么叫他。但自从尼克进了这个班,他就变成罗大呆了。“罗大呆·诺贝壳”、“罗大呆·诺笨蛋”、“罗大呆·诺败儿”。我不认为长着一头深色鬈发、绿眼睛、身材修长健美的尼克,曾经试着透过“罗大呆·诺败儿”的眼镜去看世界,但我有。因为我就是罗大呆·诺败儿。P3-7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呢?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作“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地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哟!
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阅读优秀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
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
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告诉你。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自己的书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人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称得上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一笔,而且写上一个个具体的灿烂书名。
它们是我们自己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们是长大的人一生忘记不了的书,长大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长大之后读的文学书里再难遇见,可是因为他们读过了,所以没有遗憾。他们会这样劝说:“读一读吧,要不会遗憾的。”
我们不要像安徒生写的那棵小枞树,老急着长大,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温暖的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连飞翔过去的小鸟,和早晨与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也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想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梅子涵说。
现在的这些“国际大奖小说”就是这样的书。
它们真是非常好,读完了,放进你自己的书架,你永远也不会抽离的。
很多年后,你当父亲、母亲了,你会对儿子、女儿说:“读一读它们,我的孩子!”
你还会当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你会对孙辈们说:“读一读它们吧,我都珍藏了一辈子了!”
一辈子的书。
故事从来不会凭空出现。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于我儿子罗兰,有一天他对我说:“你为什么不写一本给像我这么大的孩子看的书?”他那时候十一岁,我们完成小说的时候他十二岁。我每写完一章,就会读给他听,他总是给我中肯而明智的建议,我很感谢他。
我还要感谢下面几位十到十三岁的“试读”小朋友:山姆、娜塔莉、菲力斯、克莱尔和玛蒂达。我把小说的前半部寄给他们,同时惶恐地附上一份问卷。他们给我的答复不但充满智慧,更带着热情。对我来说,就像礼物一样。玛蒂达甚至还画了插图。
我要谢谢我妹妹洁姬,我比她大十三岁,过去常常念故事给她听,但现在换成是她讲故事给我听了。她跟圣艾德堡赡养院的老人一起参加了一个艺术活动。我有幸跟其中几位老人见面,和他们聊天儿。我感谢他们赐予我的智慧之言。我还要感谢我九十一岁的姨婆多萝西,谢谢她用非常温柔的方式讲述了许多自己的回忆。
同样要感谢丹·亚辛斯基,他写了一本非常出色的书《犯错的说书人》,让我知道哑巴王子和火鸟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北美洲的克里族和易洛魁族原住民,亚辛斯基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我根据他的说法又复述了一遍。故事就是这样。
谢谢我的经纪人克莱尔,谢谢她对我的信心、她的活力和开明,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最后我要感谢自己有一天在霍夫市区漫步的时候,碰巧遇见一栋荒废的大房子,心里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要我走进去……
别出心裁,情节紧凑,是一本充满机智、观察敏锐的动人作品,用富有喜感的现代手法,描写勇气、爱情、回忆,以及成长的力量。
——英国权威报刊《星期日泰晤士报》
《羽毛男孩》带我们探寻秘密,揭开真相,一同走进那些危险神秘的地方,无论它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抑或在我们的心上。
——2010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大卫·阿尔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