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的作者是在家教育了自己12个孩子的美国幼儿园老师芭芭拉·克缇斯,她认为“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厨房到客厅、从儿童房到公园到奇妙的大自然,随时都能上课、随处都是教室。上苍赋予每位妈妈无可替代的教导恩赐,妈妈教给孩子的那些事,是老师无可替代也教不了的!”,同时就如何训练孩子的5大潜能,列举了大量可以在家进行的小练习。从目的、材料准备、练习过程、练习的注意事项等各个细节都做了说明和指导。并且这些练习是循序渐进的,从孩子1岁直到8岁,都能找到适合读者孩子的练习。
除了妈妈们,这本书对幼儿园老师也极为实用。面对幼儿园的孩子,老师要代替妈妈承担教育他们的的职责。如何利用简单便宜的生活用品,为孩子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如何有效改进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做有益的模仿;如何教导孩子们学习基本的数学、科学、地理、做手工等等,本书里都有丰富的内容。
《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中就如何训练孩子的5大潜能,列举了大量可以在家进行的小练习。从目的、材料准备、练习过程、练习的注意事项等各个细节都做了说明和指导。并且这些练习是循序渐进的,从孩子1岁直到8岁,都能找到适合读者孩子的练习。
作者芭芭拉·克缇斯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妈妈们在家教育孩子的道路打开成功的大门。每位妈妈都希望成为好妈妈,希望能为自己如此独特的孩子做到最好。作者在书中一方面鼓励妈妈勇于尝试、相信自己,一方面要注意学习,提高教育技能。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天赋,每位妈妈都有教导的天赋!
除了妈妈们,《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对幼儿园老师也极为实用。面对幼儿园的孩子,老师要代替妈妈承担教育他们的的职责。如何利用简单便宜的生活用品,为孩子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如何有效改进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做有益的模仿;如何教导孩子们学习基本的数学、科学、地理、做手工等等,本书里都有丰富的内容。
我的事业历程
“凯瑟琳虽然只有3岁,但却非常喜欢去幼儿园学习!但是,轮到我的双胞胎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每次要送他们去幼儿园之前,面对即将要发生的‘入园大战’,我们都很抓狂。”
“瑞很崇拜她的幼儿园老师,她的老师好像已经完全赢得了她的心。”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你似乎总能听到其他妈妈对孩子老师的称赞。也许你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开始为他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而忧虑了——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能拥有很棒的老师。
当孩子渐渐长大,你会发现他开始有些小任性和小叛逆。这时,你会开始急切地关注他的学前教育。
对孩子来说,学前教育的这几年很重要。因为这期间是对孩子进行品格塑造、培养他们学习热情的关键时期。妈妈如果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学前教育,就能帮助孩子在情感、精神和智慧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给予孩子更宽阔的视野。
我是12个孩子的妈妈,所学专业就是教育,也从事过幼儿教师工作,所以我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好的老师懂得如何激发孩子的热情,能预想到他们的发展需求,并知道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在成为教师之前,他们已经受过专业培训,如此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
推荐序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多么优秀的幼儿教师也无法替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越来越多的上班妈妈和全职妈妈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早教机构的时候,《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这本书像一缕清风吹拂着喧嚣的世界。的确,作者芭芭拉?克缇斯不是一位普通的妈妈,而是美国资深蒙台梭利教学法老师、在家教育了12个孩子的妈妈,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经验饱含着爱的情意,专业、简便、持续、有效。
克缇斯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天赋,每一位父母都有教导的天赋”。那么,作为家长,您怎样才能获得开启这两扇天赋之门的钥匙呢?
学会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们平等对话,修身善行、树立好榜样,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和内心,坚持从点滴做起、不轻易放弃……这些教育策略会帮助您懂得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预想到他们的发展需求,及时满足这些需求;实践这些教育策略,会诱发您的教导潜能并帮助您成为一名好老师。
因地制宜、精心准备学习环境和材料,帮助孩子从给扣子分类、用勺子舀、倒水、折餐巾纸、辨别针织物、听辨小桶中的声音等简单的事情中学会独立、秩序、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服务他人——这些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会帮助他真正成为自己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小主人。
静心阅读《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您的收获一定不仅仅如此。
孩子成长的敏感期稍纵即逝,如果错过时机,教育事倍功半。作为父母,如果您每天能够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时间像芭芭拉?克缇斯那样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从小处着手,持之以恒,您也一定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可以学习的资源,成长的快乐会洋溢在孩子身上,洋溢在您自己身上,也洋溢在整个家庭的幸福海洋中!
二十一世纪幼儿园教研中心 主任 边 军
这本书能帮助父母发掘出孩子最好的一面,也帮助父母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
——美国“育儿之父”威廉·西尔斯与玛莎·西尔斯夫妇
这本书是一部给“想教育好孩子但却无从下手的妈妈”的全备教案,一读就立即想推荐给我所有妈妈朋友们看!
——新浪微博试读读者
看完这本书,妈妈会更知道如何在职场和孩子间取得平衡,更能知道自己身份转变成妈妈后的生命意义。
——新浪微博试读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