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轻松读懂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中国传统历史典籍阅读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龚学刚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历史典籍阅读系列”旨在引导读者阅读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该系列丛书让读者在阅读中国传统历史典籍的同时,感悟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轻松读懂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由龚学刚编著,以我国传统的二十四部正史为蓝本,删繁就简,用轻松白话文讲述其中的精彩故事,向读者展示二十四史的魅力,力图引发读者深入阅读二十四史的兴趣。

内容推荐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被历代纳为正史的二十四部史书。《轻松读懂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由龚学刚编著,以轻松读历史为基本出发点,从这二十四部正史中精选出部分历史故事,如柏举之战、邙山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三顾茅庐、杯酒释兵权、老牛舐犊、清谈误国、闻鸡起舞,等等。本书用轻松明快的白话文讲述了这些历史故事,力图引发读者深入阅读二十四史的兴趣。

《轻松读懂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适合喜爱历史的公务员、公司职员以及在校学生阅读。

目录

上篇

商汤用饭喜得贤才

欲擒故纵郑伯克段

智叔詹空城退楚军

柏举一战吴国破楚

选承嗣赵简子出题

知进忘退文种殒命

田忌赛马孙膑展才

火牛阵田单复齐国

示弱小赵奢巧用兵

谋保国苏代勇赴秦

为大业秦王纳忠谏

汉高祖醉酒斩白蛇

忘旧情陈胜除故交

用人不当胡亥自刎

白登山陈平救刘邦

守诺言季布留清史

肃军营周亚夫守法

秉忠诚冯唐进诤言

平叛乱景帝杀晁错

班婕妤善良有美德

冯异为将谦退不伐

写家信马援诫两侄

为国事刘秀巧立威

使西域班超不畏谗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中篇

谋大业刘备三访贤

蔡文姬苦情救夫君

老牛舐犊父子情深

苦读书吕蒙惊鲁肃

伏胤空诏斩司马允

王衍清谈误国送命

闻鸡起舞祖逖北伐

巧施计温峤脱虎穴

陶潜不为斗米折腰

恃才傲物范晔殒命

王僧虔妙语博君笑

陶弘景隐居图修身

斥愚昧范缜辩权贵

弹权臣徐陵读奏章

图大计孝文帝改革

尽职责李崇巧断案

真廉洁苏琼得民心

遭谗言斛律光遇害

求节俭王罴斥使者

宇文宪功高遭冤杀

误军机萧宏现丑态

郦道元骂贼赴国难

宇文泰兵败走邙山

贤崔氏教子成清吏

善纳谏唐太宗改错

治天下太宗巧用人

下篇

勇姚崇显能除蝗灾

寄山水李白明心志

吊草人张巡巧借箭

赴家宴李泌显风度

郭子仪远虑保家眷

施报复卢杞泄私愤

白居易写诗叹世事

王处存巧取易州城

朱温篡位下场悲凉

宠伶人李存勖亡国

郭崇韬奇计灭后梁

石敬瑭称儿当皇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谆语说爱将

扶新君吕端不糊涂

范仲淹忧国又忧民

任知府包拯展才智

道不同贤臣不相容

统契丹阿保机建辽

完颜亮残暴遭身亡

金世宗用人唯德才

感皇恩孛秃尽忠心

廉希宪诤谏为国事

遭猜忌脱脱归太虚

撕画作王绂明心志

秉正气海瑞谏皇帝

试读章节

商汤是夏朝时商国的国君,他的祖先契是帝喾的儿子,曾跟大禹治理洪水。禹念其治水有功,赐其姓氏,并把一块叫“商”的地方封给了他。契就在封地建立了商国,商国是夏朝的属国。夏桀继承君位后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恨透了他。而这时候的商国,正是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执掌国政。

据说,夏桀身体强健,文武双全,可以赤手将铁钩拉直。但他自恃勇猛无敌,以为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因此整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他嫌弃宫殿过于简陋,与他的身份不符,于是投入大量钱财,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耗时七年,终于修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夏桀的爱妃十分喜欢听丝绸撕裂的声音,为了讨她的欢心,夏桀命人将宫中所有上乘的布帛搬出来,天天撕给她听。夏桀嗜酒如命,每当醉酒后,他都会拿人当马骑。倘若有谁表现出不乐意的神色,他便立刻命人将其杀掉。夏桀的昏庸残暴使得所有人都与他离了心,都盼他早日灭亡。商汤见夏朝气数己尽,决定顺应民心,起兵灭掉夏朝。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觉得时机尚不成熟,还缺少一位富有谋略的贤士来辅佐自己成大事。可是,贤士从哪里能得到呢?为此,商汤整日忧心忡忡。

一天,负责商汤饮食的奴隶伊尹为他送来饭菜。商汤举箸一尝,发现几个菜不是淡得没有味道,就是咸得发苦,叫人难以下咽。他不由一阵恼怒,当即叫来伊尹,训斥了一番。谁知,伊尹不但不慌乱,反而从容不迫地说:“我也知道做菜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只有把佐料放得适当,吃起来才可口。今天我故意把菜做得有淡有咸,是在提醒大王,治理国家和做菜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松弛懈怠,而是要松弛有度,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兴旺发达。”商汤听后大吃一惊,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这番话竟然出自一个做饭的奴隶之口。他沉吟了一番,便让伊尹讲述自己的身世。原来,伊尹曾在莘国做过公主的教师。莘国灭亡后,他被迫四处流亡。商汤越听越被伊尹的经历所打动,同时也发现伊尹不仅博学多才,而且胸有壮志,对夏朝的暴虐统治极其不满。商汤明白,伊尹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贤才,于是马上下令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拜他为相。

随后,伊尹便给商汤出谋划策,让他历数夏桀的种种罪行,规劝被夏朝统治的部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那些部落审时度势,认为商汤是仁义之君,便纷纷前来归附。唯独葛伯族不肯归顺,商汤便发兵消灭了葛伯族。同时,伊尹建议商汤给那些犯错之人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对于这些建议,商汤都一一听从。很快,商汤的美名传遍四方,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和爱戴。这时,伊尹觉得讨伐夏朝的时机到了,便建议商汤起兵。于是,商汤整顿军队,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挥师伐夏,在鸣条与夏军展开决战。最终,商汤大获全胜,而夏桀在溃逃中死于南巢。

夏朝灭亡后,商汤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勤政爱民,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鼓励官吏为百姓多做好事,一定要做出成绩来,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因此,商朝初期,政治清明,官吏遵纪守法,没人敢贪污受贿,社会出现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商汤死后,伊尹辅佐其子外丙继位。外丙死后,中壬继位,伊尹辅佐中壬治理国家。中壬死后,太甲继位。只可惜,太甲继位后沉迷于酒色,常常不理朝政,百官为此十分担忧。伊尹果断将太甲软禁在桐宫,让他悔过自新,自己则代他掌管朝政,治理天下。三年后,太甲幡然醒悟,决心一改从前,重新做人。伊尹听说后非常高兴,亲自将他迎回宫中,并将朝政大权交还给他。

后来,太甲励精图治,成为一代贤君。而伊尹因“放太甲于桐”的故事被一时传为佳话,名留至今。

P3-5

序言

历史,记载着一个民族、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兴亡盛衰,感受到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荣辱与得失。中华民族一直有着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使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得以汇集成书,从而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学遗产。

在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很多史书,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史书被遗失,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被人遗忘。二十四史经过历史的洗礼,在数以万计的史书中脱颖而出,随着历史的脚步而来。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共计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约四千万字,经过两千多年逐渐发展集结而成。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这些史书大多数是官修,其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总结前代兴衰的规律,并引以为戒,用来加强和维护当代的统治。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著,它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开始,止于汉武帝后期,记述了我国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为东汉班固编撰,记事始于汉高帝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为纪传体东汉史,由南朝宋范晔编撰,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元年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计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由西晋陈寿创作,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晋书》是房玄龄等人受唐太宗的指示修撰而成,是一部官修史书,记载了自司马懿早年到晋恭帝元熙二年期间的历史。

《宋书》由南朝梁沈约著,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终于宋顺帝升明三年,共记载了刘宋王朝六十年的历史。

《南齐书》由南朝萧子显编撰,记载了南齐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计二十三年的历史,原名《齐书》,因到了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为《南齐书》。

《梁书》为唐代姚思廉著,记载了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的历史。

《陈书》仍由唐代姚思廉著,记载了陈朝五位皇帝共三十三年的历史,记事始于陈武帝永定元年,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

《魏书》是北齐魏收著,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北齐书》为唐代李百药著,本名《齐书》,宋时才加“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五十多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周书》为唐代令狐德棻主编,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历史。

《隋书》为唐代魏徵等著,记载了隋朝三十七年的历史。

《南史》为唐代李延寿著,记事始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北史》也由唐代李延寿著,记事始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和隋朝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

《旧唐书》由后晋刘晌等编撰,记事始于唐高祖武德元年,终于唐哀帝天祐四年,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新唐书》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合撰,其记述的历史时期大致与《旧唐书》相同,涵盖了整个唐朝时期,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记录了梁、唐、晋、汉、周五代的历史,由北宋薛居正等人修撰。为了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遂改名为《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为北宋欧阳修创作。他用春秋笔法将五代历史杂糅到一起,成为唐代以后绝无仅有的私修史书。

《宋史》、《辽史》、《金史》均为元朝所修,编撰者署名是元朝宰相脱脱。其实,当时参与编撰的人很多,其中翰林学士欧阳玄出力最多。《宋史》记事始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终于南宋末代皇帝宋昺祥兴二年,记载了北宋和南宋两朝三百二十年的历史。《辽史》记载了辽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也兼述了辽代建国以前契丹族及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的历史。《金史》记事始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到灭亡,约一百二十年的历史。

《元史》为明代宋濂等编撰,记载了自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及灭亡的历史。

《明史》为清代张廷玉等编撰,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全面展示了历朝各代的兴衰变迁,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然而,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其内容博大精深,加上古文晦涩难懂,一般读者要读通这些史籍是有一定困难的。鉴于此,本书精选了大量的历史故事,用轻松明快的白话文展开叙述。除此之外,本书在每篇文章的后面对相应的历史事件做了客观的评价。

希望本书能让读者在更多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李鑫、刘作越、马海峰、宋华、陶也、王帅、金跃军等人参与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二十四史的博大精深,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