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见识(少年人文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刘绪源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绪源选编的《见识(少年人文读本)》共分四部分分别是:见识:一种美文、见识:爱情奥秘、见识:人的潜意识、见识:当年责任心等内容,其中包括《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从商品生产想到中国商人的起源》、《无人能代替的对象》、《马妈归》、《写给小孙女十岁生日》、《葛师傅》等文章。

内容推荐

刘绪源选编的《见识(少年人文读本)》以一种“大人文”视角,收录了来艾明之、费孝通、林汉达、瓦西列夫等著名学者和作家的代表名篇,为青年朋友奉献了一场启迪成长、润泽心灵的阅读盛宴。本书内容丰厚、文笔精妙、语言通俗,充分显示了这些选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底蕴。

目录

见识:一种美文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胡适=著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胡适=著

 名教 胡适=著

 从商品生产想到中国商人的起源 吴晗=著

 古人读书不易 吴晗=著

 天才儿童 林汉达=著

见识:爱情奥秘

 男女有别 费孝通=著

 无人能代替的对象 【保加利亚】瓦西列夫=著

 重新认识“早恋问题” 柳园=著

 十六岁的故事 秦文君=著

 有赠 曾卓=著

 致橡树 舒婷=著

 爱与共同生活 刘绪源=著

见识:人的潜意识

 “妈妈,今天我没有错” 陈飞雪=著

 马妈归 郑春华=著

 路遇“强盗” 郑春华=著

 边城(片段) 沈从文=著

 黄瑶——十年十癔之二 林斤澜=著

 为什么自欺要在潜意识下进行 【美】戴维·利文斯通·史密斯=著李怡萍=译

 自欺欺人果真是一种生存策略?——读《我们为什么说谎》 陈蓉霞=著

见识:当年责任心

 群众丙 艾明之=著

 葛师傅 陆文夫:著

 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 汪曾祺=著

 写给小孙女十岁生日 林行止=著

试读章节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眇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撙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葛理略(Galieo)和牛敦(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顽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马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的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有了这种心爱的顽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P10-13

序言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过不少谈“青年修养”的书。现在回过头看,这些书并不太好,书中有些观点是不对的,但它们伴我度过了那段重要的人生时期。

为什么那时读得如饥似渴呢?因为需要。年轻的心,青春期的寂寞和迷茫,需要有深度的对话。那时说,青春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确是这样。人的世界观,就是在那样的年龄段形成的。

但那时的书,都发出相似的时代的强音,没有个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我是在初二的时候,或在初二以前,读这些书的。初二快结束时,“文革”开始了。那些书中的不少观点,是通向“文革”之路的,也就是说,是缺乏人性之真的,是极左的,但“文革”更极左,“文革”一来,那些谈修养的书也都成了“毒草”,也要被撕毁、烧毁、批判。随后,我们就进入了没有书读的岁月……

所以,现在编这套书的时候,我想,这里要有时代的声音,但也要有个人的声音,要有我对时代和人生的独立思考,并且,还要能激起你们的独立思考。我要把这几十年里关于人生的阅读和思考,如实告诉你们。我要尽可能在书中保存更多“由经验得来的老实话”。

此外还有一点,即这套书不是我写的,我只是个编者,我要把我所读到的最好、最重要、最适于引起你们思考的文章,选入其中。我把它们归到十六个大题目之下。我觉得这些题目都是你们需要面对的。

看别的书,每个大题目前的《编者的话》,可看可不看,你们大概总是忽略的吧?但这套书非常不同,我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思考,都放进这些《编者的话》里,我恳请你们一定要看,而且要细看,因为这关系到从怎样的角度理解后面的作品。你们最好看两遍:先通读,带上自己的思考读,然后读这一章中的选文,边读边对照《编者的话》;读完这一章的作品之后,再重读一遍《编者的话》。作为编者,这样要求,实在有点皮厚,但我觉得自己是真诚的,真的有此必要。你们读过,就会知道。

当然,我尽可能把《编者的话》写得精短、诚实、好看。希望我们会有心与心的愉快交流,这也就是“有深度的对话”。

愿你们喜欢这套书。

刘绪源

2014年4月13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