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召平先生1973年5月出生于陕西岐山,青年诗人,作家,曾创办主编《阵地》诗歌报15期,在报刊发表作品200多首篇,著有诗集《渴望飞翔》,《敏感的生活》,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西安从事媒体记者工作。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月亮光光(散文公社陕西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召平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召平先生1973年5月出生于陕西岐山,青年诗人,作家,曾创办主编《阵地》诗歌报15期,在报刊发表作品200多首篇,著有诗集《渴望飞翔》,《敏感的生活》,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西安从事媒体记者工作。 本书为其散文作品集。 内容推荐 本书为马召平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内中收录了《城北的生活》、《一场风》、《春天的忧伤》、《一只蚊子》、《两棵桃树》、《三只燕子》、《打煤场》、《曹家巷》、《太白往事》、《蚂蚁》、《身体里的女人》、《4月11日》、《路过》、《城中村》、《康复路》等文章。 目录 第一辑 乡村记忆 一条叫做榆树的河 月亮光光 春天的马家庄 一些长在北方的树 我是一个面客 益店 如歌的农具 架子车 扬场锨 碌碌 钩达 铲铲 狗的德行 细狗 阿黄那条土狗 李梅家的狗 一头叫黑黑的牛和一个叫栓娃的人 乡间秘方 村庄的聚会 看大戏 露天电影 刘堡子的牛市 安静的土豆 第二辑 城市行走 城北的生活 一场风 春天的忧伤 一只蚊子 两棵桃树 三只燕子 打煤场 曹家巷 太白往事 蚂蚁 身体里的女人 4月11日 路过 城中村 康复路 坊上人家 立秋 住院记 试读章节 今夜,一条河流再次来到我的睡梦。像一场沐浴,也像一次浇灌,片片的水波闪着亮亮的光芒。我是赤条条的身子,我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我浸润在滑溜溜的水里,像听母亲的呢喃一样,听榆树河潺潺地私语。在榆树沟里,草是那么的绿,车矢菊开得那么灿烂。野草莓大片大片红了的时候,孩子们就在榆树河里冲草莓吃,吃的胃里酸酸凉凉的,渴了就喝榆树河的水,困了就枕在厚厚的草地上。在榆树河,有那么多的神秘故事,比如村里人说榆树河流淌的榆树沟里有豹子,还有人说这里有狐仙。总之,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因为有了榆树河,变得有趣起来。但狼是有的,我就见过一只母狼带着两只狼崽晒太阳,大尾巴拖到了地上,我以为是狗,自顾自地玩儿,玩儿了一整天还给那两只狼崽扔了两块石头。后来回家给母亲说了这事,母亲就喊叫起来,她说那就是狼呀。榆树沟的狼吃过不少的孩子。到了冬天,即使大雪覆盖。河水流动的榆树沟里依然闺烁着一簇簇的绿色,跳动着生命的韵律。似乎在它的滋润下,村庄的树木棵棵长得异常茂密。 榆树河其实并不是一条完全意义上的河流,它似乎只能称得上是一条小溪,一条迂回的水渠。它逶迤在距离村庄不远的一条叫做榆树的沟里,所以叫榆树河。浅浅的流水滋润着满沟壑的树木,而树木又用它茂密的叶子遮蔽着河水的清澈。榆树河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一条小溪流,没有波浪没有骇涛,无声无息的。但是村子里的人都叫它河,有了脏衣服就去榆树河,天旱了要浇菜地就去榆树河,要乘凉就去榆树河。往往大人找小孩找不见的时候就要到榆树河去找,因为那里是村庄里的孩子唯一乐园:可以摸泥鳅,捉碧蚂(一种蝌蚪类的小游虫),围小鱼,爬到那些瘦小的野杏野桃树上去摘涩酸的青果实,甚至凫水——每次只能把屁股埋进去的装模作样地凫水。榆树河是村庄的乐趣也是村庄的骄傲,17岁离开村庄走向城市后我才感觉到,对于干旱的北方来说,没有多少人见过真正的河流和大海,所以村庄的人把一条小溪叫做河流显得多么的亲切,尤其对于一条长流不息的溪水来说,河流的称谓显现出了村庄对水的敬畏和向往。所以往往人们说起榆树河的时候,脸上都充满着敬畏和自豪。那时,在村庄里,对于榆树河的爱戴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在有着九个自然村上千户人家的草西村里,只有我们马家庄流淌着这么一条小溪。但是让我不解的是,榆树河流淌的榆树沟里没有一棵榆树,倒是长满了歪歪斜斜的柳树和白杨树。它们在榆树河的周围闲散地舒展着身子,把长长的枝条伸进清清的河水中。 榆树河的源头在北边的山上,这是村里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但是北山上堆满着石头常年千旱,村庄离北边的山那么远,为什么到了我们的村庄才从地下面冒出来,形成一条小溪?为什么离开村庄后又钻进前面的沟壑深处,再也不露身影呢?这些谜底是无人能够解释的。包括那些神神道道的巫婆们。她们游走在各家备户,伶牙俐齿地料理着红白喜事,为迷信的庄稼人超度灵魂,可对于榆树河的秘密她们却保持着沉默。许多时候,她们作法祈祷的时候就去榆树河里舀水,为有灾难的人洗身。我曾经见过降霜的十一月,黑头的父亲就在榆树河的水边哆嗦着擦洗身子,他在一次干完农活回家后浑身发烧,不思饮食。他的妻子找来全草西村有名的巫婆。巫婆烧红菜刀念念有词后说,你家的男人是在榆树沟里遇见了妖魔,要用榆树河的水洗身子,水不能烧开,必须用凉水才能洗去晦气。传言如同圣旨为榆树河增添了又一层的神秘。在洗了几次后还不见效果后,黑头的父亲干脆自己在冷冷的天气里去榆树河边洗晦气。但他还是死了,他越来越消瘦,四十岁出头的人走路都要拄着棍子,他的脸色黄的像一张烧纸。曾有人建议他去镇上的医院看看,他执意不肯,他说看病要花钱的,再说已经请人念弄过,熬过这个冬天就会好的。冬天过去了,可他死了,他死在了榆树河旁边的坡地上,好像有意给自己选一块风水宝地。他的死让村庄有过一段慌乱,但没过多少日子,一切又都平静下来,黑头随着母亲改嫁到了外地。我记得黑头天天坐在他家的后院,他的母亲在屋里与媒婆讨价还价。她要求带黑头与他姐姐一起嫁走,可对方就是不愿意让他姐姐一块嫁过去。几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我母亲让我叫黑头到家里来吃饭,黑头倔强的不肯。他一边啃着发硬的馒头,一边默默地流泪,里屋里他上初中的姐姐也是不停地流泪。最终,他们都去了榆树河的发源地——北山。黑头的奶奶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了,天天在门口自言自语地说,北山连玉米都种不活,黑头吃什么呀。黑头父亲的死给榆树河蒙上了阴影,有一段时间,大人们不允许孩子到榆树河里去,那些勤劳的妇女们也不去河里洗衣服了。只有我傻傻地在榆树河边跑来跑去,有一次我还发现了一只乌龟,小小的乌龟。慢慢地爬着。它是从哪里来的,我好奇地围着它,用树枝把它翻过身来,看它再笨拙地翻过去。我想喊伙伴们来看,但是只有我一个人,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只有我一个人在榆树河边奔跑着。P3-6 序言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散文公社”丛书,我见到过,确实很好。散文类的图书已成为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品牌,并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我最早的散文集也是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听说“散文公社”丛书要出陕西作家的集子,实在是一件具有建设性的工作,叫人欣喜。 陕西散文既有好的传统,又不乏突破和创新。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面貌,近年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陕西人朴实厚道,做事低调,反映到散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气象。 陕西散文创作队伍正在逐步扩大。一是人多,职业写作和非职业写作人都很多,老中青少分布广泛。二是这几年陕西散文家的作品发表多出书多,在国内影响很大,结构开阔,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三是散文作家和研究家都很团结、气氛好。 这几年,“散文革命”突然爆发,各方写作队伍层出不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对陕西散文写作者来说,现在时机最好。 散文创作难就难在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结合的问题,即个人生命体验如何暗合生命情绪的问题。年轻时是模仿期写得快,年长后觉得没多大意思就不写了。要么激情不够,要么考虑过多。李商隐的许多爱情诗写得那么好,它肯定有实指对象,若泛泛写肯定不会那么好。现在好多东西实不下去。导致作品没细节没生活。人越往下蹲才能跳的高,扎到实处才能写出虚的高来。什么是好文章呢?我认为,让人看了以后,不会写的想写了,会写的一看写不成了的,就是好文章。 作品的好坏要靠读者的眼力判断。我相信这些作品不会让读者失望;我相信作家们定会努力,在今后写出更好的作品,无愧于这个时代和自己的生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