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伟大的CEO、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人才,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绝大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
的确如此,这位全球最伟大的CEO,把50%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寻找最优秀人才上,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如何挑选出最合适的管理人才。
腾讯CEO马化腾说:“对于腾讯来说,业务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从谢森任专著的《腾讯识人用人管人留人全书(腾讯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全解密)》中你就可以了解他腾讯企业是如何用人、管人和留人的。
“中国顶尖企业如何识人用人管人留人书系”对这些中国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深入研究,不仅能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上的提升,而且对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等企业管理者都有着深刻的启发与思考。“中国顶尖企业如何识人用人管人留人书系”是国内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剖析中国顶尖企业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图书,值得每一位读者购买、阅读和收藏。《腾讯识人用人管人留人全书(腾讯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全解密)》就是其中一本。在谢森任专著的《腾讯识人用人管人留人全书(腾讯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全解密)》你就可以了解他腾讯企业是如何用人、管人和留人的。
“人才大战”
这个世界千百年以来爆发过无数次战争。世界各国为石油而战,为金钱而战,为转嫁危机而战,为宗教信仰而战,为统一与独立而战,为征服与反抗而战,为意识形态分歧而战,为民族情结和文明传统而战。但是,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所有的战争都没有人才战争来得更为根本与致命。
人们说科技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技术与知识为人所掌握,不过是人的创新和创意而已。人才战争早已经不是小规模的常态事件而日趋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确立、新的科技革命、全球分工协作的细化、国际产业的转移、跨国公司的崛起等,推动了人才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无论官方民间,政府和企业皆不能置身其外,各大行业无一幸免。
全球IT产业的发展可说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对IT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大增。IT产业的飞速发展,使IT技术人才的开发与整个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以前国内IT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国家院校为主体,但是由于IT产业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家院校的人才输出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院校主要注重的是基础教育,也使刚从学校出来的一些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培训,才能真正符合工作的需要。
学校培养的是人才的毛坯——“人材”。但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直接使用的人才?这是因为技术变化太快。搞IT技术的人知道,知识体系大约5到6年会全面更新一次,而大学的教材却每10年才能换一次,大学里面教科书、大纲的变化不可能超过社会的变化。
IT产业作为智力高度密集的产业,人力资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但目前我国IT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人才结构与类型满足不了产业商业化发展的需求。
目前IT行业正面临着人才困境:一方面,高端IT人才严重匮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只能通过挖角来补足企业人才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大批IT学子也因为不具备实用的技术被企业拒之门外;同时,还有一批低端的从业者因转型无门而不得不选择离开这个行业。。IT中高级人才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说:“现在IT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但同时企业选人难,毕业生就业也难。”在中国,IT人才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其缺在“两头”,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基础技术人才、产业人才,缺乏能够把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工程化人才,缺乏职业化工程师。
不仅每个大学都有培养IT人才的学科,而且每年培养出的应届大学生人数也非常众多。然而国内的IT人才并没有足以满足企业的正常需求,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成熟人才还非常匮乏,而这也是目前行业内新人薪酬水平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优秀又年轻的人才实在太少,只能通过薪酬杠杆来不断吸引他们。
由于腾讯的多元化,互联网的各个领域腾讯都在涉及。这使得腾讯对于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更是比其他同类企业要多得多。
2003年开始,马化腾先后进入门户、电子商务、在线游戏、搜索等多个领域。由于拥有庞大的注册用户基数,腾讯推出任何一项产品和服务,都能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
马化腾曾表示:“无线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元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元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这句话在大约七八年前被评为“互联网豪言壮语”。但实际上,2年之后,腾讯的这种全面开花的模式被更多的竞争对手效仿,如百度、搜狐等等。
2010年3月,马化腾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道:
我们也并不是说去抢别人的东西,这逻辑不对。就像同样开饭馆,我最开始卖豆浆,慢慢地我发现老来喝豆浆的客人还愿意吃油条,正好我有这个技术,当然我就会尝试着开始卖油条。这时候(卖油条的)你也可以卖豆浆啊。客人最终选择到我的店还是你的店,不会是因为谁家卖的东西种类多,只能是因为谁家豆浆、油条更好吃,或者说哪家店卫生和服务好。不过用户同时可能还想吃海鲜火锅,我没那技术,当然我也就不做,做肯定会赔钱。
……
P28-30
全球最伟大的CEO、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人才,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绝大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
的确如此,这位全球最伟大的CEO,把50%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寻找最优秀人才上,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如何挑选出最合适的管理人才。
比尔·盖茨曾如是总结微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秘诀:“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说:“华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员工在企业成长圈中处于重要的主动位置。”为此,任正非坚持人力资源资本的增值一定要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在该组织内的人,其他的竞争力都是人的竞争力的外化。”
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人才分为三类:一类是能独立做一摊事的人;一类是可以带领一群人做好一件事的人;一类是能够制定战略,带队伍做出大事的领军人物。”
百度CEO李彦宏说:“百度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腾讯CEO马化腾说:“对于腾讯来说,业务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要拥有人才就要有适合人才发展的机制,华为、海尔、联想、百度、腾讯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顶尖企业,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百度的人力资源管理》《腾讯的人力资源管理》四本书对这些中国顶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机制与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让读者能通过阅读快速掌握中国顶尖企业识才、聘才、用才、容才、管才、育才、留才的核心管理理念,而且能学习这些顶尖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团队精神培养、企业用人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套书对这些中国顶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的深入研究,不仅能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上的提升,而且对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等企业管理者都有着深刻的启发与思考。本套书是国内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剖析中国顶尖企业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图书,值得每一位读者购买、阅读和收藏。
在《腾讯识人用人管人留人全书》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章、文献和作品,部分精彩文章未能正确及时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支付稿酬,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同时,为了给读者奉献较好的作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的资料搜集、查阅、检索与整理的工作量非常巨大,需要许多人同时协作才得以完成,并得到了许多人的热心支持与帮助,在此感谢傅雪辉、周著燕、杨进、吴坤弟、赵仁拓、黄世佳等人,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吧·德鲁克
人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财富。卓越公司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作者 吉姆·柯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