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他作为一名政治家,是美国建国的创始者、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他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唐德语),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
在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富兰克林伟大的影响力,源于他对科学、文学、经济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源于他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缔造了美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向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伟大与崇高,皆源于平凡中不懈的追求。
《富兰克林自传》正是对这位享有盛誉的伟人对自己一生详实的记录。他自1771年开始动笔写作自传,到1788年完成,其间断续两次,才终于成就了现在最广为流传的这个版本。如今,《富兰克林自传》一书已成为一部影响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精神读本。
我一直对收集祖上的各种奇闻逸事相当感兴趣,乐此不疲。我就曾经为了这个目的而四处旅行。你可能还记得,当我们在英国的时候,我就经常向我们家族中的老人们询问、调查有关这个方面的情况。我觉得,同样,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也很想知道我的生活情况(就好比我渴望知道我的先人的生活一样),因为这其中的很多事情你们是并不清楚的。正好,我现在有一个星期的休假时间,预计在这一个星期的乡村假期里是没有什么东西会来打扰我的。因而,我可以坐下来把我的生活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你。
其实,写这些东西,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我出身贫贱,幼年成长在贫寒的家庭中,后来才获得了财富,并在这个世界上稍稍享有了一些声誉。上帝保佑,我至今一帆风顺,事事顺意。我的处世之道如此成功,我的后世子孙也许想知道它们,并且找到些和他们的境况相适应的立身之术,然后模仿它们。
当我回望、审视这种幸福的时候,我有时候禁不住会想,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重新度过我的此生,一切从头开始。我只要求像作家那样,在修订版本的时候可以改正初版的某些错误,把某些不幸的事情变得稍微顺利些。但是,要是我的这些要求都不被允许的话,我仍然愿意接受上帝的恩赐,按照我原来的样子重新活一次。事实上,既然这种重来是不可能的,那么最接近这种重演的好像就只有回忆了。为了让这种回忆尽可能地保持久远,就只好把它用笔记下来了。
在这里我将顺着老年人常有的偏好,来谈谈他们自己,谈谈他们过去的所作所为。我这样做,将不会使那些尊敬老人的人感到厌烦,他们往往处于尊敬老人的考虑而被迫听我们唠叨。而将之写下来,他们可以看也可以不看。最后,我还是自己承认吧,因为就算我极力否认也没有人会相信,那就是,写这个自传可以极大地满足我的虚荣心。实际上,我经常听到或在书上看到,在人们说完“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之类的开场白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一堆自吹自擂的话。绝大多数人厌恶别人的虚荣,但却不管自己有多么虚夸。但是,无论我在什么地方碰到虚荣,我都会给它一个正确的位置。因为我相信,这样做对这些自负的人来说是有好处的,对其周围受其影响的人来说也不无益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在享有生活的种种舒适之外,还仰仗着上帝赐予他的虚荣心也并不是怪诞的。
既然提到了上帝,那么我想说,我要以我全部的恭谦来感谢他,我过往生活中一切的幸福快乐都源于他的恩赐,是他引领我寻找到了成功之道。虽然我不该揣测,但我的这种信仰使我相信,上帝仁慈的旨意始终如一地围绕着我,无论是享有幸福,还是承受他人都会遭遇的厄运。因为我未来的命运只有全能的上帝知晓,并且他保佑着我们,甚至是我们的苦难。
我的一位伯父曾经把他的一部笔记交给了我,他也有收集家族奇闻逸事的癖好。这部手记使我了解到我们祖上的一些详细情况。从这部手记中我了解到,我们的家族在北安普敦教区的埃克敦村至少住了300年。究竟在这之前还有多少年,我这个伯父也不知道了。(也许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为姓开始。“富兰克林”在这之前是一个平民阶层的名称。当时英国各地都在使用的姓氏。)那个时候,他们拥有30英亩的自由地,以打铁为副业。一直到我伯父这一代为止,都是这样过活,家里的长子,总是被培养来接替打铁的生意。作为一个惯例,伯父和我父亲在对他们的长子的职业安排上也服从这样一个规矩。当我在埃克敦查阅相关记录时,我只找到我的祖先从1555年开始的出生、嫁娶和丧葬情况。在这之前这个教区的记录已经没有了。通过那份记录我得知我是前五代人中最小的儿子的儿子。
我的祖父托马斯生于1598年,他一直住在埃克敦村,直到他老得不能再干活了为止。之后他就和他的一个儿子——约翰,住在了一起,约翰是牛津郡班伯里的一个染色工。那个时候我父亲在给约翰当学徒。祖父一直生活在那里直到死去,并安葬在那里。我们在1758年见到了他的墓碑。他的长子托马斯仍然住在埃克敦,他死后将房屋和土地都留给了他唯一的女儿。他的女儿和女婿(威灵堡一个叫费希尔的人)又把房产卖给了伊斯特德先生,他就是庄园现在的领主。我祖父有四个儿子,他们是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约塞亚。我手边没有资料,但是我将把我记得的尽量给你写出来。如果资料在我离开期间没有丢失的话,你就会在其中发现更多的详情。
托马斯本来一直和他父亲学习打铁,但是由于他天性聪颖,所以当地教区的大绅士帕尔默先生不断鼓励他去求学(他的弟弟们也得到了同样的鼓励),后来他获得了成为一名书记员的资格,成为了地方上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同时也是公众——无论是本村,还是北安普敦镇以及该郡公益事业的推动者,他的很多相关事例被广为传颂,并且,他也得到了哈利法克斯勋爵的关注和奖赏。托马斯去世于旧历的1702年1月6日,那恰巧是我出生前四年的日子。我还记得,当听到埃克敦的老人们向我们讲述他的生平和他的性格的时候,你感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你觉得那些和你了解的我极其相似。你说:“如果他死在您出生的那一天,人们可能会认为您是他的灵魂转世呢!”
P3-9
在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富兰克林伟大的影响力,源于他对科学、文学、经济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源于他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缔造了美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向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伟大与崇高,皆源于平凡中不懈的追求。
《富兰克林自传》正是对这位享有盛誉的伟人对自己一生详实的记录。他自1771年开始动笔写作自传,到1788年完成,其间断续两次,才终于成就了现在最广为流传的这个版本。如今,该书已成为一部影响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精神读本。
可以说,是富兰克林放飞了“美国梦”。本人在翻译过程中,有如同一位邻家老者谈天,聆听他的谆谆教诲以及充满睿智的话语。在此,希望能将这一收获同本版图书一起奉献给读者。
译者
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法国经济学家 杜尔哥
研究了富兰克林的传记,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位美国人民献给全人类的伟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钦佩。
——苏联物理学家 卡皮察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国首任总统 华盛顿
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借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美国前总统 杰斐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