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土比黄金更珍贵
如果有人问: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
你肯定说有很多,黄金、白银、铁、铜、煤、石油,等等,但是你是否知道,覆盖在陆地表面的黄土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对人类来说,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任何贵重金属、宝石或矿石,都不如地壳表面那几尺厚的泥土宝贵,因为它是农业和林业的根基所在。
泥土是岩石、熔岩和火山灰经过侵蚀而成的小颗粒。坚固的岩石之所以会粉碎,主要是由于风、水和温度的变化。气候昼热夜凉,岩石不断胀缩,产生能使岩石破裂的压力。岩石碎裂后,又因与雨水、地下水所含的弱酸或弱碱发生化学作用而分解,加上风的磨蚀作用而粉碎。岩石内矿物质不断发生缓慢的化学变化,形成黏土。较稳定的矿物,如石英,则只会越来越碎而成为沙粒。
良田的土壤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腐烂的有机物),在赤道地带等终年多雨的地方,土壤中的矿物质或腐植质很容易被水冲走,剩下没有养分的泥土。在有旱季的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把土壤中的矿物质溶解,渗出地面。水分在地面蒸发后,留下矿物质在地面结壳。若积存的是铁的化合物,土壤便会呈赭红色。钙有时候也会经这种过程,在地面上结壳或结核。经过漫长的时间,结壳越积越多,使沙漠的沙粒和泥土多半含有极高的盐分。但是,用心灌溉和使用无机化学肥料,亦可使沙漠变成良田。
贵重金属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铁矿、铜矿、金矿、银矿等说法,其实这都是一些矿种名称。当今世界上已发现的独立矿种达200种,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和水资源4大类。
由于很多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一些重要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所以保证正常供应和贸易关系便成为各个国家极为关心的问题,也往往因此而引起国际局势动荡不定。许多国家对4类25种所谓的战略矿产品尤为关注:
贵金属(金、银、钯、铂);铁和铁合金(铬、铁、锰、钼、镍、钒、钨);非铁金属和稀有金属(铅、铝、铍、锗、镉、铜、镁、钽、钛、锌、锆);核燃料(钍、铀)。这些金属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尖端技术发展,对一系列新兴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电子、宇航、激光工业以及国防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贵金属属于金属矿产,是有色金属中的一类,包括金、银和铂族金属(铂、钌、铑、钯、锇、铱)共8种。这些金属在地壳里的丰度低,分布稀散,彼此互溶共生,富集、分离和提纯都较困难,价格较贵,所以得名为贵金属。
地球上一切矿产的形成和分布都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既不是处处都有矿,更不是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矿。矿产只生存在它自己的“家”里,即“矿藏”。
矿藏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或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它是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产堆积体或富集体。自然界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漫长的地球历史进程中,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其中表现突出的有分化作用和富集作用。如果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富集的程度超过它们在地壳里的平均含量,就可以说矿藏形成了。太阳能
从长远来看,全球石油贮存量有限,可开采储量更少,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枯竭,而中国人均石油储备较世界人均储备更少,石油安全的问题更为严重。化石能源有限的储存量无法满足我们未来的能源需求,这就促使我们放眼周边新能源。
在21世纪,资源再生和自然能源利用型的“太阳经济”将取代资源与能源浪费型的“石油经济”,新的产业革命即将开始。P1-4
地球是我们可爱的家,是一个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神奇的地方,是人类和所有生灵的避难所。
尽管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放眼望去,地球上到处充满令人迷惑之处:从它的诞生,到生命的出现,历次物种大灭绝,可怕的百慕大三角,让人类匪夷所思的uFo,海陆的变迁,破坏力惊人的地震、海啸,各式极端的气候现象以及日益频发的病毒传播,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所居住的行星是否被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控制?
地质学家为什么会在高山的石头中发现鱼类的化石?
你见过自然弯曲的石头吗?
恐龙为什么在短时间内突然灭绝,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吗?
动物真能预知天灾,大难临头跑得快?
现在,由于温室效应,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步变暖,平均气温上升,那么,为什么说还可能有第五纪冰川期呢?第五纪冰川期来临,意味着地球又要进入一个冰川广布的可怕的地质年代吗?
假设有这种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会被某种特大事故排空,那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数的和各种非同寻常而又令人惊讶的海怪就可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神奇的地球蕴藏着无穷的秘密。
人类以最大的自信,也只敢说接近认识了它的百万分之一,尽管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事实上,现代科技所获知的东西越多,科学家们便发现,不知道的东西反倒更多了。人类科学家很厉害,能制造原子弹,能发射环绕地球的卫星,能登上月球,但是人类在实验室里却不能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但一只蚂蚁却可以。在白然面前,在科学面前,人类知道的还很有限。
地球一年四季有规律的变化着,不知疲倦地默默地绕着太阳旋转,在科学家的眼里,地球很可爱,很了不起,很有趣。
本书筹备5年,采访了25位科学家,将这个人类居住的行星背后的秘密带到眼前,揭露转动不停的地球令人惊讶的变化。从活跃的火山口,到无底的深渊,再到即使是摄影机也未能到达的时间与空间,透过科学的手段验证、推理,为你详述地球的奥秘。
本书的内容运用了很多的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区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这样,读者就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学习与有趣的奇特组合,读科学书也像读《哈利·波特》那样过瘾。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听科学家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什么都懂?可别被他们唬住了,科学家并不是什么都懂。要真是那样,他们就不用做什么实验了,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坐着就行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疑难没解决,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或不理解的问题。
请把这些问题记在心里,努力地学习,用飞扬的青春拥抱科学的理想,学科学,爱科学,立志做一名科学家,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广博的人。这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心愿!也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初衷。
在这里,要感谢为本书默默奉献的诸位作者、编辑人员,以及在资料整理和对外联系过程中不辞辛劳的乔春颖女士。本书中部分内容引用了一些知名科学家的文章或科研成果,有些还没来得及拜访,有些…于联系方式的原因没有拜访,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宫淑敏编著的《世界上的珍奇宝藏(小学版)》筹备5年,采访了25位科学家,将这个人类居住的行星背后的秘密带到眼前,揭露转动不停的地球令人惊讶的变化。从活跃的火山口,到无底的深渊,再到即使是摄影机也未能到达的时间与空间,透过科学的手段验证、推理,为你详述地球的奥秘。
《世界上的珍奇宝藏(小学版)》的内容运用了很多的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区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常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这样,读者就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摆脱记忆知识的枯燥,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愉快的过程,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
“中小学生校园科普系列丛书”是一套充满了神秘想象的科普丛书,不同于许许多多其他的科普书,将人类已知的知识做罗列和堆砌,本书带给小读者的是无数个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正是启发读者产生疑问、寻求答案的最好的途径。正如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我们不怕问题,我们怕的是没有问题!”这,就是我们出版本套丛书的初衷。希望这套书带给小读者的是思考和探究的乐趣,以及为解答这些问题产生的学习动力。
本书为其中一册《世界上的珍奇宝藏(小学版)》,由宫淑敏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