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哭泣的半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烟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幅真实的渔村生活图景,一个正在消失的美丽半岛,一本渔民生活的优美散文,一抹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著名作家张炜作序推荐:“胡烟记录了故乡的消失与重生。”

由胡烟所著的这本散文集《哭泣的半岛》由“旧时风物”“我的家人”和“乡里乡亲”三个版块构成,都是作者对故乡的追忆。作者交替应用类似影视创作中的“叙事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手法,以身处现在时空中的“我”,回望儿时那个身在原乡中的“我”,并通过这两个“我”之口,对故乡的人、物、景、事及其变化迁延,不动声色地进行描述与评论,借以抒发自己一腔浓郁的乡愁。

内容推荐

由胡烟所著的这本散文集《哭泣的半岛》分为“山海尽处是故乡”“父亲的渔歌号子”“赶海人的黑夜与黎明”三辑,收录胡烟的半岛家乡系列散文三十余篇。全书通过几个侧面再现了一个消失的半岛渔村的全景。乡情民俗与人物命运交织;语言的苍劲与俏皮最后融为真情的自然流淌。

《2015散文随笔选粹》评价胡烟散文:童年,故土变迁,总是贮藏了太多情感,而她内敛,懂得节制。简约几笔,就是一生。她对人和事的表达安静,清楚,不煽情,有悲悯心。

目录

哭泣的半岛

 序1

 序2

山海尽处是故乡

 01 童年与海

 02 北山

 03 老学校

 04 舵楼子

 05 草木记

 06 迁房记

 07 大网

 08 狐说三则

 09 失踪的刺猬

 10 旧事四题

 11 夏夜,半岛西向东

 12 哭泣的半岛

父亲的渔歌号子

 01 爷爷

 02 奶奶

 03 姥姥

 04 我爸

 05 我妈

 06 大舅妈

 07 二舅

 08 二奶奶

 09 二姨父

 10 干爸

 11 小舅

 12 小姨

 13 我弟

赶海人的黑夜与黎明

 01 英红

 02 赌棍

 03 胡本胜家的

 04 大鹏

 05 二鬼子

 06 大强他妈

 07 淑兰

 08 王守业

后记

试读章节

01 童年与海

漂浮

寂寞的海,等来跟她一样寂寞的人,那个人,就是我。上小学,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不错,老师常夸奖我,用笑嘻嘻的模样看着我。下课,跟同学们玩跳绳,放学,一路笑着聊着就到了家。这些,都挡不住我的寂寞。爸爸在海上打鱼,妈妈沙滩上等船,他们向鱼贩子点头哈腰的,都是为了给我和弟弟挣学费呢,多么爱我。这些,挡不住我的寂寞。奶奶惯着我,常常往我手里塞零钱,叫我上南海小卖铺去买菠萝罐头和牛肉干,每天在灶台底下给我煨个热乎乎的大红薯,还手把手地教我织渔网。可这些,都挡不住我的寂寞。

寂寞了,我就往海里跑。被海水包围的时候,就好比隔离了寂寞。

说出来真是叫人害臊,我不会游泳。我往海里跑,有时候脖子上套个救生圈,有时候身上穿个救生衣。救生圈是黑色胶皮的,像大卡车的车轮子,没一点花纹,老气横秋。我嫌沉闷,就穿救生衣。救生衣是橘黄色的,领子上系个口哨。家家户户船上都有这种救生衣,渔民被强制买下的。

暑假了,我飞快潦草地写完作业,开始释放我的寂寞。一口气奔到海边,才想起忘了穿鞋。我穿好救生衣,越过圆滚滚的有些硌脚的黑石头,扑向海。我躺下去,让自己漂起来。事实上,我根本没办法沉下去,除非把救生衣脱了。我就是漂着。我闭上眼,漂着。有时候太阳光刺眼,我拿个旧草帽盖在脸上。静静漂着。在漂浮的途中,偶尔会遇上一个空瓶子,它轻轻碰我一下,又乖乖绕开了。遇上好看的塑料瓶子,我会把它拧开,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大洋彼岸的交友信息之类,可惜一次也没有,最多就是药品说明书,因为瓶子是个药瓶子。有时候会遇上半截木头,细的木头会让我痒痒一下,我随手拾起来,扔远了;稍微粗一点的木头会挡住我,我给自己掉个头,又继续漂着。

我不需要辨别方向,我没有自己的航道,也不用思考漂浮的速度。我看不见,因为路上并没有变化的风景。我什么都听不见,除了耳朵边上的汩汩的水声。我睡着了,没有梦。

我没有时间,并不计划着几点回家,也没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往岸上漂。等我醒过来的时候,阳光已经由炽烈变得温柔。天色暗了。我抬头,四周都是海水。海水的颜色也深了。我试图站起来,发现脚底板触不到底。我跟海四目相对。本来希望海水洗刷我的寂寞,天一暗,寂寞更深了。

远处漂来一只跟我一样寂寞的船,船上居然出现了一个二鬼子(渔民伙计)。他以为我死了,拿捞海蜇的杆子远远地杵我一下。我问他,干吗?他说,你是谁家的闺女?你已经丢了你知道吗?我把你找到了,我要把你送回去给你妈。我说,不用你送,我就住在大海上,东海是我家,我是小龙女。他说,叫我看看你的尾巴?说不定你是美人鱼。

这二鬼子还怪有文化,居然拆穿了我的谎言。

我不是不想跟他走,我想偷偷抓住他的船帮,叫船把我拖回去。就像汽车坏了,找来一个救援车给拖回去一样。假如我坐在船上叫人给送回去,那多没面子呢。

不知道又漂了多久,我靠了岸。脚丫子一沾地的那个瞬间,我险些摔倒了,仿佛已经不习惯直立行走。赤脚回到家,我爸正坐在小马扎上砸巴着嘴,抿酒吃着肉。我妈忙着收拾鱼虾蟹子,煮的煮,蒸的蒸。看见我的影子,唠叨着,这么大闺女,都不帮家里干点活,养了有什么用呢?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都站在小板凳上往锅里贴饼子了。

我妈冷不丁一抬头,看见我的脸已经叫太阳晒成了焦炭色,顿时火了,你是个闺女吗?(P003-006)

序言

序l

故乡的消失与重生

张炜

胡烟出生在山东屺?岛,连接了我少年时期生活的林野,二者直线距离大约只有二十华里。那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海的半岛,宛如一只长柄勺伸向渤海。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质清净,沙滩白细平缓,是最好的养生地。相传元末明初,大将军胡大海,由于常年带兵随朱元璋征战杀伐,便把老母亲寄养安置在这个岛上,“屺?”(寄母)一名即由此而来。

屺?岛的确有很多人姓胡,或许都是胡将军的后裔。胡烟从渔村走向北京,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并做了报社编辑。多年来她采访了大量文化人物,书写了近百万字的访谈文章。她眷念家乡,以敏锐的目光,回望半岛人的生存,记录了故乡消失与重生的过程。散文集《哭泣的半岛》,既是她对故乡的情感回馈,也是她厚积薄发的文学成果。

胡烟的文字充满爱。她爱大海,爱家乡,爱海边的人。她与屺山母岛一同欢乐一同悲伤。裸露的礁石,无垠的海滩,荒蛮的山野,白细的沙子,鲜活的生物,奔跑的禽鸟,一并汇入笔下。

爱如银线穿珠,形成了《哭泣的半岛》。大海与人是书的主角。胡烟的文字中活跃着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以血肉爱恨演奏出一曲半岛交响。

胡烟笔下的人物大都生活在最底层,他们世代以赶海为生,于惊涛骇浪中繁衍生息。这些半岛人厚道善良,如“父亲”爱惜生灵,打到小鱼小虾会放归大海,捕到大螃蟹,也会放归大海。他说:小鱼小虾正在生长,大鱼大蟹长大不易。外地杀人犯跑到北山跳海,正在驾船的“爷爷”二话不说跳进海里将他救出……这些海与人的画面真挚感人,给人以异样的温暖。

《哭泣的半岛》的另一个主角是动物。在胡烟笔下,狗、狐狸、刺猬、黄鼬等,都是有灵性有情感的美物。半岛人都姓胡,“胡”“狐”同音,因此大家对狐狸格外亲近敬畏,称之“狐仙”。传说狐仙法力高强,可幻化人形。半岛上的狐狸会嫁女,会取水,会站在房顶上跳集体舞……胡烟讲述的“狗偷肉吃”“狐狸压水”“刺猥脱逃”等故事,融传说、亲情、智慧于一体,阳光正义,颇得《聊斋》神韵。

这是一部饱含海水咸味、具有泥土芳香的屺?母风情画,是原汁原味的渔村生活版。

胡烟的文笔游刃有余、水落石出、朴实灵动、诙谐幽默。儿时趣事、家中琐事、半岛大事,她皆信手拈来,一吐为快,成为笔下的话题和说辞,读来欲罢不能。如《黄鼠狼报仇》:“大黄狗有半个人高,年富力强,从南院蹿到北院,来回跳腾着,像是巡视,也像是发泄过剩的精力。”如《我弟》:“我弟学武术,一学五六年,回家练个后空翻,算是向我爸汇报工作。”如《小姨》:“记忆里,小姨家的门是黑的,抑或是深紫的,幽闭了一院子的秘密。”

我读这些文字,想的是半岛之美。我相信一个异地人,一定会被半岛之美深深地打动,并心向往之。

遗憾的是宁静的半岛消失了。胡烟眷念故乡,期盼半岛重生,于是,品味《哭泣的半岛》更有了别样的滋味……

后记

后记

不仅仅是故事

自从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我就像拿着网兜的孩童在原野里追捕蝴蝶一样,一边玩耍,一边网罗着半岛的故事,路上尽是风景。

半岛新村的传达室,不知看门的是谁。每天清晨,几乎是固定的时间,就有年长的从船上自然淘汰下来的一帮渔民过去聚会。所谓聚会,就是拿着大茶缸子,磕着瓜子,谈天说地。晌午了,自动解散,午睡以后,又聚了过来,晚上照旧。这场唾沫星子满天飞的叙谈,每天持续到深夜。他们在聊什么?打鱼的经历、半岛的人事、天下的奇闻轶事,都有。

我多想凑过去听一听,在我出生之前发生的,以及在我外出上学期间发生的各种长相不一的故事。我多想过去听听,进而想象一下我从未踏上过的船甲板,在大风大浪里战斗的模样,以及渔民伙计跟船掌柜之间的微妙配合,这其中该有多少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渔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是海味儿的,语气激昂生猛,一点没有拖沓婉转,几乎就是直接冲击你的耳廓。

可惜我只是利用仅有的几天休假时间回半岛,短暂地徘徊在传达室的窗玻璃外,看着渔民们讲故事的手势和夸张的口型,心里羡慕着。羞涩与胆怯,让我终究没有坐上传达室的炕头,成为这些粗犷的半岛老爷们儿中的一员。我错失了多少好故事。

半岛的渔民,在风浪里摔打,每天捕捞着不同的海,人人都有一箩筐的故事。半岛的渔妇,细细碎碎,也有数不清的琐事。半岛还有很多奇人异事,比如,我跟我弟弟,与我爸爸、我姑姑这两代人,都是由一个叫王守芝的接生婆接生。再一问,半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是经由王守芝的手,来到这个世间。再比如,半岛外来的渔民伙计小刘,干的年头长了,自己买船当了船长,娶了掌柜家的闺女,在半岛扎了根。一个不姓胡的外姓人,出海时,如何能在你争我夺的海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对抗其他家族抱团式的排挤,又如何征服了船老大,成功“掳获”他的闺女?谁来帮我展开这个庞大的故事?

由于交通闭塞,这些故事没能长了翅膀飞到半岛以外的镇子上去,它们还在半岛上空漫游飘浮着,等待人追捕。

半岛的狗,自由散漫,每天结伴出游,它们的关系,随着邻里的亲疏而变化;半岛的海滩,卧着很多旧船只,船梆上的每一条划痕,都有来头;半岛的山,搬迁时被夷为平地,沙土用来填海,山上数不尽的鸟兽,经历着命运的浩劫;半岛的标志将军石,在海水中矗立了几百年、上千年,由于填海工程,如今站在沙土上,诉说无尽的荒凉……

我相信,故事不仅仅是故事。

当一个三面环海、一面背山的风景旖旎的半岛故乡,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的时候,我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故事不仅仅是故事。

2009年清明节前后,半岛搬迁。从世世代代居住的缓坡上,搬进了新建的住宅小区。半岛居民从此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有了24小时的自来水、暖气,铺上了木地板。向舒适的日子靠拢的同时,他们猛然意识到,已经丢失了那片老祖宗留下来的风水宝地。

我也是这“猛然意识”大军中的一员。我无力碰触现实。也许是性别和性格所致,我的思想无法触及深刻,我的文字也无能为力。退而求其次,我只能将打捞到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回不去故乡的人,常常感到寂寞。我反刍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些散文便是这碎片化的呈现。讲述的过程中,寂寞越来越深。

除了打捞,还有我父亲的讲述。晚饭后的沙发上,父亲一边喝茶抽烟,一边给我讲述旧时往事,《大网》《赶海》等都来自父亲的讲述,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几乎都是我的父辈、长辈,他们经历的风雨无一不是动人的故事,他们让我看到文化的短板,教我敬畏每一个或豪迈或悲壮或狡黠的小人物,教我打消时常萌生的因读书产生的小矫情和小傲慢。

文字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还有更多的半岛故事流落人间。我希冀着,能够网罗到更多,让一个真实有质感的半岛,在时光中成为无法被摧毁的永恒。

我不懂文学,不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才称得上是文学,只是信马由缰。几乎是糊里糊涂的,这些半岛的散文陆续登上文学期刊。特别感谢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我的编辑老师和同学们。我对自己的文字一直是不自信的,没有他们的鼓励,我就没有信心持续书写半岛。感谢各位编辑老师的推荐,让半岛的故事飞到了更辽阔的远方。

感谢作家张炜老师的鼓励。张炜老师听说我来自半岛——那个他的文学作品里频繁出现的地名,给我很多鼓励和支持。在我彷徨自己的写作缺乏理性、唯恐不能走远的时候,他鼓励我说,这种感性是非常珍贵的,一定要保持倾诉的愿望。

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何晓兵先生,读了他的序,才知道他对作为他的“亲学生”的我,投注了多少的心力。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他对我不吝赞美的鼓励,真正让我感觉到父母对孩子一般深刻的关爱。

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为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家无声地打造了一个崇尚文学和鼓励进步的平台。 要感谢的人很多。最要感谢的是半岛这一方水土,还有渔民父辈们跟时光和海洋的较量。这本书让我最高兴的一点还有,当了大半辈子渔民的父亲,终于能够在书上露露脸。

胡烟

2016年4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半岛人都姓胡。但凡外姓人,要么是嫁过来的媳妇,要么是打鱼的伙计安了家。胡与狐同音,半岛总流行着关于狐的传说。今天,雨下得蹊跷,不知怎么,也想起了家乡的蹊跷事儿。几则狐说,就这样被我像翻旧衣服似的给翻出来了。——《狐说三则》

夜深了,海水凉了。海水一凉,吹的风也就凉了。半岛的男人和女人,大炕上叉着腿,被这样的海风吹着,也都乏了。白天,谁家打鱼多。谁家打鱼少,谁家的媳妇比谁家的好,瞌睡一来,都归了零。——《夏夜,半岛西向东》

一天下来,一涨潮一退潮,就是送走了月亮迎来了太阳。一年一年也就是这样悄没声儿的过来了。年三十儿晚上,家家户户出来拜年了,碰上英红赶海回来。别人过年从头到脚一身儿新,笑嘻嘻的。英红穿个破棉袄,斜挎着她沉甸甸的筐,也是笑嘻嘻的,跟打照面的人说,过年好。——《英红》

胡烟散文中对乡愁的抒写,几近不动声色。这种“冷抒写”风格,赋予了乡愁以更加隽永而感人的魅力。——何晓兵

  胡烟散文中对乡愁的抒写,几近不动声色。这种“冷抒写”风格,赋予了乡愁以更加隽永而感人的魅力。——何晓兵

爱如银线穿珠,形成了《哭泣的半岛》。大海与人是书的主角。胡烟的文字中活跃着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以血肉爱恨演奏出一曲半岛交响。——张炜

夜深了,海水凉了。海水一凉,吹的风也就凉了。半岛的男人和女人,大炕上叉着腿,被这样的海风吹着,也都乏了。白天,谁家打鱼多,谁家打鱼少,谁家的媳妇比谁家的好,瞌睡一来,都归了零。——《夏夜,半岛西向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