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工作让你幸福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章从平凡到伟大

工作得越多,人就知道得越多。——圣方济各

对于那些不知道时间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它的人来说,日子是如此漫长,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歌德

没有什么伟大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伟大的。——约瑟夫·德·梅斯特尔

耶稣基督的箴言使得骑士们更加勇敢。——怀克利佛

对于那些高贵、纯净的心灵来说,名望是一种刺激物,能够鞭策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去蔑视世俗的快乐,并对辛劳的生活甘之如饴。——弥尔顿

我们现在所享有的文明,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前人日积月累工作的结果。那些生活在我们以前的先人,推动着所有道德上、知识上、艺术上、科学上闪光的东西,使它们一步一步走向完善。每一代人都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新的贡献;而知识和科学积累的成果则代代相传,并且日臻丰富。

那些“无论是在自身价值还是在知识运用上都站在最前列”的脑力劳动者构成了劳动者中真正的贵族。他们是社会的资本家——社会的领袖人物或首脑人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赢得最高荣誉并构成人类前进动力的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大脑和工作。这种由大脑和工作形成的最高级的力量总是位居社会的最前列,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虽然它也有可能碰到困难和阻碍,惨遭迫害与谴责,甚至被公然放逐、摧毁,但是,牺牲者和逝者那伟大的灵魂和精神仍然领导着我们。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儿以及洛克仍然活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荷马、维吉尔、但丁以及莎士比亚仍活在他们的诗歌中;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及拉瓦锡则活在自然科学中;与他们同时代的统治者——那些暴君、执政官、总统、国王或是皇帝——则已经统统被历史遗忘了。

古代的伟人们在他们认知的范围内生产精神产品,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把他们个体的努力和工作融入到前辈们积累起来的劳动成果中,他们踩在巨人们的肩上,从而使得自身也成为对人类文明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之一。在某些人的内心深处,工作的冲动已经成为一种激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热情。他们发现工作的领域是如此宽广,而一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以至于应该抓住任何一个瞬间,来收获工作的果实。对于他们而言,即使工作并不意味着是他们生存必不可少的部分,也至少应该说工作是他们感到幸福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吸引和占有了他们全部的兴趣。

据说布鲁逊曾说过他生来就是为了学习和工作的。作为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永远都不可能无所事事。培根在科学领域里找到了令他忘我的工作园地。米开朗基罗对工作也有一种疯狂的渴望,他自己说过使用槌棒对保持他的健康是绝对必要的。他往往只在工作间歇时小憩一下,然后半夜里就起床,接着干白天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在生活上的极大克制,使得他延长了工作生涯。当他再也不能走动的时候,他就让人用轮椅推着他到望景楼去欣赏雕像,即便是在双目失明之后,他仍然用双手摸索着雕像的比例,并以此为乐。

列昂纳多·达·芬奇的勤劳和辛苦比起前面所举的例子来也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既是绘图员、画家、雕刻家、化学家,又是机械工、作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是一个具备多种才能的人,可以说他是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最全能的天才。(注:哈伦先生评述说:“如果有人对把列昂纳多·达·芬奇列为15世纪的第一位人物心存疑问的话,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说人们对于他在如此多的领域里所做的创新心存疑问的话——这种创新或许没有人,尤其是没有人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取得——那么,它肯定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个假设并不是绝对站不住脚,那就是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早就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只不过我们的书本没有记录这种发展罢了。”——摘自《欧洲文学导论》)另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画家提香也是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瓦沙里去拜访这位89岁高龄的画家时,他发现老人的手中还拿着画笔;事实上,自那之后提香还坚持工作了10年。当卡洛瓦因长年的劳作而损害了身体和健康、奄奄一息地等待死神降临的时候,他最大的遗憾和痛苦就是再也不能画他所钟爱的维纳斯像了。

冯岱克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不知疲倦,通常一整天他都在修改并完成一副肖像作品。英国的艺术家杰克逊有一次在一个长长的夏日里一口气完成了5幅绘画——尽管这是出于打赌的目的。小德列斯如此勤奋而又多产,以至于他经常开玩笑说,如果想要展示他所有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尺寸都很小,但还是有必要建造一个两里格长的画廊。直到80多岁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工作,终生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这种精力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受到磨蚀。P30-32

目录

第一章 影响你一生的性格

第二章 从平凡到伟大

第三章 英雄出少年

第四章 大器晚成

第五章 神秘的家族史

第六章 生命在于运动

第七章 乡村走出的绅士

第八章 独身者与已婚者

第九章 生命的黄昏

序言

塞缪尔·斯迈尔斯及其作品简介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2.23~1904.4.16),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散文随笔作家。

早期生活

塞缪尔·斯迈尔斯生于哈丁顿,他的父亲来自哈丁顿的斯迈尔斯家族,母亲来自达尔基斯的珍妮特·威尔森。斯迈尔斯是11个存活下来的孩子中的一个。他的家庭严格信奉改革长老会教义。在14岁时,他离开学校,成为医生的学徒,而这最终让他有机会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他的父亲死于1832年的流行霍乱,但在母亲的鼎力支持下,他仍能继续学业。母亲辛苦地经营着售卖五金器具、书籍等的小店。她不辞劳苦地工作来养活自己与他的9个兄弟姐妹的经历,给斯迈尔斯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那些与自己祖辈信奉的改革长老会教义相抵触的事物,他逐渐给予了宽容的态度。在大学学习期间乃至毕业后,他曾一度为议会改革而四处游说,同时为《爱丁堡周报》与《利兹时报》撰稿。

1843年12月7日,斯迈尔斯与莎拉·A.H.狄克逊在利兹结为伉俪。他们育有3个女儿——珍妮特、伊迪丝、莉莲,以及两个儿子——威廉与塞缪尔。小塞缪尔在青年时患有肺病,斯迈尔斯在他人的建议下,将他送到远航的船上。小塞缪尔写回家的信件以及他在1869年2月到1871年3月期间在前往澳大利亚与美洲的旅途中写下的日记,经由斯迈尔斯的编辑,1877年于伦敦出版,书名为《一个男孩的环游记》。

斯迈尔斯的长孙是沃尔特·斯迈尔斯爵士,是一位阿尔斯特联合主义者政党党员。在其家庭的族谱中,斯迈尔斯还可算是当今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的曾曾祖父。

写作生涯

斯迈尔斯的一生阅历十分丰富,先后当过医生、商人、摄影师、随笔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编辑、社会改革家、铁路大臣、公众道德家、演说家。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他观察人性的优劣、总结人生成败得失的原因很有帮助,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功底。

在今日,斯迈尔斯作为作家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作品讴歌的自助美德,以及赞扬“英雄般”工程师们的伟大功绩的传记。

斯迈尔斯自助系列丛书被认为对19世纪末盛行于美国与英国的新思潮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新思潮的著名作家奥里森·S.马登曾说过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美国的塞缪尔·斯迈尔斯”。

斯迈尔斯的传记作品收录在四卷本的《工程师的生活》一书中,当然,他还写了其他方面的传记。其自传作品着重强调其大力提倡的自助精神。在后世读者看来,这些作品极好地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价值观。  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人喜爱的是有关人生成功与幸福,有关良知、信仰、道德、自由与责任等领域的随笔作品,其中代表作有:《人自为王》(1859年于伦敦出版),《品格塑造人生》(1871年于伦敦出版),《信仰之旅》(1873年于伦敦出版),《俭约人生》(1875年于伦敦出版),《活着的职责》(1880年于伦敦出版),《工作让你幸福》(1887年于伦敦出版)。

《人自为王》一书与达尔文《物种起源》及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的出版的年份是一样的。达尔文在其著作中给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适应环境者才能生存的画面;密尔在其书中亦为一个基于自由的社会描摹出轮廓。而斯迈尔斯的这一作品至今仍在鼓舞着每个人应该在生活中服从自身纯粹的意愿,不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就。该书可能在学术上或是哲学上没有前两者的深度,但却对后世成功学这一学科及个人所应当担负的责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1年,《人自为王》在日本出版后,发行150多万册,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书之一,1996年的民意调查表明,该书也是对日本人民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之一。

维多利亚时代,在普通家庭中,《人自为王》一书有着仅次于《圣经》的地位。现在,该书被认为是展现“维多利亚时代价值观”(勤勉、节俭、进取等)的经典书籍。书中教科书式的遣词造句及其包含的不容置疑的道德论述不得不让人发出“书不可貌相”的感叹。这本书以更宽广的视野在文学传统中继承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及霍雷肖·阿尔杰小说思想的精髓,即人类定能战胜一切艰险,勇往直前。

《人自为王》一书于1859年11月在英国首次出版后,立即受到了始料未及的欢迎和赞誉。在出版当月,该书连续加印4次,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欧洲各个国家出版发行,版权还远销到了印度和日本。

1871年,《品格塑造人生》出版。书中,斯迈尔斯将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力图给他们的心灵以震撼。普罗塔克曾说过:“从许多杰出人物的辉煌业绩里很难发现一个人的德行或邪恶,相反,从一个人说话的口气、简短的言论或某些玩笑中,却能找出他那区别于伟大业绩的真实人格品性来。”

1873年,《信仰之旅》出版。书中,斯迈尔斯向人们传达了自由路上的信仰的力量,也提出了一个宽容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势必要由整体社会信仰来支撑的理念。

1875年,《俭约人生》出版。书中,斯迈尔斯赞美了劳动的尊荣,建议人们勤俭节约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并为自己的家庭提供一个幸福的基础,为此,人们应该过上一种清白的、有节制的和坚毅果敢的生活,避免暴饮暴食带来的灾祸。此外,他还建议人们不断修养和提高自己的品行和情感,为个人和家庭幸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夯实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1880年,《活着的职责》出版。这本书也像前几本书一样深受人们喜爱。斯迈尔斯力求做好任何事情。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活着的职责》一书里,作者详细列举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那些最优秀而勇敢的男女的人生经典范例。这些范例都为世人履行生而为人的社会职责和个人职责提供了范本,从而让读者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1887年,《工作让你幸福》出版。该书的出版为斯迈尔斯的自助系列丛书画上了句号。书中秉承他一贯的观点——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所谓命运的好和坏都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的多少成正比——告诫世人只有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自助系列丛书的精神永存得益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自传,斯迈尔斯深谙这一点。他以许多颇有成就的人作为例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遗忘了,但斯迈尔斯重新向我们娓娓道来:

伯纳德·帕里希(1510~1589),曾是一位贫苦的制陶者,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具以及篱笆、铁桶统统丢进熔炉,以期制造出名扬天下的彩釉器皿。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努力,他最终成为法国王位宝座的制造者。

格兰维尔·夏普(1735~1813),一位普通职员,业余时间在英国推动反奴隶制运动,最终推动法律的修订,保证任何奴隶一踏上英伦土地,就获得自由身。

威廉·赫歇尔爵士(1738~1822),曾在一个四处奔波的管弦乐团做簧管吹奏者。其间,他对天文学痴迷起来。后来,他制造了属于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与其他宇宙天体。最后,他成为英格兰国王的御用天文学家。

描述以上这些人的一生并非是要我们为之惊叹,而是让我们意识到,人生所能伸展的极限何在。斯迈尔斯根据这些人体现的诸如坚韧、勤勉与忍耐等品质,整理形成了该系列作品的一个个章节。

勤奋与天才

斯迈尔斯坚信,只要还存在人性,那么自助系列丛书所阐述的道理就将成为普适法则。当然,作为前提,人们应该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世人常有这样的误解.即认为艺术家都是狂放不羁的天才,在灵感泉涌的瞬间就能创造惊世的杰作。但在斯迈尔斯的《艺术家的生活》所的举例子中,艺术家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着异于常人的勤奋与永不言败的气概,而这种勤奋与气概对于艺术家的重要性绝不逊于其艺术天赋。在该书中所展现的开一时风气的许多方法皆为多年不断尝试的结果。斯迈尔斯相信一点,那就是最成功的艺术家确有其天赋异禀之处。而实际上,这种天赋并非只局限于某个群体,真正罕见的是为实现个人的艺术愿景甘愿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那份执着之心!若是米开朗基罗没有甘愿横躺几个月的决心,焉能在西斯廷教堂顶部创造出世人为之惊叹的壁画;《查尔斯五世最后的晚餐》凝聚着提香七年的心血,而许多欣赏者则认为这只是“天才瞬间进发”的作品而已。

斯迈尔斯极为看重画家约书亚·雷诺兹与雕刻家大卫·威尔奇二人“工作!工作!工作!”的这一箴言。巴赫也曾回忆说:“我是个勤勉的人,任何人取得的成功程度皆与其勤勉程度成正比。”历史总是惯于给那些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人冠以“天才”一词,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斯迈尔斯写道:在任何领域要想追求成功或是达到某一目标,仅有超群的天赋是不够的——这不仅需要必胜的力量,还需坚韧与充满活力的拼搏。

斯迈尔斯谈到了乔治·路易斯·布封的例子。布封写下了44卷的举世巨著《自然史》。在该书中,他对那个时代所能了解到的自然历史进行了梳理,并且形成了自然进化理论的雏形。完成此等巨著所需的自律是惊人的,以至于布封后来总结道:天才就是耐心的产物。斯迈尔斯继续引述德.迈斯特的话,“知道怎样等待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秘密”,还有牛顿就产生天才的见解:就是一直想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耐心、心智的有序应用以及对眼前事务的全情投入,在他看来,才是不断前进的关键因素。政府资助与教育不能代替这些品质,这些品质本身才能创造天才。

品格与力量

时至今日,“品格培养”一词在人们口中说出,常包含着对那些静观冷雨沉思或是花上十天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跋涉之人的讪笑。斯迈尔斯早在1850年就提出一点:教育、财富以及显贵的出身皆不能替代品格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生活在所谓的知识社会——一个最高的价值源于对数据与信息的创造性运用的社会。但斯迈尔斯曾说:品格就是力量,比之知识,更配称得上力量。《人自为王》也许只是一个相对单纯时代的一本简单的书而已,但其始终强调,培养个人品行是为心灵带来自由的必然需要这一论断却引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品格是可以超脱本能与文化背景所具有的强大阻力。斯迈尔斯还提到汉弗莱·戴维的一句话:我是我自己的塑造者;我说这话,不带一丝虚荣,完全出于内心的意愿。戴维的这种剖白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这并非是跌宕起伏故事所具有的拼命三郎的勇敢,而是体现在坚守自立,在日常生活所做的小决定上。这种勇气正是史蒂芬·柯维所说的成为“高效人士”的首要因素。

在今日,品格于我有何用?于我生活有何用?在19世纪那个时代,商业不像现在一般极具智慧与创造力的思维的竞技场。但斯迈尔斯却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强调商业所应具有的核心:言行耿直。正是信任把一个自由的社会紧紧地黏在一起,让那些可被信赖之人取得最长久的成功。正如马克斯·韦伯的一句名言所示:正是怀揣着这种稀有的品质,早期的新教徒的商人才能在相互完全信任的基础上,积累下大量财富。

没有比麻醉药物更能让心灵颓丧或是摧毁品格的了。斯迈尔斯抓住每个机会赞扬最高贵的美德——节制。我们这些现代人在看老电影之时,在出现传道士强烈谴责“通往毁灭之路”画面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不以为然,一笑置之。而认为对酒精的狂热才是消遣之道,因为我们人类总是乐于此道。在人生的长河中,谁也不能否认其影响甚微:因为昨夜的觥筹交错,换得今日工作的推诿;“以酒来入世”的思想难掩其对平庸的默认。斯迈尔斯在此引用了瓦尔特·司各特的话:在所有的恶习之中,酗酒是与“伟大”一词相去最远的。

结语

在斯迈尔斯活着的年代中,英帝国的领土占据着地球四分之一的面积。而这一帝国为了维护其核心利益在世界各地无疑传播着苦难,而其带来的优点——社会改革、一些开明的政治原则以及活力与创新性皆源于其不断进取的信念。

密尔的《论自由》让我们从相对价值层面上看到这些价值。而斯迈尔斯则尽可能让我们记住密尔写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从长远来看,源于组成这一整体的个人价值。若这一进步的观念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受到重视,无疑会加强个人对自身的信念,而非随波逐流。虽然密尔强调的政治自由是个人进步的基础,但让人真正去为我们的自由做些事的动力却是源于《人自为王》一书所带来的思潮。有趣的是,斯迈尔斯早年是个狂热的政治改革者,当他认识到更为重要的改革应该是源于个人之时,他放弃了原有的主张。

但读者若是能对斯迈尔斯的大意给与原谅或是不予计较,那将会获益匪浅。这本史诗般的文学作品值得再次炽燃,为世人阅读。

内容推荐

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中途会有无数的挫折,谁能专注、努力地坚持下去,谁就可以成功。勤奋可以催化一切,这在无数成功人物身上都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塞缪尔·斯迈尔斯编著的《工作让你幸福》主要阐述了工作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无论我们来自何方,只要积极致力于工作和发掘自己的创造力,那么成功便不是遥不可及的。作者明确地指出,如果一颗心到二十几岁时,尚未在力量和品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那么,那些美好的、高尚的东西在以后出现的概率将会很低。

该书不仅主题有趣,更在于它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寓言和警句,秉承了作者一贯的做人观点:自己才是自已命运的主人,而所谓命运的好和坏都跟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勤劳付出的多少成正比,告诫世人只有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在书中,那些向往美好人生的年轻人能找到明智的忠告、及时的警训、有力的鼓舞。

该书自1887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曾是很多成功人士的精神伴侣与成功指南。

编辑推荐

塞缪尔·斯迈尔斯编著的《工作让你幸福》是一本经典励志作品。作者以犀利深刻的眼光、幽默风趣的笔调描述了众多出身苦人士如何通过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自强自救、耐心宽厚、诚实公正,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千难万险,最后走向辉煌成功的事例。所谓命运的好坏,跟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勤劳付出的多少是成正比的。畅销全球150余年,被誉为“成功人士的精神伴侣”!精英人士改变人生的卓越法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