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见人见己见如来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韦源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浸润了千年历史的“禅”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浮躁”环境所带来的困惑与迷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为我们答疑解惑,减少我们的烦恼,改善我们的生活。

《见人见己见如来》从真伪、即心、因果、缘分、得失、机趣、目标七个方面解读了一些人之所以有所成就的因缘。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生活和经历中,读出关于禅宗的感悟,悟出生活的本质,得到幸福的回报。本书由韦源著。

内容推荐

《见人见己见如来》分七卷,合佛数,从现代生活的七个方面向禅宗精神所倡导的生活哲学靠拢。每卷下则有三个小题,是为该卷所描述的主题在三个方面的呈现。

《见人见己见如来》努力以故事为依托,在当下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物故事中确立禅宗经典与之暗合的关系,并辅之以解读文字,升华二者的精神所指。作者韦源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带给读者尽量完善的禅宗精神体验和时代精神的证悟。在案例上,尽量广泛地搜罗了政治、军事、商业、艺术、音乐、建筑、IT等各行业的现实案例进行讲述,以期达到尽量大的涵义覆盖,使本书具有代表性。在经典的选择上,本着不偏离禅宗一以贯之的求真精神的原则,不仅仅拘泥于大乘禅宗经典,也涉及到小乘/部众的经典,如《阿含经》;也涉及到公案故事,如《五灯会元》;也涉及到禅宗之外的大乘经典,如《妙法莲华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其意在体现佛教总旨的“圆融无碍”在禅宗精神中的表达,也是中国禅包容万物的胸怀的体现。

目录

卷一

 色空无异诸法相

 真正的宝石是“本心”

 不一样的生活也可以一样幸福快乐

 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成功的契机

 选择自己本心的表象

 有多种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地

 辨识对错本无谓

 艺术只是个人意愿的附属品

 怎样做事只是一个方法问题

 专业与业余之间没有分别

 直抵本尊见已心

 胆怯从来都是来自内心

 事物的价格来自它的根本价值

 朴拙是高贵的

 找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制胜的关键

卷二 即心篇

 机心玲珑背慧珠

 最大的利益需要最可靠的手段来获得

 聪明反被聪明误

 别让自己吃哑巴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见性无谓墨朱别

 学会另辟蹊径

 通向目标的方法没有高下之分

 心性就是表达

 追求是找寻自我的行为集合

 偶生莲华为轮回

 伟大的发现其实就在身边

 机遇是自己去发现的

 机会来得很偶然,你得伸手去把握

卷三 因果篇

 无德无私无妄心

 爱和爱的实施并非单一和单向的

 苦难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桶金

 放下面子

 不要被身份束缚了梦想

 渡天渡地渡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原谅是最好的救赎

 他人的需求即自己的需求

 帮助别人也就是实现人生价值

 慈悲如镜成世界

 用大爱引起情感的共鸣

 仁爱比聪明更重要

 不计较代价的人才会懂得爱

 敬畏自然即是关怀人类自身

卷四 缘分篇

 五世同船尝不识

 分道扬镳是一种伟大的开始

 幸福是需要用心营造的

 得到了缘分就得好好珍惜

 如果对方不识缘,又何苦牺牲自己

 浮世相忘若彼岸

 成长需要残酷的相忘

 付出所有,也可以什么都不计较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因缘际会当随心

 尊重生命本质的无常

 真正的爱像水一样不求回报

 生活在当下即达到永恒

 幸福的真相是无常

 恋爱过程中的得失不是爱情的真相

卷五 得失篇

 孰重孰轻源本心

 放弃应该放弃的,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心有向往,才能成功

 听从心的选择,则处处都是天堂

 见性元知本心空

 自己最想要的,才是最好的

 心安才是本心快乐的根源

 幸福回归本真

 放弃的梦想也许并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无欲无求无得失

 认识到自己的真正需求,是走向自由的开始

 走出虚妄的头衔和名誉的蒙蔽

 健康的才是永恒的

 平实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卷六 机趣篇

 放下屠刀便是佛

 毫无保留的信任可以创造奇迹

 放下对利益的执念,将获得最大利益

 没有什么东西的用途是一成不变的

 谎言也可以救人

 见人见己见如来

 时时审度自己的内心,时时观照自己的本心

 看见自己身外的苦难,看见的是自己的长短

 体察自己的内心,把握时代的脉搏

 洞悉真相,找到幸福的共性

 忘我才知我是我

 自己最想要的即是生活本真

 幸福来自自我需求的最大实现

 最大的自由来自对个人价值的实现

 环境不是影响成功的必要条件

卷七 目标篇

 讷言敏行是为道

 实在的行动才能取得实在的成功

 把谨慎放在心里

 不动无关八风吹

 淡定面对成败

 “我执”是获得成功的大敌

 不抱成见,坚持到底

 有追求的人生是无畏的

 不言成败言心忧

 事业比一时的成败更值得关注

 就算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也要一直向前走

 人生能否感到满足,不在于世俗的成败

 没有尽头的行进

试读章节

【智慧解读】

因为一切众生自己迷惘、观念颠倒,所以不能灭除一切心理、生理上的幻化境界,不能清净。如果能消灭这些幻象,自然就能摆脱迷惘了。

案例

“见死不救”‘的拿破仑

行军队伍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拿破仑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如果还不加快速度的话,就不能准时地赶到目的地了。可是这崎岖泥泞的山路,使得士兵们的步伐越来越艰难了。

拿破仑稳了稳自己焦虑的情绪,冲着队伍大声喊着:“加快脚步!如果天黑之前到不了目的地的话,你们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拿破仑强硬的态度使得有些士兵厌恶地皱了皱眉——脚下就是万丈深渊,路上又滑,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要了小命。这样的路况如何加快速度呢?此时,只有拿破仑的贴身警卫明白他的想法——天色渐渐地暗了,如果再不加快速度在天黑之前翻过这座山的话,天黑之后路就更加难走了。可是拿破仑没工夫去研究士兵的心理,他现在一心只想着赶紧翻过山。赶路心切的他并没有注意路边的石块早已松动,还没等警卫喊“当心”,拿破仑的马一脚踩空,掉下了悬崖。拿破仑随着马一起落下的一刹那,忽然被一双有力的手钳住。他仔细一看,是自己的贴身警卫!他内心充满了感激,可是脸上却依旧一脸严肃。这时,队伍停了下来,一群士兵在使劲地拉拿破仑上来。可就在拿破仑获救的那一刻,那个伸手拉住他的警卫脚下一滑,掉下了悬崖。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呆了,谁也不敢探头看。拿破仑也久久说不出话来。

正当这时,悬崖下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长官!长官!我在这里!”所有人连忙往下看:原来,这个警卫虽然落入悬崖,但是幸亏被树枝挂住,没有跌入万丈深渊。生死之际,那位警卫对拿破仑发出了求救的声音:“长官!救救我!我快坚持不住了!长官!”拿破仑瞟了一眼挂住警卫的树枝,突然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举动——他举起枪对准了警卫的脑门,厉声吼道:“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一枪毙了你!”警卫吓坏了。他愣了一下,不再呼救,用尽全身力气开始往上爬。没过一会儿,他就爬了上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拿破仑并没有安慰惊恐不已的警卫,冲着其他士兵大声吼道:“都还在看什么!上路!都是聋子吗!赶紧上路!”所有士兵乖乖地回到了队伍里,继续赶路。

此时,警卫的心里有些难过,他跟了这么久的长官,在危急时刻竟然毫不理会他的求救,让他差点没了命。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时,拿破仑骑着马过来,对他说:“你听过一个武士和他的老师的故事吗?”警卫摇摇头,困惑地看着拿破仑。

拿破仑继续说:“有一个武士和他的老师切磋武艺。老师拿了一把特制的刀,刀的外面包了一层木头,看起来就像一把木刀一样。刚开始,武士对于老师的进攻抵挡自如,很快地便由守转为攻。可由于打斗得太久了,刀外面的木头裂开,整个木头外壳掉在了地上。此时武士看见老师手上拿着的刀锋利无比,发出寒冷的光芒。武士开始表现得有些胆怯,出手也变得缓慢迟疑。终于,年轻的武士一不留神被他的老师划伤了腕,输了。你知道那老师最后跟他说了些什么吗?”

警卫疑惑地摇了摇头:“不知道,您请讲。”

拿破仑忽然转过头,目光犀利地看警卫说:“他说,让你受伤的并不是刀,而是你的心。”说完,拿破仑骑着马走到了前面,头也不回地说了句:“谢谢你刚才救了我,我的士兵。”

警卫望着前面正在斥骂士兵的拿破仑,顿时明白了。他小声而坚定地说:“也谢谢你,我的长官。”

禅语  我们经常在面对某些事的时候产生胆怯心理,觉得自己一定不行,并期盼着他人的救助。但是若是没有人救我们,只有自已来解决这些事情,结果只有两种——要么成功,要么放弃。因为,能战胜自己内心胆怯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当你抛弃胆怯去勇敢地面对那些事情之后,几乎没有失败。

当拿破仑的警卫被挂在悬崖边的树枝上时,他并不是没有能力自己爬上来,只是内心的胆怯让他放弃了攀爬。拿破仑给他的刺激激发了他的潜能,让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成功地实施了自救。P28-30

序言

见人见己见如来

渡天渡地渡自己

自从初祖达摩一苇渡江,到六祖慧能时分出南顿北渐,以至后来的五宗七家,禅的证悟在东渐的过程中由最初的内证禅逐渐变成了后来的公案禅,而其精神主旨也逐渐由一种外来宗教变成一种中国独具的修持法门。

现代人的生活大都是心中存疑并且我执强烈的,患得患失与怨憎恚怒的情绪俯拾皆是。人们在对信息、对他人的误会中生活,浮躁、武断的情绪随处可见,心境离中国禅宗经典所倡导的“体认佛心”越来越远——殊不知自己身为炎黄子孙,其本源的心性原是趋向于“和合圆融”的,因而许多人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且多不自知。

中国禅宗主张人的生活应回归本尊,恰与当下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不谋而合。从六祖开始,禅宗以“疑情”证道,主张在不断深入的思辨中探得事物的真相。这对于当下生活中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有着相当大的精神层面和处事方法上的助益,已成为中华文化经典之一的禅宗精神始终以它活泼泼的光辉照耀着我们的生活。编写本书的动机由此产生。

书分七卷,合佛数,从现代生活的七个方面向禅宗精神所倡导的生活哲学靠拢。每卷下则有三个小题,是为该卷所描述的主题在三个方面的呈现。

本书努力以故事为依托,在当下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人物故事中确立禅宗经典与之暗合的关系,并辅之以解读文字,升华二者的精神所指。作者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带给读者尽量完善的禅宗精神体验和时代精神的证悟。在案例上,尽量广泛地搜罗了政治、军事、商业、艺术、音乐、建筑、IT等各行业的现实案例进行讲述,以期达到尽量大的涵义覆盖,使本书具有代表性。在经典的选择上,本着不偏离禅宗一以贯之的求真精神的原则,不仅仅拘泥于大乘禅宗经典,也涉及到小乘/部众的经典,如《阿含经》;也涉及到公案故事,如《五灯会元》;也涉及到禅宗之外的大乘经典,如《妙法莲华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其意在体现佛教总旨的“圆融无碍”在禅宗精神中的表达,也是中国禅包容万物的胸怀的体现。

禅宗产生至今一千多年以来,有无数相关著作问世。古之苏轼、今之胡兰成,无一不是精于此道的大家,其著作也每每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现编写此书,其意实在不敢对禅宗精神给出所谓的“阐释”,而是怀着抛砖引玉之意,唯愿在作者、读者的双方努力下真能达到“见人见己”的目的,借禅宗经典中的智慧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使之更加圆融、美好。

后记

禅宗经典的当代解读岂是区区一本小书可以囊尽——每次与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我们总不免战战兢兢。我们的才力,在我们所面对的课题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只能以加倍付出努力、且不管成果如何的态度努力为之。

幸运的是,在本书的策划和写作过程中,许多前辈、老师、朋友和同行,都给予了相当的帮助,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成都鲸吸海图文社和北京华夏出版社的编辑也对这本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这本书得以以现在的面目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多多得益于他们的诚恳,他们的慷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得益于他们的耐心,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白朗、张哮、张露、史幼波、杨曦、何剑、糖蜜、李兵、马雁、卢枣、刘丁丁、任庆、朱锐、黎明、萧颂、玄真子、萧瞳。

因为他们的帮助,写作本书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现在本书终于问世了,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书中不只包含着我们的心血,也借鉴了上述众多师友的思想和著述。惟愿我们所有人的劳动和读者的评论一起,流传并丰富了我们的文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8: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