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日本东京大学苅谷刚彦教授等人以毕业生就业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败后的混乱期到高度成长期之间,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就业中介系统,实行细致严密的程序管理,从而实现大量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论著。作者运用教育社会学、日本经济史、社会阶层论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进一步论述了包括产业与地区移动在内的大规模社会移动以及作为其结果的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需调整、以整体录用为特征的毕业生录用的制度化以及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的劳动力学历上移的形成等日本战败后诸多社会问题的概貌。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范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前期研究综述
第五节 本书的构成
第二章 学校、职业安定所与地区移动
第一节 课题的设定
第二节 农村毕业生的进路
第三节 地区移动与职业安定政策
第四节 就业途径的变迁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职业安定行政的发展与广域介绍
第—节 绪论
第二节 国营化之前的青少年职业介绍与广域介绍
第三节 从“统制”到“调整”:战时到战败后的轨迹
第四节 新初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发展的过程
第五节 20世纪50年代的供需调整:以鹿儿岛县为例
第六节 向劳动力短缺型经济的转变及强有力的供需调整
第四章 初中毕业生就业的详细过程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着眼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初中毕业生就业
第三节 学校和职业安定所的联合
第四节 学校内选考和企业选拔
第五节 通过学校进行的招聘开发和“指定校制度”
第六节 就业后的辅导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女子初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的制度化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女子初中毕业生劳动市场的宏观分析
第三节 纤维产业和女子劳动力市场
第四节 劳动者招聘及相关规定:纺织业
第五节 新毕业生广域录用制度:纺织业的情况
第六节 规范化与管理的进展:纺织业的情况
第七节 结语
第六章 从初中毕业生到高中毕业生——男子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及其结果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宏观分析
第三节 初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
第四节 高中毕业生的职业介绍
第五节 定期录用的形成
第六节 结语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新初中毕业生市场的“制度化”:“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二节 由学校、职业安定所介入的工作调配的评价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当代的课题